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的3個底線

2020-08-27 點亮心燈



你的低聲教育,將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

還記得之前那段,「小女孩訓家長」的爆火視頻嗎?

視頻裡,小女孩有理有據地教育父母:

「你一直嗷嗷嗷嗷地嚷,誰會聽你的呢?」

不少網友,被小姑娘的機智逗樂了。

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

尤其是,在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教育方式,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把孩子貶低到塵埃裡,那給孩子的只能是傷害。

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

處理得好,啟發與引導孩子;處理不好,很可能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批評孩子,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以下這3個批評孩子的方式,正在威脅孩子的未來,父母一定要注意。


01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成年人,尚且會犯錯,又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其實是最好的教育良機;

孩子會由於內心的緊張和不安,而尋求解決之道,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會讓他記憶深刻。

相反,如果此時家長怒不可遏、大聲的斥責,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膽小,從此不敢犯錯。

孩子犯錯時,家長應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才能有所成長。

商場裡,一個戴著超人面具的小男孩在自動扶梯上跳來跳去。

過了一會兒,孩子爸爸過來了,把他拉到一邊教訓了好一會兒。

小男孩不服氣,摘下面具大喊:

「英雄是不怕死的!」

他爸聽完一愣,然後把他拉到身邊坐下,語重心長地說:

「兒子,你確實很勇敢,不過,英雄是不會將性命斷送在玩樂上的,真正的英雄只有在保護重要的人時才會豁出性命。」

小男孩想了想,用力點點頭,然後他們手牽著手走遠了…

這一幕,讓我深感認同。

我想,這就是智慧父母,最好的模樣吧。

想想看,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恐怕是多則一頓痛打,少則大聲吼叫了。

同樣的場景,換一種方式,結果會完全不同。

對此,中科院心理學博士羅靜曾說:

「吼其實是一種語言暴力,你這是在教會孩子,我聲大我就有理。」


「孩子以後長大了,他也會模仿,他也會學習。」

一般來說,在家長的吼聲長大的孩子,性格上會有兩種極端:

要麼孩子被嚇住了,從此處處小心,如履薄冰;

要麼孩子被激怒了,學著我們的樣,從此變成和父母一樣的人。

在這樣的狀態下,孩子表現得只會越來越差,越來越叛逆。

教育孩子,吼是最沒有效果的教育方式。

真正有效的,是父母心平氣和,和孩子好好溝通;

用愛與信任,將你的生活智慧,慢慢地傳遞給孩子。

02將對孩子的批評,上升到打擊孩子!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比家暴更可怕!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在進行青少年犯罪的調查時發現: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會走上犯罪道路,與他們童年時,父母的打擊密不可分。

調查組找到六個在瀋陽看守所服刑的少年罪犯,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幾個16歲的男孩,提到當年父母對待自己的情景,都泣不成聲。

有個孩子回憶:

他12歲時,爸媽就分開了。

這明明不是他的錯,可母親卻經常罵他,讓他去死。

他最常聽的一句話,就是被罵沒用、是廢物。

媽媽從來都沒誇過自己,罵他最多的,就是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說著說著,孩子痛苦地用手拍了拍腦袋,自言自語:

「好像的確如此」。

也許,他們的父母從未想過,這些打擊的話,會推動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心理學研究發現:

「父母如果對孩子嘲弄辱罵說一些氣話,會使孩子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

去年4月17日,上海男孩跳橋的新聞,曾刷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

17歲的男孩,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後...

在回家的路上,母親批評了他幾句,他便在高架橋上,跑下車跳了橋。

仔細了解事件經過,你會發現:

母親把車停到高架橋上後,還對著孩子大吼了一番,然後孩子下車後,悲劇發生了。

新聞發酵後,很多網友惋惜道:

這件事,雖然過去近一年;

但是,反思一下,如果母親沒有痛徹心扉地大罵孩子,孩子又怎能跳的毫無留戀。

有時候,家長認為無關緊要的,那些毫不經意的批評的話語,卻成了孩子的夢魘,無法擺脫。

所以,批評孩子,一定不要再自以為是地打擊孩子;

你的低聲教育,將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


03不注意時間和場合,隨意批評孩子

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曾說:

「當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奇蹟不久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再小的個體,都需要被尊重、被愛,哪怕他只是一個孩子。

不當眾揭孩子的短,充分信任孩子,相信這樣的愛,會給孩子帶去成長路上最大的底氣。

反之,如果當著眾人的面,狠狠地批評孩子,則會嚴重地傷害到孩子。

去年10月,一則的新聞,揪住了網友的心。

原來,男孩因為偷拿了家裡的1100元錢,被老師發現後,便把孩子媽媽叫來了學校;

