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戚一起帶2歲孩子吃飯,被這一幕震驚,真正飯桌上看教養

2020-09-18 飛飛家庭育兒

前幾天有感觸,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抽出專門的時間,飯桌上也不僅是讓孩子吃飽喝足就夠了,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趁機培養孩子的教養與素質。

上周末,和親戚一起帶著2歲的寶寶去吃滿月酒。

坐在同一桌的也大多帶著孩子,開飯前大家有說有笑,但是當盤子端上來的那一刻,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帶孩子的媽媽還沒等盤子放穩,迅速端到自己面前,拿起筷子往孩子碗裡撥了一大半,其餘的家長也不甘示弱,甚至直接從服務員手裡接過盤子。

飯吃了還不到一半,已經有人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帶走了,我們只好帶著還沒吃飽的小朋友一起回家了。

現在的家長愛孩子,處處以孩子為優先原則。

吃飯時也一定將最好的放到孩子碗裡,孩子先吃,孩子吃不完剩下的大人再吃。

有的孩子在盤子裡翻來攪去,專挑自己愛吃的,家長不但不去指責反而寵溺一笑:「看這孩子吃飯多好。」卻不知長此以往下去,會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

一頓飯不過是一個人利益取向的縮影,而餐桌教養,則可以在無意識行為裡最大程度的表現你個人的整體風貌和氣質。

和大人一起就餐時,教會小朋友點菜

曾經有一次,朋友一家人出去吃飯,讓6歲的女兒珊珊點菜。珊珊第一次自己點菜,開心不已。

她認識的字不多,讓爸爸給她念菜單,一聽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忙不迭地用鉛筆在一旁做標記。很快,菜點好了,珊珊滿意地把菜單放下。

朋友假裝好奇地問她點了什麼菜,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雞翅、魚、蝦、土豆,還有芒果汁。

「都是你想吃的嗎?」珊珊高興地點點頭。

朋友又微笑著看她:「那你點了爸爸媽媽想吃的菜嗎?」珊珊沉默了一下說沒有。

朋友說,「如果媽媽只點自己想吃的,不點你喜歡的,你開心嗎?」珊珊搖搖頭。

朋友又說,你看,點的菜是大家一起吃的,有些東西,你喜歡吃,別人不一定喜歡,我們不能只顧自己喜歡呀,對吧?

珊珊思索片刻,重新拿起菜單,詢問爸爸媽媽的喜好之後,重新點了菜。

後來出去吃飯,讓珊珊點菜的時候,她都不會像第一次那樣,一股腦全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在點菜前都會先問爸爸媽媽想吃什麼。

每一個孩子,一生中至少都會有一次,眼裡只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能否從眼裡只有自己,到關注自己、也關注他人,父母的引導很關鍵。

帶孩子去吃飯,讓孩子在點菜的過程中,除了滿足自己的喜好,也培養為他人考慮的意識。

點菜時能照顧別人口味,這樣的孩子,其他事情上也不會一味地只顧自己。懂得為他人考慮的小孩,長大以後,也會是一個善良的人。

教會孩子禮貌待人

有一次和妻子在外面吃飯,旁邊座位坐了一對母子,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那天剛好是用餐高峰期,上菜很慢,小男孩似乎很餓,嘴裡一直嘟囔著「怎麼還不上菜啊」。

這位媽媽和小男孩說,要不你去問問我們的菜快好了沒。

小男孩聽了,坐在位置上,對著路過的服務員喊:我們的菜什麼時候好?

很快,服務員把菜端到桌上,小男孩抱怨了一句:你們怎麼那麼慢?

這期間,媽媽一直沒有說話,直到小男孩吃完飯,放下碗筷後,她便開始問:「以前媽媽教過你,有禮貌的孩子詢問別人時要說什麼呀?」

小男孩想了一下,說:要先稱呼別人,然後說「請問」。

「別人幫了我們,我們要說什麼?」

「說謝謝。」

這位媽媽又說,你剛才催菜的時候沒有說「請問」,也沒有稱呼,也沒有對上菜的服務員姐姐說「謝謝」,懂禮貌的孩子是不會這樣的,對嗎?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母子兩人都吃完了,這位媽媽說餐巾紙用光了,讓小男孩自己要一包紙。男孩猶豫了一下,叫住邊上的服務員,說:姐姐,請問你們有餐巾紙嗎?我想要一包紙。拿到紙巾後,脆生生地說了一句謝謝。

這位媽媽用一頓飯的機會,讓孩子重新懂得了什麼是禮貌,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叔本華說: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於,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禮貌地對待他人,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基本素養的體現。禮貌是人與人交流最基本的態度,那些頤指氣使的無禮之人,終會遭受厭惡與排斥。

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好的餐桌禮儀會讓孩子從小就更討人喜歡,長大後進入社會也更受歡迎,而這些陪伴他們一生的好習慣會在他們踏入社會後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焦點

