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貨地圖

2020-12-22 懂球帝官方

阿舒的話:

自從來到了北京,我就發現——我的生活已經被餃子包圍了!

不是嗎?無論是除夕、初一、破五、小年、冬至、立冬、立秋、秋至、伏天兒……要不是粽子和月餅這兩樣偉大的吃食搶佔了端午和中秋,要不然,真沒準,全年所有節日都要吃餃子。

©  163.com

尤其是在冬至。

冬至這天往菜市場裡一逛,老闆們說話都出奇地一致:

「要不要買幾個西紅柿?包餃子好吃。」

「冬至啊,不吃餃子吃什麼?來點兒大白菜唄!」

「黃瓜,洞子貨,拿來包餃子,最甜!」

「買肉嗎?我這兒有現成的餃子餡兒,不是機器搖的!」

……

我不想吃餃子,行不行!

不行。

北京飽妹會告訴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東北飽妹言辭鑿鑿:「東北人打從出生就帶著一個魔咒,凡是過節就都要吃餃子。如果連續兩次節日沒有吃餃子,就會被永生逐出北方籍!」

愛看歷史書的飽弟甚至搬出了張仲景爺爺的「祛寒嬌耳湯」,看,東漢時期的冬至就要吃餃子!

不過,至少在清朝時,北京人冬至吃的就不是餃子,而是餛飩。富察敦崇寫的《燕京歲時記》就有記載:

冬至郊天令節,百官呈遞賀表。民間不為節,惟食餛飩而已。與夏至之食麵同。故京師諺曰:「冬至餛飩夏至面。」

©  j.cn

我們決定在冬至這日來一場全國巡禮,看看各地獨特的冬至美食,裡面有你的家鄉嗎?

魯南滕州人喜歡在冬至時喝羊肉湯。

©  大眾點評

滕州羊肉湯的精華全在渾白的湯裡,碰到會吃又能吃的人,往往是先喝兩碗湯,讓老闆免費再續第三碗湯,最後才就著燒餅吃完這一餐。

▲連幹三碗的白鍾元

© 《白鍾元的三大天王》

在臨沂、濟寧一帶,人們會在冬至喝一碗羊肉糝湯。這是一種灰褐色的羊湯,放澱粉和麥仁,像極河南的胡辣湯。

千裡之外的寧夏銀川,冬至也要喝羊湯,換了個名字,叫頭腦。

銀川頭腦特別之處有二,一是松山的紫蘑菇;二是寧夏特灘羊。這些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溝泉水",即使白水煮,也能吃到滿口滿身的奶香味。

©  下廚房

新鮮的紫蘑菇熬一鍋湯,放入煸炒調味過的灘羊肉、粉塊、粉條一起煮開。臨出鍋時撒一把韭黃、蒜苗、香菜,鮮豔的紅,欲滴的綠,蓬勃著西北美食與生俱來的生命力。

東北人民離不開餃子,四川人民離不開火鍋。四川人對冬至最大的尊重,就是吃羊湯火鍋。

©  食家飯

不同於一般的川味鍋底,羊湯火鍋是清淡養生的白色湯底,尤以簡陽羊肉湯最為著名。

簡陽獨有的混血大耳羊加鯽魚一起熬,真正的魚羊鮮,舀一碗羊湯拌米飯就能引你直下三碗。

©  食家飯

等鍋裡的羊肉吃完了,再就著羊湯涮菜涮肉,蘸料首選幹海椒麵和紅油海椒(備選1塊豆腐乳、2勺小米辣,3撮香蔥香菜)。一邊是羊湯的鮮味裡透著辣意,一邊是食材的原味浸著羊的脂香……不說了,幹了這鍋底!

有肉不能無酒。

凌晨三四點,元大昌門口已經排起長隊,只為拷一壺冬釀酒。

來得晚了,可能只剩賣酒阿姨的一句:「賣光哉,明年再來。」

明年?明年?明年?明年?…….

是的就是這麼殘忍,蘇州人做的永遠是時令生意,春天吃塘鱧魚,夏天吃三蝦麵,秋天吃雞頭米,冬天拷冬釀酒。

▲即便是下著雨,也阻擋不了爺爺奶奶來排隊的熱情,大家都打著傘穿著雨衣。

「錯過這一季,就等明年吧」,這是他們每個季節都會說的話。

蘇州人排長長長長長隊拷的冬釀酒,到底好喝嗎?

