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樓市
建「袖珍公園」鼓勵垃圾分類
截至今年8月,瀋陽市如期完成9個區的63個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建築面積244萬平方米,惠及3.7萬戶居民。至此,全市基本完成老舊小區一輪改造。
市房產局提出,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的要求,瀋陽將堅持「與居民意願相結合、與多元投資相結合、與拆舊更新相結合、與背街小巷改造相結合、與社區公共服務相結合、與社區黨建+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繼續高質量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2010年開始,瀋陽市實施了4個階段的老舊小區改造,對園區配套設施、建築物本體、服務設施等進行了改造提質。
1 棄管小區改造工程;2 舊住宅區環境提升工程;3 幸福房產共同締造工程;4 居民小區改造提質三年行動。在部分老舊小區進行了加裝電梯的試點,讓一些老舊小區成功加裝了電梯。
根據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印發的《遼寧省老舊小區改造技術指引》,下一步,瀋陽市將在以下幾方面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做得更好更細。
一是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
二是著力解決群眾備受困擾的「小區蜘蛛網」問題。小區各類管線改造儘量選擇地下鋪設的方式。不能埋地的管線由相應專業經營單位進行梳理歸整,統一高度和線路走向,做到美觀、安全、耐用。
三是將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統一規劃,同步設計。鼓勵垃圾分類、收集市場化運作,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老舊小區,參與垃圾分類和可回收垃圾資源化利用。
四是開闢休息、娛樂空間,小區大門至單元入口設路燈。此外,還要結合小區現狀開闢休息、活動、娛樂等公共空間,合理配置健身設施。
五是結合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等改造建設「口袋公園」「袖珍公園」。保留小區原有綠化特色的同時,還要適量增加坐椅、花架、廊架、景亭等景觀小品。
六是在小區的主要出入口、主要路段、公共設施、車輛集中停放等區域要設置監控攝像頭,接入公安部門系統。
七是完善小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市政配套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
八是老舊小區與其毗鄰的背街小巷、步行街要同步改造。改造方案要尊重、保護和利用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住區文化、街巷道路、歷史建築和特色景觀。改造修繕後要做到風貌協調,儘可能多的保留歷史信息。
(瀋陽日報)
10月40城新房成交環比下降3%
3日,易居研究院發布40城住宅成交報告顯示,下半年以來,多地調控收緊起到了明顯作用。10月重點監測的4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小幅下降3%,同比增長12%。
具體城市看,1-10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廈門同比增長高達46%,韶關、東莞同比增長30%,杭州同比增長27%;但與此同時,重慶、泉州同比減少23%,武漢同比減少25%,西安同比減少26%,南昌、珠海同比減少分別為31%和38%。
從區域看,今年中西部二線城市新房成交整體表現較差。從今年1-10月的新房成交面積來看,南昌的同比降幅超過30%,西安、武漢和重慶的同比降幅超過20%,長沙和鄭州的同比降幅超過10%。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沈昕表示,原本的銷售旺季9月和10月成交面積均出現環比小幅下降。進入下半年以來,住建部門多次約談熱點城市釋放調控信號,此外在「三條紅線」的控制下金融端也隨之收緊,中央「房住不炒」的底線不可觸碰。從目前來看,前三季度有近3成房企目標完成率不足65%,佔比達到近三年來同期最高,預計今年最後兩個月將會有更多房企加入促銷行列,以價換量促進資金回籠。
調控壓力下,房企拿地也明顯謹慎。易居研究院報告顯示,10月,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547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同比增長35%。但從溢價率來看,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為16.3%,與9月相比下降0.6個百分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王若辰表示,政策收緊下,目前溢價率有築頂的跡象,例如溢價率為0的城市為7城,與9月持平。但相比9月,10月溢價率小於5%的城市明顯增多,可以看出整體的降溫趨勢。隨之,土地成交均價為566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5%,有所下降。
因此,王若辰表示,8月份40城土地市場已經出現短期拐點,9、10月份繼續小幅降溫,政策不會放鬆,預計未來幾個月仍將穩中有降。
(經濟參考報)
哈爾濱「十四條」新政將出 鼓勵房企讓利
地方如果商品房庫存消化周期長如何解決?哈爾濱即將出臺的「十四條」樓市新政,或許能給「庫存較高」的城市房地產市場提供借鑑。
據《哈爾濱日報》報導,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有關決策部署,支持房地產和建築企業積極應對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困難,哈爾濱市將印發《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公布具體扶持措施。
《通知》共計十四條扶持措施。其中包括,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鼓勵房企讓利銷售,支持金融機構對「居住用途的公寓產品給與享受住宅按揭貸款同等政策支持」。
《通知》還明確,「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根據市場情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稱,此次哈爾濱出臺的「十四條」政策,關注了房地產企業銷售困難等問題,符合「一城一策」的導向。尤其是其比較罕見地關注了「庫存」問題,這或將成為近期地方政府的一個重要風向。
