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穴:治療血症的要穴!

2020-12-20 百年養生

古代,人們曾不經意間發現刺破血海穴能祛除人體內的瘀血。因此,用它來治療體內瘀血的病症。它不僅能祛瘀血,而且還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給它起名叫「血海」。

血海穴出自《針灸甲乙經》,隸屬足太陰脾經。血,氣血也;海,海洋也,大也。該穴名義指本穴,為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本穴物質為陰陵泉穴外流水液氣化上行的水溼之氣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氣血物質充斥的範圍巨大如海,故名。血海穴為治療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的功效,尤其對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有良好的功效。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如果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就會導致氣血不足,出現頭暈、眼花。

每天上午的9-11點,如果你能拿出點時間來,那麼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摩吧。這時是脾經經氣運行最為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正處在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可以了。

[取穴方法]

該穴位於人體大腿內側,用左手掌心按在右膝髕骨上緣.二到五指向上伸直,拇指大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而即是血海穴。簡單方法.用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手掌按左膝,左掌按在右滕上),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拇指端下即是。

[穴位主治]

股內側痛、風疹、腹脹、氣逆、經閉、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盡、貧血、崩漏、痛經、膝關節疼痛、帶下、功能性子宮出血、小便淋澀、蕁麻疹、溼疹、丹毒。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左右陶手拇指分別按揉左右腿上血海穴,每次按摩1~2分鐘,以出現酸脹感為佳。值得高興的是,女士在午飯前按摩血海穴,還有利於祛除股上的雀斑、他斑,只費每天堅持點按兩側血海穴3分鐘,力量要輕柔,感到穴位處有限脹感即司,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見到效果。

艾灸也適合於刺激血海穴,溫和灸:手持點燃的艾條段,距離血海穴約2到3釐米,採用由內向外順時針旋轉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0-15分鐘。注意:穴位局部皮膚有紅暈即可停止。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對準血海穴,採用一起一路忽近忽遠的手法施灸,每次艾灸10-15分鐘。

還有一種合適的方法是拔火罐,這種方法對於刺激血海穴功效尤為顯著,一般留罐10-15分鐘後即可起罐,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拔火罐操作方法過於專業,一般來說不建議自己在家裡操作。刮痧的方法,也可以刺激血海穴。沾上刮痧油後,手握刮痧板,以血海穴為中心,沿經絡方向從上向下,重複單向刮。注意要以刮痧板的薄邊對準掌心,後邊為著力點,手腕及臂部放鬆,用力要持續均勻,以個人耐受為度,刮痧3到5分鐘,刮出紫紅色痧點為宜,總之血海穴是一位治療血症的良方,經常刺激它能起到強健身體的作用。