就算「冬至大如年」,也不能一統江蘇。當蘇州人排隊拷冬釀酒的時候,南京人「燒包數九吃豆腐」。

南京人會準備紙錢和金元寶在冬至傍晚燒給先人,希望祖先們在另一個世界實現財富自由。回家喝上一碗老母雞湯,吃一塊小蔥拌豆腐,據說這是為了表示自己「一清二白」沒有貪汙。南京人還重視進補,有「一九一隻雞」的說法,他們會從冬至日開始每九天都吃一次母雞湯。

© Giphy

揚州人的冬至湯糰頗為誘人,餡料是鮮肉薺菜或鮮肉香菇,特點在個頭奇大,必以3兩為度。

© 大眾點評

徐州人選擇炸丸子和蒸饅頭。老輩徐州人還會在這天嚴禁兒童進廚房,他們認為這會讓蒸出來的饅頭不好吃。

如今的冬至,絕大多數上海人選擇吃湯圓,豬板油一片片撕好,放入黑洋酥餡裡,一隻只白糯糯的湯糰出鍋,想起那句詩「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不過,家中長輩會告訴你,老底子的上海人流行冬至吃桂圓紅棗蹄膀。

蹄髈洗淨焯水,加生抽、老抽、薑片、紅糖、黃酒燉到軟爛。蹄髈本身就足夠肥腴,更兼紅糖的甜味,能量滿滿,最是適合過冬!

©  放飛舌尖

小火燉出來的蹄髈酥爛,湯汁濃稠得可以黏嘴巴,半夜裡被香氣鬧醒的小囡,披上棉襖蹭著吃上一口,再去接著睡,做的夢都是甜的。

冬至,浙江全境都統一在糯米之下,但各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糯米之道!

靠北的嘉興人喜愛吃赤豆糯米飯和桂圓煮雞蛋。糯糯的米飯裡,夾雜著軟硬軟硬的赤豆,間或咬到鬆脆的白糖,豐富的口感充盈著甜蜜的氣息。

©  搜狐 嘉興吃客

寧波人則會集體罹患「不吃番薯湯果不開心」病。番薯湯果是一種用糯米小丸子與切丁的紅薯熬煮出來的食物。

但這還不足以緩解寧波人的病症,必得加上酒釀同煮10分鐘,蒸湧出甜膩的酒香,方能藥到病除。若有病入膏肓者,則投入桂花幾朵,紅糖少許,藥力更勁,不但能去沉痾,更能補益身心。

©  小紅書 納蘭煙雨

對於寧波人的這種季候性病症,我們浙江人一般稱之為鄉愁。

翻越山丘來到台州,你會在這裡找到一種叫冬至圓的食物。

©  豆瓣

冬至圓有甜鹹兩種,都用新糯米粉加水揉成麵團,而後搓成或圓或扁的生胚。

鹹味冬至圓,需將生胚壓出一個坑,填入事先炒好的餡兒(各家餡料多有不同,蝦米、豬肉、蘿蔔、茭白、竹筍、豆腐等,全憑喜好),隨後「用虎口收圓攢出一尖嘴」。入蒸籠,蒸熟後形似一隻只瑟縮的企鵝?,台州人說一個人冬天躲在衣服裡縮手縮腳,就會嘲他「人縮得和冬至圓一樣」。

▲你看像不像?

©  大眾點評

甜的冬至圓,是將生胚在開水裡煮熟,撈出後往豆黃粉(熟黃豆粉、熟芝麻粉與紅糖的混合物)裡滾一滾,這一步叫做「擂」,因此甜冬至圓又叫擂圓。

甜鹹兩黨在台州勢力分明,靠海的是鹹黨,鄰山的是甜黨。

甜黨佔據地利,跨過群山找了溫州做外援,在溫州,擂圓滾的是豆沙、熟芝麻粉,易名麻餈。

©  美篇 張愛玲.私房菜

兩方形成掎角之勢終於打敗了鹹黨。

鹹黨不甘失敗,出海南下,尋求福建人做外援。

可惜福建北部包括省會福州,早已與甜黨建立攻守聯盟。

福州人冬至吃餈(讀ci)。這是擂圓的又一變種,它們滾的是白砂糖、熟黑芝麻粉、花生碎、熟黃豆粉的混合物。

©  B站

崇敬祖先的福州人家,在搓餈的時候,會讓小朋友在一邊唱童謠,搓好後還要先祭祀祖先,然後才可以分食。

閩南的泉州、廈門一帶是隱性甜黨,他們冬至時會早起製作冬至丸來祭祀祖先。這些冬至丸是由糯米製成的紅白小丸子,煮的時候加切丁的檳榔芋及紅糖白糖,最後加入適量洋蔥酥,甜香無比。

