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吃零食,我做了兩個「實驗」

2020-09-22 我想這樣愛你

文 | 包麗敏 (前媒體人,在報紙雜誌當過記者、編輯、主編;變身一枚老母親後,開始關注養育;著有《孩子,我願意這樣愛你》一書,讀完可能打破你的養育三觀。個人公號:我想這樣愛你)


寫在前面:這裡說明一下,在孩子吃吃吃零食這件事上,你當然不必完全按照我的辦法來,但看完我的經歷,也許能讓你在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上大大緩解焦慮 (^-^)V


1。

先承認,我標題黨了。因為所謂「實驗」,我理解應該是被設計出來的,用來驗證某個結論;而我在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上,並沒有刻意設計什麼,只是順勢而為充當了一個觀察者。

我猜,關於讓不讓孩子吃零食、吃多少、什麼時候吃,可能是無數爸媽心頭的痛,有多少家庭為了零食發起過或正在上演有形無形的「戰爭」。

我當然也不例外,也曾經為糖果和零食結結實實焦慮過。

孩子一歲之前,我從不在他的食物裡添加糖,他也全然不知世上還有糖這種東西。但我知道他總有一天會發現它。後來,我把買回的糖果放在他夠不著的柜子裡,他想吃的時候,我就拿出一支兩支;但我也知道,總有一天,他會有能力找到它們。

糖果大概是魔鬼的創造,天底下可能沒有一個孩子能抵擋它的誘惑。孩子快滿兩歲半,一天下午,他先是一支接一支吃了四支棒棒糖;過了一會兒,又把家裡的白糖罐找出來,用勺子一勺一勺舀著吃了幾勺;到晚上,要在麵包上抹厚厚的果醬來吃,先來藍莓果醬,再來草莓果醬,乾脆不要麵包了,直接再吃點果醬吧;再接著,還想喝一大碗甜甜的冰糖梨水。到後來,我感覺他呼出的口氣都有一股子糖酸味。那一天,我仿佛看到了洪水猛獸。

而且,要不了多久,他就發現了超市和便利店,天哪,那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寶藏!貨架上擺滿了糖果,閃著誘人的光;哦,還有食品工業造出的五顏六色、花裡胡哨的零食,靠糖和人工香精偽造出各種香甜迷人的滋味——這大概是魔鬼的另一項創造。


我當然滿腹憂慮:吃多了會長蟲牙的;會因此吃不下正餐的;會不會從此就嫌飯菜清淡寡味,不好好吃飯了?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和生長?……

這些看起來都是很現實的後果,不過後來我想,這些憂慮當中其實都暗藏著我們成年人的一個信念:只要我們不加管制,在糖果和零食麵前,孩子就會「縱慾無度」。說到底,很可能是我們不信任欲望。我們害怕如果不築以堤壩,欲望會像洪水泛濫。

但這個信念是不是真的可靠呢?

我決心順其自然,不築堤壩,讓自己當一個從旁觀察的人,看看究竟會發生什麼。

我乾脆把家裡的糖果和零食,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他想吃多少,想什麼時候吃,一概不幹涉、不反對。

兩歲十個月,我們去宜家,小傢伙發現了幾乎整整一面「糖果牆」,整排架子上一格一格盛滿各色糖果。他瞪大了眼睛。我聽到自己腦子「嗡」地一響,心裡叫一聲「完了」。但我把小鏟子遞給他,說:「你想買哪種就自己挑吧。」我拿著一隻紙袋,像隨從一樣跟在他後面,好讓他把挑中的糖果倒進來。他踮著腳尖從架子這頭移到那頭,「要買這個!」「再買點這種!」「媽媽,這裡還有像動物一樣的軟糖!」……每一句都是欲望的一聲歡呼。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不放過每一格,來回挑選了好幾遍。最後,把鏟子遞迴給我,說:「好了,夠了。」

我又一次驚訝了。幾十種糖果,他挑中的只是其中幾種;我原本以為他會買滿滿一紙袋,說不定還不夠,可他挑好的只是在袋底薄薄鋪了一層,大約六分之一袋吧。

小屁孩寶貝似地把這隻紙袋一路捂到家。然後,守著它,坐在沙發上,專心致志地開始品嘗這些美味,半晌發出一聲滿足的感嘆:「媽媽,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漂亮的糖果呢!」就連尿尿也要帶著糖果一起去。

那份喜悅、開心和滿足啊!我們成年人哪天坐擁一座城堡可能也不過如此吧?

