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血海穴活血化瘀 美白祛斑按摩這三個穴位

2020-12-22 人民網河北

原標題:養生拼的是細節!常按這些穴位保健又養生--人民健康網--人民網

  養生拼的是細節!常按這些穴位保健又養生

  編者按:穴位保健是一種簡單、方便且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通過刺激人體特定的穴位,激發人的經絡之氣,以達到通經活絡、調整人的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人民健康網推出《金臺養生園》欄目,為您盤點最養生的生活方式,今天與你聊聊穴位養生的話題。

  溫敷四穴暖全身

  《黃帝內經》中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的說法,意思是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丟掉會影響壽命,強調保護陽氣的重要性。中醫也認為,陽氣充盛,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會少生病,有活力。寒冷冬季最易折煞陽氣,因此應著重養陽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這裡給大家推薦四個「陽氣穴」,它們能參與全身的能量代謝、溫暖全身之陽。

  關元。將手放在臍下,四橫指處即是關元穴,它是任脈和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也是陰陽元氣交關之處,故名為「關元」。元穴就像人身體的一個閥門,將人體元氣關在體內讓它不洩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經常按摩關元穴能起到補益元氣、強身固精、祛寒回陽的效果。每天早晚將雙手重疊,以關元穴為中心按揉50下左右,然後用雙手食指指腹重疊在一起,點按穴位20下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

  氣海。該穴為人體先天元氣聚會之處,位於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經常按摩氣海穴,可補中益氣、溫煦百脈、培元補虛。按摩時以掌心緊貼氣海穴,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左右,再按逆時針方向重複。動作宜輕柔緩慢,以腹部感覺徐徐生熱為度。

  神闕。此穴當元神之門戶,故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的功效。同時,穴位又位於腹之中部,下焦之樞紐,鄰近胃和大小腸,所以該穴還能健脾胃、理腸止瀉。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疊放於肚臍,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按揉各100次左右。

  命門。命門穴位於後腰中點與肚臍相對應的位置,它就像兩扇門,保護著腎臟,故又叫「精門」。中醫認為,腎藏精,若一個人腎精充足,則陽氣充足、老而不衰。命門可溫煦人體陽氣,喜暖不喜寒,臨床常用艾灸的方法進行保健。但艾灸是個技術活,自行操作難,平時可用暖水袋溫敷該穴,並注意防止燙傷。

  睏倦乏力,按魚際穴

  臨近春節,各種年終工作及應酬接踵而來,不少人身心都有點「吃不消」,睏倦乏力。此時不妨按按魚際穴,讓身體從內而外「生」出活力。

  取穴: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大拇指一側稱「大魚際」,另一側稱「小魚際」。

  具體方法:以拇指深按手掌心,其餘3指在手背側支持,主要是拇指用力,直至感覺溫暖,可以加強血液循環,調節神經。再以小魚際搓掌心、掌背。同時,還可用手掌或小魚際輕拍手臂內外側,由內向外、由上向下,反覆數次,直至皮膚紅潤,有熱脹感。

  身體有毒素,按通胃經

  臉色黃而黑、身體疲乏、脾氣也時常暴躁易怒……中醫將這些症狀歸納為「身體有毒素」的信號,排毒不僅能使皮膚氣色變好,對身體健康也至關重要。因此,不妨多按胃經來緩解。

  取穴:屈膝沿髕骨向下循按,摸到脛骨,距脛骨外側邊緣一中指寬處就是足陽明胃經小腿部的循行線。髕骨下方的韌帶外側凹陷處是犢鼻穴,自犢鼻向下約一掌是足三裡穴,再向下一掌為上巨虛穴,再下一掌為下巨虛穴。具體方法:自犢鼻沿胃經循行線自上而下點按足三裡、上巨虛穴、下巨虛穴,通暢小腿氣血。反覆10次後換另一條腿重複動作。

  年底焦慮按按「開心穴」

  年底是收穫的時刻,如果收穫少或者比自己預期的少,那就會導致人焦慮。同樣,新年開始,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焦慮。其實我們很多的焦慮都是因為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沒有得到相應的滿足感和價值感。

  其實,焦慮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情緒和反應方式。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適應和應對環境的改變,最終才能解決問題。從這個層面說,當你焦慮了可能是好事,因為你要解決問題了。應對焦慮,每個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解放軍第309醫院急診科來要水為您推薦了幾個「開心穴」,年底有空時經常揉一下,可以緩解焦慮情緒!

