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宮老太監曾說:故宮72口井,井水卻無人敢喝,為何會這樣?

2020-12-17 大咖說史

清朝一位老太監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故宮中大小水井共有70多口,但是井裡的水卻沒有人敢喝」。為什麼會出現「井水無人敢喝」的現象呢?這井水難道是有毒,還是有什麼令人恐懼的地方?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故宮裡這70多口水井裡的水都是硬水,硫酸鈣等元素眾多,喝多了之後會對人的身體有害。當然,那時候的人並不懂什麼化學,自然也不懂什麼是硬水。

但是,有一點顯而易見,就是故宮井裡的水燒開之後會產生很多水垢。通過這一現象來看,這水絕對是不能喝的。燒開的水都成這樣了,那麼沒燒開的水就更不能喝了。

所以,故宮中的水井裡的水很少有人會喝,而且這水井也並不是用來喝的,而是有其它用途,下文中小編會具體講到。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的水井

第二個原因,故宮裡的水井在明朝時期就已經打出來了,到了清朝已經過去幾百年,歷經了這麼久的風雨,井底已經滿是淤泥以及枯枝敗葉等物。

加上水井沒有專人清理,井中還有死老鼠等物,水源早就已經被汙染了。可想而知,井中的水就算看起來清澈,但也是無人敢喝的。

與性命比起來,一口水實在算不上什麼。畢竟,口渴可以忍一忍,而性命丟了就是丟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看起來清澈的井水

第三個原因,故宮的水井中「冤魂」無數,讓人不敢靠近。最典型的就是「珍妃事件」了。相信很多到過故宮旅遊的人,都見過一口「珍妃井」。光緒帝最心愛的珍妃,就是喪命於這口井中。

當初慈禧為了逃命,卻又不願帶上珍妃,因對她積怨已深,便直接讓人將她推進了井中。一條人命,便葬送在了井中。從這一事件,不僅可以看出慈禧為人心狠手辣,也能看出清朝的腐敗。

對於人命如此輕薄,而且還是皇帝如此寵愛的妃子,卻落得了這樣的命運。這也暗示出了光緒皇帝的處境,根本就沒有與慈禧對抗的權利。

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守護不了,又如何去守護大清國的江山呢?由此來看,大清的滅亡也是註定了的。

圖片:太監推珍妃入井劇照

好了,說了這麼多題外話,我們回到今天的內容上來。故宮中的這些井存在了這麼多年,可不僅是珍妃一人有過這樣的遭遇。後宮中爭鬥不斷,不知道有多少妃子和宮女被太監丟進井底。

古人都是比較迷信的,對於「冤魂」深信不疑,都有畏懼之心。對於這些水井都是十分畏懼,又怎敢來喝這井水呢?當然,也不乏膽大的。但是,由於這水井的水質如此,也不會有人願意冒這個風險。

此外,故宮中的72口井其實都是互通互聯的,如果一個井水被投了毒藥,那麼其它水井都會受到影響

要知道,那時候的妃子嫉妒心理很強,有時候為了阻止某位嬪妃生子,就會用這樣的手段,往井中投毒。敢喝這井水的人就更少了。

圖片:太監扔妃子入井中劇照

第四個原因,就是找到了更好的水源。這一個原因至關重要,如果沒有水源代替,那麼上至皇帝,下至太監宮女,都需要飲用這水井中的水。

玉山泉水就是代替的水源,每天清晨,就會有太監將優質的水源運入宮中,皇帝根本不用操心。那個時候,都是按照尊卑等級制度的。

泉水的分配也是按照這個制度來,皇帝有50桶水,而皇子公主以及嬪妃們則有25桶水。而像那些宮女太監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能分到一點生存必須用水就不錯了。

如果那些宮女不願,那也得有皇帝寵幸,那樣才有嬌貴的資本。才有喝玉山泉水的資格,不然的話,也只有乖乖喝故宮中的這些井水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玉山泉水

第五個原因,這井水的主要用途並不是飲用,而是用來「滅火」的。大家都知道,故宮中的建築大多都採用的是木質結構,而木材都是容易著火的。一旦某座建築物著火,就會形成連鎖反應,造成大規模的火災。

這時候,一套完美的「消防系統」就十分必要了,而這72口井便是整個消防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說,這井中的水實際上是用來預防後宮中的火災的