這些糖果他吃了幾天才吃光。欲望最富張力、最「瘋狂」的第一天,吃得最多;第二天迅速減半,第三天再大大削減。第四、第五天,他幾乎都快把它們遺忘了。

小傢伙最開始會去商店購物的時候,通常只在貨架邊看來看去,然後挑個一樣兩樣或三樣就心滿意足了。但到了三歲半左右,風格大變——水果軟糖每種口味的都來一瓶,這種餅乾每種口味的都來一包,冰櫃裡的冰激凌也都每樣來一種吧……

有那麼幾次,我們都是拎著幾十上百元的一兜子零食離開商店。便利店的姑娘一開始很訝異,問我:「是不是今天寶貝表現特別好啊?」言下之意,要不怎麼能給買這麼多零食呢?

說實話,最初看著小屁孩「豪放」採購的時候,我又著實焦慮了一下:這麼下去,以後會不會越買越多啊?但其實,這種大採購也就那麼幾次而已。時多時少地熱衷採購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對採購的興趣就淡了。後來有時進商店轉一圈,又恢復到之前挑個一樣兩樣三樣就夠了的狀態,有時發現沒有想吃的,就空手離開。

他買回來的各種好吃的,棒棒糖、餅乾、薯片、小饅頭、果凍、由衷讚嘆「太好吃了」的冰激凌,等等,命運基本跟宜家糖果一樣。剛買回的時候歡欣雀躍,充分品嘗,之後就慢慢冷落了。2018年春節買的一兜子冰激凌,一年多過去了,到現在還有兩三支徹底被遺忘在冰箱冷凍室裡。

我觀察,他吃得最多的那一天,確實會影響一頓兩頓正餐,但之後又會補回來,他也並沒有因此就嫌棄飯菜。有時他還會自己搭配,吃一點零食,再吃一點飯菜。至於牙齒,平時就多費點事做做漱口、刷牙、塗氟之類的防護。

我在客廳專門放一張小矮桌,供他擺放、由他管理他的各種零食。桌上總是滿滿當當,因為他對這些零食通常都是淺嘗輒止,剩餘的大多都是家人趕在過期之前幫忙吃完。

一個欲望升起,他就結結實實地擁抱它,滿足它,體驗它,釋放它,然後就不再執著於它了。

我作為旁觀者感到驚嘆:孩子並沒有如我之前設想會「貪得無厭」,他知止、有度。

欲望沒有像洪水,而是像一條自然流淌的溪流。或許它本來就是一條自在的溪流。我甚至想,興許,這世間本就沒有無度的欲望,只有被扭曲的欲望。


2。

他快滿四歲的時候,我無意中做了一個「對照實驗」。

那時我海淘了一瓶維生素軟糖、一瓶DHA軟糖。瓶上文字說明,每天只能各吃兩顆。這下我就只能跟他解釋了瓶上寫明的這一「規則」,對他實施「管制」了。結果真叫我意外,這小屁孩對這兩瓶軟糖燃起了莫大的興趣,而且興趣持續之久,超過他之前吃過的所有好吃的。

每天吃這兩種軟糖都成了一種期待,每天都問:「今天還能吃維生素軟糖和DHA軟糖嗎?」如果早上我忘了拿給他吃,晚上他必定記得問我。有幾天早上,更是一醒來就要起床,迫不及待去吃軟糖。

這種惦記、迫切、熱烈,整整持續了一個月,直到兩瓶60粒裝的軟糖全部吃完為止。相比而言,從便利店買回的各種果汁軟糖,通常三兩天就失去了興趣,有幾瓶甚至保持未開封狀態好久。

是不是管制真的反而會讓這種渴望更熾熱、更誘惑?人為製造出的匱乏和稀缺,是不是反而抬高了這些被禁之物在孩子心目中的「身價」?


3。

孩子對零食的熱愛,其實也好理解,作為這個世界的新來者,他們對一切都好奇,一切都想去探索。他們在小的時候用口品嘗、辨認各種滋味,就是一種重要的探索。

好奇得以滿足、味覺得以被刺激、這個陌生的世界得以被認知,這過程中激發出的快樂,對於孩子而言可能既真切、閃亮,又巨大、強烈,只不過得不到我們成年人的珍視罷了。

我倒不是在試圖證明零食、糖果的完全無害性,只是想說也許這些東西並不如我們焦慮之時想得那麼可怕。當然,我依然希望食品廠家能在零食裡少點少點再少點人工添加劑。

但任何事情都是各種利弊的權衡取捨,就看我們看重的什麼,不看重的又是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一個強烈的渴望始終得不到滿足,他需要付出額外的精力和能量去壓住這個總在蠢蠢欲動的渴望,就像我們需要使勁將一塊木頭摁進水裡一樣;又或者,孩子會花費額外的心神去想盡辦法、迂迴曲折地滿足自己的渴望。而這些心力和能量,原本可以更多地用於探索和成長。

