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經濟 | 城隍廟做不好夜市?彭浦新村與新天地齊飛?上海夜市如何...

2020-12-23 上觀

 

原定於4月1日延長運營時間的部分上海軌交線路因故延後了「加時運營」計劃,但嗅覺敏銳的商家不會停下探索商機的腳步。在他們看來,周末軌交運營增加的1小時,為商業帶來的將遠不止1%的利潤增長,尤其是餐飲業。

 

不錯,上海正在有計劃地推動夜間經濟發展。2月下旬,市商務委正式啟動「具有國際消費城市特徵的夜市模式」建設計劃,今年年內就要力爭推出4至5個能夠體現上海飲食文化、民俗風情,且滿足海內外遊客多元消費需求的「地標型夜市」,形態有特色街、餐飲集聚型夜市廣場和商旅文體融合型夜市等三大類。

 

有趣的是,新天地和豫園、彭浦夜市和周浦夜市、七寶萬科和大寧寶燕商城分別作為上述三種夜市的代表,出現在了同一份夜市榜單中。人們不禁要問,上海究竟想要打造怎樣的地標型夜市?夜市的定義又是什麼?

 

昌裡路夜市。  來源:百度百科

 

日前,記者專訪了上海財經大學現代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主任晁鋼令教授,請他來解答,除了「鬧猛」,夜間經濟還能為這座城市帶來什麼。

 


 

怎樣才算「地標型夜市」

 

為什麼新天地和彭浦夜市、川沙夜市出現在同一份榜單中?聽到記者一上來就拋出這個最大「疑點」,晁鋼令表示,對於「夜市「,有兩個概念必須明晰。

 

首先,狹義的「夜市」,指的是具有自由交易性質的夜間市場,包括上海的昌裡路夜市、臨汾路夜市(彭浦夜市),以及在臺灣旅遊時常見的當地夜市。其次,廣義的「夜市」則將範圍擴大,泛指夜間消費市場,包括百貨商場、商業街、夜排檔,乃至文化娛樂設施。可以說,狹義的夜市是平民生活文化的代表,廣義的夜市則是夜間經濟的縮影。

 

在他看來,上海將要打造的「地標型夜市」無疑擴展了傳統夜市的概念。原因之一,是上海消費市場規模已經邁入萬億元級,201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10946.57億元。「發展消費經濟,就要充分啟動市場。」然而,上海的城市特性決定了其真正的消費高峰都出現在夜晚和周末,尤其是餐飲、零售等路過性消費,傍晚5時至晚間8時才是每天的消費高峰。因此,「把晚上的生意都做出來,」成為上海消費市場發展的新目標。

肇周路夜市美食。  來源:百度貼吧

上海並非沒有好夜市。肇周路、壽寧路、昌裡路、吳江路、虹梅路老外街等都各具特色,在部分市民遊客中擁有超高人氣。但總的來說,相比臺北士林夜市、高雄六合夜市、香港廟街夜市等足以成為城市代表的夜市,上海一直缺乏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的夜市地標。

 

晁鋼令認為,上海人沒有吃宵夜的習慣是其一,夜市與周邊居民區的管理矛盾是其二,市中心商住分流情況日益顯著是其三。因此,怎樣讓夜間市場做到「利民不擾民、亂而有章法」,是上海擴大夜市經濟概念、打造地標夜市的關鍵。

 


 

夜排檔如何不擾民

 

夜市擾民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題。2013年3月,上海市中心著名的永康路酒吧街就因夜晚噪音擾民,居民不堪其擾發生了「潑水事件」。每到夏季,夜排檔擾民常常「榮登」夏令熱線居民投訴榜首,昌裡路、長壽路、臨汾路等馬路夜市均榜上有名。

 

晁鋼令指出,上海的夜市長期存在「建立-整頓-扶持-再整頓」的循環,隨著城市居住人口密度變大,居民比例與擾民程度一直無法達到平衡。「有市場就意味著噪音和環境髒亂差,要擾民;市場遷到非居住區,沒有人氣,結果直接歇業。」

 

臺北士林夜市。  來源:豆瓣

 

