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出這幾種信號,就是吃飽了,寶媽不要「過度餵養」,很傷娃

2020-12-24 騰訊網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對"吃"有種執念,在吃上面與孩子較真太多,也導致吃什麼、吃多少成了很多家庭與孩子相互間關係的一個潰瘍點。

今天主要來談論下嬰兒應該怎麼吃。

在一些新生兒媽媽的群裡,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家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啊?

哭了是不是就說明沒吃飽?可是才剛剛吃過1個小時啊",

"寶寶夜裡哭是不是因為餓了,每次哭我只能用餵奶來哄睡,但又擔心給他吃太多了,不給的話又一直哭,好苦惱","我家寶寶已經2天沒有便便了,是不是我的奶不夠了?"

大家都是第一次當媽,實在是搞不懂這個小小的人兒到底能吃多少。

但有句老話叫"要想小兒按,三分飢與寒",如果寶寶吃的太多並不好,非常容易不舒服。

嬰兒發出這幾種信號,就是吃飽了,寶媽不要"過度餵養",很傷娃。

1、寶寶經常吐奶

小寶寶吐奶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頻率較高,可能就是因為吃的多了,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如果吃的多就容易漾出來,有句土話叫,吃到嗓子眼了。吐的次數多,也會造成寶寶的腸胃不適。

2、大小便是否正常

如果寶寶尿的過多,或者便便的不正常就可能是餵養過度了,什麼樣的便便是有問題的呢?

寶寶吃的多但便便卻不多說明可能吃多了,造成積食,影響腸胃功能了。

如果便便的顏色與平常不一樣,或者有泡沫,也可能是餵養過度造成腸胃消化問題。

3、脹氣

小月齡的寶寶容易脹氣,如果發現寶寶的肚子硬邦邦還很鼓,就可能是脹氣了,一般脹氣的寶寶會哭鬧。

經常餵食的過多還容易引起腸絞痛。

4、寶寶增長過快

寶寶並不是長得越快越好,特別是體重快速增加。

有些家長就喜歡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如果孩子不夠胖就會擔心營養不夠,其實如果長的過快可能會引起很多健康問題。

孩子有一個平均的生長曲線,體重前3個月增長的快,後面就慢下來,前3個月的增長量等於後9個月的增長量,並不是一個勻速的過程。

如果孩子長的過快,偏離生長曲線較多,家長就應該調整下孩子的飲食結構。

5、不願意進食

如果在餵奶的時候寶寶表現出抗拒、哭鬧,就應該立即停止餵食,孩子不願意吃就說明已經吃飽了,不要管這一頓吃了多少,應該吃多少,應該以孩子表現做判斷,切不可死板教條。

想下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出現明明吃的不多,但還是不餓的情況,小孩子更甚,食量有時大有時小很常見。

有些媽媽不管寶寶的實際情況,只希望孩子吃的多吃的胖,拼命的喂,寶寶一哭就懷疑是餓了,造成營養攝入過多,體內堆積脂肪,引起內分泌紊亂,代謝異常,

這樣的寶寶長大後肥胖的機率更高。那怎樣餵養才是合理的,健康的呢?

1、了解孩子的腸胃

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只有5m-7m,就是大拇指那麼大而已,而到了第三天就可以長到25ml左右,到了第七天就大約有一個桌球那麼大,1到3個月的嬰兒胃容量有120ml左右,1歲的孩子大約250-300ml…

根據不同月齡孩子的胃的大小大約判斷下一次性喝多少合適,如果是母乳沒法衡量多少,就讓寶寶吃到鬆口為止。

2、了解食物在孩子胃裡的排空時間

一般來看,水在寶寶胃裡排空的時間最短,不到2個小時;其次是母乳,在2個半小時左右;下面才是奶粉,3-4個小時

所以如果是奶粉餵養,可以在3個小時左右開始觀察寶寶的狀態,判斷是否需要進食。

3、判斷孩子是否吃飽

如果是瓶餵的話,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孩子有沒有吃飽,餵奶時確保奶瓶裡有剩餘,不要沒次都吃光光,有餘量才說明寶寶是真的飽了。