我有個朋友跟我講了一件事。去年中秋,她的孩子四歲多一點,那天一反常態,不要媽媽幫著準備書包,急急忙忙就要出門去幼兒園。原來,媽媽只同意他帶一塊月餅,但他偷偷在書包裡放了兩塊。媽媽震驚極了,但她不動聲色地先處理了這件事,既沒讓小傢伙成功「矇混過關」,也沒有批評他竟然撒謊。(這麼小的孩子還沒有撒謊的概念,更不必道德評判。)

她後來跟我分享說,這件事給她極大的震動,她決定在零食這件事上進一步放開管制,她意識到孩子已經會為了滿足自己的渴望開始「鬥智鬥勇」了,如果管制持續,孩子也會努力去想更多的「花招」,她不想孩子在這上面花費他的才智和心力。

其實如果真的進入某種「遊擊」狀態,孩子固然費神,大人何嘗不也費神?而且,這其間如果施以不恰當的各種「威逼利誘」說教指責,還會消耗親子之間的關係。

有時出於長期的管制,孩子確實看上去能管住自己的渴望了,但也有可能將來會出現報復性補償,或者有可能在內心裡隱秘地羞恥於自己會產生這些渴望,有種「不應得」「不配得」之感。


4。

我這裡分享的觀察所得,當然未必適用於所有孩子,比如,有的孩子確實會出於某些情緒比如焦慮,而藉助不停地吃來緩解,這種情況下他們真的未必能「知止、有度」。當然,這種情況下,應該採取的有效應對,也並不是禁止吃。

我也不是要論證和標榜自己有多正確高明。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不能用對或錯、是或非來簡單地評判。同樣一種焦慮,我感受到的強度可能只有5分,但另一個人感受到的強度可能就有10分。我不能因為我克服了這種焦慮而別人沒做到,就認定那些做不到的人真是糟糕。面對同樣的情境,每一位父母那一刻的感受、心理和應對都不盡相同,都是每個人過去一切經歷在那一刻的呈現,其來有自。

