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二)

2021-02-08 書法聚焦

陳宇,字尚鶴、子默,1978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委員,東吳印社理事,莫邪書法評論工作室成員,蘭亭會導師。



不久前,宇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一)》,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上次講到了唐朝,這次從宋朝開始。


宋代書家絕大多數在基本筆勢,筆法上是延續二王正脈。宋元時期吳中書家範仲淹、蘇舜欽、範成大是這樣的典型,只是他們政治功績太大,或為文學成就所淹沒,於書法,有遺珠之撼。


範仲淹《道服贊》


範仲淹書法獨到之處在於能衝破森嚴而以意為之,不計較形似,範仲淹率先提出「顏筋柳骨」一說,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兒子範純仁、範純粹亦工書。


範純仁書法


葉夢得,此人雖後世名不算大,但他在書法上所取得的成就比之宋代一般書家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有雲「葉夢得行書法大令,宛然名家」,惜原作難見。


朱長文,以書論家出,以一部《墨池編》穩坐兩宋書壇。


《墨池編》


南宋吳門書壇首推範成大,他精於行草,字裡行間透露出疏散懷抱的鬱勃之氣和衝虛恬淡之韻,如其詩文,他主張學書選帖當取法乎上,臨習前人在於寫,更在於細心揣摩,領悟精神,從他的墨跡來看,能感受到如王獻之,孫過庭,米芾,黃庭堅這些大家遺韻。


範成大行書跋李結《西塞漁舍圖》


除範成大外,尚有葉清臣,騰茂實,顏直之,陳深等書法成就突出者,惜作品已很難見。



元朝蘇州書壇,吳門書家如顧信,張淵,羅元,錢良右,朱德潤,陸友,顧德輝等復古主義書家,也有柯九思等見識高,不為時風所染的書法家。


錢良右耽古篤學,以書學著名當世,各體皆精,有贊其「別出新意,自成一家」。



朱德潤幼年即聰穎,三十年不求聞達的清貧生活,使其藝壇聲譽彌著,存世作品《四時田園雜興詩卷》。


柯九思,喜好書畫,為收藏大家,他見識較高作品無雕琢之感。



陸友,出生於商人家庭,但他自己卻走了一條艱難的藝術之路,他即是書畫鑑定家,博物家,其著作等身,他所交往的是全國一流的有著極強的藝術個性的書法家,也充分反映他在藝林的影響。



饒介,元末著名文人,當時吳門書家主力,明初宋克,宋廣生其門下,培育了明初四傑和吳中十子的大部分人物。



元末吳門篆刻:吳門文人篆刻的淵源從我們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吳門篆刻的歷史大約可以上追至元季。



朱珪,手藝精湛,為文人所重,他並非自篆自刻第一人,從篆而不刻到自篆自刻,其意義不容忽視。



當時吳門的印學活動很活躍,經常多人一起講論。例如盧熊,他為朱珪所作《印文集考序》,具有相當的水準。


古印編撰是印學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時以《集古印譜》,《印文集考》最為著名。明代文化藝術領域內出現了近代人文主義的覺醒,書家高舉復古主義大旗,追求個性的解放和自由,在更高層次上完成了藝術覺醒。吳門作為當時全國文藝的中心地帶,逐漸形成了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為軸心的地方性流派「吳門書派」,成為明代書壇的中流砥柱。其人數之多,影響之廣極為罕見。



除以上三家外,尚有宋克,徐有貞,劉鈺,沈周,李應禎,唐伯虎,徐貞卿,蔡羽,陳淳,吳寬,文彭,周天球等,他們經常雅集活動,吟詩揮毫,相互交流切磋,呈現出「人人習字作畫,天下書法歸吾吳」的喜人局面。


從初期的開山鼻祖宋克,到祝允明,明代書法開始真正進入中興時期,後有有董其昌為首的「松江書派」,「吳門書派」才告衰弱。


一般說來,明初書壇成就最高者首推三宋,尤以蘇州宋克尤為突出。



徐霖,主要活動於明弘治,正德年間,他褚體皆能,博學多才,與宋克極相似,連當時被譽為「篆聖」的李東陽,喬宇都自嘆不如,足見影響。



徐有貞,天賦異稟,天文,地理等皆通,擅長行草書,出入米芾懷素之間,學習十分刻苦。



劉鈺,工行草書。



沈周,雖以畫名重天下,但書法也絲毫不遜於一般書家,其書法二王為宗,融入唐代楷法,受黃庭堅影響最深。


李應禎,從小聰明過人,博古好學,精於書法,在書法上表現出超人的膽識和強烈的個性。



吳寬,知識淵博,德高望重,備受尊敬,他佩服蘇東坡,求其邢臺,追其意,取得驚人成績。



都穆,作為一個才氣橫溢的吳中才子,他和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都是同輩好友,時常在一起談笑,書畫。



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繼續明代吳門書法,明代吳門書法人物眾多,作品精彩紛呈,下次還要用比較長的篇幅才能講完。


待續|未完


以上內容整理自蘭亭會書法課堂陳宇老師講課筆記




你不是一個人寫書法

苦苦尋找的組織原來在這裡!