根據19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100城庫存研究報告》(下稱《報告》),截至10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50233萬平方米。從供需關係來看,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已連續4個月出現了環比下降的現象,環比跌幅分別為2.2%、2.0%、2.1%和1.4%。
《報告》稱,「雖然全國百城庫存去化周期位於低位,但從住宅成交的月度走勢看,已經出現了連續4個月的下滑,這說明去庫存的動力是在減弱的。」
在該《報告》給出的10月份存銷比(去庫存周期)數值排名前10的城市中,哈爾濱位居第6,也是唯一上榜的二線城市,其去庫存周期為23.1個月,超過了14個月的合理值水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第一財經,哈爾濱的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城市建設帶來的供給端增加。近年來,哈爾濱新盤不斷湧現,土地市場較為活躍;另一方面,人口外溢,經濟發展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強,且城市人均購買力弱,購房需求不足。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哈爾濱官方的公開數據,2019年末,哈爾濱市常住人口1076.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09.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9%。2019年全市人均GDP為4.88萬元,居於全國省會城市人均GDP排名倒數第一;全市城鎮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7元,也低於當年全國平均水平。
諸葛找房的統計報告曾指出,今年哈爾濱土地市場放地節奏明顯加快。據諸葛找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共成功出讓住宅、商住、商業類用地共53宗,推地面積超334萬平方米。
嚴躍進稱,今年雖然5月份前後房屋銷售比預期好,但在後續幾個月,尤其在進入「金九銀十」階段後,房屋銷售仍面臨很多壓力,新的庫存壓力也隨之增大。
在哈爾濱將要出臺的「十四條」樓市新政中,明確了「鼓勵房企讓利銷售」和「鼓勵促銷團購」。「實際上,這個內容就是明確了降價促銷和各類讓利工作的必要性。通過此類優惠的內容,有助於吸引購房者積極入市,真正消化房源。」嚴躍進說。
11月以來,除了哈爾濱,同樣面臨庫存壓力大的包頭、漳州等地也出臺了類似緩解庫存矛盾的政策。
此外,十四條新政中有兩條內容涉及「居住性公寓」,為什麼要將「居住性公寓」單獨列出?
嚴躍進告訴第一財經,這與此類產品本身銷售不景氣有關,類似產品或在落戶等方面有限制或硬傷,導致購房者不感冒,即不願意認購。該規定的出臺,從銀行貸款和費用兩個領域,減少了相關房企的庫存壓力。
(第一財經)
蛋殼股價連續兩日大漲,長租公寓如何應對「成長的煩惱」?
麻煩纏身的蛋殼公寓股價卻接連兩天大漲。在17日大漲超75%之後,18日蛋殼公寓股價再度大漲超過90%。
市場傳言,蛋殼公寓或被房地產經紀公司我愛我家接盤。不過,我愛我家方面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並沒有接到這樣的消息或通知。作為中國長租公寓頭部企業,蛋殼公寓是第二家上市的內地長租公寓運營商,也是今年登陸紐交所的中國「第一股」。曾經,蛋殼備受資本「寵愛」。在IPO之前,蛋殼公寓在短短5年時間裡完成了7輪融資,許多知名機構如:螞蟻金服、春華資本、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都是其投資人。蛋殼官網顯示,目前其管理房間超過40萬間,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00萬人。
不過,距離上市僅僅幾個月,蛋殼公寓就被曝出一系列問題,從CEO被查,到拖欠房東租金,再到租戶被斷網、斷電、斷水,員工被拖欠工資等,蛋殼的麻煩越來越多。
蛋殼的麻煩可以說是中國長租公寓「成長煩惱」的一個縮影。
中國長租公寓從無到有已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但直至2014年底受政策和資本雙輪驅動,這一行業才真正站到風口之上。天眼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長租公寓相關企業年註冊量首次突破100家。此後每年長租公寓一直保持快速增長。
但今年以來,長租公寓行業可謂「雷聲」不斷。今年8月份,杭州長租公寓友客、巢客相繼「暴雷」,此後,寓意、適享、嵐越公寓等也被曝已人去樓空。長租公寓企業因資金鍊斷裂、經營不善而破產,導致眾多房東、房客蒙受損失。
天眼查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已經註銷或吊銷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約有170家,佔相關企業總量的15%。此外,全國約有22%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存在過經營異常,近5%的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或有過嚴重違法行為。
長租公寓為何問題頻發?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表示,長租公寓頻頻爆倉的根源主要是商業模式存在缺陷,表現為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短錢長投。
胡景暉解釋說,以高進低出為例,過去許多企業在資本加持下爭搶房源高價收房,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很多長租公寓以高出市場價20%-40%的租金從業主手裡收取房源;為爭搶租客又低價出租,降低租金以出貨。但租客對租金的支付能力有限,存在租金天花板。
面對租賃市場存在的問題,近期多地出手規範市場。
17日深圳市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租賃企業不得通過「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方式,哄抬租賃價格、加大企業資金斷裂風險、侵害房屋權利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權益。
西安市政府同日印發關於住房租賃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規定,穩定住房租金水平。2020年-2022年,各年租賃住房租金漲幅不超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重慶市則出臺新規稱,凡是承租人向住房租賃企業支付租金周期超過三個月的,住房租賃企業收到的租金和以房屋租賃貸款方式獲得的資金均應納入監管。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黃卉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在房屋租賃方面,秩序優化,監管加強是趨勢。為了解決「高收低出」「長收短付」等帶來的資金問題,對於企業的「長周期預收租金」的監管會日益加強,倒逼企業「去槓桿」。