© 看點快報

只有龍巖人是堅定的鹹黨,他們過冬至時會做鬼糕,又稱冬至包。外皮加艾草做成墨綠色,內餡填以菜乾、筍乾、香菇和五花肉。蒸好後表皮墨綠有如翡翠,咬開後能聞到一股清香。

©  龍巖網

廣東冬至美食的豐富多彩,無疑是冠絕全國的。順德打邊爐、梅州羊肉煮酒、佛山松糕、東莞蘿蔔粄、中山水欖、惠州艾角、陽江鹹湯圓、茂名菜包籺……

每到冬至前後,廣州人會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放在竹笪(類似超大版竹蓆)上曬乾,以備製作油角、煎堆、年糕等過年食物。

▲油角

©  堆糖

到了冬至當天,就是廣州人的團圓大餐時間,正所謂「肥冬瘦年」。白切雞和燒鵝是廣州人冬至宴的常客,講究的人家還會來一道傳統的魚生。

©  《尋味東莞》

清人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載「食鱠,為家宴團冬」,買新鮮白鯇(草魚)「細劊之為片,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按個人口味蘸取薑絲、洋蔥、檸檬葉、醬油等調料食用。

©  小紅書 胖十斤

在各大美食節目中頻頻出鏡的潮汕,是粿的宇宙。就像張新民老師在《潮汕味道》中寫的那樣,這是當地人與神明的默契,人們會根據時令給不同的神明準備不同粿品。

冬至這天,人們準備的是用米粉發酵的酵粿、粉粉糯糯的甜粿,還有類似廣州蘿蔔糕的菜頭粿。

▲菜頭粿。潮汕人的「粿」由米粉等加工而成,類似外地的「糕」,根據做法、材料和形狀不同有許多種類

©  小紅書 梧桐小築

此外,潮汕人還會專門製作冬節丸。這是一種彈珠大小的糯米丸子,講究全家人一起參與搓丸子,揉搓成大小形狀不一的小粒,再用紅糖熬煮,寓意一家團圓。

潮汕惠來人還會用大蒜、芹菜、豬肉、蝦做餡,做一種叫「冬至繭」的米粿,頂上的小紅點是它們最突出的特點。

廣南的吳川人則會在冬至日化身姜類殺手,用生薑、白姜、沙姜、黑肉姜以及各種野薑湊成十姜,搭配臘肉、臘腸、臘鴨等各種辣味,做一碗腊味十姜飯!你不知道他們跟姜有什麼仇,但只看腊味十姜飯的名字就知道這很驅寒~

©  搜狐

廣西人不僅端午吃粽子,連冬至也吃粽子,在玉林、梧州等地,冬至甚至被叫做「玉棕節」。

他們認為冬至後陽氣又開始升騰,吃點糯米可以祛熱氣,避免溽熱。是的,在北方人怕冬至冷到凍耳朵的時候,廣西人希望冬至時的涼爽氣候可以久一點~

博白地區會用細糯米做落水包,這是一種以瘦肉、雞蛋、蔥、蒜、雞肉、魚等食材為餡料的糯米圓。

©  博白網

雖然做法和其他糯米圓沒啥區別,但偉大的廣西人會在吃法上創新:簡簡單單水煮自不必提;還可以裹上菜葉蒸著吃、煎著吃。

©  博白網

海南人骨子裡和東北人是有點像的,他們幾乎所有節日都會吃相同的食物,白切雞。

冬至這天,海南人民會集體上山掃墓,然後一家人坐地吃雞。

在瓊北海口等地有冬至吃毛薯奶的習俗。毛薯奶是將毛薯刨成泥,然後加米粉、水一起攪拌,擠成貢丸大小的丸子過熱水定型。然後加入白菜、肉、枸杞等一起煮,就成了一碗特別的毛薯奶。