到了學校,媽媽只看見孩子的書包,沒看見錢和人;

一時著急,媽媽便口無遮攔,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孩子偷了家裡的錢,讓班上同學幫忙找回來。

後來,同學把這事告訴了男孩。

眼看紙包不住火,自己偷錢的事鬧著人盡皆知,自己已沒臉見別人;

於是,男孩便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

古人有云,對孩子的錯誤,要七不責:

「對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其中,不當眾責罵孩子,則被古人視為第一重要的事。

教育學家洛克曾說:

「若父母當眾宣布孩子的過失,使其無地自容,他們便會失望,而制裁他們的工具也就沒有了。」

誠然,孩子犯錯了,父母批評教育孩子,這無可厚非。

但是,把孩子的錯誤置於眾目睽睽之下,讓孩子接受世人的審判,這是極其殘忍的;

要知道,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啊!

那些當眾責罵孩子的行為,最終會讓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人民日報曾發文稱:

「教育好孩子,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

孩子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面對犯錯時的錯誤態度。

願孩子每次的犯錯,都能得來父母的理解;

請告訴孩子:

雖然你犯錯了,但你仍然是我們最愛的寶貝。


來源:教育必讀

相關焦點

  • 批評孩子,不能觸碰的三個底線
    對孩子可以批評,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關於批評教育,相信父母們一定不會陌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批評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手段之一。孩子犯錯應該批評,但嚴肅教育並不是劈頭蓋臉罵一頓那麼簡單,錯誤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反而會使其自卑或叛逆。
  •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的3個底線,父母一定要看看
    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孩子犯錯時,父母的教育方式,顯得更加至關重要。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把孩子貶低到塵埃裡,那給孩子的只能是傷害。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處理得好,啟發與引導孩子;處理不好,很可能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
    ,往往會觸碰到孩子的底線,可能家長們不知道除了成人,孩子也有不可觸碰的底線,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孩子也是有心理底線的,千萬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1.以前的錯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錯,而孩子往往也是在各種錯誤中成長起來的。但是有些媽媽會把這些錯誤看成是孩子成長中的笑話,時不時地與眾人說起。
  • 家長最不能觸碰孩子這3個底線,否則孩子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正是因為一些大人這些錯誤的認知,導致孩子從小就變得敏感,自尊心被大人一點點摧毀,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孩子也有自己的底線,如果大人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只會招致孩子的厭惡,特別是以下孩子的這幾種底線,家長千萬不能隨便觸碰。
  • 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
    導讀: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就別觸碰孩子這些底線,家長千萬不能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考,不能觸碰的底線
    每次涉及到高考,必是如此,因為高考是不能觸碰的底線。我想起前段時間的兩個事件。一個是藝人仝卓在直播中自曝「高考時曾通過一些手段從往屆生變為應屆生」一事。直播中他居然完全不認為這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只是當個笑話來說。這個直播引起了全網的聲討。仝卓不知道他觸碰了底線,高考就是那個底線。另一個就是前段時間爆出的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高考考上山東理工大學被冒名頂替。
  • 批評孩子,千萬不能觸碰的三個底線,父母一定要看看
    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把孩子貶低到塵埃裡,那給孩子的只能是傷害。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處理得好,啟發與引導孩子;處理不好,很可能嚴重影響親子關係。以下這3個批評孩子的方式,正在威脅孩子的未來,父母一定要注意。
  • 孩子也有底線,家長請勿觸碰
    也許家長會這麼認為,我家孩子,我想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我生的,我養的,我供他吃穿,愛他教育他,哪有什麼該不該做,我對孩子做什麼都沒有不對的。這樣的想法是絕對不能有的。世界上的每個人,包括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管孩子的年齡是多大,都應該被當做一個獨立的人被對待。
  • 父母批評教育孩子時,也不要觸碰這4個底線,別把愛變成了傷害