對於長租公寓企業來說,黃卉指出,需要進一步規範資金使用制度,審查自身合規性,同時做好「以出定收」的成本管理,精細化運營保持穩定健康的現金流。
(中新社)
一周資訊
三季度地價漲幅放緩
近日,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發布的三季度全國主要城市地價監測報告顯示,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同比增長 1.65%,增速較上季度下降0.4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地價同比增速連續10個季度放緩,綜合、商業服務地價同比增速連續9個季度放緩,工業地價同比增速連續4個季度放緩。
數據顯示,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的商業服務、住宅、工業地價同比增速依次為0.13%、2.81%、0.94%,較上季度分別下降0.41個、0.30個、0.5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環比增速為0.58%,較上一季度上升0.15個百分點。
(經濟日報)
LPR報價出現「七連平」
1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1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兩項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已連續七個月保持不變。由於央行在本月16日超額續作的1年期MLF,招標利率為2.95%,連續七個月保持不變。這意味著11月LPR報價的參考基礎未發生變化。
(中國網)
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格致汽車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的重整申請,這標誌著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人民網)
民生動態
前10個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5.5萬人
11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介紹解讀了《關於全力做好當前促進和擴大就業工作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舉措》)有關情況。
今年以來,我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打出援企、減負、穩崗、擴就業組合拳,幫助企業和勞動者穩定生產和實現就業。截至10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5.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64%。
《舉措》主要包括全力發展經濟擴大就業、大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多渠道促進靈活就業和創新創業等方面內容。《瀋陽市2020年秋季中高級人才需求目錄》日前出爐。
(遼寧日報)
年產330萬套智能化全鋼載重輪胎項目在瀋陽投產
作為今年瀋陽市首個新開工重點項目,經過232天的緊張建設,11月18日,賽輪(瀋陽)輪胎有限公司年產330萬套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營輪胎企業,賽輪瀋陽工廠是東北首家智能化輪胎製造企業。基於戰略發展布局,賽輪集團堅定推進瀋陽工廠二期項目暨年產330萬套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建設。
(遼寧日報)
中日產業園合作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9日,中日產業園合作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市長姜有為出席籤約儀式並會見日本駐瀋陽總領事館總領事片江學巳和籤約企業代表。
中日產業園是瀋陽市對日經貿合作與交流的重要載體。渾南區(瀋陽高新區)和市政府相關部門組成聯合招商團隊,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開展產業園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已與58家日資企業對接,並確定擬入駐日資企業13家。當天,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日本財險(中國)有限公司、羅森(瀋陽)便利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日本亞洲投資株式會社、愛志會社及西科姆(中國)有限公司共七家企業機構分別與瀋陽高新區和瀋陽萬科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氫能源、冷鏈物流、軟體開發、智慧社區建設、財產保險、中日企業家交流平臺構建、產業鏈完善、養老產業示範基地共建、家庭安防等方面開展合作。
(瀋陽日報)
瀋陽新松多款特種機器人首度亮相
日前在瀋陽召開的核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協同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2020年度大會上,由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與用戶單位聯合自主研發的多款特種機器人首次揭開神秘的面紗,其中不乏國內首創、國際領先、解決行業痛點的創新型產品。
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我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築了高水平的核工業創新鏈和產業鏈,形成了完整的核工業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等與會專家認為,作為國家戰略性高科技產業,核工業產業鏈條長且上下遊密切關聯,是涉及多學科高精尖技術的系統工程,必須長期堅持自主創新。
核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正是新松公司在特種機器人領域的重要布局。為推動中國核工業發展提質增效,幫助核從業者遠離惡劣危險的環境,新松公司創新研發了探龍系列蛇形臂機器人,越影、奔霄、騰霧系列特種野外移動機器人;結合核行業重大需求,開發了高放貯罐泥漿回取機器人、強輻射場破拆機器人、核應急機器人、動力機械手等特種機器人產品及智能裝備,並形成核燃料元件芯塊製備、單棒製造、組件焊接及元件組裝全流程智能解決方案,成功服務於重水堆、壓水堆、AP1000、高溫氣冷堆及快堆等堆型的核燃料元件生產。
(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