4、 觀察孩子的狀態

第一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不煩躁,能夠安靜的呆著或者玩就說明餐食沒有問題。

第二注意寶寶的睡眠質量是否較好,如果寶寶能夠睡的很好也說明餵食的比較合適。

第三觀察寶寶的小便次數,每天在5次以上就說明量是足夠的。

每個媽媽第一次養育孩子,沒有經驗會有一些迷茫或者失誤,這很正常,應該多學習育兒知識,同時尊重孩子的感受,發現問題及時改善,多學習才能成為合格優秀的父母。

相關焦點

  • 寶寶發出以下信號說明「吃飽了」,寶媽別粗心,過度餵養很傷娃
    導讀:寶寶發出以下信號說明「吃飽了」,寶媽別粗心,過度餵養很傷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發出以下信號說明「吃飽了」,寶媽別粗心,過度餵養很傷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過度餵養危害大,寶爸寶媽要注意,警惕寶寶發出的這幾種信號!
    寶寶餵食過度的幾種表現 一般來說,寶寶被過度餵養時,身體會發出一定的信號,這時就需要寶爸寶媽引起重視!當寶寶發出以下信號時,表示寶寶可能被過度餵養了。但是如果發現,寶寶出現大小便不正常,不規律的情況,表出現吃得多拉得少,或是便便的顏色發綠、有小泡泡等情況時,寶爸寶媽要注意了,寶寶可能存在過度餵養了。
  • 孩子吃飽了,會發出這幾個信號,寶媽最好停手,以免「過度餵養」
    ,雖不能用言語表達,卻能從一些細節方面發出「信號」所因此,想要判斷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而寶寶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已經吃飽了的信號。2、吮吸斷斷續續很多月份比較小的寶寶,其實沒有太多精力去關心周圍發生的事,吃奶的時候,可能吃著吃著就睡著了,而在這期間,也會條件反射地吸上幾口,接著又繼續睡。大概很多寶媽都會覺得是孩子沒吃飽,但事實上,當寶寶吃奶時吮吸斷斷續續,那就說明已經吃飽了。
  • 寶媽別以「吃飽」為傲,當寶寶發出幾種「信號」,小心過度餵養了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對於新手寶媽來講,體重、身高這些數據,是判斷最近寶寶吃得好不好的最直接方法。一旦發現自家寶寶「不達標」,一眾寶媽們就會懷疑是不是寶寶沒有吃飽,繼而拿出了勢必讓孩子吃飽喝足的勁頭,給孩子加餐。
  • 寶寶身體發出這4種信號,就是「吃飽撐的」,家長可別會錯意
    導讀:寶寶身體發出這4種信號,就是「吃飽撐的」,家長可別會錯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身體發出這4種信號,就是「吃飽撐的」,家長可別會錯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嬰兒出現這些信號,是在告訴你「他吃飽了」,別過度餵養反而傷娃
    其實在和這位寶媽的交談當中,我也明白她對於孩子的擔心。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有些長輩甚至寶媽,覺得孩子一哭就是餓了,頻繁的餵奶雖然能夠暫時的緩解哭泣,可是一旦形成過度餵養反而會傷害寶寶。
  • 嬰兒發出這些「信號」,是在傳達「他吃飽了」,媽媽別再強餵了
    孩子出生之後,他們與外界的溝通方式就是"哭""鬧",有時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讓寶媽很煩的一點就是,只要孩子一哭,旁人就會來一句"肚子餓了吧?""是不是沒吃飽?""奶水是不是不夠、沒營養",其實孩子哭不只是餓了,不舒服的時候孩子也會通過哭來吸引注意。寶媽總擔心餓到孩子,但怎麼才能知道孩子有沒有吃飽了呢?
  • 周歲寶寶出現這些異常,說明是過度餵養的信號,繼續容易傷到脾胃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吃不飽,孩子一哭就趕緊給娃餵奶,儘管他表現出抗拒的樣子,媽媽們依舊不以為然,最終導致寶寶被過度餵養,這無疑是「揠苗助長」,供過於求只會適得其反。
  • 過度餵養,不利於寶寶發育,寶寶吃飽時,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可是,面對這樣一個不會說話,不能自理的小傢伙,怎麼才能聽懂他們的「嬰語」,知道他什麼時候餓,吃多少是吃飽呢?寶媽幫你們整理了寶寶吃飽的信號,新手父母要注意「避坑」。而大一點的寶寶,家長就應該有意引導,避免奶睡,那麼吃飽的寶寶就有足夠的精神玩耍,沒有煩躁的現象,那麼我們的寶寶就是吃得剛剛好。
  • 被「過度餵養」的寶寶,會發出這6個信號,寶媽別大意
    被「過度餵養」的寶寶,會發出這6個信號,寶媽別大意 1、頻繁打嗝漾奶 因為寶寶的胃呈水平位,而且容量很小,連接食管處的賁門較寬,也就是發育不成熟的原因,會因為吃奶太著急、肚子有脹氣,或者是抱寶寶的方式不對,就容易漾奶,這是正常現象
  • 孩子出現3種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家長需儘快調整
