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與錢財的多少有關係,但是並不具備絕對的關係。錢財的多少決定這個人的社會地位,以及自身的生活水平,但是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道德水平與人格的高尚高低與否。
大家交朋友看重的是個人的道德是否純正,品格是否高尚,能力是否超群,志趣是否相合,其次是錢財的多少。
一個人道德是否純正,可以給人以安全感。在這個過度追求財富的時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已經成為了人生常態。個人信用的欠缺,導致很多人安全感極度匱乏。孤軍奮鬥是每一個人真實寫照,都需要找一個自己完全能夠信賴之人,去傾訴內心深處無法輕易訴說之苦楚。這時候一個道德純正之人剛好滿足自身需求。你給予他足夠的信任,將心中的情緒和盤託出,而他也對事情這些守口如瓶,彼此心照不宣正常交往。
品格高尚者則更容易堅持原則。行為處事有自己的底線,不會輕易受到外力影響,而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行為。與這樣的人交朋友,可以緩解自己自己緊張的情緒,得到片刻的優先輕鬆。
能力上出類拔萃,雖然暫時不富有,但是只要肯努力工作,腳踏實地付出,他便會出頭之日。與他交朋友可以在很多時候得到幫助。雙方在互幫互助之中不斷進步成長,最後實現雙贏,這亦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與志同道合之人交友,雙方會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彼此可以更好地進行交流,如同俞伯牙與鍾子期一般,留下了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話。
俞伯牙是一位擅長彈琴的音樂家,有一天他在山崖下彈琴,正當高興之時,琴弦斷了。這時候一個砍柴的人走了出來,這個人正是鍾子期。鍾子期也懂音樂,於是兩人便交談起來,彼此情投意合,感覺相見恨晚。於是俞伯牙提出讓鍾子期猜一下他彈琴時在想什麼,鍾子期便答應了下來。
俞伯牙開始彈奏,曲音剛落便聽鍾子期贊到:美好啊,大人的志向在於高山。俞伯牙沒說話於是又開始彈奏,一曲剛終,便聽鍾子期讚嘆到:美好啊,大人的志向在流水。
鍾子期的兩次讚嘆都倒出了俞伯牙的心事,於是伯牙主動提出與子期結為異性兄弟,並約定第二年再聚。
第二年俞伯牙來到此地尋找鍾子期,聽聞鍾子期在前段時間得病去世了。傷心欲絕之下,決定再也不彈琴。因為伯牙覺得除了子期之外世上再無知音。
自身錢財的多少只能決定現在,而不能決定未來的好壞。大家為了掙錢都是在相互算計。有用之時呼朋喚友;無用之時,異途旅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難交到真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