掃描二維碼

邀請你加入

全國最牛的書法人學習群



素材原創|書法聚焦編輯發布


 戳「閱讀原文」,進入蘭亭會官方微店購買

相關焦點

  • 散淡天真、內斂圓融|耕雪——周雪耕書畫展在吳門美術館開幕
    11月25日,耕雪——周雪耕書畫作品展在吳門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江蘇省書法家協會、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蘇州市書法家協會、中共相城區委宣傳部主辦,吳門美術館、相城區書法家協會、相城區美術家協會承辦。共展出周雪耕書畫新作108件。
  • 新吳門畫派--蘇州國畫院中國畫作品展在京開幕
    薪火代傳,紛呈精彩。這無疑是一個高品位、高水平的中國畫藝術作品展覽,是對吳門美術創作整體實力和現狀的一次評估和展示,是對內斂、崇尚平和、寧靜的蘇州畫家一次強有力推動,更是標誌著蘇州畫家走出蘇州,不斷加強與全國乃至世界的畫家聯繫,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和共謀發展邁出的第一步。
  • 展訊 | 清風墨韻,看江南雅士的扇面書法
    展覽時間2017年 8月15日—9月15日展覽地點蘇州市閶門內下塘街250號翁曾源(狀元)  小行楷8月15日,由蘇州市書法家協會主辦,蘇州市文藝之家、吳門書道館聯合主辦的「清風墨韻——陶然館藏書法扇面展
  • 從「吳門四家展」到「畫屏」——關於蘇博近十年學術型書畫展
    「石田大穰——吳門畫派之沈周特展」展出的明人畫沈周半身像2012—2015年,蘇博舉辦「吳門四家」系列學術展覽(以下簡稱「吳門四家展」),展覽圍繞明中後期「吳門畫派」主題,在四年內推出了「石田大穰——吳門畫派之沈周特展」(以下簡稱「沈周特展」)、「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明特展」(以下簡稱「文徵明特展」)、「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以下簡稱
  • 唐人練習書法的草稿,原來古人是這麼練字的,怪不得寫的那麼好
    有的朋友可能還會問了,那古人的字寫的那麼好,他們是怎麼練習書法的呢?由於時間間隔太長,現在我們能接觸到的關於古人學習書法的描述,一般都是文字性的居多,流傳下來的書法作品也是成熟之作,無法看出古人日常練習的狀態。
  • 相聚吳門人家 品嘗皇家御宴
    吳門人家董事長沙佩智女士。在每一道上菜之後,都講述著這道菜是乾隆皇帝某年某月某日到蘇州吃的哪一餐和哪些人共享這道美餐。大家聽的是津津樂道,品的是美味佳餚。特別是《魚腸劍》這道菜。人們更感知了吳國的歷史。也大加讚賞吳門人家的宮廷菜名不虛傳。讓歷史穿越到今天這一時刻。我們也很遺憾,當年的乾隆皇帝沒有機會能品嘗到49仿的醬香白酒。49坊虎丘堂堂主檀中、店小二陳健林把49坊醬香好酒《家宴》開啟的時刻。
  • 吳門印人蔡謹士先生的「萬」字印
    早年師從缶翁弟子金石篆刻家周梅谷(1882-1951),私淑前賢文徵明、文彭,吳門印派,兼參虞山之道,碑版吉金。治印取法秦漢玉印,古雅清雋;刻制邊款擅用文彭的雙刀法,洗鍊工穩。
  • 如何打通書法5體的任督二脈?
    如果非要找一本在當今被學習最廣泛的字體,我覺得顏體和歐體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尤其是歐體楷書,學習者和愛好者可以說不計其數,無論是普通的書法愛好者還是專業的書法家,都有很多正在學習歐體。在眾多學習歐體的書法家裡面,當今比較著名的書法家有盧中南、田英章、田英章等等。
  • 啟功: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
    學習書法不簡單,個人天賦暫且不談,正確的方法,平日的努力以及常年的堅持,這些都是學好的前提,同時也是關鍵。啟功先生談到書法學習的時候,在《啟功給你講書法》中曾說道: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三言兩語,言簡意賅,道出了書法學習的關鍵。
  • 原來大家把書法與筆跡學混為一談!
    我們學習書法,為什麼說要學習其中的共性?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講座視頻。原來大家把書法與筆跡學混為一談!——田蘊章「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56集之一「每日一題」主持人:田老師,在今天的「每日一題」當中想跟您聊一聊,有關書法和筆跡學的關係。
  • 寶雞400名小學生迎來一堂精彩的硬筆書法課
    9月18日,在寶雞高新第三小學多媒體教室,來自寶雞大秦文化的硬筆書法家、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教育部硬筆書法高級培訓師魏錦老師為高新三小二年級的400餘名小學生講授了一堂精彩的硬筆書法課。魏錦,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教育部硬筆書法高級培訓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書法展中獲獎,寶雞大秦文化籤約書法家。培訓課上,孩子們手中都帶著已經準備好的田字格本、鉛筆,整齊地坐好,等待開課。