一旦後宮發生火災,到護城河中去取水肯定是來不及了的,所以建築師們便挖了這72口井。

圖片來源於網絡:護城河的水

當然了,這井水雖然主要目的是用來防範火災,但實際上,還是會有宮女太監把它當作生活用水。其實,那位老太監的話過於絕對了。

「無人敢喝井中水」,也許是大家明面上這麼說罷了,背地裡大家還是會偷偷飲用,這樣的情況也是有可能存在的。畢竟太監宮女們因為身份卑微,每天能分到的水就那麼多。所以,有時候還是會用到水井中的水

明朝的時候,紫禁城有幾萬人住著,那麼多人,僅憑運回來的山泉水是絕對不夠的。就算到了晚清的時候,再衰敗,紫禁城也還有一萬多人。

圖片:身份卑微的太監劇照

這一萬多人也不可能全部靠玉山泉水來支撐,相信皇帝也不會太考慮宮女太監飲用水的事情。畢竟,紫禁城中有這麼多水井,不都是給你們喝的嗎?你們不願喝,那也怨不了我,有些人還可以喝護城河的水啊

要知道,這護城河距離遠,來去一趟要花費大量時間,而宮女太監可沒什麼時間,他們的主子也不會允許。另外,從護城河取水也是非常麻煩的,還要耗費過多的物力,實在不划算,所以也只能喝井中的水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從井中打水

當然,相信大多數太監喝的都是靜僻處的井水,主要是不讓別人看到自己喝井水,也許是害怕其他人說閒話吧。所以說,前人的話不可以盡信。雖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看待。