    編 輯:柔山當父母準備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前考慮的,也不要觸碰這4個底線,別把愛變成了傷害孩子的利器。孩子犯錯,不要當眾批評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則分享,女孩在幼年的時候,常常會被母親在公共的場所批評責罵,每次受到批評後的女孩會呆呆的站在原地,好像周圍的人都在看她。
  • 觸碰孩子底線的幾件事,家長千萬別做!樹袋寶寶來告訴
    不管孩子年齡多大,都應該被當做一個獨立的人被對待。所以別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會形成獨立的人格,也擁有自己的底線。,父母應當好好尊重孩子,不要去觸碰孩子的底線,尤其是這幾件事!1、宣揚孩子的糗事大多數家長覺得孩子小,沒有自尊心,喜歡把孩子的糗事當做一種樂事,到處和別人講。
  • 巨蟹座不能觸碰的3大底線,黑化的巨蟹太可怕,惹不起
    大家好,這裡是小晴星座說,本期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巨蟹座不能觸碰的3大底線,黑化的巨蟹太可怕,惹不起。第一:不要冷戰敏感脆弱的巨蟹座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人,當他們處於負能量的狀態的時候,可能會口不擇言,甚至是吵架,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和巨蟹座冷戰,可以讓巨蟹座自己穩定情緒,然後再去哄他,一旦冷戰時間長了,巨蟹座就和你說分手了。
  • 孩子也有「底線」,家長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去觸碰,你踩雷了嗎?
    各位家長們是不是在生活當中苦於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事實上孩子們心中都有一根線,也就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只要家長善於對待孩子,不去觸碰孩子們心中的那根線,那麼家長與孩子肯定能相處得十分愉快,畢竟大家都好過,只要彼此不過分,不碰到「底線」,而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 孩子總是調皮該不該打?觸碰這幾條底線,不打就不會長記性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之前那個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年代了,但是為了孩子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品行和性格,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改掉陋習,成為一個不會違法亂紀危害社會的人。現在很多家長在決定要不要打孩子的時候心中都會充滿顧慮,擔心打孩子會不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會不會影響到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等。
  • 得不到老闆重用的三個底線,你觸碰了幾個?
    老闆最討厭被觸碰的三個底線都有哪些?【閒聊】老闆在職場中屬於塔尖上、傲視群雄的人,作為群雄之一的你是否能被老闆所重用,僅僅靠自己的一技之長是不行的,還要靠為人處事所需要的其它本領,也就是情商。這就是一樣的努力,卻換不回同樣回報的原因。
  • 「你是我生的我還不能看嗎?」孩子的這些隱私,是不能觸碰的底線
    「你都是我生的,你有什麼我是不能看的?」在看到這個孩子私信之後,我趕緊做了個小調查,問了二十幾個寶媽的想法,得到的回應大多都是「這不是很正常,隱私權不如孩子走歪路來的重要,要是談戀愛了,那可算是毀了。」可見大多數父母的想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片面的,而在這部分父母的背後,他們與孩子的關係自然也有著較大的隔閡。
  • 異性之間,無論關係多好,男人也不能觸碰對方的這些底線
    如果你想要和一個異性朋友,從朋友成為情侶的話,那就要注意這種關心是你絕不能有的,那會讓你和他們錯過。會讓你想要交往的對象開始討厭你,再也不想見到你。等到那時候,你們的感情會變得無法挽回,你會發現即便是你想和他談戀愛,那也是不可能的了。那會讓你的幸福泡湯了。異性之間,無論關係多好,男人也不能觸碰對方的這些底線。
  • 請不要觸碰底線!
    一、什麼是底線?什麼是底線,我的想法就是不改變社會公眾良俗和尊重社會道德,社會是包容的,而底線有很多,不管是哪個底線都約束著我們,尊重社會道德,我想正是一個底線,而底線在社會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觸碰了底線的人,可以做出觸碰底線的事,底線在我的眼裡看來,就是要尊重社會公眾良知與良俗,往小說,就是做對事,做正人;往大說就是不觸碰社會的道德與公眾良知,尊重他人與尊重社會的傳統道德。
  • 異性交往,男人越是愛你,越不能觸碰他的底線
    底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社會沒有了底線,法律法規也不會再起到對人的行為有約束作用,如果做人沒有了底線,那麼人和動物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何謂底線,底線就是不能讓別人觸碰的線,底線也就是生命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每個人應該堅守自己的底線。
  • 給孩子取名字,這3個底線別觸碰
    給孩子取名字,這3個底線別觸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大多數富豪取名都不「大」?給孩子取名字,這3個底線別觸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名字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標記。
  • 觸碰孩子底線的這幾件事,各位家長知道嗎?可別犯了教育中的大忌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和成年人一樣,也會有自己的底線。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隨著年齡長大,他們會形成獨立的人格,擁有屬於他自己的底線。這些觸碰孩子底線的幾件事,家長千萬不要做,知道嗎?所以千萬不要在公共場合責罵孩子,讓孩子抬不起頭來,需要教育的話可以回家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