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理龔嶸導讀】Blue Witch發現,「上海國際交流英語」平臺正在匯集一個有著共同教育理想的寫作思考團體,and we are all writing to spread ideas。開始上癮寫「導讀」啦,因為可以第一時間順著作者思路,神遊外面的世界。
今天網絡飛屋駕駛員是華理15級EAP寶寶經濟系蔡雨晗,要去的地方是印尼雅加達,要見的人是了不起的哲學家。
《末日哲學家》片花
《末日哲學家》的雅加達思考
經濟154班蔡雨晗
如果你要選擇一個地方做自己旅行的目的地,你會選擇哪裡?有人說是濃墨重彩的英國,有人會說是浪漫之都巴黎;有人嚮往挪威的極光,也有人追尋斯裡蘭卡的大海。而今天,我,卻想要把我下一個目的地定在-雅加達。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只是緣起於曾看過的一部電影——《末日哲學家》。
電影裡有著亞里斯多德的二元論,有著理性的先祖笛卡爾、牛頓、維根斯坦。主角們提出過三個思維訓練:
1、無限猴子定理 如果你讓一隻猴子在打字機前永不停止的隨機打字,你會塌陷他們可能會打出一部哈姆雷特。(上帝就包含一切的可能)
2、電車難題(理性成為了人類首要的選擇目標)
3、福悖論(矛盾是生活的主題,矛盾來自理性,也來自社會的豐富性)
這樣一群哲學的學生們經歷了他們最後一次思維訓練。假定他們的世界遇到了apocalypse災難性預言,而全世界只有1000座避難所,每個避難所只能容納10個人。在他們的面前就有一個避難所,而這群學生卻有21個人,每個人都有一個特定的職業,他們要選擇誰要留下來度過一年並且承擔繁衍後代的責任。
老師不停地強調要用邏輯要用理性來考慮自己的選擇。這個同樣的實驗他們做了三次,前兩次都失敗了。
第一次實驗中老師充當上帝,因為它蘊含著無限的可能,人類拒絕了上帝,也就走向了滅亡(柏拉圖的思想在中世紀被神學家用來維護神學)
第二次實驗教師代表理性,學生們依靠理性而活,並且在理性的指導下摒棄了理性,最終理性毀滅了世界。(自牛頓開始,人們靠著理性走出黑暗的中世紀但科學也同樣開始威脅人類社會。)
第三次思想實驗人們開始以生活的方式而生活,解脫自我。種族延續、重建文明兩大任務要求必須男女搭配,必須社會精英,於是喪失個人,集體霸權,團滅而終。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為什麼電影的背景設定在雅加達而非美國的一間教室?
在第三次實驗中,是由女主角一人選擇誰去誰留,而她選擇了看似最無用的人,卻讓避難所的生活變得有趣。結合女主角的獨白——個人的生存意義不在未來,不在集體,而在當下。
女主在最後階段拋棄了西方的邏輯,選擇了東方的智慧,放下了種族文明的重擔,而選擇作為個體,活在當下,充實生活。
最後結局的三個場景是對三個試驗結果的呼應:
1、惟生存為意義,就會淪為只會進食的行屍走肉。
2、惟結果為意義,就會在無果時走向自我毀滅。
3、放下所有意義,即刻開釋,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也許下個春暖花開時節,我就會去雅加達走一遭,看看東方的「禪」,想想東方的「靜」,還有seize the day!
華理EAP精神:誠信 求知 求真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