只是這些關於零食的故事,給了我一些感悟,讓我有一種想要分享的衝動。


-------完---------

相關焦點

  •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放任孩子吃零食呢?關於孩子吃零食的思考
    【關於孩子吃零食的思考】因為做營養的關係,我一直反對孩子吃垃圾食品。所以,當我有寶寶了之後,在零食上是嚴格控制的,從小也引導孩子要選擇健康的食物。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生活在比較單純的環境,也沒有那麼多吃零食的機會,孩子是很乖的,按照我們的意願,垃圾零食吃的很少。
  • 冬天,我常給孩子做這零食吃,暖胃又解饞,孩子吃不夠,做法簡單
    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今天小面姨給大家分享一道「脆皮香蕉」的做法。孩子天性喜歡吃零食,不吃零食,他們的生活就好像缺少一些什麼。就拿我們家的孩子來說,雖然已經不小了,但仍然是一個小小的吃貨,尤其作為一個女孩子來說,她對零食的「追求」可以說從來就不會放棄,隔三差五會跟我要一些零花錢去外面的小攤點上買零食時。當然,為了滿足孩子的食慾,我也會答應她的要求。
  • 我為什麼不禁止孩子吃零食
    01派媽今天想來聊一聊關於零食的話題。其實我一開始也不允許小葉子吃零食,擔心小葉子吃慣了零食就不愛吃飯了,而且一胎照書養,育兒書上說一歲前不能給小孩子吃鹽跟糖,我就更加嚴格控制他的飲食。等到孩子長大了,特別是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錢跟時間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跟父母對著來,你不讓我去做的事情,我偏要去做,反正你現在也管不住我。
  • 你以為的「控制孩子吃零食」,並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之前,一檔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完美呈現眾多明星家中的冰箱內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李小璐家的冰箱,她為了不讓女兒甜馨吃零食,冰箱裡一點零食也沒有,平時也嚴格管控甜馨的飲食。關於孩子吃零食問題引發很多爭議。面對孩子對零食的想法,或許一開始都談不上是欲望,而家長到底緊張什麼、擔心什麼呢?
  • 寶寶能吃零食嗎?公婆經常背著我偷偷給孩子吃零食,我該怎麼辦?
    老人其實在心裡是知道給孩子吃零食是不對的,但是因為寵愛寶寶,又怕被媳婦埋怨,所以就背著媳婦偷偷給孩子零食吃。作為媳婦,對老人愛孩子的這番心理是需要去理解的。所以,即使發現老人偷偷給孩子吃零食,也不要一上來就指責、批評和埋怨老人,而是要先肯定老人是為了孩子好,是愛孩子才這樣做的。
  • 零食真是洪水猛獸?只要這樣做,孩子照樣能吃零食
    這裡要稍微補充的,是一點關於甜味劑的知識。因為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既然吃糖多了不好,可孩子又愛吃甜的,那能不能用甜味劑代替呢?拿常見的甜味劑木糖醇做例子,它能被人體吸收的熱量是要少一些,但吃太多還是會導致熱量超標。而且由於木糖醇口感不如「真糖」,廠家往往會在食物中增加脂肪、澱粉來彌補,這麼算下來,熱量一點都不少。
  • 這些有毒的零食,別再給孩子吃了,2分鐘教你做高顏值天然零食
    忙碌的父母可能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愛讀哪本書、在學哪門課,但所有父母都知道孩子最愛吃什麼零食。當我們回憶童年的美好,總有那麼一些片段關於零食。當零食中含有這些添加劑,再香再甜也不要經常給孩子吃。不少添加劑在動物實驗中都出現了致癌問題,並且添加劑也是兒童紫癜的一大過敏原。我國共有20多類,近1000種食品添加劑。正規渠道售賣的零食,添加劑的用量、種類都有嚴格的限制,按國家標準來食用並無大礙。
  • 兩個蛋清,做出孩子愛吃的零食,酥脆可口,入口即溶,孩子超愛吃
    其實小孩子都是一樣的,我家孩子也喜歡吃糖果小零食,不過我一般不會在超市給她買,我都會選擇自己在家裡做,畢竟自己在家裡製作的糖果小零食,孩子吃著更加健康一些,放入的糖也可以由自己定。其實這款糖果小零食,我用到的白糖很少,口味只是稍微的有一點點甜,讓孩子吃著很放心,不只是小孩子適合吃,就連家裡的老人也很適合吃,就算老人牙口不好,這款小零食酥脆可口,入口即溶,老人也很喜歡吃,這款糖果小零食,只用到了兩個蛋清,用到的食材非常少,兩個蛋清做出孩子愛吃的零食,酥脆可口,入口即溶,孩子超愛吃。
  • 孩子特愛吃零食,寶媽做了一件事,孩子再也不吃零食了,過分嗎?
    我是這樣做的,也是偶爾發現有效果的。所以,我想推薦給大家。然後,我就叫上孩子和我一起滅螞蟻,當然為了徹底些,我把書櫃整理了很多。包括玩具,柜子裡的零食等等。我家寶貝有個習慣,就是愛吃零食,但是呢,吃的有限,就是愛囤貨零食,這樣比較有安全感吧。有時候也不吃,就是愛囤貨,逛街總愛買一些。果凍啊,薯片啊,餅乾啊,各種糖果啊,牛奶糖,好些。
  • 「媽媽,我可以吃零食嗎?」孩子的零食這樣選,比回答對更重要
