昨日的315晚會大家都看了嗎,又有一批不良商家被曝了,其中小龍坎加盟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K姐看得膽戰心驚,沒想到都2020年了還有這種黑心火鍋店!
地溝油指的是所有廢棄食用油,比如:地溝油、泔水油、煎炸老油、劣質動物油等。
地溝油不僅不衛生,還含有有害病菌、重金屬和致癌物,大家在外就餐一定要擦亮眼睛!
現如今,大家都非常關注食用油的健康問題,畢竟每人每天都要吃不少油。肥胖人士作為控油大戶,更是如此。那麼在吃油方面,肥胖人士應該注意什麼呢?
01胖人如何用油?
1.在家我們都吃比較好的油,外面的飯館可就不一定了,胖胖們還是少在外面胡吃海塞吧。
如果必須在外吃,務必選擇乾淨衛生品質高的餐館!否則趕上像小龍坎這種不負責任的商家…讓你胖上加胖可就划不來啦。
2.經常換油更健康,有條件的可以買小包裝油,每天換著吃。或者吃完一桶後再換另一種,這樣可以平衡油脂中的脂肪酸成分。
3.烹調用油,建議每天攝入25到30克。如果想吃炸雞等高油脂食物,需要減少烹調用油的克數。油脂攝入過多引起肥胖這件事K姐就不用給大家強調了吧…
堅果裡也富含大量油脂,如果平時吃炒菜,再吃堅果很有可能油脂攝入超標。不過在減脂期經常吃白水煮青菜的胖胖們可以通過堅果補充油脂。
4.目前並沒有研究顯示轉基因油對健康有危害,大家可以放心購買轉基因食用油。
5.雖然豬油炒菜真的很香,但胖胖們還是少用動物油烹飪,因為動物油脂裡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換成植物油,以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
6.氫化植物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還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高溫烹炸時,食用油也會產生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影響發育、記憶力、引起肥胖或冠心病等。胖胖們要減少烹和炸這種非常不健康的烹飪形式,也少吃含有氫化植物油零食。
02脂肪酸類型
肥胖人士用油一定要關注油中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比例。
通俗點兒說,飽和脂肪酸可以看作不太好的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看作比較好的脂肪酸。
足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減少我們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機率。而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升高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加重肥胖,弄不好還會患上冠心病。
建議胖胖們選擇不飽和脂肪酸佔比較多的食用油。
03常吃的油
我們經常在超市裡購買的油主要為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橄欖油和葵花子油等等。
1.玉米油
玉米油本身沒有太大的味道,只有嗅覺特別敏感的人才能隱約聞到玉米味。玉米油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和亞油酸含量很多,但不適合高溫爆炒或做油炸食物。
2.大豆油
大豆油和玉米油一樣都是不飽和脂肪酸較為豐富,但是不耐熱的油,過熱的溫度會讓它們產生大量氧化聚合的有害物質。
3.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口感非常好,是國人喜愛購買的食用油,但不適宜高溫爆炒,普通的炒菜、燉煮可以使用。
4.花生油
花生油的口感非常好,對油溫要求不高,可以在炒菜時使用。
不過花生容易被汙染黃麴黴毒素,而這種毒素又易溶於油脂,所以選擇品質好的花生油非常關鍵,千萬要避開自釀花生油或劣質品牌油。
5.菜籽油
菜籽油是油菜籽榨出來的油,分為高芥酸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和高芥酸菜籽油相比,低芥酸菜籽油的脂肪酸比例更健康。很多營養師都自用或推薦大家選擇菜籽油日常烹飪炒菜。
6.棕櫚油
棕櫚油是國際市場上價格最便宜的油,它的耐熱性和起酥性非常好,是最適合高溫油炸的植物油,很多零食餅乾裡添加了很多棕櫚油。
但棕櫚油的飽和脂肪酸較多,營養價值不高。做炸物需要選擇棕櫚油,其餘情況下還是少吃為好。
7.橄欖油
橄欖油是非常健康的油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炎症。被譽為最優秀飲食結構的地中海飲食法,使用的油脂就是橄欖油。
購買橄欖油時,要選特級初榨橄欖油和初榨橄欖油,因為游離酸濃度低,營養價值高,一般用來涼拌或做沙拉。如果想用橄欖油炒菜,建議選擇精煉橄欖油。
K姐給各位肥胖人士的用油建議:
1.用橄欖油拌涼菜或沙拉,用菜籽油炒菜。
2.不食用油炸過的食物和超市售賣的加工過的零食。
3.注意每天油脂攝入總量,不要超標,不定期更換食用油。
胖人攝入油脂的關鍵是:少吃油,吃好油。所以,你知道該選擇什麼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