香港廟街夜市。  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

與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區的夜市不同,上海夜市更多依靠本地居民聚集人流,而非遊客。因此,城市管理和城市交通就成為夜市發展的關鍵。晁鋼令認為,政府在鼓勵和扶持夜市的同時,還應儘快出臺相關法規完善夜市管理,引入社會自治和共治手段。

 

2011年,中國臺北市政府頒布《臺北市攤販管理自治條例》,規定臺北市政府為市域範圍內所有攤販的主管機構,負責攤販的登記、規劃管理、就業輔導、食品安全、噪音和環境等管理,並明確規定,所有攤販不得擅自變更營業項目、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和衛生。因此,每到夜深人靜、夜市收市,能看到不少攤主都在忙著拖地、掃垃圾。

 



南京路步行街周邊開個夜市怎麼樣

南京路步行街。  來源:黃浦區政府

 

除了擾民,上海商住分流趨於明顯,也讓「夜市」這一商業形態較難進一步發展。晁鋼令指出,當市中心沿街居住狀態減弱,夜間消費人流勢必會湧向非居住地。不過,人流聚集的優點是方便進行統一的商業規劃,弱點則是容易被交通「牽著鼻子走」。這也是為何,當上海地鐵宣布周末「多開一小時」,人們再次對商業寄予厚望。

 

那麼,根據現有軌交站點,上海哪些地方適合發展夜市?晁鋼令將其歸納為三類:購物中心,交通樞紐,小有名氣的成熟夜市。

 

購物中心內設夜市,涉及盤活商場存量資源,但目前大部分商場更傾向發展門店餐飲。近年來,一些商場也嘗試開設特色餐飲夜市,如徐家匯美羅城就將此前風格多樣的大食代,更新成了匯集上海傳統小吃的「大食代2.0版」。

 

相比之下,交通樞紐附近設夜市更為順水推舟。晁鋼令表示,除卻擁有豐富存量空間的地鐵上蓋,在保證主幹道車流通行的基礎上,陸家嘴、五角場等夜間人流集中的地區可以用好一兩條支馬路發展夜市,但前提是要設為步行街,防止人車混行影響城市安全。

 

說到支馬路,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南京東路步行街周圍的支馬路。晁鋼令表示,該區域具備客流集聚優勢,兩側支馬路居民區密布。眼下較適宜夜市發展的有第一百貨東樓與西樓之間的六合路。配合百聯集團在第一百貨的轉型,「雙子樓」下方的這條不足8米寬的小馬路或許能成為上海新的夜市地標。

 

彭浦夜市搬遷至寶山區共和新路。  杜晨薇 攝

錦江樂園士林夜市。 閔行區政府 供圖 

事實上,去年10月發布的《上海街道設計導則》將上海街道分為商業街道、生活服務街道、景觀休閒街道、交通性街道和綜合性街道五大類,同時還明晰了包括步行街、社區道路、綠道在內的特定功能道路。

 

縱觀上海已經成形、且有一定影響力的夜市,無論是「江湖地位」頗高的昌裡路,店鋪和攤檔混雜的壽寧路,還是文藝範十足的大學路,都在基於自身道路功能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從而激發了周邊街區的商業活力。晁鋼令表示,保留這些成熟夜市的功能,再對周邊交通進行疏導,未來它們都將成為上海發展夜市經濟重要的「大本營」。

 

此外,錦江樂園內的「士林夜市」也是不錯的先例,未來在大寧綠地、五角場等大型公共空間,都可嘗試開設階段性的夜市。

 


 

城隍廟夜市的喜與憂

豫園。  供圖:豫園商城

還有一個問題縈繞在不少上海人心頭:城隍廟適合搞夜市嗎?