  這幾個「開心穴」主要包括人體上的心包經、羶中穴、風池以及合谷穴,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都可以按揉一下,每個穴位按摩 2~3分鐘,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揉按心包經時如果覺得找穴位太麻煩,也可以直接沿著經絡一點一點地直接拍打過去,對疏通氣機非常有作用。

  另外,中醫認為當內臟有火時,也容易導致抑鬱、煩躁、悲傷等不良情緒。小麥味甘微寒,有很好的調養心陰以安神志的作用,上班族平常不妨多吃點。其中,甘麥大棗湯是治療精神疾病的一個名方,主要由炙甘草12克、浮小麥30克、大棗9枚,加水適量,小火煎煮而成,每天早晚溫服一次,具有補益心脾、寧心安神的功效,在平時也可以當茶喝,效果很不錯。

  常按血海穴,活血化瘀

  血海穴是八脈交匯穴位中很重要的一個穴位,屬於足太陰脾經,通於督脈小腸經。血海穴和血有著密切關係,是治療血症的要穴,臨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肝血虛、膝關節疼痛等。

  取穴:患者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

  操作方法:每天堅持點揉兩側血海穴3分鐘,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按摩時間最好選在每天上午9~11點,這個時段是脾經經氣旺盛之時,人體陽氣呈上升趨勢,按揉此穴可達到最佳效果。

  牙疼,按揉三個穴位

  1.按揉合谷。拇指指腹置於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向第二掌骨骨膜緩緩用力,以出現酸脹感為度。

  2.揉捏下關。當牙痛難忍,吃藥也不管用時,可以用大拇指對準牙痛一側的下關穴(位於頭部側面,耳前約一橫指處),用力按住,產生酸麻感。力度以能忍受的極限為度,還可配合揉捏等手法,持續至牙痛緩解。

  3.揉頰車。頰車穴是治療牙痛的要穴,明代《針灸大全》就有記載:「頰車可灸牙齒愈」。頰車穴位於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部分的凹陷處即是。將中指指腹按於頰車穴,順時針或逆時針按揉,帶動皮下組織,以產生酸脹感為宜,使酸脹感傳至牙根部。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

