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培養好3個習慣,事半功倍

2020-12-16 餘老詩作文課

寒假開始,語文成績成了牽動孩子和父母內心的一根線。

一頭是分數,一頭是心情。雖然不能說分數就是一切,但分數至少說明了某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要在以後的升學考試中脫穎而出,成績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價標準。

這就是現實。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理想成績的。我不要求你門門第一,但至少匹配上你的努力。

問題來了,有些孩子看起來真的很努力,上課盯著老師和黑板,下課盯著課本和作業,可一考試不是「粗心大意」,就是「發揮不佳」,這是咋回事?

其實,語文學習也是要講究方法的。至少,培養以下3個習慣,一定會事半功倍:

第一,善於總結;第二,善於思考;第三,善於預習。我這裡說的總結思考和預習,可能和你理解的有很大區別。

具體該怎麼做,才會產生顯著效果呢?

01 分析前因後果,總結得失:養成善總結的習慣

說句大實話,根據我對孩子學習情況的觀察和了解,多數孩子還真的還沒有養成總結的習慣,更談不上如何做好總結的方法了。

總結這件事,真的有那麼重要麼?

你想想,為什麼有的人工作10年,跟工作1年是一樣一樣的?因為他在重複自己第一年的工作模式:不分析做得不好的原因,也不思考如何改進,當然也就沒有進步。

這種總結,用今天比較時髦的說法來講,就叫復盤。

在《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演練》(陳中;2013年機械工業出版社)一書中,作者指出:

柳傳志第1個將復盤引入到做事之中,成為聯想三大方法論之一,在聯想每一個重大決策的背後,都有復盤的身影。 《復盤:對過去的事情做思維演練》完整系統講述了復盤的內容,清晰了復盤的價值,給出了復盤的操作步驟,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應用復盤的方法,向自己學習,隨時隨地的提高自己,把事情琢磨透、做成功。

看到了嗎?應用復盤的方法,向自己學習,隨時隨地的提高自己,把事情琢磨透、做成功。這樣的復盤,需不需要?

為什麼學好語文,也需要復盤呢?

因為學習這件事,主要靠孩子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提高。老師也好,家長也罷,他們的努力,最終都要通過孩子體現出來。

既然如此,孩子如果不學會總結反思,找到自己前一階段學習上的得失,無法取得明顯進步也就不足為怪了。

怎麼才能更好復盤自己的語文學習呢?

(1)檢查自己的學習目標

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個學期都應該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如,一周讀完一本課外書;摘錄書中10句自己有感悟的句子;至少在作文裡面有1次引用讀過的書......

發現了吧,目標越清晰越具體就越好。

這樣才方便後續對照檢查,自己是否達成目標。

(2)分析目標未達成的原因,總結做得較好的經驗

比如,原先定下的一個星期讀一本書的目標為何沒有實現?是目標不切合自己的能力,還是因為看電視打遊戲耽誤了時間......

如果做得好,比如通過引用書中語言材料,作文進步了,那就把這種方法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好地加以保持。

你會發現,這樣的分析和總結,比起盲目努力,更能促使孩子腳踏實地取得進步。

(3)根據復盤的結果,有針對性地向老師請教,訂立學習方法

舉個例子,復盤一學期的語文學習之後,發現自己看書很勤奮,可就是沒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文能力。這就可以拿這個具體問題向老師請教了。

比較一下,假如孩子走到老師跟前,一臉茫然地問:「老師,我不會寫作文。」然後,老師也只能回答你:「多看書,多練習......」

哪個更能讓老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孩子呢?

02 關注問題思考方式:養成善思考的習慣

語文學習,只是讀讀背背,抄抄寫寫嗎?當然不是。讀課文,要思考;學詞語,要思考;閱讀理解課文,要思考;寫出好作文,還要思考。

可以說,學習語文的核心能力是思考。

學習語文的過程,孩子不會思考,就等於瞎子摸象。摸到大象腿,就說大象是柱子;摸到大象耳朵,就說大象是蒲扇。

為什麼這樣說?你看,學習一個詞語,孩子不加思考就會記住表面意思,覺得這就是詞語意思的全部了。這顯然是不全面的。

我們來舉個例子。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春景》)

這句詩的「鬧」字怎麼理解?

如果找到字典的意思,回答說鬧就是熱鬧、吵鬧的意思。很顯然,這就誤解了原詩句的意義。

那麼,如果是思考型的回答,就應該是:鬧字用在這裡,是指紅杏花兒開得繁盛,還引來了蜂兒蝶兒,顯得春意盎然。

還可進一步思考,從詩人的角度看,為了表達什麼想法或心情。你看,這樣的語文學習,才是真正用心用腦的。

那麼,我們如果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思考方式漠不關心,卻只一味強調「讀背記」,很可能就會導致孩子成了瞎子摸象式的學習。

當然,讀背記不是不要,而是要結合有效的思考。

03 提前翻閱下期課本:養成預習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全日制學校的班級語文課,最大的特點是幾十個孩子一起學習,語文老師必須從大局出發,從大多數孩子的學情出發,備課上課。

這會帶來一個什麼問題呢?