 

「有難度。」晁鋼令表示,上海豫園地區的交通流暢性不如南京夫子廟和蘇州觀前街,周圍僅一個軌交站點,缺乏交通主幹道。同時,周邊缺少具有影響力的大型商業中心,夜間客流集聚能力較差,交通流轉化為消費流還不夠充分。

 

但同時,有一點不容忽視,豫園豐富的老上海飲食文化,是上海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地標型夜市迫切需要的元素——特色。

倫敦布裡克斯頓夜市  來源:《金融時報》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9月評選出的「倫敦五大夜市」中,布裡克斯頓夜市(Pop Brixton)有來自印度、牙買加、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傳統美食,緊鄰倫敦南岸大學的梅爾卡多市場主打義大利美食,位於倫敦北部的Dinerama市場則勝在上下兩層露天集市的特殊形態。

 

高雄六合夜市木瓜牛乳。  舒抒 攝

 

上海的「近鄰」中,中國臺北士林夜市因其「大而全」成為臺灣夜市的代表,高雄六合夜市因明星政要多次光顧的「木瓜牛乳」而聞名,香港廟街則因《食神》等經典影視作品從夜市街變身景點。突破地域局限的特色,使這些夜市成功吸引了全球遊客的目光。

 

因此,晁鋼令指出,除了人流聚集地這一必備條件,上海發展夜市還必須跳出純餐飲業態,必須將餐飲與地方特色商品結合,增強對國內外遊客的吸引力,同時還將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城市就業。

 


 

政府不當「三夾板」

 

然而,晁鋼令也表示,單純依靠政府推動夜市形成很難。尤其在網際網路時代,影響消費意願的因素愈發多樣,消費者完全能自行選擇消費目的地。「關鍵是要讓經營者有積極性,讓消費者買帳。」

 

要讓雙方都買帳,「夾」在當中的政府應該做什麼?

 

晁鋼令認為有三點。其一,政府必須因勢利導,在有夜市需求的地方創造條件,包括交通、經營場地、管理人員、攤位和店鋪的營業資質審核等;其二,鼓勵大型商業體發揮作用,由大型商場負責夜市的招商、內部管理和經營規範;其三,為了調動大型商業體的積極性,同時保障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政府可提供政策優惠,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稅收、經營審批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勵商業體承擔夜市的經營管理功能。

 

「所以,不要小看夜市,它對上海邁向全球城市在商業、文化上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都不容忽視,對上海市民文化、民俗文化的傳承也尤其重要。」晁鋼令說,從「馬路生意」到成為經濟現象,夜市滿足的是人們最「草根」的消費需求,也可能成為主流消費形態。因此,不發展夜市,「魔都」總感覺少了一塊。

 

題圖說明:昌裡路夜市


題圖來源:王濤 攝 本文內文:作者供圖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jfshquxian@163.com)