各位,你們說呢?就像這位老太監說的,故宮裡的72口水井無人敢喝。很大程度上,其實這是一句誇大的話語。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故宮裡有72口井,為啥卻沒人敢喝裡面的水?
    古詩中提到: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水井和灶臺旁邊有古老的遺蹟,連桑竹都很古朽,可見這裡應該有些年頭了。中國古代文化豈能離不開水井呢?然而作為身份高貴的代表,紫禁城當中的水井其實也很系統化,但是為什麼故宮有72口水井,生活在紫禁城裡面的人們卻不願意喝故宮裡水井的水呢?北京故宮是從1406年開始規劃建設工程,到1420年基本完成擴建工程。是一個長方形的城池,在明朝和清朝兩個朝代當中,紫禁城的身份標杆著中國王公貴族的高貴身份,來往的人們身份都是極其珍貴的,普通百姓只能遙遠的仰望著紫禁城。
  • 皇上喝玉泉山的水,為什麼故宮中有那麼多口井?
    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古代叫做紫禁城。明清時期這裡居住了二十四位皇帝,現在的故宮佔地面積有72萬平方米,而房屋大概有9000間房屋。故宮已經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每天都會迎接幾萬的遊客。那麼這麼多遊客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故宮中有很多口井。
  • 故宮70口水井,沒人敢喝井裡的水,聽了這3個原因後你就明白了
    在古代,人們的飲用水來源除了從河中、湖中取水,最常見的便是從井裡打水了。可以說每一所古代建築都離不開水井的構造,而從古至今,人們關於井的傳聞也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故宮裡的70多口井。而與這樣的人口基數所匹配的,自然就是故宮裡的水井了。如今的我們遊覽故宮也能看到故宮裡星羅棋布的水井,很多人會覺得,當時故宮的人們想要喝水,就從井裡打水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根據統計,故宮裡大概有著70多口井,但是在當年,沒有人敢喝故宮井裡的水,井裡的水上到皇帝、下到侍從是都不敢喝的。這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相傳故宮的井下鎮有龍嗎?
  • 故宮內有70多口井,但裡面的水為何沒人敢喝,知道原因你也不敢喝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是明朝時建設的,距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曾經先後住進去幾十位皇帝。故宮裡面發生過許多事情,留下一些傳說故事。紫禁城之中,有故宮,故宮可以說是中國一項偉大的財富。
  • 故宮最少有70口井,為啥還要費力從玉泉山拉水,其實這井另有作用
    故宮是現今世界上,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是世界五大宮之首,相信大家假期的時候,去北京遊玩,必定會去故宮逛一逛的。在故宮裡,有這樣一種情況,故宮有很多口水井,據不完全統計,故宮裡面最少有其實口井,以前的井,都是比較大的,這是人們生活用水的來源,雖然故宮井多,但皇宮裡的主子們,並不喝這裡的水,喝的水都是接的山泉水,那這些井,又有什麼用呢?
  • 慈禧逃難時,曾扔無數珍寶在故宮井裡,為何至今無人敢撈?
    但是說回正傳,既然知道了有大量的珍寶,那為什麼到現在都還一直無人敢打撈呢?所謂年代久遠,還有一個重要影響就是歷史因素,宮中向來多是非,過了那麼多的朝代,故宮的井裡已經不知道有過多少冤屈枉事,前文提到的珍妃就是如此長眠井底,可想而知那些可憐的宮女就算是被投入井裡也沒有多少人會去關注。
  • 故宮中的井有很多,如果真的將水抽乾,會發現文物麼?
    井取水的地方地下水位非常低,因此取水可能需要10米以上,甚至20或30米。在挖井時,為了減少工作量並確保井壁不坍塌,直徑不會很大,特別是在井口,直徑會更小,僅略大於抽水桶,以防止人、動物等掉入井中。通常,用來打水的水桶很少被撈出來。
  • 喝了墨江雙胞胎井裡的水,就能生雙胞胎?簡直不敢置信
    喝了墨江雙胞胎井裡的水,就能生雙胞胎?簡直不敢置信說到墨江雙胞胎多的現象,沒有很明確的科學解釋。世代生活在那裡的哈尼族認為,在北回歸線標誌園有一口雙胞胎井,備孕的夫婦喝了井裡的水,也就因此生了雙胞胎。這個說法說開之後,很多年輕的夫婦都會到井邊打一勺井水喝,祈求能夠生一對雙胞胎。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已經成為一種儀式和期望。
  • 故宮有70多口水井,為何飲用水還要去玉泉山運?珍妃是這樣解釋的
    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居住寢宮,其建築之宏偉,規模之龐大,由於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皇帝居住的地方多多少少都具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房屋9999.5間之謎,70多口水井卻不敢飲用之謎等等。很多人有這樣一種疑問,房屋還能有半間,難道是只休了一半嗎?其實不是的,當時朱棣準備修建故宮的時候,是準備修10000間房的,結果才剛開始修建,朱棣就做了一個夢,夢醒之後朱棣下令少修半間。原來他夢到玉皇大帝大怒,說天宮才剛好10000間房,難道他想與天宮平起平坐?
  • 【閱讀】老屋門外的那口井
