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一下美國心臟病學會2018年年會報導的一項研究成果:絕經後的老年女性每周走步兩次,每次走45分鐘,相比於不走步者,心衰的風險下降20%-25%;快步走比隨意散步可降低26%-38%的心衰風險,慢跑並沒有顯示出比快走對心衰的風險有更多的下降。
根據這項研究的成果,如果按每秒2步的快走速度,45分鐘內可以走5400步,也就是說中老年女性每天走5400步就會對維護心臟功能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
那麼,對於男性和年輕人來說,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快走的速度,比如每秒2.5-3步,45分鐘內將可以走6750-8100步,對身體即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有朋友可能會說,既然走路有這麼好的作用,多走步數不是對身體更有好處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走路健身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的過程,只有在身體承受範圍內才是安全健康的,否則可能帶來的是傷害而不是健康了。
比如人在靜息狀態下的心率是60-100次,進行有利於健康的有氧運動時心率是170-年齡,比如50歲的人,運動後的心率達到170-50=120次就比較合適,而且這種心率下的心臟負荷時間以45分鐘為宜,無論是超時及還是增加心率都會對心臟帶來負面影響。
此外,走路時人的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4倍,過長時間的承重將對膝關節帶來傷害,而膝關節就像是一件「消耗品」,消費過度將加快它報廢的速度和進程,所以不應當超時甚至無限制地去走路。
由此可見,每天走多少步就合適,並非走的越多就越好,根據個人的情況做一下簡單的計算,有計劃地去走路才能取得真正的保健效果。
【希望此文能幫到大家,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