    媽媽同意了,他高興得拉著我的手走了。到了公司樓下的超市,我問他想要哪樣,他都說「隨便」,但眼睛卻一直盯著那些花花綠綠的零食袋子。最後還是我幫他選了一些。出門的時候,他突然拉住我的衣角,怯怯地說:可以不告訴我媽媽嗎?心裡愧疚和害怕的感覺,抵消了剛才吃零食時的開心。其實孩子的內心很單純,也很敏感,他們會特別在意大人的看法。
  • 零食:媽媽不讓吃,奶奶偷著買;如何糾正孩子愛吃零食的不良習慣
    01 家長保持態度內外一致這個一致表現在內外兩個方面。「在內一致」是指家庭成員要保持態度一致,既然限制給孩子吃零食,那就按照約定來,千萬不要像團媽家一樣媽媽這邊限制了,奶奶那邊又偷偷地買。針對垃圾零食這件事,媽媽可以這樣和奶奶說:「媽,我知道你給團團買零食也是心疼他,見他鬧著不吃飯怕他餓著,反而影響身體健康,無論是我限制他吃零食,還是你給他買零食,我們的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希望團團健康成長。」
  • 這些零食最好別給孩子吃 吃零食時間不要距離正餐太近
    過多攝入山梨酸鉀會導致過敏反應,並影響孩子對鈣的吸收。而且年齡太小的孩子吃小果凍時有被噎到的風險。   孩子吃零食不能絕對的控制,但是家長要知道有關孩子吃零食的注意事項:   吃零食時間不要距離正餐太近   首先,要知道零食只能作為正餐必要的營養補充。
  • 適合與孩子一起做的食品科學實驗
    烹飪像是做實驗,過程中充滿了很多物理、化學的變化與數學計算的過程。食材所具有的多種營養素、豐富的色彩與形狀,也是自然重要饋贈的一部分,所以食育與科學啟蒙、藝術啟蒙也有著重合的部分。之前關於「食育」的文章寫了不少,其實食育的核心是增加孩子接觸食物的機會,認識食物營養、食品安全,傳承食文化、與環境的調和,培養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從而達到培養健康的身心和豐富的人性"目的。
  • 孩子適合吃什麼樣的零食
    《兒童零食通用要求》是中國第一項專門針對兒童零食制定的標準,對零食、兒童零食的概念進行了科學的梳理和定義,明確了兒童零食的生產原料要求、感官、營養成分、理化指標、汙染物指標、真菌毒素指標要求、微生物指標要求、食品添加劑等要求。《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將兒童按照年齡分為兩個階段:3至6歲為學齡前兒童,6至12歲為學齡兒童。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長特徵,確定不同的重點營養素需求。
  • 「媽媽,等你死了,我就可以想吃多少零食就吃多少零食了」...
    1像往常一樣,我把倆寶從學校接回來,就帶他們到超市買菜。大寶先後挑了好幾樣零食,我都沒有同意給他買。一是,他牙齒不好,挑的零食都是甜的,醫生囑咐過不能再吃甜食;二是,他飯量小,飯前吃零食,嚴重影響吃晚飯。
  • 那件事後,我決定支持孩子吃零食
    「你支持孩子吃零食嗎?」此刻,我已經能想像媽媽們看到這個問題時的表情了:搖頭+撇嘴:「我控制都控制不過來呢,還支持?」說實話,曾經我和你們一樣,總覺得零食是萬惡之源,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不讓我女兒接觸到零食,擔心她吃零食上癮,不好好吃飯。直到有一天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我女兒2歲多的時候,我帶她去一個朋友家參加聚會,朋友拿出精緻的蛋糕招待幾個小朋友。
  • 什麼零食適合孩子吃?大廚教你零食簡單做法,學會了在家裡也能做
    上幾天有人來問我,有什麼簡單美味又好做的零食?最好適合孩子吃,看到這個問題,我當時認真篩選了一下,既簡單又要好吃,最重要的還是要適合孩子吃,這過濾了好多零食菜譜,最後想到一個非常簡單的手工餅乾。這種零食可以說零基礎都能做出來,而且幾乎是零失敗,入口脆脆的,特別是那種香味,聞起來都覺得比超市買的美味。
  • 多大仇,不給孩子吃零食?
    愛吃零食是小孩的天性,然而在家長眼中往往視零食為洪水猛獸。「零食沒有營養啊!」「零食吃多了不好好吃飯啊!」誠然,食用過量零食會讓孩子不愛吃飯,影響發育,然而,完全把孩子和零食隔絕顯然也不是最佳的做法。孩子愛吃零食是一種天性,源於他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這是探索發現世界的一種表現。因此,家長無需視零食為大敵。
  • 杜絕孩子吃零食?這兩個後果,父母或許難以承受
    可以說所有的孩子小時候都喜歡吃零食,尤其是一些垃圾食品,更是頗受孩子的追捧。喜歡零食,這是孩子的天性。而對父母來說,卻不喜歡孩子吃太多的零食,畢竟大多數的零食裡面都含有各種各樣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東西吃多了,對孩子並沒什麼好處。
  • 不讓孩子吃零食?別剝奪了童年的樂趣,零食健康吃補營養助力成長
    沒有孩子不喜歡吃零食,但是對於關注孩子健康的家長來說,提起孩子吃零食的問題,就會有很多煩惱。什麼時候讓孩子去吃零食?怎樣吃零食才能不耽誤吃飯?什麼樣的零食更健康?如何讓孩子戒掉零食?以上都是容易讓家長產生煩惱的,關於零食方面的問題。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零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首先家長要正確地認識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