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周+4早產兒住院45天花費1萬9

2020-11-17 快樂無罪94

我家二胎是5月19日出生,29+周4早產兒,2斤9兩,寶寶出生後醫生叫我老公進產房看了一眼就馬上送去手術室搶救了,老公說寶寶的手指腳趾都還有點透明,瘦瘦小小的,就是皮包骨。

(圖為出生5天時‬的照片)

寶寶是早產極低體重兒、而且有新生兒窘迫症候群、新生兒黃疸、中度貧血等9種疾病,每天只能靠機器和藥物養著,輸過3次血,住院期間還感染了,在醫生建議下打了抗生素。早產寶寶真的很堅強,像升級打怪一樣闖關,呼吸關,感染關,餵養關…

(圖為護士在給寶寶做撫觸)

住院大概二十幾天,寶寶各方面都穩定了,護士長叫我每天下午去給寶寶餵奶並且做袋鼠式護理,於是我每天用吸奶器擠奶叫老公送去醫院,然後每天下午2點我自己去醫院,6點鐘回家,雖然很累,但是看著寶寶一天天好起來就覺得再累都是值得的。

(圖為做袋鼠式護理)

醫院規定寶寶體重夠4斤才能出院,7月3號,我們終於接寶寶回家啦!寶寶出生一個月內我們辦好了準生證,出生證,上戶口,辦好新農合醫保,寶寶出院時我們只需拿準生證和戶口本去就能報銷。下圖是我家寶寶住院的收費票據,總費用差不多4萬5,因為用藥有甲類乙類,甲類乙類藥物報銷比例是不一樣的,醫院還送了一個大病保險2千多,自費差不多1萬9,算下來報銷60%。對我們這種普通家庭來說真的省了很多錢。

(圖為費用收據)

現在寶寶快6個月了,除了卵圓孔未閉,各方面都挺好的。每個寶寶出生前都是小天使,他們趴在雲端認認真真的挑媽媽,早產寶寶是早到的天使,是因為太喜歡媽媽了,想快點見到媽媽,所以不聽上帝的話偷偷溜下來了。希望所有寶寶都健康平安快樂的長大。

(圖為6月齡)