    可能是在老一輩的成長環境中物質相對匱乏,那時孩子們也普遍偏瘦,因此當時的健康標準就是白白胖胖,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頓頓大魚大肉。寶媽們不妨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判斷,中了的家長需要儘快調整。若孩子出現這3種信號,就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1) 臭臭出現異常通常來說,要看三個方面,即顏色、形狀、排便量。如果寶寶的便便呈綠色,起泡或水樣狀,排便量異常,剛吃完就排便等,寶媽們就要注意了。
  • 寶寶出現這3種行為,說明已經吃飽了,寶媽再餵就是多此一舉了
    據說,當媽後,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著寶寶吃飯。無論是處於喝奶階段的小寶寶,還是已經開始吃大人飯的大寶寶,只要能吃那就是「福」,仿佛寶寶胖胖乎乎的,才能證明自己盡心帶娃了。可是讓寶寶多吃就會造成過度餵養,所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 3判斷2方法讓娃吃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經常有寶媽在後臺詢問,給孩子實行混合餵養的,寶寶剛吃過母乳,還以為他已經吃飽了,可是如果再給娃衝泡奶粉的話,他依然吃的下。到底是孩子小不知饑飽呢?還是小寶寶根本就沒吃飽?
  • 媽媽不要擔心沒吃飽,而要小心過度餵養了
    母乳餵養的原則是按需餵養,何為按需餵養?就是寶寶能吃多少就餵多少,可是寶寶不會說話,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寶媽都不知道寶寶什麼表現才能算是吃飽了,反而讓寶寶被過度餵養了,其實寶寶吃飽之後寶媽就要停止餵養了,再餵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 如何避免過度餵養?3個小細節學起來 讀懂寶寶吃飽沒
    剛剛出生的寶寶,吃和睡就是他們的頭等大事了,不管是睡覺還是吃都很讓寶媽費心的,尤其是吃。怎麼樣餵奶,每次餵多少,寶寶吃飽沒有,都是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確實,吃多了怕寶寶撐了,吃少怕寶寶餓了。其實寶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餵奶時很有必要的事情。
  • 寶寶身體發出四個信號,都是過度餵養的警報,再餵下去腸胃會受傷
    」,實際上,過度的餵養也會對其產生很大的影響,要是寶寶出現以下信號,各位寶媽們可要引起重視了。出現4種信號,家長就要重視了 1、經常吐奶 寶寶被過度餵養後,因為他的吸收和消化系統並不完善,會與大量的食物擠壓在腸胃裡,那麼這個時間機體自身就會採取保護措施,讓孩子吐出這些奶。
  • 按需餵養不等於過度餵養,若出現這5種表現,寶媽們要注意了
    現在提倡按需餵養的方式下,父母總處於焦慮:孩子到底吃飽了嗎?他是不是又餓了?他是不是只要哭了就是餓了就是要立馬餵奶?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家庭,經常會質疑母乳是否餵夠了,因為哺乳時看不到寶寶到底攝入了多少奶,所以家長們愈發著急。所以又會出現:你看,寶寶剛吃完媽媽的奶又喝了 60mL 牛奶,這肯定是沒吃飽。但其實,這種做法很容易造成&34;。
  • 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證明吃飽了,寶媽不要再餵了!
    可是寶寶還小,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怎麼判斷他吃飽了呢?其實寶貝吃飽了會發出一些信號,寶媽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哦。對於新手寶媽而言,如何判斷寶貝吃飽了是一個蠻大的難題。還處於喝奶期的寶貝並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抗拒喝奶也並不是因為吃飽了。很多寶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餵奶,一不小心就會餵多了。吃撐了危害很大的,不僅會造成肥胖兒,而且容易導致消化吸收不良。
  • 寶寶溢奶,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家長不要「過度餵養」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平時會讓寶寶多喝奶,認為奶粉和母乳當中有很多種營養成分,寶寶喝得越多,身體就長得越快。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就很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過度餵養」,寶寶明明已經吃飽了,可是家長還讓寶寶繼續喝奶,寶寶不會表達,所以就會「硬」喝下去,最終導致溢奶,而且還影響健康。
  • 這幾種情況,是寶寶向寶媽發出的積食信號,寶媽可別忽視了
    導讀:這幾種情況,是寶寶向寶媽發出的積食信號,寶媽可別忽視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種情況,是寶寶向寶媽發出的積食信號,寶媽可別忽視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