  • 第五屆崑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展
    2020年11月24日——12月1日展覽地點崑山市圖書館二樓徐崇嘉1943年生,江蘇崑山人。幼承家學,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投師於著名學者、書法家翁闓運先生門下,並問道於吳門宋季丁、沙曼翁、黃異庵諸先生,積學日厚。書法以隸、行見長,在書壇獨樹一幟。1987年獲《書法》雜誌「當代中青年書苑擷英」三十七名優秀作者之一。
  • 延禧攻略:原來被刪掉這麼多鏡頭,網友:刪掉的都是最精彩的!
    延禧攻略:原來被刪掉這麼多鏡頭,網友:刪掉的都是最精彩的!今年的《延禧攻略》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吧,其實這部劇原本是有94集的,但是最後卻只剩下了70集,在劇中有很多精彩的鏡頭都被刪掉了。最後最精彩的應該就是爾晴的死了,在原著中爾晴是被魏瓔珞賜死的,但是在劇中卻鏡頭一轉爾晴就死了,也無人知曉是自己自盡的還是被賜死的,並且當時明玉站出來稱是自己幹的。所以很多網友表示這劇中最精彩的劇情都被剪掉了。你怎麼看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延禧攻略:原來被刪掉這麼多鏡頭,網友:刪掉的都是最精彩的!
  • 淘書偶記:江澄波《吳門販書叢談》
    日前在朋友圈看到蘇州文學山房江澄波先生的《吳門販書叢談》出版,當即訂了一套。當年在蘇州,文育山房(文學山房暫用名)是我常去的一家舊書店,現在看到老先生的新書出版,自然倍感親切。江澄波先生之前出版過《古刻名抄經眼錄》《江蘇活字印刷》,在古籍修復、鑑定領域頗有建樹,被稱為「蘇州一寶」「書林活字典」,《吳門販書叢談》是江澄波先生歷年以來文稿的彙編(除了上文提及的兩篇專著),包含《版本目錄之屬》《販書經眼之屬》《書林舊聞之屬》《書人書話之屬》《讀書小識之屬》《書札憶往之屬》等,共計五個門類。
  • 到了二年級才學書法,已經很被動了
    我寧願教幼兒園孩子書法,也不願意教大孩子書法,這是我的真心話。作為一個書法老師,我經常感慨,從普遍意義上講,花同樣多的時間學習書法(硬筆),一年級以下的孩子寫字取得的進步,遠遠大於二年級以上才開始學習書法的孩子。下圖是3個孩子寫的字,最上面的目前上一年級,下面的兩個是大班。
  • 膠州市洋河小學舉行「翰墨飄香 書寫精彩」硬筆書法比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 通訊員 周曉 青島報導為不斷規範和提升學生書寫水平,近日,膠州市洋河小學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了「翰墨飄香,書寫精彩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組織宣傳階段,語文老師發動學生寫好鋼筆字,每天練字十分鐘、下筆之前先觀察、寫完之後作對比,培養學生養成提筆即練字的良好習慣;初賽選拔階段,以班級為單位由語文老師按照學校統一要求組織初賽,選拔優秀代表參加學校集中比賽展示;成果集中展示階段,學校採取現場書寫的形式舉行現場集中比賽展示活動,一、二年級的學生使用鉛筆
  • 筆墨傳經典 功勳耀中華——中國當代極具創作力的新文藝書法名家...
    用文人修養點亮文化格局——記新文藝群體書畫家何濟喬從宋元到明清,文人書畫的文化表現越來越豐富,文人雅士作書畫成為文化傳承的主流方式,蘇黃米蔡、趙子昂、黃公望,吳門四家、揚州八怪,他們前後相隨,用文人作品構建東方美學格局,是謂中國美術史的中流砥柱。
  • 他一生最高學歷是秀才,和唐伯虎齊名,八十歲之後還在寫書法!
    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並譽為「吳中三家」。吳中四才子,分別是祝允明,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祝允明出生最早,活了66歲;徐禎卿出生最晚,卻遲到早退,只活了32歲;唐伯虎和文徵明同年出生,唐伯虎54歲就死了,文徵明卻一直活到89歲(他自署九十,用的虛歲)。
  • 「吳中三子」書法風格的比較
    文徵明是一位兼擅詩文書畫的綜合性藝術家,諸種藝術修養使他的書法增加了深層的文化內涵。就書法而言,他是繼趙孟兆頁之後又一位諸體兼擅書家。在諸體之中,文徵明以行書及小楷成就最為突出,文徵明青年時期主要受李應禎(學蔡襄)、沈周(學黃庭堅)、吳寬(學蘇軾)的影響,所以文早期的行書是以宋代書法形成規模,中歲以後由趙孟兆頁上溯《集王聖教序》。
  • 吳門教育集團滄新二實小:慶祝第36個教師節 弘揚新時代教師風尚
    為體現教師節節日慶祝的正面價值,進一步感受成為一名教師的光榮和幸福,9月9日,吳門教育集團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開展了「立德樹人勇擔當,三尺講臺守初心」教師節系列主題活動。希望二小的老師們吳門教育這塊充滿希望的教育園地裡,辛勤耕耘,以智慧、心血和汗水,共同描繪姑蘇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