相關焦點

  • 常按什麼穴位能改善痛經?四個穴位得知道
    原標題:常按什麼穴位能改善痛經?四個穴位得知道 不少女性都深受痛經折磨,可謂是「大姨媽虐我千萬遍,我卻待它如初戀。」那麼,痛經是什麼導致的呢,應該如何緩解痛經呢? 按摩哪些部位可治療痛經?
  • 痛經怎麼辦,按這三穴位可緩解
    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運用中醫經穴理論和知識,通過適當的按摩手法刺激人體相應穴位,可以疏通任、督兩脈,調暢經絡,致使血氣運行得暢,最終達到緩解甚至消除痛經不適的目的。日常痛經發作時,取三陰交、地機、血海三穴同用,能夠起到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緩急止痛的作用。趕快來看看是哪三個穴位吧!
  • 血海穴:治療血症的要穴!
    血海穴為治療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的功效,尤其對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有良好的功效。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如果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就會導致氣血不足,出現頭暈、眼花。每天上午的9-11點,如果你能拿出點時間來,那麼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摩吧。這時是脾經經氣運行最為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正處在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可以了。
  • 血海穴——最天然的補血良方!
    血海這個穴位,從名字上看,就可以看出來和血有著密切的關係,血海就是血液匯集的海洋,如果身體裡的血液運行不暢了,或者是血液不足,或者是其他和血有關的疾病,都可以用這個穴位來進行治療,在取穴的時候,要把膝關節屈曲起來,這個穴位在大腿的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 血海穴——讓全身氣血充盈,沒毛病!
    中醫認為,溼疹、丹毒等皮膚病是風熱之邪所致,血行風自滅,用活血的方法可以根治。對婦科病可以按揉或者點按,對皮膚病可以用牙籤之類有尖的東西加大刺激。經常按揉血海不但可以對付婦科病,還能抗過敏,對我們經常說的「血熱」造成的病,都有效。既然古代醫學專家給它起名為血海穴,那它必然與血液有關。以此類推,當然就與女性的月經關係密切了。
  • 久病必瘀導致慢性病,艾灸活血化瘀法
    我自己就觀察了下自己的舌苔背面,發現之前的兩條舌下靜脈比較粗,那麼請問如何活血化瘀減輕身體的血瘀問題呢? 體內有血瘀問題的存在,有多種判斷的方法。同時,血瘀問題的出現,也是導致很多慢性病的原因之所在。
  • 穴位按摩 常按身體這些穴位補氣養血
    穴位按摩能幫助我們的身體養血,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要怎麼樣來補氣養血,穴位按摩是不錯的方法,如果我們能堅持使用按摩好處很多。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補氣養血的食物來調養。穴位按摩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準穴位,因為這樣效果是最好的。身體的血氣足身體自然而然很棒,所以找對方法養氣補血很重要,堅持按摩穴位就能看到效果。
  • 按摩這幾個穴位 和痛經說bye-bye!
    中醫專家說,與其用藥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幾個穴位,對原發性痛經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的效果。三陰交穴:按揉三陰交(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陰交1分鐘。
  • 怎麼按摩人體穴位達到祛斑美容的療效
    皮膚太黑,臉上有斑點是困擾著很多人的問題,其實我們通過按摩穴位就可以慢慢的使皮膚變白,斑點變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三陰交  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10釐米,脛骨內側緣後方。每天晚上九點到十一點按摩三陰交幾分鐘,可以調節月經,保養子宮和卵巢,祛斑去皺。足三裡  外膝眼下10釐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按摩此處能夠通經活絡,調理脾胃,可以強生健體,抗擊衰老,祛斑美容。氣海  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5釐米。按摩此處能夠治療月經不調、大便不通、腰痛等症狀,還可以起到祛斑的功效。
  • 中醫按摩有哪些作用?想要保健養生哪些穴位可以多按?
    並且穴位對於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幫助,因此適當的按摩具有一定的好處。既然中醫推拿有這麼奇特的功效,那麼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些中醫按摩的作用有哪些?中醫按摩有哪些作用?中醫按摩能夠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利於體內毒素和排洩物的排出,使得腎臟的功能得到改善,促經人體的新陳代謝變得正常。
  • 牛奶敷臉可美白?想要變白,還不如多按摩這「三穴」
    用蛋白或牛奶敷臉真的可以美白嗎? 【牛奶敷臉其實不靠譜】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眾多愛美人士在美白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用牛奶敷臉便是生活中常見做法之一。對此,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美容科主任、主任醫師胡葵葵表示,牛奶敷臉只能一過性的補充皮膚角質層水分,造成視覺上的皮膚亮白一些,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美白的功效。
  • 氣血雙補:正確刺激血海穴,告別經期姨媽痛(下)
    就算你沒有穴過中醫,你只要打開經絡書,你去找,你也一定能找到能補血的穴位,為什麼?因為很多穴位的名字裡面就帶著血,它帶著血就代表能補血。比方說最經典的血海穴,還有沒有?從這個名字裡面我們就可以判斷,血之海陽,同穴們血不足了怎麼辦?跟海洋借一點血。血海穴屬於脾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脾是做什麼的?
  • 急性腸胃炎按摩哪裡 按這10個穴位快速止瀉止痛
    急性腸胃炎按摩手三裡  取穴:位於前臂、手肘彎曲處向前3指,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用手按就痛之處。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壓手臂的手三裡約2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清熱明目、調理腸胃。  急性腸胃炎按摩地機穴  取穴:地機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
  • 中醫按摩有助於保養卵巢 四穴位要記好
    原標題:中醫按摩有助於保養卵巢 四穴位要記好   卵巢是女性朋友的一個重要的器官,卵巢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女性的健康,關係到女性的容顏,如果卵巢早衰的話,那么女性朋友會提前的衰老,還可能會導致不孕。那麼怎麼保養卵巢呢?飲食調理是保養卵巢的好方法,那麼保養卵巢吃什麼?
  • 按摩哪些穴位能有效美容 美容需常按這6個穴位
    原標題:按摩哪些穴位能有效美容 美容需常按這6個穴位   按摩是中醫治病中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是通過按摩一些穴位來達到治病的效果。相比吃藥和打針,它最大的優點就是沒有副作用。
  • 按摩減肥有4招 三個穴位可常按
    中醫按摩可以治療疾病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其實,按摩方式得當也是可以瘦肚子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   如何按摩可以瘦肚子?   大範圍打圈   做法:雙手交疊放在肚子上,圍繞肚臍,圍著腹部順時針逆時針各繞10圈。用力要均勻,別太使勁。
  • 可常按摩這幾個特效穴位
    可常按摩這幾個特效穴位   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炎症的反應性皮膚病,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不分男女,任何年齡、任何部位均可能患病。本病屬於中醫「浸涅瘡」、「溼毒」之範疇。   溼疹的不同分類:   1、體敏性溼疹:這類溼疹主要是因為過敏性體質所引起的,這種溼疹在發病之前,身體某處已有一個溼疹病灶或其它皮膚病。皮損呈全身泛發性對稱性溼疹樣變。   2、傳染性溼疹樣皮炎:這類溼疹可以蔓延至皮膚其他部位,引發更大面積的感染。此病常繼發於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如中耳炎、潰瘍、瘻管及褥瘡等。
  • 經期別亂按摩腰部 四大穴位常按可養生
    但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性,幾乎每一個月都會經歷一次月經,而這也會使得大多數的女性腰部出現強烈的酸痛等症狀,令女性感到十分的痛苦。 而多數情況下,女性都會選擇通過對腰部進行捶打、按摩來起到緩解腰痛的作用,但是這樣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腰酸,但是卻對健康留下隱患。
  • 暈車一族常按3個穴位 教你簡單按摩手法
    原標題:暈車一族常按3個穴位 教你簡單按摩手法   不暈車的人不知道暈車人的苦,眩暈、嘔吐,暈車的人看到車就害怕,暈車貼、暈車藥吃了還是沒能緩解暈車症狀,其實,暈車的朋友可以試一試按摩方法,那麼,按摩哪些穴位能緩解暈車?
  • 穴位怎麼按摩 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保養可是每個人都不能忽視的保健方法。穴位按摩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治病,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不同原因的疼痛,都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如果常按摩一些重要穴位可能效果比吃補品還要好,所以我們要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