相關焦點

  • 中國29周及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29周及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18-09-30周及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98%,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 29周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歷經重重困難終於存活了
    8月17日,湖南航天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一名早產兒,小名叫「小玉米」,「小玉米」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9周就意外出生,剛出生時體重僅有1.1kg,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54天的精心救治,10月10日,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小玉米」終於出院了……張女士是高齡產婦
  • 成功救治一名29周早產兒NICU續寫生命的神話
    本報訊41個夜以繼日的堅守,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中心(簡稱NICU)又一次用愛和智慧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成功救治一名29
  • 29周生的寶寶僅920克,有沒生命危險?早產兒主要面臨這幾個問題
    就剛剛有個早產媽媽說她家小王子29周出生的,只有920克,今天已經出生第5天了,正住在保溫箱裡面。早產媽媽問小寶寶有沒生命危險。在我國,29周出生的早產兒成活率還是蠻高的,達到了98%。總的來說,29周出生的早產兒主要面臨這幾個問題:肺部發育不全胎兒的肺部是所有器官中最晚發育完成,大多數小寶寶要到懷孕34周才發育完成,所以在這之前提前出生的早產兒,都會有肺部發育不全的問題。
  • 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什麼情況下,早產寶寶要住院?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和各位準媽媽及早產寶寶的家長,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的相關知識,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一、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
  • 胎齡僅27周體重960克早產兒,醫護人員救治69天成功出院
    原來,妻子肚子中的寶寶在剛孕27+2周便來到了人間。經過69天的積極救治,小寶寶成活下來並順利出院。 該院新生兒科主任王珏介紹,患兒胡某菊,27+2周早產兒,出生體重960克,第二胎第一產。母親第一胎因宮頸機能不全自然流產,雖然此次妊娠孕17周時在醫院進行了宮頸環扎術,卻還是在宮內妊娠27+2周時發生先兆流產,於4月29日剖宮產娩出寶寶。
  • 早產兒為什麼需要住院?來讓專家告訴你
    很多人都知道寶寶早產了,得住院治療。但是為什麼早產的寶寶需要住院治療呢?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在孕37周前(≤259天)分娩的新生兒。根據出生體重進行分類,可將早產兒分為低出生體重兒(體重<2500g)、極低出生體重兒(體重<1500g)、和超低出生體重兒(體重<1000g);根據胎齡即母親懷孕的孕周進行分類,又可將早產兒分類為晚期早產兒(34-36+6周)、中期早產兒(32-33+6周)、極早產兒(28-31+6周)和超早產兒(<28周)。
  • 八個月早產兒要放棄嗎?這樣的父親無情又愚昧
    家長們都希望胎兒順利發育,瓜熟蒂落,等到懷胎十月(其實是40周更準確,即280天而非300天)自然產下。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有些寶寶會迫不及待地「搭了早班車」從媽媽肚子裡跑出來,成為了咱們說的「早產兒」。相比起在媽媽肚子裡待了40周的寶寶們,早產兒在一些方面確實存在著發育不全的缺陷,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無法存活。
  • 生命的奇蹟 29周早產龍鳳胎寶寶健康出院
    (經過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60多個日日夜夜不間斷地守護,近日,一對29周早產、出生時體重分別只有1.2公斤和1.3公斤的龍鳳胎姐弟健康出院)(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正在仔細檢查)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 國內最小早產兒濟南出生:23周零4天530克(圖)
    或是國內出生胎齡最小的  「23周零4天,這可能是國內出生胎齡最小的嬰兒了。」自從27日凌晨接手這個巴掌大點兒的小寶寶,省千佛山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李家惠和同事們就處在高壓的狀態下。不能自主呼吸,氣管插管;  消化系統不完善,沒法吃奶;代謝能力差,血糖一度高達19.7;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且還處於下降的趨勢;血色素僅有9克,下午剛輸上血……從出生開始,這個女嬰就面臨著重重挑戰。  女嬰的媽媽董女士今年28歲,因為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結婚三四年才懷上寶寶,而且還是雙胞胎。結果,小兩口還沒高興幾天,董女士就出現了先兆流產症狀,此後一直口服孕酮來保胎。
  • 出生時僅22周6天 四川胎齡最小超早產兒出院,取名「恩恩」
    今日(4月3日)上午,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一名特殊的新生兒出院了。該新生兒出生時僅22周6天,經過130多天全力搶救、精心照顧,經歷了呼吸關、營養關、感染關及其他相關早產兒併發症等一系列難關後,其體重從550g增加到3840g,各項生命體徵穩定,達到出院標準。
  • 29周早產兒保胎17天後出生 出生時體重1.37千克
    盧通 杜恩 曉紅 媽媽妊娠6個多月的時候就羊水早破,保胎治療了17天,在媽媽肚子裡僅僅待了29周就迫不及待降臨人世。這個女嬰,出生的前前後後牽動了很多人的心。8月30日,記者從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得知,已經出生44天的小舒歡終於頑強地度過了危險期,並於昨日順利出院。
  • 河南24周早產兒搶救數月終回家出生時僅29釐米
    小寶寶躺在醫院暖箱內□記者李曉敏實習生張丹鳳文記者平偉攝影核心提示37歲的劉女士(化名)從來沒想到,肚子中的寶寶會如此「迫不及待」,剛剛懷孕24周便來到了人間。不過,更讓她喜出望外的是,經過114天的搶救和治療,這個小寶寶成活了下來,並於昨天順利出院回家。
  • 湖南早產兒發病率逐年上升 先天性出生缺陷患兒可獲資助
    華聲在線1月31日訊(通訊員 姚家琦 記者 鄧桂明)來自瀏陽市永安鎮的早產男嬰桓桓在湖南省兒童醫院住院時間長,醫療費用也較高,目前已花費18萬醫療費。幸運的是,孩子已申請「愛佑晨星」項目資助,加上農合醫保的報銷,最終家庭只需要支付醫療總費用的30%左右,幫助家庭解決實際困難。
  • 跟大家分享29周先兆早產經歷,宮頸短,保胎3周恢復到3.1了
    但是在七個月左右突發奇想去練孕婦瑜伽,沒半個月就出現了狀況,可能也跟自己一刻閒不住有關係,運動量超符合也有關係,29周出現出血的狀況,一點點深咖啡色的,有點像鼻涕狀(應該是宮頸澤
  • 生活規劃 | 住院75天花費170萬,一張巨額住院收據引起的反思!
    據報導,這是來自武漢某三甲醫院的真實住院收據,該名患者目前仍在醫院治療。這一張收據顯示:住院61天、花費金額約104萬元。而實際上還有別的收據,患者住院75天的總費用已超過170萬元。一起來看看這張收據。
  • 美國住院時間最長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花費110萬美元
    西雅圖一名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時間最長的男子被人們稱為「奇蹟兒童」,現在他已康復,但因長時間住院而收到了1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78萬元)的帳單。70歲的麥可弗洛差點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去世,但他開玩笑說,他62天的住院費用高達110萬美元,這也差點要了他的命。「I opened it and said, 'Holy'!,」 the Washington resident told theSeattle Times.
  • 出生時重540克的早產兒活下來了 得益於廣醫三院早產兒救治系統...
    小月月出院1周後回院隨訪(居中為月月媽媽)。9天拔氣管插管成關鍵26周的月月肺部發育極不成熟,面對的第一大難題就是「保命」——維持呼吸。進入新生兒科後月月立即接受了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並在氣管插管下予以呼吸機治療,但這是一種創傷性較大的治療方式,容易導致肺部感染。「早拔管早撤機」成為行動小組的目標,醫護人員精心做好肺部疾病的治療和呼吸機管路維護,並逐步下調呼吸機參數。
  • 早產兒日後住院風險高
    寶寶的出生對於所有家庭來說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然而對部分早產兒家庭來說卻沒那麼愉快。早產兒身體對外部世界的準備還不充分,身體素質相對較差。近日,由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並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新研究表明,早產兒在整個兒童階段都面臨更高的住院風險,即便是提前1~2周出生的早產兒仍然存在風險。
  • 搶救17次、住院119天,深圳「巴掌娃娃」回家了
    出生時體重只有720克,相當於2個蘋果的重量,住院期間經歷了10餘次的搶救,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裡度過了整整119天……日前,早產兒「小星星」各方面指標達標,從羅湖醫院出院,回到媽媽的懷抱。|24周早產兒出生時僅720克,被下達病危通知書5月15日,31歲的孫女士(化名)因不明原因宮縮早產,在羅湖醫院產科誕下了男嬰小星星(化名)。只在媽媽的子宮裡呆了24周多的小星星,意外地早早來到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