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7 09: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導 實習記者 胡錦
近年來,隨著健康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水果成為了越來越多家庭必備的消費品,也成為不少上班族鍾意的下午茶點心。尤其是伴隨著經濟能力的提高,「洋」水果等過去高品質、新奇型水果也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
需求催生市場,我市的水果店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記者發現,在我市不少街區,往往不到100米的範圍內就有數家水果店集聚在一起,一個又一個「水果商圈」日益成型。白熱化的競爭下,這些水果店生存狀況如何?市場空間怎麼樣?各自又有什麼妙招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發展壯大?
商家正在製作果切拼盤
永城水果大戰正酣:
100米開了5家水果店 市民每天都能吃到打折水果
「開業酬賓,全場精品水果8.8折。」日前,家住高鎮商業區的俞女士突然發現,自家路口又開了一家水果店,看到打折促銷活動讓她忍不住又選購了一堆水果。進門一看,記者發現這家水果店面積不大,擺放的水果品類也不多,一名店員正在把水果切成拼盤裝進餐盒,等待外賣小哥來送單。
令人驚奇的是,我市某大型連鎖水果店就在這家水果店的對面,兩家水果店隔路對望,各自打出本店特色,一副摩拳擦掌大幹一場的模樣。
摩拳擦掌的還不僅這兩家水果店。逛了一圈,記者發現,以這兩家水果店為起點,周圍100米內竟然還有三家水果店。
100米的街道內有5家水果店,高圳路上的水果大戰毫無疑問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現在幾乎每天都能有水果店搞活動,每天都能吃到打折精品水果。」俞女士說,水果店越來越多,商家打折力度和頻繁程度也越來越大了,還會經常推出充值送禮等活動,有些店的營業時間還延長至凌晨兩三點。
市場擴容趨勢明顯:
日常消費月均上千元 服務行業需求漸成消費大頭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永城水果大戰,已經從最早的「圈地運動」,變成了如今面對面廝殺的「白刃戰」。
「好在目前市場也在不斷擴容中,也暫時不會陷入純價格戰的泥潭。」阿偉水果巴黎片區負責人汪錦華說,以高圳路的水果商圈為例,雖然附近的水果店很多,但周邊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在日益增強,尤其是背靠高鎮商業街區,人流量大,水果店競爭雖然激烈,但市場往往維持在基本飽和狀態,暫時不會「泛濫成災」。
家住巴黎商街的胡女士驗證了汪錦華的說法,「水果基本上兩三天就要來買一次,一個月花在水果店的錢怎麼也得要1000元吧。」
「水果點心作為客戶小福利,是我們最大的消耗品之一。尤其是水果,幾乎每天都要更新,不然會影響客戶體驗,為此,我們也和水果店達成了長期合作。」在高圳路上開棋牌室的吳先生說,在每年旺季,他的棋牌室十個房間常常全天爆滿,每天光買水果就要花上數百元。
事實上,記者走訪我市其他水果店集聚的街區發現,在居民小區、商業集聚區基本上都形成了類似的水果商圈。而且商圈內,水果店必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價格便宜,有的精裝高檔,滿足了不同的消費需求。
競爭激烈生存有道:
水果店各有特色 瞄準精品水果快送「切」出蛋糕
市民周紅霜在總部中心上班,每天下午和同事一起叫一份鮮切水果已經成了她們的每日必備。「鮮切水果既方便又快捷,而且一次性能吃到多種不同的水果,很適合我們。」周紅霜說。
在我市,像周紅霜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方便又快捷」的果切已然成為市場寵兒。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就有越來越多的水果店開始瞄準果切市場。「陳先生」水果店的負責人陳航就是其中之一。
在陳航看來,高圳路商圈的各家水果店,其實各有特色,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有些店鋪面積較大的,主要針對到店消費人群;有些則是線上線下各佔一半,而我們則是重點針對線上外賣市場。」陳航說,正因如此,他店內的水果擺放只求精,不求多。
「果切利潤更高,但對水果品質要求也更高。不僅如此,精品水果只是做果切的基礎,經過三年多摸索,我們還形成了自己的果切擺盤美學,對每一個果切員工都要進行培訓。」陳航說,瞄準精品果切快送的細分市場,正是他敢在原本就競爭激烈的高圳路水果商圈開新店的底氣。
到店消費追求體驗:
「擺貨美學」興起 多元經營漸成小店標配
「經營水果店最怕損耗。」汪錦華說,店內囤貨多了,要是賣不掉就浪費,但囤貨少了,消費者進店後沒有琳琅滿目的視覺衝擊會大大降低購買慾。
為了解決這個煩惱,汪錦華提出了水果「擺貨美學」,希望能用較少的水果,擺出數量很多的感覺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傳統水果店大多以平面擺放的方式為主,而自己店內採用的是階梯型貨架,水果都呈斜坡式擺放,一眼望去整齊劃一,而且也不會壓壞下面的水果。」汪錦華說。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風幕櫃內高檔水果的消費需求,汪錦華還會將這塊區域內的水果提前清洗統一包裝好。「這塊區域的水果擺貨不求多,只要好看。」汪錦華說
事實上,汪錦華的「擺貨美學」已是水果商圈內的常態,不少水果店還對該理論進行了一些創新。在市區一家名為「農族果業」的水果店內,記者發現店內的貨架和裝修都別具風格,木質貨架和稻草搭建的棚頂著實讓人感覺置身果園,流連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小店,在水果品類上不能與大店鋪相比拼,但卻別出心裁,用零食來彌補。在「陳先生」水果店內,記者看到店內除了水果,還售賣各式零食,在一個三層風幕櫃中,零食佔到了兩層,反而多於水果。「我們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上班族等,進口零食搭配果切售賣銷量也不錯。」陳航說。
編輯 董碧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