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3)日,重慶中考進入第二天,歷史考試結束後,重慶市教委邀請命題專家和一線名師對歷史試卷進行了解讀。與會專家表示,試卷無偏題、怪題,突出對歷史學科素養的考查,注重考查家國情懷。
命題專家表示,試題注重考查家國情懷。如通過考查唐代渝州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宋代的手工業成就等,從較長時段回溯了重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考查身邊的革命遺址,培養和樹立「紅色精神」。通過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視角看重慶的地位,使歷史與現實、家鄉與世界自然聯繫,讓平面的歷史變得立體而生動。從而使學生的家鄉情、民族情得以升華。
關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重從歷史中吸取智慧,為家國建設服務。
試題在考查較少注重考察史實,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史鑑功能。如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的成果舉世矚目,中國改革的成功經驗也需要去解讀和發掘。
重慶一中歷史教師歐永麗認為,試題充分凸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簡答題26題少年兒童劇團的「時代使命」體現了抗戰時期的愛國情懷,25題的「中國智慧深深影響了世界」,讓學生感受中國在科技、國家治理、外交等方面的卓越智慧,推動世界發展,成為世界發展進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員,增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
試題反映了歷史與教學的新發展,注重考查歷史學科素養,對初中歷史教學有導向作用。即重基礎知識、重學科素養、重方法。如史料實證:選擇題第2題,要求以史實佐證觀點,以歷史圖片來佐證歷史事件,簡答題中出現多個用史實進行說明的問題;歷史解釋:要求學生分析、思考和解釋歷史問題;時空觀念:要求學生繪製戚家軍反擊倭寇地方路線,學會用地圖語言來分析歷史問題。
上遊新聞記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