相關焦點

  • 血海穴——最天然的補血良方!
    血海這個穴位,從名字上看,就可以看出來和血有著密切的關係,血海就是血液匯集的海洋,如果身體裡的血液運行不暢了,或者是血液不足,或者是其他和血有關的疾病,都可以用這個穴位來進行治療,在取穴的時候,要把膝關節屈曲起來,這個穴位在大腿的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 血海穴——讓全身氣血充盈,沒毛病!
    血海,顧名思義是治血要穴。血海穴是脾經所生之血的聚集之處。該穴運行的氣血為陰陵泉穴外流水液化上行的水溫之氣,具有促生新血、補血養血、引血歸經之效,為治療血症的要穴,血海在大內側,髕骨底內側端兩寸(右手手掌抵住右膝蓋,大拇指下肌肉凹陷處即是右血海穴,左血海穴同理取之。)
  • 血海穴——袪瘀血、生新血!
    血海穴最早出自於《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刺激血海穴不但可以祛除人體內的瘀血,用於治療瘀血的病證,同時可以促進行新血的生成。中醫認為血海穴具有調經統血、健脾化溼的功效,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腹脹、月經不調、痛經、蕁麻疹等病症。
  • 中醫治療血虛之法——刺激血海、膈俞穴!
    血海穴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穴位。血,氣血也;海,大也。該穴名義指陰陵泉穴外流的水液,氣化上行為高溫、高濃度的水溼之氣,在本穴呈聚集之狀,氣血物質充斥的範圍巨大如海,故名。血海穴為治療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引血歸經之功效,常用來治療貧血、血氣虧虛等症狀。
  • 常按血海穴活血化瘀 美白祛斑按摩這三個穴位
    該穴為人體先天元氣聚會之處,位於肚臍直下大約一寸半。經常按摩氣海穴,可補中益氣、溫煦百脈、培元補虛。按摩時以掌心緊貼氣海穴,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左右,再按逆時針方向重複。動作宜輕柔緩慢,以腹部感覺徐徐生熱為度。   神闕。此穴當元神之門戶,故有回陽救逆、開竅蘇厥的功效。同時,穴位又位於腹之中部,下焦之樞紐,鄰近胃和大小腸,所以該穴還能健脾胃、理腸止瀉。
  • 氣血雙補:正確刺激血海穴,告別經期姨媽痛(下)
    一、補氣血的的黃金穴位要想補氣,那就要找補氣的穴位,氣補的穴位最經典的有氣海穴,足三裡這都是可以的。要想補血,那就要找血的穴位,大家不妨去打開一本經絡書,去看一看在經絡書裡面有沒有專門治療血虛的穴位?一定有。
  • 調理女人的月經問題,離不開血海穴!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如何調理女性的月經問題呢?刺激血海穴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從血海穴這個穴位的名字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它和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血海」也就是血液匯集而成的海洋。這個穴位的作用主要在於養血活血、引血歸經,從而達到補養、調配和疏散人體血液的作用,因此經常按摩刺激血海穴自古以來就被看作是強身健體的治本大穴。
  • 每日一穴——曲池
    貌似好久好久沒有更新每日一穴了,上課的時候,有效的穴位越講越多,這裡的更新也要趕緊跟上啊。
  • 【每日一穴】治療各種顏面、鼻子疾患的要穴 —— 迎香穴
    迎香 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穴。此腧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迎,迎受也。香,脾胃五穀之氣也。該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
  • 尿酸高可誘發多種疾病 出現無症狀高尿酸血症也要積極治療
    「醫生,我好幾次體檢尿酸都高了一點,到底要不要吃藥?」「醫生,我的尿酸一直600多,不影響吃喝,也不耽誤工作,為什麼讓我做降尿酸治療呢?」針對患者的疑問,今天就來講一講,體檢發現尿酸高,到底要不要治療。  □河南省中醫院風溼病科 範圍  尿酸高不一定會得痛風  痛風絕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尿酸高,但尿酸高卻不代表一定會患上痛風。
  • 神奇的脾經:在家揉脾經,就能治療所有慢性病!
    2、太白穴——健胃要穴 太白穴位於腳拇指內側根部骨頭凸出起處後方的凹陷中。此穴位為人體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每天經常按摩此穴,對胃痛、食慾不佳、腹脹都頗具療效。3、陰陵泉穴——男女疾病要穴 屈膝,在小腿內側,脛骨骨頭端的內側凹陷處。按摩此穴可健脾利溼,調補肝腎。對治療腹痛,腹脹,小便不利,遺尿,遺精,?經不調等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 照海穴——補腎又滋養,治療咽疾要穴!
    照海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屬足少陰腎經,是八脈要穴之一,通陰蹺脈,具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的功用,可以用於治療慢性咽炎等咽喉疾病,還可用於治療胸悶、氣短、肩周炎、失眠、便秘,癲病以及月經不調等疾病。取穴時正坐垂足或仰臥位,於內深尖垂線與內踝下緣平線之交點略向下之凹陷處取穴。
  • 低鉀血症的臨床表現 如何預防治療低鉀血症
    低鉀血症是指人體的血清鉀濃度低於正常值,這在一些人群中是比較常見的。不同的系統可能也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表現。那麼,低鉀血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如何治療和預防低鉀血症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低鉀血症的危害1、消化系統生活中出現低鉀血症可引起腸蠕動減弱,輕者有食欲不振、噁心、便秘,嚴重低鉀血症患者可引起腹脹、麻痺性腸便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