©  小紅書 nat-其實是natalie

海南還有一種特殊的山蘭糯米,每到冬至海南人民就會拿山蘭糯米製作一種叫椰絲糯米粑的特色美食。製作方法說來簡單,是把椰子肉用小耙子刮成絲用紅糖炒熟,糯米浸泡3小時後蒸熟捶成米糕,最後包上椰絲即可。

©  小紅書 彤彤

最後來看一段海南黎族山蘭糯米大豐收現場的視頻吧~雖然聽不懂,但是看著就好開心呀!!!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長的日子。這一天,家家祭祖,人們用食物告慰祖先,匯報這一年的得失成就,也用食物抵禦寒冬,肥冬瘦年,人們堅信,過了冬至,便是過了至暗之日。再難的事,再苦的日子,也會漸漸遠離。

畢竟,很快就是新年了。

希望明天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有個光明的未來。

你家冬至吃什麼?飽弟在評論區等你~

參考資料:

1.李舒,《福桃|西門慶家,冬至可不吃餃子!》,福桃九分飽

2.王謙、阿樹,《蘇州人排長長長長長隊拷的冬釀酒,到底好喝嗎?》,福桃九分飽

3.鄭建軍,《寧波晚報》,2010年12月19日A10版

4.阿扎,《冬至聊食》,豆瓣

5.張新民,《潮汕味道》,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01

6.戰士韓,《冬至,怎能沒有簡陽羊肉湯?》,豆瓣

7.鮑伯實用生活小妙招,《冬至只吃餃子湯圓,你的嘴巴這輩子就白活了》,新浪網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作者 - 不吃冰 阿舒 