    被歲月磨下深深印痕的轆轤,以及明光閃亮的把手、直徑約三公分粗的牛皮井繩、青石砌成的井口被絞水人下井繩時勒出的那條光滑渠槽……,這口渾身透著滄桑的老井,它經歷了多少年代,是哪位祖上打造,恐怕很難考證清楚,它與近在咫尺的那棵滄桑遒勁的老槐樹一樣,高壽幾何,無人知曉。
  • 汝州市:這個村有口百年轆轤井,曾是全村人的「救命井」
    說到轆轤井,年紀稍長一點的人們可能還會想起那在過去歲月中,遍布在鄉村的、由轆轤頭、支架、井繩等部分構成的民間汲水設施。如今的年輕人幾乎不知轆轤井為何物,即使知道的,也大多是從影視劇裡看到的、亦或者是在書畫或者攝影作品中展現出來的情景了。筆者與朋友到小屯鎮張村做曲種普查。
  • 故宮紫禁城中的詭異傳說,珍妃井、陰陽道、掌燈宮女,匪夷所思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帝王住所,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位於北京城的正中央,坐正北朝正南,背山面水,可以藏風聚氣,具備五行八卦,生生不息,可以說是最好的陽宅風水寶地。難道是夢遊,總不可能一群人集體都在夢遊吧,不信邪的他們又嘗試了幾次,醒來都出現在走廊裡……如果說消防員這事兒只是坊間傳說,或許也說得過去,畢竟事情的經過到底是怎麼樣,或許也只有這幾個消防員的當事人才最清楚。但位於紫禁城東北的寧壽宮區域開放參觀以來,陸續又不少遊客看到提著宮燈的宮女,眾目睽睽下憑空消失,讓人摸不著頭腦。
  • 故宮出現了許多的故事,你還敢進去看一看嗎?
    有的人說,這口井裡面淹死過很多的人,裡面有皇帝的寵妃、有太監、有宮女,其實水井原來就是一口普普通通的井。但是在之後的歷史裡面,就要回到到當時的慈禧太后還在世的時候了。聽說八國聯軍侵略我們中國的時候,慈禧躲在皇宮裡面非常的害怕,她特別的擔心敵人會進攻到宮裡來。
  • 皇宮裡有七十多口井,為什麼沒有人喝井水,反而跑玉泉山拉水喝?
    皇宮裡有七十多口井,為什麼沒有人喝井水,反而跑玉泉山拉水喝?大家好,我是小天,紫禁城裡有七十多口井喝水非常便利,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喝井裡的水呢?反而要跑到玉泉山從那邊拉水回紫禁城裡喝?主要是因為北京那邊的水質不好,其實就算現在很多居住在北京的人家裡面都裝了淨水機之後燒開了才能喝!不單單只是水的質量問題,水井裡動不動就牽扯出來了許多事情,那個時候宮裡面太亂了,尤其是後宮,經常牽扯人命,有很多宮女因為在宮裡面受不了折磨,於是就投井自盡了,屍體都是在很久後才能發現,都腐爛了那水還能喝嗎?
  • 故宮水井那麼多 但是為什麼還要去玉泉山取水喝
    紫禁城裡面有70多口水井。這些水井的分布也很合理。顯然,當年的設計者,是預備這70多口水井作為紫禁城人員飲水之用。一般來說,打井就是為了飲水或者灌溉之用,有一句古話都是「飲水不忘掘井人」。但是在故宮裡面,有70多口井,卻沒有人敢喝裡面的水。
  • 故宮珍妃井保留至今,有怎樣的寓意,背後又有什麼悽慘故事?
    一提到北京就會想到故宮,故宮已經變成北京的標誌性建築,如果來到北京沒有去故宮的話那可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故宮每一天都會迎來很多的遊客,人們都很好奇以前皇帝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在故宮到處都是裝潢奢華的宮殿,但是也有例外的地方,那就是位置很偏僻的冷宮,這些地方到現在已經有些破舊了,而且冷宮裡面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多西,一般這些地方是不對外開放的。在故宮有一個地方總是透著悽涼的景象,這個地方就是珍妃井,其實在以前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水井,但是自從慈禧將她推到井中這裡就成了她最後的歸宿,這口井也用她的名字命名。
  • 《難忘的轆轤井》
    無論如何,母親都不能接受這一切:「三十多年的井咋說枯就枯了呢?他爸活著時不是說井水越用越甜,越用越旺嗎?可…… 。」        有時母親自然不自然地搖著轆轤把水桶放入井底,當聽到水桶撞擊井底沙子發出「咚咚」的響聲時,才確信井里真的沒有水了。
  • 珍妃到底是如何被塞到不到10寸的井裡的?慈禧真是太有心機了!
    到故宮旅遊過的朋友,都會知道宮裡有很多的井,也知道這些井裡的水都不能喝。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珍妃井了。據說過去有很多宮女都被推進了井裡,是有很多冤魂的,每當夜幕降臨珍妃的冤魂就會從這裡爬出來哭訴自己的遭遇,讓人聽了背後一陣寒意。
  • 聽說這個地方有口井,喝了水以後可以生雙胞胎!
    聽說喝了水就可以生雙胞胎——雙胞胎井在神奇美麗的雲南,有一個叫墨江的小縣城裡,有一口雙胞胎井,井水清澈,據村裡的人講,喝了井裡的水,就會生下雙胞胎。別管怎麼樣,去喝這個水還是很好的!男的小編覺得最好還是不要喝了就是以上面那個井建的——雙胞胎文化園區以兩潭清澈見底的雙胞井為主,公園以展示雙胞文化和生殖文化為主體,以「水」為景觀軸,遊路為紐帶,連接各景觀節點。景觀主要由大門入口廣場、雙胞文化長廊、兒童遊樂場、雙胞井文化廣場、陽文化廣場、陰文化廣場、求子殿。
  • 故宮每天關門之前為何先鎖珍妃井?傳說很恐怖,事實很簡單
    而今天我就要給各位看官講講這個流傳至今的「珍妃井」。傳說這個井呢,沒到了晚上,就會發出彈琴,唱歌來訴苦自己的悲慘遭遇,而據說這個人就是珍妃。這說出來著實有點讓人感到懼怕。以及每次到了關閉故宮的時候,都要去把珍妃井給鎖上。這有道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