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幼兒園是除了家以外的重要地方,他們在那裡學習和生活,獲得知識和友誼,也能學會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但是有的孩子對幼兒園比較排斥,家長就要注意發現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讓他在幼兒園裡能夠開心地成長。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願在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告訴你,作為家長也要知道
小煥已經3歲半了,性格比較認生。所以在送他去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一開始挺擔心,不過孩子很少哭鬧,她以為孩子已經適應那裡的生活了。
但是媽媽很快就發現了一些問題。每次她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是急急忙忙地要求快點回家。回家之後,孩子第一時間就跑去了衛生間拉粑粑。有次,她問小煥為什麼不在幼兒園裡拉臭臭,憋壞了就不好了。小煥支支吾吾的,問了好久,他才肯說實話:「我不會,人也很多,不想上。」
媽媽恍然大悟,回想起在家的時候,孩子上完廁所只要喊聲「媽媽」,她就會過來幫他完成清潔等步驟,孩子已經養成了一種依賴性。她去和別的寶媽交流,發現幼兒園裡孩子上廁所的時間統一規定的,有些孩子也不能適應這樣的集體生活,他們很沒有安全感,心理壓力很大,於是就放棄了在幼兒園裡上廁所。
媽媽知道後,她先是在家裡讓孩子學會獨立地上廁所,然後與老師一起配合,讓孩子對老師放下戒備,敢於向老師求助。後來孩子沒有那麼拘束,在幼兒園裡也願意上廁所了,心情愉快,人也開朗了很多。
幼兒園裡的孩子多,老師不能清楚地發現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所以,老師不說,家長也要明白,而且自己也要善於仔細觀察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家長要怎麼幫助孩子解決不會上廁所的問題?
1.教會孩子學會上廁所
家長在家裡面要鍛鍊孩子這個能力,讓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所有的步驟,教會他使用紙巾清潔自己,上完廁所按下衝水鍵,洗手時要仔細,有洗手液的時候也要使用。
2.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
家長要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讓他把上廁所看成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必擔心在規定的時間裡面不能完成上廁所的任務,只要孩子自己想上了就報告老師,不必有負擔。
但家長還是要有意識地調整孩子錯亂的生物鐘,去儘量符合幼兒園的時間表,耐心地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3.讓老師幫助孩子
家長與老師溝通好,讓老師多注意孩子的這一方面,讓老師帶孩子去熟悉幼兒園裡的廁所,讓他知道路線,知道怎麼上,以積極的情緒引導孩子,孩子從而願意在幼兒園裡上廁所,而不用等回家。
孩子上廁所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不注意也會讓孩子出現大的問題,家長還是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另外,家長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把自己面對的問題說出來,積極幫助孩子,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會獨立上廁所嗎?你是怎麼訓練他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