  • 4歲兒子飯桌上翻菜,孩子飯桌上的小舉動,可能影響他一生的教養
    「飯桌見人品」:真正的愛,需要講究次序,是一種教養的體現吃是人類最基本的行為之一,而在中國,對吃有著重要的講究。俗話說:飯桌見人品,你跟一個人是否有共同語言,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往往一頓飯就能有所體現。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周五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周六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
  • 童憶園-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01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教養周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小孩子一直沒消停,沒吃幾口就到處亂跑,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自己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即便這樣,我覺得,就憑孩子的表現和媽媽的態度,他將來恐怕要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因為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生活。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日後的成功程度!(千萬父母受益的好文)
    【考壹佰導讀】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孩子通過的坐姿、動作、神態、表情、目光等,已經用無聲的、豐富的語言在告訴人們你是誰的孩子。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毫不誇張地說:真正的教養在飯桌上。一個孩子餐桌上的行為,就是他素養的底色!
  • 一個孩子的家庭教養如何,就看他飯桌上的吃相,藏不住的
    後來,我才意識到有時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往往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家庭教養,在飯桌上的吃相,暴露出的教養問題,藏不住的。,孩子吃飯時的表現,能夠真實地暴露出他的心理狀態以及教養。知名的文化學者馬未都曾經講過,有一次他跟孩子的朋友吃飯,飯後他覺得對方不可深交。原因是,他看見對方吃飯時習慣性地把筷子插進菜裡,然後再翻上來,反覆扒拉幾下,才夾起自個的菜吃。在飯桌上吃飯不顧及別人的孩子,自私自利,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後來,他兒子的朋友,果然就因為一點小利益,做出了因利忘義的事情。
  • 百年樹人|飯桌上的教養,影響孩子將來的生活!
    」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教養周六和朋友吃飯,其中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
  • 提醒家長: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周六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扒著自己喜歡的菜吃,最後碗裡放了一堆菜沒吃完。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如果孩子不改變,將來很可能要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
  • 還在忽視孩子的飯桌禮儀?看李嘉誠的請客吃飯,小細節大成敗
    飯桌上的交往,決定未來的發展。一、對孩子的飯桌教養,父母都有著什麼樣的忽視大多數的家長只關注飲食的營養搭配是否均衡,對於飯桌上的禮儀卻很少關注。多數家長都見慣了孩子在餐桌上吧唧嘴翻菜的行為,覺得這是天真爛漫的表現。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 家長必讀
    飯桌上,男友的表現卻讓人大失所望——一路風捲殘雲,嘴裡塞得滿滿的,又去不斷夾菜到碗裡。 這頓飯之後,女孩便跟男友提出了分手。飯桌上的教養,影響著孩子的婚姻和交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甚至預示著他一生的成就。
  • 「家庭」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
    周六和朋友吃飯,有對夫婦帶了個9歲的小男孩,席間孩子一直沒消停,從其他客人身邊擠進餐桌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雖然孩子很優秀,可從那以後,我給這對母子打上了沒教養的標籤。如果孩子不改變,將來很可能要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因為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生活。
  • 孩子飯桌上的表現,藏著孩子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
    真正的家庭教育,就藏在小小的一方餐桌上,藏在平常的一日三餐裡。03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是因為什麼事跟對象分手的?高贊回答裡有這樣一條:因為一頓飯。她寫道:和男友交往快半年了,雙方都覺得挺合適,就趁著假期帶男友回老家給父母看看。
  • 【師說言論】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飯桌上的教養,影響著孩子的婚姻和交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甚至預示著他一生的成就。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曾說:「沒有什麼是一頓飯局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兩頓。」中國人的餐桌,吃的是飯,組的是局,看的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 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吃頓飯就知道了,飯桌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吃飯時的風格,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和教養來。一個在吃飯上表現得自私、處處只想著自己的人,即使他文化水平再高,也不會被認為有教養。更多的父母關注培養孩子數學邏輯思維、英語聽說讀寫、語文的寫作和閱讀,往往疏忽了離自己最近的教養方式,家庭飯桌教育。
  • 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看你的孩子,覺得你很沒有教養
    小孩大概兩歲左右,他喜歡拿著鑰匙猛敲飯碗,「碰」一聲,把鑰匙扔在隔壁弟弟的桌前,幸虧弟弟躲開了;吃飯的時候,便圍著桌子跑來跑去,在地上爬來爬去。在坐的人試圖讓他別趴著地上,會髒,但越說,他仿佛笑得越開心。到最後切蛋糕的時候,他哭鬧著要站在桌面上,吃那塊還沒分完的大蛋糕。他一哭,父母便抱他站在桌子上,他拿著叉子,在大蛋糕上面,吃起蛋糕來,臉上帶著滿足的笑臉。
  • 吃飯切記:別讓孩子在飯桌上哭
    三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帶他去故宮,中午飯是在裡面的餐廳裡解決的,座位有限,排隊的人很多,我們桌子旁邊有一個老太太在等座位,全程觀摩了兒子的進餐過程,讚不絕口。  「這孩子吃飯真省心,比我們家那個強多了。」  然後就開始和我們討教經驗,順帶把旁邊另一家帶孩子等座位的媽媽也發展成了聽眾。  每次和其他媽媽們聊天,聽她們為孩子吃飯的事兒發愁,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孩子長大有沒有出息,從飯桌上就能看出,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文丨合格父母導語有這麼耳熟能詳一句俗語是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可能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是我們從日常的生活經驗中就可以判斷出,這句話你是有一定的正確性在裡面的,俗語可能不是太正確,但也有其道理所在。
  • 人到中年,一個有教養的人,她在飯桌上多半會有這些表現
    其實在飯桌上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如何,無論是從這個人的語言,動作還是神情,都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教養如何。真正有教養的人,她在飯桌上都會有很多方面的表現。所以說,飯桌上的文化,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內涵。那麼究竟是哪些表現,是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教養呢?
  • 低情商的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這3種表現,父母要留心
    由此可見,培養情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的關鍵期,如果你想判斷自己家的孩子是否是「低情商」,那麼從孩子在飯桌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1)在飯桌上亂說話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經常帶他們去串門,難免會在朋友家吃飯,如果這時孩子在飯桌上說了一些不恰當的話,就會引起別人家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