少數基礎薄弱和特別優秀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得不到最匹配的教學方式。孩子就得反過來適應不同老師的教學方式。

孩子怎麼才能最大程度在課堂上獲得應有的學習效果呢?有一個最簡單有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提前預習。這會帶來3個好處:

(1)對即將學習的課文形成初步印象

課文主要講了啥?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什麼?有什麼特別之處?這些初讀感受都會在預習時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

這對於課堂學習有一定幫助。至少,孩子不會像一張白紙進入課堂,也比較容易和老師的教學產生互動。

(2)可以提前記下自己對課文的疑惑和問題

這是比較深入的預習。

孩子如果能記下自己的疑惑和問題,不僅證明他預習時動手動腦,還能促使他在上課時與老師產生問答式交流,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知道自己學習課文時可能出現的重難點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更好。

孩子通讀課文之後,結合其他的練習資料,就會產生「某某某段落」、「某某句子」好難啊!或者,某某題目不好做這樣的感受。這對孩子來說就是重難點。

這種重難點就不是老師在備課本上憑自己經驗預設的重難點。孩子一旦在課上得到解答,將會受益匪淺。

行文至此,我們來總結一下,如何有效幫助提高孩子語文學習成績:

1.分析前因後果,總結得失:養成善總結的習慣

2.關注問題思考方式:養成善思考的習慣

3.提前翻閱下期課本:養成預習的習慣

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每個孩子的汗水和智慧都應收穫應有的果實。而家長和老師該做的,就是幫助他找對得到這份果實的正確方向。

