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平倭
前言:每一件違背人性的事情背後,都有著一群迂腐固執的老夫子,同時也有著數量更為龐大的利益團體。
我們以前一直以為,抗倭名將戚繼光消滅的倭寇,都是日本人。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因為有人希望我們這樣想。明朝中後期,肆虐東南沿海的倭寇,並不是一股日本浪人,而是規模極大的海盜團體。
這個團體以海外走私為主要盈利方式,控制著東太平洋和中國南海,把持著中國大陸東南部的海岸線。而且在日本九州、臺灣雞籠(基隆的早先稱呼)擁有穩固的基地。
01.
海盜怎樣變成倭寇
這個海盜團體的前後多代領導人,如汪直、徐海、李旦、鄭芝龍、鄭成功等,都是中國人。這些人雖然馳騁於大洋之中,但是他們的家小,很多都在內地,所以他們必須假扮成日本人,只有以倭寇的身份,出現在大明的官方文書之中,才能保護自己的家人。比如海盜團體的第一代領導人汪直,他的母親、兒子就一直住在徽州(今安徽黃山市)。
另一方面,當地官員也不願意將事實上報中央,否則這就不是倭亂而是民亂了,當地官府治民有責,是要承擔極大責任的。而東南地區的士紳大族,也要拼命捂住這個蓋子。否則他們借著明朝海禁政策,而大發利市的走私活動,就會被中央發現。接下來,無論是朝廷加大打擊走私的力度,還是權勢滔天的大人物,要來分一杯羹,他們都會損失慘重。
於是在各方的相互配合下,一場由中國人領導,而中國人也佔了半數的武裝走私活動,搖身一變,成了東南倭亂。
02.
「倭亂」什麼時候開始
而倭寇肆虐東南沿海,也並不是從明朝中後期才開始的。
明朝從太祖開始,禁止民間海外貿易,只允許官方勘合貿易、朝貢貿易。可貿易量遠遠不能滿足日本、朝鮮等國的需求,於是滋生了海外走私。明朝初期,倭寇就在東南沿海以及朝鮮半島活動了。明太祖還因此事,向當時的日本南朝懷良親王問罪,卻遭遇了使者被殺的外交事故。後來隨著日本南北朝終結,倭寇行為才漸漸減少。而朝鮮半島受到的倭寇侵擾,則一直延續。
倭寇在明朝中期又死灰復燃,是因為遷居北京上百年的北京朝廷,對東南已經沒有建國初期的掌控力度了。東南當地的官宦世家,借用手中的政治權力,以及在當地的威望,壟斷了海外走私貿易。並且對以汪直為首的武裝海商極盡壓榨,激起了對方的血腥報復。倭寇為禍東南就此開始。
03.
倭寇從哪來
那麼武裝海商手下,掌握熟練殺人技能的日本人,又是從哪兒來的呢?這就要看看日本的歷史了。同一時期的日本,自「應仁之亂」以來,經歷了上百年的戰國亂世,國內有大量多餘的熟練武士。這些人不事生產,除了殺人什麼都不會。當從屬的諸侯,被其他勢力消滅後,失去俸祿與領土的武士,便成了浪人,被武裝海商招攬。
可說到這裡,問題還是沒解釋清楚。即便海盜團體的實力很強,但大明官軍也不是擺設呀。怎麼就讓這些倭寇肆虐東南,如入無人之地呢?這是因為明朝中期,土地兼併進一步加劇,衛所的土地也受到了極大侵佔。而享受和平生活上百年的東南地區,武備尤其廢馳,傳統軍戶紛紛逃亡。用來頂數的城市兵,個個偷奸耍滑,未戰先潰,連初到東南的名將戚繼光、俞大猷,都差點被這些城市兵送了人頭。
這也沒辦法,將領本身的能力再強,手底下的士兵根本不按戰略規劃執行,那也沒轍。早先出現在戰場上的局面是,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帶領一部分士兵在戰場上衝殺,結果後面的士兵,直接拋棄主將,逃離戰場。所以戚繼光將軍,在被現實一頓毒打之後,下定決心要從招兵、練兵開始,一步步做起。而且言明,堅決不招城市兵,這才有了日後威震東南的義烏兵。
04.
官場爭鬥
不光是底下軍將,戰鬥力低下,東南地區上層的政治鬥爭,也十分殘酷。來到東南整治倭亂的多任督撫,如朱紈、張經、李天寵等人,發現倭亂的根源是東南海禁,東南大家壟斷海外走私。於是,或向朝廷奏請開海,或私自下令開海,結果均在東南大家的活動下,被革職下獄。
即便到了隆慶朝,有了著名的「隆慶開海」,也只開了福建月港一處小港口。但總歸東南大家對海外走私的壟斷降低了,使得矛盾緩和,倭亂就此平息。其實,仔細去觀察東南倭亂的始末,會發現倭亂的平息,本質上靠的是調整供求關係,而非單靠武力。
戚繼光、俞大猷等將軍,編練新軍,將武裝海商中,徹底蛻變為海盜的頑抗分子,完全消滅,為之後倭亂平息,奠定了堅實基礎。不過佔據倭寇大半的,還是武裝走私商人。只要搶劫的成本高於貿易,他們就會放棄戰爭手段。
05.
平滅「倭亂」的意義
既然東南倭亂,是一場咱們中國人自己,因為貿易政策而產生的內鬥,那它還有沒有意義呢?當然有了,首先它暴露了東南地區,武備廢馳、土地兼併嚴峻的現實問題;其次揭露了地主士紳們,一面高喊「祖宗成法不可變」,另一面借著制度漏洞,大發走私利市的醜惡嘴臉,讓人們不得不正視,現實與禮教的巨大錯位;第三,為國家訓練了一支,擁有實戰經驗與軍事理論的鐵血強軍。
在後來的「萬曆援朝戰爭」中,戚繼光將軍編練的新軍,以及《紀效新書》的新一代傳人李如松,在其中立下了巨大功勞。這一場倭亂,也警醒後人,朝廷的政令嚴禁出海,但是現實的利益與需求是禁不住的。
雖然明太祖擁有極大的皇權,可以根據他所處的局勢,強制推行違背人性的政策。但是時代發生了改變,如果死守祖宗成法,那和刻舟求劍又有何區別呢?每一件違背人性的事情背後,都有著一群迂腐固執的老夫子,同時也有著數量更為龐大的利益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