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公裡,手搖車一路向北
為鼓勵更多的殘障人士擁抱生活,3位青年計劃從西雙版納「騎行」到北京
「手搖中國」公益項目發車儀式。
「其實,我們都是坐著輪椅的『健康人』。」5月11日,貴陽實瑤酒店,王豐向貴州當地的脊髓損傷者分享了他們「走出去」、活出自我的故事。
「手搖中國」公益項目由美國人Josh-ua和Domonic,以及來自山東的王豐於2014年發起創建,他們希望通過手搖車和其他適能運動項目,幫助更多中國的殘障朋友走出家門享受生活。2015年,三人以手搖車為交通工具,從香格裡拉經過420公裡的長途搖行到大理古城。2016年,他們再次出發,從大理到西雙版納,全程750公裡。
這次,他們的挑戰更為艱巨。3個月時間,從西雙版納出發,跨越貴陽等10餘座城市,最終到達北京,通過手搖車的力量完成5800公裡的徵程。完成挑戰後,他們或將申報金氏世界紀錄。
脊髓損傷,4年沒有出過家門
今年34歲的王豐坐輪椅已坐了19個年頭。
1998年11月的一天上午,王豐和同學去河邊釣魚。他突然感覺腰疼,試圖站起來,但失敗了。他從未想到,從那之後,自己再也沒有站起來。王豐被診斷為急性脊髓炎,腰部以下終身截癱。對兒子寄予厚望的父親因為情緒低落抑鬱過重,確診5天後,王豐的父親因心理壓力過大,跳樓身亡。
像很多青少年一樣,王豐也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間的繁華。」他的夢想碎在了路上。
出院回家,王豐意志消沉,常常一個人坐在房間裡黯然神傷。4年時間,他沒有出過家門。「這輩子就在這屋裡,哪兒也不去了。」
只有王豐的母親一刻都不曾放棄,堅持每天給王豐進行理療按摩。王豐的同學、好友也給予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勵。王豐慢慢地「走出來」,回到久別的世界裡,心裡就越發敞亮了。
據了解,我國至少有約130萬脊髓損傷者,並且以每年5至7萬的速度增長。「中國有那麼多脊髓損傷患者,願意正視自己的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王豐說。
3人創建「手搖中國」公益團隊
2014年,偶然遇到同樣是脊髓損傷的Domonic,以及積極樂觀的小夥子Joshua,三人一拍即合,一起創建了「手搖中國」公益團隊。
「我很喜歡中國,在中國生活了15年,我希望做點什麼來回饋這個國家。」Joshua是「手搖中國」團隊中唯一一位非殘障人士,他希望幫助更多中國的殘障朋友勇敢地打開心門,走出了家門,開始擁抱生活的美好。
「手搖車不僅僅是一種看起來酷炫的交通工具,它更託起了脊髓損傷傷友們再次融入世界的夢想。」Josh-ua說,手搖車是一項「適能」的自行車運動。這項運動可以讓任何人僅用上半身的力量進行騎行和變速調節。手搖車也是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最新的運動項目之一。
2015年5月,「手搖中國」踏上了他們的第一次徵程。王豐、Joshua和Domonic挑戰雲南山地長徵,3人從香格裡拉經東環線白水臺、虎跳峽、玉龍雪山、麗江,經過420公裡的長途搖行到大理古城。
2016年3月,他們又從第一次的終點大理古城再次出發,用了10天的時間,經過750公裡的長途搖行到達目的地西雙版納景洪市。
Joshua告訴記者,在平路上,手搖車的時速為15-20公裡。上坡會慢一些,時速5-10公裡,有時必須有人在後面幫忙,才走得過去。下坡比自行車還快,能達到時速60公裡。
王豐說,利用手臂「騎」自行車,他們要不時按摩沉重的雙臂,減輕肌肉的酸痛。不過,一路走來,他們享受著奔馳駕馭的樂趣,看到了更美的人和更美的風景,生活已然變得豐富起來,也讓他們重拾自信。
雙腳殘疾的潘逸飛加入「手搖中國」騎行隊伍後,他用雙手和上半身完成了他的騎行夢想。
5800公裡,「搖」到北京的夢
今年4月11日,「手搖中國」踏上了目前世界最長的手搖車徵途。從西雙版納出發,跨越安順、貴陽等10餘座城市,計劃7月28日到達北京,通過手搖車的力量完成5800公裡的徵程。完成挑戰後,他們或將申報金氏世界紀錄。
在王豐看來,這次挑戰,不僅是對團隊成員身心的一次重大挑戰,也是打破社會對殘障人士固有觀念的一次挑戰,更是幫助殘障人士打破心中枷鎖的一次挑戰。
在分享會上,坐在臺下的唐傑頻頻點頭。他是貴州榕江人,15年前從四樓一腳踩空墜地,造成胸腰段脊髓損傷,唐傑幾近崩潰。經歷無數個絕望夜晚的煎熬,唐傑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愛上了自己開車四處遊玩。在他眼裡,各地的風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給了他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一處景觀,一次際遇。「手搖中國」的挑戰讓唐傑有一些動心。今天,「手搖中國」將和唐傑一起出發探尋神秘的黔東南。接下來,他們將繼續搖著手搖車,一路向北。(文/王奇 圖/楊興波 來源: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