 設計 - 大雨 

 編輯 - 不吃冰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時間:2020-12-21 15:3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美食別具一格 你家會吃什麼? 12月21日我們迎來了冬至節氣,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 今日冬至,全國吃貨地圖來了,貴州人吃什麼?
    今日冬至,全國吃貨地圖來了,貴州人吃什麼?今天18時02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來臨真正的隆冬開始了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冬至吃什麼,怎麼吃?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 2020年冬至吃什麼[多圖]
    2020年冬至吃貨地圖是什麼?12月21日是冬至,大家對於冬至吃什麼可能不太了解,不同地區吃的都不一樣,今天遊戲鳥小編將冬至吃貨地圖為大家帶來了,通過下面的地圖可以快速的了解到不同地區冬至吃的東西。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冬至大如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一碗羊湯暖一冬冬至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是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民間也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中華民族,泱泱美食大國,過節絕不會少了一個「吃」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在冬至準備的美食也不盡相同。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吃貨要過節!全國吃貨地圖請對號入座
    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 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 冬至吃什麼,怎麼吃? 中國天氣網推出「冬至吃貨地圖」 看看你家是這樣吃嗎?
  • 「歲寒隆冬至·煮餃話團圓」和家康橋華居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冬至吃貨地圖#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吃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12月20日上午,康橋華居樂善會客廳裡一片歡樂,和家康橋華居生活服務中心邀請社區居民開展了冬至包水餃活動,帶領社區居民過了一個溫暖的冬至。活動現場秩序井然,參加活動的居民有條不紊,和面、調餡、擀餃子皮、包餃子,大家分工明確,熱情滿滿。大家一邊包餃子一邊拉家常,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顆顆真摯的心靈,體驗著一起包餃子的樂趣,現場洋溢著溫情濃濃的節日氛圍。
  • 吃貨眼中的中國中國地圖長這樣!
    吃貨眼中的中國中國地圖長這樣!時間:2017-05-18 22:53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貨眼中的中國中國地圖長這樣! 介紹佛山當地地道美食,分享佛山本地餐飲小吃、娛樂活動快訊、打折優惠信息、街頭巷尾新鮮事!
  • 《GINA_HELLO》吃貨小地圖 挑戰十家臺南美食
    《GINA_HELLO》吃貨小地圖 挑戰十家臺南美食 2020-12-24 00:00 來源:巴西技術控
  • 2020西安最新美食地圖出爐,吃貨們快收藏
    2019西安最新美食地圖出爐,吃貨們快收藏!馬超餛飩館▼▼▼別再去回民街了!2019西安最新美食地圖出爐,吃貨們快收藏!坊上的餛飩皮都比較厚,但是味道非常棒。餛飩爽滑,湯頭鮮美,強烈推薦!伊園祥▼▼▼別再去回民街了!2019西安最新美食地圖出爐,吃貨們快收藏!來西安,必吃臘牛肉。
  • 除了餃子和湯圓,居然有人在冬至喝羊湯餛飩吃麻餈糯米飯...
    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素有「亞歲」、「小年」之稱。 但對於吃貨來說,逢年過節不談歷史,「吃」才是頭等大事!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方式來慶祝冬至,除了餃子和湯圓,還有人在冬至喝羊湯餛飩吃粽子白切雞......  今天我們整理了全國各地冬至吃貨地圖,如果你吃膩了餃子湯圓,不如看看其他地區的人是怎麼過冬至的。
  • 關於一個餃子的動畫電影《吃貨宇宙》,請務必冬至今日「吃掉」它
    時至今日,正值冬至大節,家家戶戶吃餃子,今日就為大家帶來一部餃子為主角的動畫電影《吃貨宇宙》《吃貨宇宙》是由無錫天工影業有限公司、北京聖壹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鳴澗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陳廖宇執導,張栩兒、
  • 鄭州夜市地圖來了!吃貨千萬別錯過!
    鄭州夜市地圖來了!吃貨千萬別錯過!鄭州公交二公司準備的「鄭州夜市地圖」來啦!為你夜遊夜市提供公交指南!一起分享下吃貨經驗吧!鄭州夜市地圖來了!吃貨千萬別錯過!》
  • 冬至大如年!台州人今年冬至這樣過
    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台州有句老話叫「冬至大如年」。台州人特別重視冬至,過冬至像過小年一樣隆重。祭冬大典由冬至前一日的取長流水,冬至當日的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冬至當日清晨,三門縣亭旁鎮楊家村楊氏家廟便燈火通明、敲鑼打鼓,上下三村,四方六眷都會到場參與這場盛典。
  • 四川簡陽:喝過這裡的羊肉湯,四川人的冬至才算完整!
    這是流傳民間的一曲耳熟能詳的舊歌謠,年紀稍微偏小的可能聽不出什麼門道,但是這幾句歌詞裡面其實為我們畫出了一幅老簡州的美食地圖!冬至冬至,天之生日。陽長陰消,天下大治;冬至冬至,天之生日。數過九九,春來燕至。在民間很多人把冬至稱為「過小年」,不管窮家富戶,這一日都要煮肉吃,並以肉食饋贈親友,也是為了禦寒和養生。
  • 武博「行走的課堂」:冬至炊煙起,靜待春又來
    那麼何謂冬至呢?南北朝文獻《三禮義宗》記載:「冬至中者,亦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古人認為冬至是陰氣最盛、陽氣萌生、陽光直射點最南的一天。冬至最早源於古人對天象的崇拜,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 長春這份「夜市地圖」,未來能打卡一半,你就是吃貨中的霸主!
    長春這份「夜市地圖」,未來能打卡一半,你就是吃貨中的霸主!在夜市閒逛一飽口福和眼福……△而住在大長春的小編也為夜市操碎了心日前小編為各位嘔心瀝血整理了一份全城最全夜市攻略(點上面文字,可以看全文哦~)立刻獲得了全市吃貨的大力追捧
  • 冬至除了吃餃子外,還有這些不錯的冬至美食,就不要錯過了
    冬至,俗稱「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一年中黑夜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裡,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把自己用美食溫暖起來。吃貨們都知道,冬至素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傳統,但中國幅員遼闊,還有好多地方冬至是不吃餃子湯圓的。所以說,冬至除了吃餃子外,還有這些不錯的冬至美食,就不要錯過了!冬至吃羊肉: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 冬至食碗冬節丸,一食就過年
    冬至,潮汕人稱為「冬節」 潮汕地區有「冬節小過年」之俗語 而在廣東其他地方更是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 可見大家對這個節日有多重視 那麼問題來了 潮汕人是怎麼過冬至的呢?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冬至簡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天時人事曰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都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有人在冬至這天必須來一份餃子
  • 張子萱曬全家包餃子過冬至,安安首秀廚藝,妹妹展吃貨屬性像爸爸
    12月21日是農曆冬至節,各家各戶吃羊肉、包餃子,簡直不要太溫馨。而張子萱此次也開心分享了一組全家人包餃子的照片,她還寫道:「祝大家冬至快樂~順便劇透一波成都vlog馬上就要來咯~(圖9:vlog時長值得留意一下)」。文末還不忘安利自己的vlog,真是俏皮辣媽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