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字尚鶴、子默,1978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委員,東吳印社理事,莫邪書法評論工作室成員,蘭亭會導師。
不久前,宇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吳門書法,原來這麼精彩(一)》,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上次講到了唐朝,這次從宋朝開始。
宋代書家絕大多數在基本筆勢,筆法上是延續二王正脈。宋元時期吳中書家範仲淹、蘇舜欽、範成大是這樣的典型,只是他們政治功績太大,或為文學成就所淹沒,於書法,有遺珠之撼。
範仲淹《道服贊》
範仲淹書法獨到之處在於能衝破森嚴而以意為之,不計較形似,範仲淹率先提出「顏筋柳骨」一說,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兒子範純仁、範純粹亦工書。
範純仁書法
葉夢得,此人雖後世名不算大,但他在書法上所取得的成就比之宋代一般書家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有雲「葉夢得行書法大令,宛然名家」,惜原作難見。
朱長文,以書論家出,以一部《墨池編》穩坐兩宋書壇。
《墨池編》
南宋吳門書壇首推範成大,他精於行草,字裡行間透露出疏散懷抱的鬱勃之氣和衝虛恬淡之韻,如其詩文,他主張學書選帖當取法乎上,臨習前人在於寫,更在於細心揣摩,領悟精神,從他的墨跡來看,能感受到如王獻之,孫過庭,米芾,黃庭堅這些大家遺韻。
範成大行書跋李結《西塞漁舍圖》
除範成大外,尚有葉清臣,騰茂實,顏直之,陳深等書法成就突出者,惜作品已很難見。
元朝蘇州書壇,吳門書家如顧信,張淵,羅元,錢良右,朱德潤,陸友,顧德輝等復古主義書家,也有柯九思等見識高,不為時風所染的書法家。
錢良右耽古篤學,以書學著名當世,各體皆精,有贊其「別出新意,自成一家」。
朱德潤幼年即聰穎,三十年不求聞達的清貧生活,使其藝壇聲譽彌著,存世作品《四時田園雜興詩卷》。
柯九思,喜好書畫,為收藏大家,他見識較高作品無雕琢之感。
陸友,出生於商人家庭,但他自己卻走了一條艱難的藝術之路,他即是書畫鑑定家,博物家,其著作等身,他所交往的是全國一流的有著極強的藝術個性的書法家,也充分反映他在藝林的影響。
饒介,元末著名文人,當時吳門書家主力,明初宋克,宋廣生其門下,培育了明初四傑和吳中十子的大部分人物。
元末吳門篆刻:吳門文人篆刻的淵源從我們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吳門篆刻的歷史大約可以上追至元季。
朱珪,手藝精湛,為文人所重,他並非自篆自刻第一人,從篆而不刻到自篆自刻,其意義不容忽視。
當時吳門的印學活動很活躍,經常多人一起講論。例如盧熊,他為朱珪所作《印文集考序》,具有相當的水準。
古印編撰是印學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時以《集古印譜》,《印文集考》最為著名。明代文化藝術領域內出現了近代人文主義的覺醒,書家高舉復古主義大旗,追求個性的解放和自由,在更高層次上完成了藝術覺醒。吳門作為當時全國文藝的中心地帶,逐漸形成了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為軸心的地方性流派「吳門書派」,成為明代書壇的中流砥柱。其人數之多,影響之廣極為罕見。
除以上三家外,尚有宋克,徐有貞,劉鈺,沈周,李應禎,唐伯虎,徐貞卿,蔡羽,陳淳,吳寬,文彭,周天球等,他們經常雅集活動,吟詩揮毫,相互交流切磋,呈現出「人人習字作畫,天下書法歸吾吳」的喜人局面。
從初期的開山鼻祖宋克,到祝允明,明代書法開始真正進入中興時期,後有有董其昌為首的「松江書派」,「吳門書派」才告衰弱。
一般說來,明初書壇成就最高者首推三宋,尤以蘇州宋克尤為突出。
徐霖,主要活動於明弘治,正德年間,他褚體皆能,博學多才,與宋克極相似,連當時被譽為「篆聖」的李東陽,喬宇都自嘆不如,足見影響。
徐有貞,天賦異稟,天文,地理等皆通,擅長行草書,出入米芾懷素之間,學習十分刻苦。
劉鈺,工行草書。
沈周,雖以畫名重天下,但書法也絲毫不遜於一般書家,其書法二王為宗,融入唐代楷法,受黃庭堅影響最深。
李應禎,從小聰明過人,博古好學,精於書法,在書法上表現出超人的膽識和強烈的個性。
吳寬,知識淵博,德高望重,備受尊敬,他佩服蘇東坡,求其邢臺,追其意,取得驚人成績。
都穆,作為一個才氣橫溢的吳中才子,他和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都是同輩好友,時常在一起談笑,書畫。
今天就講到這裡,下次繼續明代吳門書法,明代吳門書法人物眾多,作品精彩紛呈,下次還要用比較長的篇幅才能講完。
待續|未完
以上內容整理自蘭亭會書法課堂陳宇老師講課筆記
你不是一個人寫書法
苦苦尋找的組織原來在這裡!
掃描二維碼
邀請你加入
全國最牛的書法人學習群
素材原創|書法聚焦編輯發布
戳「閱讀原文」,進入蘭亭會官方微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