相關焦點

  • 因彭浦夜市聞名的這兩條路 如今成了乾淨有序的商業街-夜市 彭浦...
    靜安北部的臨汾路西段與共和新路交叉,十多年前與隔壁的聞喜路,成為了上海知名的夜排擋「彭浦夜市」。近日,記者在臨汾路採訪發現,這裡已與作為當年彭浦夜市核心段時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馬路不算寬,但乾淨整潔,來往的車輛井然有序;路邊店鋪都被剛剛裝修過,灰牆上點綴歐式背景牆,店招店牌都經過精心設計。  考慮到彭浦新村社區缺乏大型商業設施、兩條路的商業基礎較高,彭浦新村街道對兩條路進行了重新規劃。
  • 當年火爆一時的「彭浦第一炸」老闆娘如今在哪兒?聽她說說上海夜市...
    壽寧路、昌裡路這兩大夜市無證照小餐飲的整治目前也正在進行當中。滬上夜市美食何去何從,備受關注,如何滿足市民的多樣化需求,值得探討。   近日我們回訪當年彭浦夜市的「見證者」。她曾為做生意換了3萬元硬幣;他曾一晚三小時賣掉300隻烤牛蛙;她的名字就曾是夜市的「招牌」……他們都曾在彭浦夜市「叱吒風雲」,擁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 上海的「夜市復興」,會走「彭浦夜市」的老路嗎?
    隨著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 夜市也迎來復興 老夜市積極改進 新夜市應運而生 攤商聯合會,是今年錦江樂園夜市的新花樣,旨在讓各區域攤商自治,發揮能動性。 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錦江樂園夜市將正式全年開放。「我們本來也認為冬天人氣不旺,但去年讓部分攤商試著冬季營業,還是有利潤,所以我們有信心。」
  • 彭浦夜市成"正規軍" 滬版"士林夜市"有望越來越多[圖]
    青年報記者從昨天召開的本市無序設攤綜合治理工作媒體通氣會上獲悉,「復活」的「彭浦夜市」是由一部分原來無序設攤的彭浦夜市老攤主組成,在位於寶山綠地新都會商業廣場的夜市裡有序經營,從「遊擊隊」變為了「正規軍」。類似這樣通過疏導、改造、新建,打造出的滬版「士林夜市」今後將成為本市治理無序設攤的措施之一。
  • 永康路、壽寧路、彭浦夜市不復往昔?利益和秩序如何平衡?
    據上海大調研:發展夜間經濟,不能以犧牲公共利益和城區秩序為代價。  永康路酒吧一條街、壽寧路小龍蝦一條街、彭浦夜市……曾經是許多上海人夜生活必去之地。不過如今這些地方或整治或關停,漸漸不復往昔熱鬧。究其原因,商鋪與居民離得太近,各種擾民問題「防不勝防」。  發展夜間經濟與保障社區居民生活不受影響,這碗水該怎麼端平?今年4月,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等部門發布《關於本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 士林夜市來滬火爆調查:上海需要新天地 也需要平民夜市
    「1970年代臺北經濟快速增長,士林夜市迅速繁榮;1980年代,日本、歐美等國際遊客大量湧入臺灣,士林夜市又一次獲得發展良機;2000年後又增加了大陸的海量遊客,士林夜市愈加繁盛。」高啟原說,現在的士林夜市,平常每日客流量有10多萬人,節假日達到30萬人次,最高甚至50萬人次。
  • 「彭浦夜市」升級回歸!炸雞腿、粉絲湯、炒魷魚……再去吃一遍!
    周末做啥,上海100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 沉寂七年的「彭浦夜市」煙火飄香,人聲鼎沸,紅紅火火,但也給附近居民帶來了不少問題,一直到2013年被整改後,這個熙熙攘攘的「彭浦夜市」才戛然而止。
  • 上海擺攤夜市在哪裡?2020年上海擺攤需要什麼手續
    昌裡路、聞喜路、彭浦新村、天鑰橋路、張江地鐵站……這些地方可以名正言順地在晚上擺攤了?昨晚,一則「2020年上海擺攤夜市分布圖」在網上流傳。不過,市城管執法局表示,該圖內容不實,系謠言。謠言  上周末回歸的安義夜巷,引爆了上海市民逛夜市的熱情。隨著擺攤經濟的興起,市民和商戶不禁要問,哪裡可以擺攤?怎麼擺攤?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我們曾經熱愛的夜排擋因為城市更新等原因逐漸沉寂今年,全國大力鼓勵「夜市經濟」之後↓阿拉上海人最愛的「彭浦夜市」升級重生「彭浦第一炸」也回來了!我們在錦江樂園夜市裡銷售過的幾十種美食裡,只有大腸包小腸、蚵仔煎、臺灣臭豆腐常賣常新,其餘產品大多是曇花一現。」特別隨著近兩年大陸地區臺灣文化熱度的退卻,並沒有做過太多本土化改良的臺灣美食始終像一個裹緊自身的外來客,失去了當初的新鮮感後,面對市場再無招架之力。臺灣蚵仔煎。
  • 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之後 阿拉上海人最愛的「彭浦夜市」升級重生 「彭浦第一炸」也回來了! 今年,全國各地大舉「夜間經濟」概念,更是催化出一批又一批的夜市運營商,士林夜市仿佛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固然臺北有上百年夜市運營的成功經驗,但此時此刻,也不得不虛心一問: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 「士林夜市」周日落幕 下一個「士林夜市」在哪兒?
