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遠離垃圾快樂,家長要從自己做起

2020-11-22 親貝網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各種軟體APP雨後春筍般湧出,而在這些APP中,直播視頻遊戲類的佔了很大一部分,不管大人老人還是小孩,80%都會安裝一兩個這樣的軟體,尤其是很多小孩,很容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影響了學習只是其一,更嚴重的是影響了孩子的三觀。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條新聞報導,一個大連媽媽發現12歲的兒子躲在被窩裡玩手機,而且是在偷看內容匪夷所思的「吃播」。

有多匪夷所思呢?視頻裡主播將花生油、辣椒油、生雞蛋一起倒在了杯子裡,一口氣喝了下去。還喝掉一整瓶米醋、一斤二鍋頭……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竟然用鼻子喝牛奶和雞蛋液。

這樣病態到變態的直播視頻是怎麼吸引了12歲孩子躲被窩裡偷看呢?

在親貝網小編看來,無非就是好奇心使然,但是如果不加制止,不僅會耽誤學習,就連三觀都會跟著扭曲掉,這才是毀了孩子的一輩子。

網上還有一個視頻:一個15歲的男孩沉迷於網路遊戲,因為被生氣的媽媽拔掉網線,生氣的下樓砸東西,狀態已經完全不像正常人了。可見沉迷網路遊戲的危害之大。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共計9.04億,期中青少年(19歲以下)佔比最高,達到了23.2%。其中,短視頻、網路遊戲和網絡直播被看的比例最多。

這是一個速食時代,也是社會急速變革的時代,沉迷於垃圾快樂,最後受傷的只能是自己

前些年中國教育界有種說法叫「快樂教育」,意思就是讓孩子輕鬆學習,快樂學習,不要背負痛苦和壓力。

但這種教育方法真的有用嗎?很多家長和孩子去實踐,結果卻並不好。

就像錢文忠教授說的,「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歷經風雨見到的才是最美的彩虹。真正的快樂,是努力中的不懈堅持,和通過努力取得成果後的成就感。

