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到底能不能給寶寶吃呢?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們通常會有兩種態度,一種是「零食就是垃圾食品,怎麼能給寶寶吃!」另一種則是「哪有小孩不吃零食的,想吃就給他嘛」。那麼,哪一邊是對的呢?
其實,我們平時說的「零食」,指的是非正餐時間吃下去的各種食物或飲料,往往吃的量不如正餐多,但不一定就是所謂的「垃圾食品」,而且,如果選對食品,養成良好的吃零食習慣,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大有幫助。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01 零食要選健康的
其實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吃零食也不無道理,因為確實有很多零食,對寶寶的健康有害處。具體來說,凡是油、鹽、糖含量較高的食物,給寶寶當零食的時候都要慎重,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油
寶寶經常攝入過多的脂肪,容易導致體重增加過快,甚至導致肥胖,而肥胖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比如高血壓、性早熟等等。因此吃零食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看看營養成分表,脂肪含量高的少給孩子吃。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零食可能會用到反式脂肪酸,對健康很不好。一些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在成分表裡做出標記。
另外,由於反式脂肪酸名聲不好,所以有些廠商會在配料表裡使用像植脂末(奶精)、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之類稱謂,其實這些都是反式脂肪酸的別名。
鹽
食鹽中含有鈉離子,攝入過多的鹽,會讓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因此,孩子平時要少吃高鹽的零食。這裡要提醒一下大家,可別只靠口味判斷鹽的含量,像火腿腸、午餐肉、烘焙糕點中,含鹽量或者說含鈉量都不低。因此,還是有必要看看營養成分表。像下邊這種含鹽量爆表的,少吃為妙。
糖
糖大家都很熟悉,也都知道不能常吃,就不多贅述了。這裡要稍微補充的,是一點關於甜味劑的知識。因為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既然吃糖多了不好,可孩子又愛吃甜的,那能不能用甜味劑代替呢?
拿常見的甜味劑木糖醇做例子,它能被人體吸收的熱量是要少一些,但吃太多還是會導致熱量超標。而且由於木糖醇口感不如「真糖」,廠家往往會在食物中增加脂肪、澱粉來彌補,這麼算下來,熱量一點都不少。而且木糖醇有時還會造成脹氣、腹瀉等問題,所以就算是含木糖醇的零食,也不能多吃。
總結一下,我們要少給孩子吃油鹽糖含量高的零食,多選擇那些健康的零食,為了方便大家挑選,下圖對零食做了一點簡單的分類總結。
02當心「健康零食」裡的坑
不過,有時候,我們雖然大概了解了什麼樣的零食才健康,卻仍然有可能犯錯誤,下面就講幾個需要避開的誤區。
孩子喝的「奶」真是奶嗎?
牛奶、酸奶,都是比較健康的食物,拿來給孩子做零食自無不可,但是我們要防備一種叫做「乳酸菌飲料」的飲品,它們是將奶發酵之後,加入水和其他成分生產出來的。雖然產品名稱經常會加個「奶」字,而且看起來像奶,喝起來也有點奶味,但含糖量很高,蛋白質含量很低,對寶寶沒什麼好處。
對此,我們可以通過飲品的配料表大致判斷一下,像這種白砂糖排得太靠前的飲品,往往含糖量都比較高,不要常喝。
水果雖好,孩子吃法對嗎?
水果的確是非常健康的零食,不過得看你怎麼吃,因為水果含糖量也不低,如果攝入過多,跟吃糖也沒什麼區別了。
一些家長常犯的錯誤是,把水果打成果汁給孩子喝,雖然孩子喝起來比較省事,但由於榨汁的時候經常要好幾個水果才能弄出一杯果汁,這無形中就大大增加了孩子的糖攝入量。而且,榨汁還會導致水果中的營養物質變質或丟失,所以還是給孩子切點水果讓他慢慢吃吧。另外,現在西瓜已經開始大量上市,它含糖量高,易被人體吸收,孩子吃的時候也要注意節制。
最後,家長還要注意,水果可以放在兩餐之間,或者飯後一段時間來吃,因為這樣不易影響正餐進食量。
你的寶寶能吃堅果了嗎?
堅果是非常好的食物,不僅含有蛋白質、礦物質、膳食纖維,還有omega-3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經常吃點堅果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我們選堅果的時候,應當注意儘可能不要選擇那些加工太過的,比如油炸、鹽焗等等,另外也要注意選擇那種多種堅果搭配的產品,這樣營養更全面。
除此之外,給孩子吃堅果,最重要的其實是安全。因為堅果通常質地較硬,入口不那麼好嚼,也不像溶豆之類的食物那樣容易崩解,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咀嚼吞咽功能還不成熟,吃個頭稍大的堅果就容易發生嗆噎、窒息,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需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時救助。
海姆立克急救法,但願你沒有用上的機會……
所以,出於安全考慮,2、3歲以下的寶寶,應當吃碾碎的堅果末,不要直接吃整粒堅果。而不到1歲的寶寶,由於有堅果過敏的風險,建議暫時不要吃堅果。
03 關於零食的小細節
除了上面說的健康和安全問題,為了讓孩子更好地享受零食的樂趣,家長還應當注意下面這些小細節:
提供功能性零食
泡芙、溶豆這樣的零食,本身熱量很低入口即化,但味道又很討孩子喜歡,而孩子在吃這類零食的時候,需要運用手指,將它們輕輕抓起來送進嘴裡。可別小看這個動作,它能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所以,當孩子滿六個月添加輔食後,可以經常給他們一點溶豆、泡芙讓他們自己捏著吃。
控制吃零食的量和次數
不論何種零食,就算孩子再喜歡也不能給太多,以免造成熱量攝入過多。家長可以在正餐之間,定時定量給孩子提供少量零食,如果孩子在正餐的時候顯得沒有食慾,則應減少零食供應。此外,家長也不應該把零食放在孩子容易夠到的地方讓他們隨意取食。
養成清潔口腔習慣
很多零食都含糖和澱粉,它們都是口腔裡致齲菌的好養料,因此我們應當幫助孩子養成吃零食後及時漱口的好習慣,也要教會孩子正確刷牙的方法。
正確的刷牙方法,早點教會孩子
零食是樂趣不是工具
孩子吃零食本來是很歡樂的事,可一些家長可能會習慣於把零食當作獎勵,孩子表現好就給零食,表現不好就扣零食。其實這種做法有待商榷,因為這很可能給孩子帶來壓力,同時容易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獲得零食而不是養成好習慣上。
零食可以自己做
很多零食其實做起來很容易,比如烤點溶豆、小餅乾,切點水果之類。而且我們自己做的話,可以控制好量,讓孩子每次都能吃到新鮮無添加的零食。所以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家長可以自己嘗試做點零食,還可以請孩子一起來幫忙增進親子關係。在育學園app中搜索「零食」,選擇食譜,就能找到大量適合寶寶的零食做法了。
關於零食的基本常識,就先介紹到這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