如此,方能實現付出總有回報。

為什麼不少愛看書的孩子閱讀題丟分多?搞懂2個不等式,快速進步

二、三年級孩子看圖寫話不生動怎麼辦?掌握關鍵3點,越寫越好

「多讀多看多寫」為啥對孩子提高作文用處不大:3件事沒整明白

讓老師直搖頭的對話描寫,只需2個改動,就生動自然

作文寫不好?記住這3點,三年級孩子能寫出精彩童話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聰明家長用3個辦法,既提高成績又能培養習慣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在老師眼裡,真正學習好的同學,並不是他們的智商有多高。而是在小學階段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也和家長反覆強調了,只有養成了好習慣,學習能力才能自然提高。沒有好習慣做基礎,家長的輔導只能是消耗無效的精力,孩子學得也痛苦。
  • 小學生閱讀名著,不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而是培養這3個學習習慣
    比如,讓小學生閱讀《紅樓夢》,很多孩子無法體會到人生哲學,一些詩詞歌賦更看不懂,那麼他在閱讀《紅樓夢》的時候,究竟能為語文學習提供什麼學習幫助呢?所以小學生閱讀名著,不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我們在學習和閱讀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的時候,培養的是這3個學習習慣。
  • 家長在寒假用3個方法,輔導孩子寫作文,既開心又能提高寫作能力
    小學階段寫手抄報,中學階段做調查報告,家長陪著孩子走過小學和初中,相當於又學了一遍語文。所以,一提到寫作文,焦慮的還有家長朋友們。不過,想要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尤其是利用寒假,提高寫作能力,家長朋友們可以先思考一下寒假作文的寫作目的,到底是為了完成寒假作業還是提高寫作興趣和能力?想要幫助寫作能力太差的孩子,在寒假補一補寫作文。
  • 語文尖子生的期末複習方法,3個好習慣助你提高成績,簡單又易學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臨近期末考試,語文成了不少同學重點複習的科目。那些平時沒有抓緊的同學,到了這個階段開始慌了,到底該如何把語文好好複習一下,期末考出好成績,對自己有個交代呢?小學生的自律性很差,平時不抓緊,指望期末的衝刺就提高成績,基本不可能。家長更應該明白,只有嚴格要求,才能打下夯實的基礎。語文成績好的尖子生,大家看到的都是他們的高分,卻很少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看似尖子生在期末輕輕鬆鬆沒有複習,他們的語文功夫都用在了平時,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常學習就注意了積累和練習。
  • 就這3招,保證孩子的語文成績穩步提高!
    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語文不重要,英語和數學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對語文不夠重視。其實不然。一位教育大家曾經說過,數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而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語文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其他科目的成績。此外,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好成績,更是為了有一個良好的文學素養。
  • 提高孩子成績,不是靠補課,而是要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在學校、在家、或者在輔導班,如果學會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提高成績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果依然沒有得到改善,久而久之,不但學習成績也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學生的心理上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繼而進入惡性循環。可見,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對提高成績是至關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就是培養學習習慣」。
  • 寒假雖短,也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轉給家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要什麼都替孩子做。自覺做好分內事,不僅要用心學習,也要勤快做家務。自覺學習,不依賴家長,不抄襲答案,不用旁人一再催促。自覺做家務,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懂得幫助和感恩。家長給孩子獨立學習的空間,營造學習的氛圍。
  • 班上第一名和倒數的孩子,差的不是成績,而是習慣
    資深班主任頭透露,班上的學霸們,都有下面3個習慣。要提高成績,就必須培養孩子的認真聽課的習慣。首先,要提前預習次日要講的課程,梳理脈絡,劃出重難點,這樣課堂上也能跟上老師的思路。其次,要做好課堂筆記,眼過千遍,不手過一遍,記重點難點,方便課後複習。再者,要學會思考,敢於主動提問題,敢於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 寒假期間,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應該從時間觀念入手
    小芳就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為此小芳的家長們非常的頭疼,小芳家長在小芳上學的時候,也是經常讓小芳上補習班。可是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夠考出好成績,只有小芳的學習成績依然還沒有提高。於是,小芳的家長們決定再好好利用寒假這個時間,幫助小芳學習成績提升。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 家長總讓孩子多寫點寒假作業,語文老師分享:寫再多也沒用
    從寒假作業中,我們可以獲得怎樣的學習能量?小島老師想從學習的3個意義出發,和家長朋友們聊一聊,我們的寒假作業該寫什麼?從語文學習的要求出發,我們家長給孩子布置的語文寒假作業,基本都是多餘的,寫再多也沒用。只有針對性的寒假作業,才能幫助我們孩子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是從不布置寒假作業的小島老師,希望這些輔導經驗,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 小學階段孩子的語文成績該如何提高?是該多刷題還是多閱讀?
    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的語文成績該如何提高?大多數家長都很迷茫,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畢竟語文是一門大科,它在孩子們的綜合成績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也是伴隨著孩子們時間最久的一門學科。
  • 寒假:孩子壞行為VS好習慣,你家孩子佔幾個?
    評論區裡舉個爪我看看究竟是誰!春節期間,每個孩子都會收到來自長輩的壓歲錢,對於這筆壓歲錢,每個家長的解決方法都不一樣。大部分家長都是沒收孩子的壓歲錢,藉口通常都是:爸爸媽媽先幫你收著,以後長大了還給你。還有的家長會讓孩子自由支配,孩子沒有理財觀念,花錢就會大手大腳。其實壓歲錢是培養孩子財商的利器,家長們可以藉由壓歲錢,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
  • 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培養什麼,有了這3個方向,家長就明白了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有一部分工作都是在解決家長們的焦慮。有家長常常在深夜發來信息,老師,我能不能給孩子報個培優班,補一補?老師,針對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問題,我們家長該怎麼配合您?老師,我孩子這次語文考這麼差,該怎麼給補習?
  • 讓語文期末考試超常發揮的3大準備,考出好成績,快樂過寒假
    當然,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考試中超常發揮,擁有一個好成績,快快樂樂過寒假。那到底有沒有超常發揮這件事呢?在期末考試中,有如神助,語文考的全會,其實是可以先準備起來的。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很少在考試中看到有緊張的學生,大部分同學對考試的概念就是,我把卷子寫完了,管他什麼分數我就放寒假了,我可以每天看電視了,我還可以去爺爺奶奶家玩。
  • 孩子語文成績差?語文老師教學經驗,總結提高語文成績的好方法!
    孩子語文成績差?語文老師教學經驗,總結提高語文成績的好方法!前幾天,有位四年級的家長提問說:孩子語文成績特別差?應該怎麼樣來提高?關於這個問題,老師想說:四年級語文成績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的語文基礎就沒有打紮實!
  • 小學語文:215個近義詞 199個反義詞,替孩子存起來,寫作不詞窮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孩子打下基礎的關鍵時期,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大家也都知道,語文是一門極其注重基礎的學科,如果在小學階段就沒有將基礎打牢,那麼都會對孩子的語文成績、升學考試以及高年級的語文學習帶來很大的影響。
  • 「大語文」時代,孩子如何提高語文成績?
    孩子語文本來就不好,不管怎麼教都提不上成績,確實是一件令人發愁的事情。 想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也許我們之前的教育方向都錯了,才不能奏效。 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就一定要從試卷上入手。眾所周知,語文試卷上最難那份的無非三種題:古詩文背誦、閱讀理解和寫作。這三種題可以說是得分「三大巨頭」,同時也是容易失分的「重災區」。
  • 3個練習方法,一個寒假就把口語表達能力練好,讓你學會勇敢表達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口語表達能力來支持。會表達的同學,語文成績都不會差。不會表達的同學,在閱讀、寫作上都有困難。表達也就是說話,我們在日常的交流中,需要怎樣的語言邏輯技巧才能把自己的意思傳達清楚?
  • 沒聽寫過生字詞,家長堅持3個閱讀積累,就幫孩子提高了語文成績
    說明是真的了解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了,有針對性地幫助文學素養較差的學生去積累文學常識。只抓閱讀這一件事,就有如此神奇的學習效果。請各位家長朋友和小島老師一起,來看看,這位五年級家長是怎麼陪伴孩子學習,鞏固語文成績,讓孩子有了這麼大的進步,她都做了哪3個閱讀積累呢?
  • 閱讀能力是語文的根本,注重語文學習能力培養,養成閱讀習慣
    而語文培養的就是「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所以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拉開成績的關鍵。 知識儲備量又不大,導致孩子入學後聽不懂老師說的話,看不懂作業或者練習題的大概意思。 3.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導致孩子在語文學習成績上的表現很不好。影響孩子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並且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閱讀對於語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