    另外一部分攤販繼續留在上海,到百聯中環參加9月5日開始的新夜市活動,活動將維持1個月。「士林嘉年華」的主辦方計劃在百聯中環購物廣場打造一個上世紀60年代的臺灣地區復古風情的街景夜市,現場展示臺灣地區的生活和文化。為了原汁原味,服裝都會從臺灣地區運過來,以便更好還原上世紀60年代臺灣地區夜市的風貌。
  • 上海這些夜市回歸!上海人久違的夜生活回來了
    這時候的城市靈魂必須是夜市!隨著近年來夜市小攤不斷地消失整改,屬於上海夜生活那份煙火氣淡了太多。最近,小編了解到一個官宣的「重磅炸彈」!曾叱吒魔都的夜市要回歸了!「五五購物節」開啟後,為提振夜間經濟,上海市商務委等多部門將聯手打造首個「上海夜生活節」!6月6日~6月30日,嗨爆整個魔都!
  • 開放地攤經濟了,南京、上海、廣州、成都,最期待哪個夜市?
    開放地攤經濟了,南京、上海、廣州、成都,最期待哪個夜市?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去吃路邊攤了,以前總有人阻止我去吃,或者阻止那些攤販出來擺攤,現在我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吃了,攤販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出來擺攤了。國家支持地攤經濟,吃貨們的快樂又回來了!
  • 上海該如何借鑑"士林夜市"經驗?
    相關評論:引進"士林夜市",更要打造"上海夜市"   盛極一時的彭浦夜市因幹擾公交線路被取締後,人們也有疑惑:上海「馬路小吃」是否從此淡出申城?  但是,夜市的噪聲、油煙味嚴重擾民,環境衛生也的確是個大問題,附近居民怨聲載道,投訴不斷,政府如不治理,則是不作為。這些問題不解決,夜市無法生存。怎麼辦?有沒有一個兩全之策,既讓夜市生存,又使其不再擾民?  有的。臺灣的士林夜市,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臺北士林夜市從1910年發端算起來,有百餘年歷史。
  • "夜食尚"能否打造滬版士林夜市 ?
    據《勞動報》報導,去年11月底,滬上聞名的彭浦夜市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被閘北區相關部門徹底取締。佔道、喧囂得到制止的同時,也有不少市民感嘆,上海失去了一個可吃可逛的地方。今夏,錦江樂園的「滬版」士林夜市,因各色臺灣小吃而受到「吃貨」們關注。不少市民唏噓,臺灣夜市來滬開辦火熱,偌大的上海能否擁有屬於自己的本土夜市?
  • 昆明購物中心挖掘夜市經濟 散攤規範化經營
    如今,臺北的士林夜市已經發展成為臺北的一張美食名片,上海綠地·新都會的「夜食尚」、重慶嗨街等夜市經濟的發展,也為商業地產注入了更多新的元素。至此,昆明購物中心的夜市經濟掘金之路,也在不斷地探索中。
  • 泰國清邁最熱鬧的夜市,堪比上海城隍廟,都是用支付寶付錢
    來泰國清邁,肯定是要去當地的夜市逛一逛的,清邁的夜市分為3個,周六夜市、周日夜市和長康路夜市,三個夜市的地點是不一樣的。其中周六夜市、周日夜市雖然東西多,但是夜市開始的時間是固定的,長康路夜市雖不及周六周日夜市那麼大,但是每天都開市,非常熱鬧,在這裡你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你想不到的美食哦!堪比咱們大上海的城隍廟小吃一條街!隨著近幾年,咱們中國遊客出國遊的興起,也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泰國旅遊,基本上中國遊客佔據了泰國國外遊客數量的四分之一。
  • 2019城隍廟夜市攤位招商熱鬧開戲!
    城隍廟夜市介紹 Chenghuang Temple Night Market 城隍廟民俗文化美食廣場是長治商業圈特色的夜市文化廣場城隍廟夜市招商項目 Investment target 1、針織百貨
  • 在露天夜市吃遍各地美食 從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
    錦江樂園夜市今年引進了78家攤位,涵蓋了臺南、臺北、成都和陝西四地的各種小吃,甜的、酸的、辣的……園方想讓前來的食客,足不出滬吃遍全國各地小吃。  從2014年引進士林夜市,這種嘗試已經有5年。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稱,這裡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露天夜市。錦江樂園在引進各地小吃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相比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老牌夜市,又缺少某種落地的重量。
  • 東裕夜市實地打卡體會
    這個夏天,常常看到朋友圈曬出的東裕夜市的美食。最近有空,去實地考察一下。夜市位於東裕新村東側,貿城路和東裕路交叉口附近。夜晚的時候,彩燈閃爍,還是很有夜市的感覺的。寧波的夜晚,幾乎每個美食商圈都是人氣很旺的。畢竟,寧波人是畢竟注重舌尖上的享受的。夜宵的明星,當然是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