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朵般輕柔的配方,簡單零失敗,新手也能成功哦,快試試!
天天宅在家裡,大家早餐都吃什麼?看朋友圈,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早上吃麵食的多了起來,每天早上在圈裡看到最多應該就是雞蛋餅、麵條、油條,這些了。這幾種美食前段時間美美都有分享過,點擊美美的頭像,進入主頁即可查看,今天美美要帶大家解鎖的美食是一道超級柔軟蓬鬆的蛋糕。
玩過烘焙的同學們都知道,戚風蛋糕是烘焙界的泰鬥,簡單易做,柔軟蓬鬆。但是美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蛋糕,毫不誇張地說,比戚風蛋糕還要好吃十倍!打開烤箱門的那一瞬間,細膩的組織,高聳的蛋糕體瞬間就讓我轉粉了。
這段時間,廚娘們空前地勤快起來,中式的麵食吃膩 了,快來換個口味吧,花上30分鐘,跟美美解鎖這款火遍烘焙界、超級柔軟的古早蛋糕吧。
「古早味」是閩南語「懷戀的味道」的意思,因口感細膩,綿軟Q彈,深得人們喜愛。火遍臺灣。
古早味,是形容用簡單的調料和單純的做法來製作料理,也是說用古老的方法來製作食物,那種味道就叫做古早味。
相對比製作戚風蛋糕和海綿蛋糕還是很容易成功,配料也大同小異。出爐後的古早味蛋糕不用攤涼,也不用倒扣定型,只要稍等片刻就可以切來吃了。口感暖暖的,綿軟細膩,像雲朵般的輕柔。
古早蛋糕用到的是水浴法。
古早蛋糕,沒有特別精美的包裝,只用到簡單的食材,口感綿軟細膩,如棉花般的輕柔,帶著淡淡的雞蛋香味,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每一口都帶著最自然和溫暖的回憶。
古早蛋糕用的燙麵法和蛋白溼性打發,這兩種方法下做出來的蛋糕本就是非常柔軟,這個方子我自己已經做過很多次了,成功率很高,而且吃起來軟糯不幹不噎人,大小朋友都可以吃。可以媲美蛋糕房裡的蛋糕喲。很久沒動烤箱了,昨天烤了兩盤,爸爸媽媽和兒子三個人一天就吃光了!
趁長假有時間,今天就拔草吧——
【古早蛋糕】
用料 主料 雞蛋5個(每個約60克) 低粉75克 白糖60克 油60克 牛奶50克
做法:
先將需要的器材提前準備:
烤盤內鋪好油紙,在烤盤內壁抹點水,可以讓油紙更好的貼合到烤盤上。(即使是不粘模也要鋪油紙,這是為了方便蛋糕出爐後迅速的從烤盤中提出來散熱。)
蛋白和蛋黃分離,分別放入無水無油的容器。
玉米油放入奶鍋中加熱到70度,燙麵的油溫70度最合適,如果沒有溫度計,稍微高几度或是低幾度也沒問題。
沒有溫度計的話,可以用微波爐比較準確,把玉米油倒入烤碗或者耐高溫量杯微波爐高火熱1分鐘就可以了,不要過燙,以免把麵粉燙死,成品失敗;溫度不夠,達不到燙麵效果,也就是為什麼有人做出來成品溼溼的,是因為麵粉糊化不夠,吸水性達不到要求。
將70度的玉米油倒入過篩的低粉中,用刮刀輕柔地攪拌至無粉的狀態。不要過度攪拌,以免麵粉起筋,燙過的低粉只是筋度降紙,但仍是有筋度的。
古早蛋糕使用的是燙麵法,燙麵是為了讓麵粉糊化,麵粉糊化是讓麵粉的吸水率更強,使古早蛋糕成品含水量越高,口感更加溼潤細膩Q彈。
加入牛奶攪拌均勻,再分兩次加入蛋黃攪拌均勻;(用Z字輕柔攪拌均勻即可,不可過度攪拌,以免麵粉起筋影響口感。這是製作好的蛋糊狀態:用蛋抽撈起呈飄帶狀緩慢的落下就表示剛剛好)。
混合了牛奶的麵糊會特別幹,是因為麵粉燙過之後糊化,糊化的麵粉吸水率更強,也就是燙了的麵粉吸收了更多的牛奶,不用擔心,加入蛋黃就會成正常的蛋糕糊了。
雞蛋白分兩次加入白糖,打成溼性發泡,溼性發泡的狀態是,蛋白霜出現漂亮的大彎鉤。取三分之一的蛋白霜到蛋黃糊中翻拌均勻,剩下的蛋白霜再分兩次到蛋黃糊中翻拌均勻。
將麵糊倒入準備好的烤盤裡,將烤盤從較高處倒入模具中排出大氣泡,再用刮板刮平表面。
烤盤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用水浴法烘烤:將蛋糕模放入烤盤中,烤盤內注入蛋糕模大約一半高度的溫水。
150度烘烤30分鐘後,轉120度烘烤30分鐘。(時間和溫度需要依據自己的烤箱調整,注意如果是活底模,外面要包上兩層錫紙防止進水。)
蛋糕出爐後輕震兩下震出熱氣,避免回縮,再將四周的油紙撕掉,放入烤網中散熱。冷卻至微熱的時候就可以切塊了。本方子也可做成兩個六寸的。
蛋白打至溼性發泡,取出打蛋器後,帶出來的蛋白霜頂端出現大彎勾即可,打過了就容易在烤制的時候開裂。古早蛋糕用的燙麵法和蛋白溼性打發,這兩種方法下做出來的蛋糕口感非常柔軟,注意要選擇水浴法,不然也非常引起開裂。如果實在不喜歡水浴法,那麼就將溫度調低烘烤吧。試試上火140度下火100度烤30分鐘後,轉上火110度下火90度烤50分鐘。如果確實不想用到水浴的,可以參考這個溫度。不過我還是建議用水浴,成功率高很多。
古早蛋糕成品出爐不需要冷卻定型,溫熱即可切塊食用。
這道超級柔軟的古早蛋糕您學會了嗎?如果您覺得還不錯,請您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和親人,或許這是大家正需要的呢,感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