為了孩子的未來,親貝網小編勸家長們,多陪陪孩子,讓孩子遠離電子垃圾,以身作則,在運動和閱讀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垃圾快樂」正在孩子中間蔓延,家長要重視,不然可能會毀掉娃
    後來國家對遊戲機採取了禁售令,然而,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垃圾快樂誘惑到了孩子的生活,網路遊戲、低俗的視頻、段子、直播,甚至還有不少孩子沉迷在各種吃播節目中。「垃圾快樂」正盛行,正一步步地「毀」掉娃,眾多家長卻不知情!那些迷戀垃圾快樂的孩子往往會有這樣的變化:一、精神萎靡不振。
  • 「垃圾快樂」正盛行,正一步步地「毀」掉娃,眾多家長卻不知情
    後來國家對遊戲機採取了禁售令,然而,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垃圾快樂誘惑到了孩子的生活,網路遊戲、低俗的視頻、段子、直播,甚至還有不少孩子沉迷在各種吃播節目中。「垃圾快樂」正盛行,正一步步地「毀」掉娃,眾多家長卻不知情!那些迷戀垃圾快樂的孩子往往會有這樣的變化:一、精神萎靡不振。
  • "垃圾快樂"已然泛濫,父母要讓孩子遠離,別等孩子毀了才後悔
    但是隱患也隨之出現,許多過早接觸手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出現了沉迷於短視頻的快樂之中。"垃圾快樂"已然泛濫,父母要讓孩子遠離張女士最近在管還在這件事情上犯了難,上周周末,她難得不用加班,本想著趁著周末休閒的時光好好陪伴一下孩子。
  • 致家長:不讓孩子擺脫「垃圾快樂」,孩子就難以健康成長
    由於自控能力差,很多孩子一旦沉迷進去就容易上癮而無心學習,從此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當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時,父母要懂得及時引導,讓孩子及時走回正確的道路上。「垃圾快樂」滿足了孩子一時的歡愉,但卻消磨了孩子的自制力,更消磨了孩子的自制力和上進心,讓孩子不思進取。02 當孩子沉迷「垃圾快樂」時,父母要巧妙引導張亮的兒子天天,也是一個「遊戲迷」。
  • 讓孩子擁有「健康快樂」,遠離「有害開心」的陷阱
    昨天遇到同學,大家見面自然三句都離不開自家的孩子,她說自己的孩子非常的乖,做完作業就看手機,很聽話。她說這種現象其實非常的普遍,很多孩子睡覺前會看一會兒手機。甚至有的孩子如果不看手機的話,就睡不著,或者就不睡!
  • 影響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父母的縱容,不能再無視「垃圾快樂」
    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快樂,對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是孩子幸福感的表現,而且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未來發展方向。因此,大多數家長,在早教育兒的過程中,都會不遺餘力地為孩子營造快樂的氛圍和環境。
  • 遠離垃圾快樂!
    1暑假請遠離「垃圾快樂」對於放假這件事,我兒子一向擁有極高的熱情。看他拍手叫好,滿眼放光的樣子,我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想起去年的暑假,他左手可樂奶茶冰雪碧,右手炸雞漢堡大薯條,成天悠哉悠哉地看動漫,過得好不愜意。
  • 沉迷於「垃圾快樂」中的孩子,未來多半沒出息,父母要有教養格局
    憤恨不已的媽媽,一甩手就把害娃的手機摔到了地上,垃圾快樂也為之瓦解……媽媽自己的一番好心卻換來了孩子的「墮落」,還害了孩子健康,媽媽倍感後悔,卻已是來不及了。沉迷於「垃圾快樂」中的孩子,未來多半沒出息,父母要有教養格局學習是艱苦的
  • 「垃圾快樂」正流行,悄悄「毀了」無數孩子,許多父母還不自知
    現如今有部分孩子就已經有了這種前兆,因為家長過度放任孩子自由,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會導致孩子愛上了這種網絡上的「垃圾快樂」。他們一心一意的想通過網絡尋求快樂,並且認為娛樂至上,最終會導致他們的現實生活變得一片灰暗。二、導致孩子沒有追求現在有些孩子為了能夠尋求更多人的關注,每天互相比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粉絲,還特意會模仿一些網紅化濃妝,跳舞等。
  •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沉迷於「垃圾快樂」中吧
    孩子成年之前,心理髮育不夠成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迷於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娛樂活動中,比如遊戲、小說、電視劇等等。很多孩子一旦沉迷進去,就像吃了會上癮的「毒藥」而無心學習,成為一個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的人。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個話題:「如何看待毀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有網友表示:「玩手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垃圾快樂。千萬不要讓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垃圾快樂當中。」
  • 【哈回資訊】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也陸續推動垃圾分類行動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垃圾分類是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全國的家長、教師和小朋友們都要懂得垃圾分類常識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 男孩考90分痛哭流涕: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遠離垃圾快樂
    別讓垃圾快樂毀掉孩子因為深層次的快樂需要付出努力,需要長時間才能收穫結果,而這恰恰違背了孩子的天性,所以更多的孩子追求即時得到滿足的「垃圾快樂」。 都說毀掉一個孩子,只需一部手機,多少孩子沉迷於網絡不可自拔。
  • 孩子的「自殺式」未來,從沉溺於「垃圾快樂」開始
    當孩子不願意動腦思考逃避現實的時候,就是網絡上的垃圾快樂在腐蝕自己的時候。朋友的孩子上二年級,開始成績很不錯,一回家就自覺做作業。可自從孩子沉迷於遊戲和短視頻之後,作業忘得一乾二淨,放假的時候泡在手機裡4、5個小時都是常事。朋友為此身心疲憊,說了孩子好多遍依舊於事無補。
  • 閱讀陪伴 | 閱成長閱快樂之垃圾不見了
    今天為您帶來的是家庭戰疫「讀」起來之「閱成長閱快樂」親子繪本閱讀陪伴活動。東城區鴻睿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師將為小朋友和家長們分享兒童繪本《垃圾不見了》,並結合繪本為大家提供深度閱讀指導手冊。閱成長閱快樂1♡ ♡ ♡小朋友們,今天是世界環境日(6月5日),你們今天垃圾分類了嗎?愛護環境應該從減少垃圾開始,從垃圾分類開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垃圾處理廠, 看看垃圾分類後是如何被回收利用的吧。
  • ...街陽光壹佰國際新城社區開展「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趣味英語...
    2020年8月21日上午,體育中心街陽光壹佰國際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聯合能動英語開展「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趣味英語公益課堂活動。 課程開始後,Judy老師向到場的青少年兒童展示和介紹了此次英語課程所要學習的知識:垃圾分類單詞教學。
  • 不讓孩子丟棄一些「垃圾快樂」,孩子就很難真正成長
    前言:小孩子的快樂有很多,大部分的小孩子都能夠在生活中的一點點小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不知道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放學之後喜歡到同學家裡去打遊戲,或者和同學一起打紙牌呢,其實孩子的快樂有很多,但是有一些快樂是值得我們認同的,但有一些快樂就應該讓孩子丟棄掉了,那麼哪些快樂應該讓孩子丟掉呢,讓孩子丟掉了快樂則被稱為垃圾快樂,那哪些被稱為垃圾快樂,所謂的垃圾快樂指的是那些阻礙孩子正常發展
  • 毀掉一個孩子,就讓ta沉迷於「垃圾快樂」
    垃圾快樂,不僅拉開了孩子與同齡人之間的距離,也在一步步毀掉孩子。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那些愛玩遊戲、愛刷短視頻等沉迷於垃圾快樂無法自拔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能獲得短期快感之外的事情,毫無興趣。
  • 「垃圾分類」從娃娃做起,好處多多
    12月19日,成都市草堂小學二年級三班的同學在家長的陪同下,在浣花公園詩聖廣場開展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唱童謠、分發精美手抄報、宣傳手冊、小問卷考一考等形式,與所在社區市民進行聯動。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達到了鍛鍊自我、展現自我的目的。
  • 怎麼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家長要好好看看
    但是現在,我們的孩子呢?天天呆在家裡,手機、電視、平板不離手。說到底,是現在的家長都太忙了,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在城裡面也不像在鄉下,回家都是門一關,自己玩自己的,讓孩子一個人出門也不放心。好像除了給孩子手機玩、電視看,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 毀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對「垃圾快樂」上癮
    我們的孩子,甘願淪為碎片娛樂的俘虜,讓無節制的感官享受淹沒自己。當孩子沉迷於垃圾快樂,哪還有什麼將來可言,未來可期?真正有益的快樂都不是即時的,比如讀書、鍛鍊、培養興趣等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真正有益的教育絕不是隨性的,父母要做好孩子與垃圾快樂之間的一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