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推行半年:已有370企業提供2800職位

2021-12-29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速遞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6月27日發表的題為《從回歸紀念到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的網誌全文)

還有幾天便是7月1日。今年的回歸紀念有更大的意義,因為除了是「一國兩制」框架下成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24周年,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裡程碑。回顧歷史,祖國與香港的發展一直血脈相連,密不可分。從人口角度,香港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人口增長主要來自內地。從經濟角度,自70年代國家改革開放香港工商界到內地投資興業,至國家經濟騰飛,香港方方面面都受惠於背靠祖國的優勢。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十四五規劃,更為香港創造了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

從勞工及福利局的角度,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藍圖,可以說是從老到少都提供新機遇。在福利範疇,面對人口高齡化,我們期望在推動樂齡科技應用和養老事業發展方面,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效應。我所指的是把握大灣區規模從而達至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在人力範疇,我們鼓勵香港年輕人應充分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切勿故步自封。

上述提到60年代不少人從內地遷移香港尋找機遇,因此不少港人喜歡選擇回鄉養老。有見及此,早於十多廿年前已有兩間香港非政府機構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分別在深圳和肇慶營辦了兩間安老院舍,即由香港復康會在深圳營辦的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2006),以及由伸手助人協會在肇慶營辦的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2001)。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推出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資助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選擇入住這兩間院舍,現時共有145名參與計劃的香港長者入住。

隨著大灣區城市生活質素不斷提升,近年有不少香港居民在大灣區經常生活。他們很大機會想選擇在粵退休,而在日後有長遠照顧需要時可留粵獲得所需服務。2019年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提出為港澳居民在廣東養老創造便利條件。特區政府希望可以有更多香港模式的優質安老院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落戶,既服務有需要的當地長者,也為在這些城市養老的香港長者提供更多的院舍照顧選擇。有興趣開發服務的私營或非政府機構,我們樂意與他們交流意見。

充分發揮港深創科發展雙引擎效應,必可為推動樂齡科技研發注入動力。圖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在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與業界交流樂齡科技政策與支援。

面對人口高齡化,特區政府期望在推動樂齡科技應用和養老事業發展方面,發揮大灣區的協同效應。圖為羅致光為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主禮。

我在過往多篇網誌分享過推動樂齡科技應用的重要。政府連同社會服務聯會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自2017起每年舉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展示本地及海外的創新產品及意念,並為各持份者提供一個協作平臺。政府成立十億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試用及購置/租借科技產品;並鼓勵本地研發各種可協助提升照顧效能及質素的產品、設備及工具、流動應用程式,以及高端硬體和軟體。

在用家市場方面,以香港彈丸之地的規模,始終較難吸引國際供應商;但如果能結合整個大灣區人口的規模,又當別論。與此同時,若能充分發揮港深創科發展雙引擎效應,必可為推動樂齡科技研發注入動力。

「十四五」規劃的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圖為羅致光(中)視察勞工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並與招聘機構代表交流。

十四五規劃的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便利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打造粵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的方針。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1月8日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提供2000個月薪不少於18000港元的職位,供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獲頒授學士或以上學位的畢業生申請,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特區政府會按企業聘用的每名畢業生,發給企業每人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計劃推出後,企業反應十分熱烈,截至2021年6月24日,共有超過370間企業在計劃下提供超過2800個職位空缺,當中約一半為創科職位。獲聘的畢業生最遲須於今年8月入職。申請相當踴躍,有超過300名成功申請者已經入職。

我不厭其詳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生產總值接近17000億美元,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發展潛力巨大,香港年輕人不應錯過大灣區發展的高速列車。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我們心中既要有香港,亦要有國家;在思維上,香港是大灣區的一部分,我們心中既要有香港,亦要有大灣區。

相關焦點

  • 香港各商會支持「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會員企業提供職位助青年發展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記者 史冰筠)香港各大商會8日發表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正式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表示支持,認為該計劃可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在內地就業和發展機會,從中汲取寶貴經驗,擴闊青年人對國家發展的視野。
  • 香港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共提供2000個名額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8日公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其中一項措施,目的是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人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讓他們了解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遇。根據計劃,任何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都可申請參與,提供職位空缺。
  • 行政長官:「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提供機遇超預期,創科職位數量幾近翻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6日出席「揚帆起航,灣區翱翔」青年論壇並發表演辭時表示,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為協助香港青年人把握大灣區發展的機遇,特區政府今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協助他們在內地發展事業及深入了解內地的生活和文化。
  • 張建宗: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青年事業發展提供更多路向
    中新社香港12月15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5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為香港青年人的事業發展提供更多路向。張建宗當天主持以網上形式進行的第二屆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作出上述表示。
  •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出爐 2000個崗位備選
    新華社香港1月8日電(記者王茜)香港特區政府8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向2019年至2021年畢業的香港大學生提供2000個職位空缺,其中約700個為創科職位。特區政府將向參加計劃的企業發放津貼,每名獲聘畢業生為每月1萬港元,為期最長18個月。
  • 每周聽香港|「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現已推出
    香港律政司司長:將在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鄭若驊4日在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未來律政司的工作重點將包括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特區政府會安排培新課程予月底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人士,以配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 香港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即日起接受登記
    」,並邀請有興趣的企業申請參加計劃,提供職位空缺予青年人。計劃即日起接受企業登記職位空缺,津貼名額按秘書處收到企業的「津貼初步申請及住宿安排申報表」先後次序分配,先到先得。特區香港政府期望青年人能放眼國家,把握大灣區在學習、就業、生活方面的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夢想。  香港政府指,任何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都可申請參與計劃。香港政府表示,參加計劃企業須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聘請合資格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合共提供2 000個名額,當中約700個名額是專為創科職位而設。
  • 澳門舉辦青年就業博覽會 提供逾3000職位空缺
    中新社澳門8月29日電 (記者 龍土有)由澳門勞工事務局、中華新青年協會與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合辦的「2020青年就業博覽會」,29日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行,共有63家企業及機構參展,提供3000多個職位空缺。
  • 調查 | 香港青年如何看大灣區就業計劃?他們最擔心的竟然是…
    香港特區政府剛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下稱「計劃」)時,筆者以為「計劃」可鼓勵部分有興趣、但因薪資差距而卻步的香港青年,去實踐他們在大灣區發展的意願,這是好的開始。到目前為止,有超過380間企業參與「計劃」,提供約2900個職位,並有逾1.8萬宗求職申請,僱員需在8月31日前入職。不過數據顯示,只有小部分僱員入職,引起社會關注。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來了!
    上周五(1月8日)政府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和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大專院校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名額共2000!(圖源:政府新聞網)這個計劃大家應該不陌生,早在去年底特首林鄭月娥就在《施政報告》裡提到過。她表示大灣區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能為香港青年提供事業發展機會。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出爐,月薪最低1萬8,香港特區政府出1萬
    1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 100餘家大灣區企業澳門大學招聘 提供2000多個職位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澳門特區政府網站消息,「追夢灣區·展翅澳翔——首屆澳門大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11日在澳門大學舉行。逾100家來自大灣區的企業參與,提供2000多個職位空缺,吸引眾多大學生前來應徵。大灣區大學生招聘會吸引眾多學生前來應聘。
  • 勞福局局長:400港青已入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反應理想
    政府一直關注青年就業的情況,並致力為他們提供就業支援。勞工處今年有多項措施,幫助不同學歷的年輕人尋找機遇。勞工處於5月至8月,為有意投入職場的中學畢業生推出「就業創前路」特備支援項目,協助他們掌握最新就業資訊、計劃事業路向及提升就業競爭力,有關項目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
    新華社香港1月10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青年把目光放得更遠,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尋找新機遇。羅致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多國面對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等問題。
  • 月薪至少1.8萬,香港青年大灣區工作機會來了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共提供2000個名額,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該計劃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11月25日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為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林鄭月娥指出,以香港的經濟和市場規模,青年人的失業率可能會維持雙位數字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有7000萬人口的大灣區發展潛力卻十分巨大,能為香港青年人提供事業發展機會。
  • 澳門旅遊學院舉辦「就業發展日」 提供兩千五職位空缺
    中新社澳門3月5日電 (記者 龍土有)澳門旅遊學院5日在氹仔校區舉辦「2019就業發展日」活動,56所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成都的機構為旅遊學院學生提供超過2500個就業機會。  記者現場所見,招聘現場人頭湧湧。
  • 7成港青看好「大灣區就業計劃」,薪酬待遇「非常吸引」
    1月21日,青年民建聯舉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問卷調查發布會。為了解本地18至35歲青年群體對「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建議,青年民建聯於2021年1月4至20日進行有關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問卷調查,以了解本地青年人的意見取向。其中有 77.9%的青年人會考慮及積極考慮參與計劃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 深圳開展 2020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
    來源:讀特日前,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前海管理局協辦、前海香港商會承辦的深澳人才合作交流的品牌活動——「2020粵港澳大灣區澳門青年實習計劃」正在深圳開展。在實習期間,為加深實習大學生對深圳發展的了解,主辦方在其工作之餘舉辦了深圳知名企業參訪、深圳文化之旅-大鵬所城遊覽等系列活動,希望通過「實習+參訪」的深度實踐模式,拓展澳門大學生在深圳就業、創業空間的深度和廣度。讓澳門實習大學生能夠全方位地發現深圳美麗風光,了解深圳文化底蘊,感受深圳產業發展的蓬勃勢頭。讓他們畢業後能選擇在大灣區生活、工作,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的發展。
  • 如何去大灣區就業?
    今年1月,深圳前海啟動了「港澳青年招聘計劃」。
  • 滙豐推出800萬港元大灣區獎學金 資助香港本科生在大灣區發展
    資助香港本科生在大灣區發展滙豐12月14日宣布推出「滙豐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獎學金」,鼓勵香港本地大學的本科生探索日後在大灣區的發展,未來三年,滙豐將資助最多100名學生,獎學金總額達800萬港元。王冬勝指出,大灣區擁有多元化產業,去年的經濟總值已高達1.68萬億美元,相等於全球第12大經濟體。隨著整個區域逐步朝向數碼創新和綠色經濟的方向發展,區內對人才的需求將有增無減。由即日起,香港12家大學及專上學院可以提名有志在大灣區升學或發展事業的全日制本科生,申請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