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詩,情景雙美,世人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其一生很幸運

2020-12-20 洋芋侃球

如果要在中國的詩人中選一位大自然的知音,我想王維的得票一定最高。宋代著名詩人辛棄疾曾說「自有淵明方有菊,若無和靖即無梅」,可見陶淵明與林和靖是菊花和梅花的知賞者,但就像陸遊自稱「海棠癲」一樣,他們都是自然中對某種植物的專美者,而非獲得自然的全體。

當然這樣的論斷會遭遇空前的阻力,因為陶潛對自然的欣怡擁抱、衝和恬淡、巧藏山水之中的態度,簡直是中國人對大自然的示範準則,也是一本活生生的言傳身教的教科書。雖然如此,但我還是要說,陶潛的飲酒詩尚餘劍氣,清淡衝和的句子中還忘不了「猛志固常在」,這在王維決心向大自然投懷送抱後是絕對沒有的。

不過,這樣說並不表明王維在向自然示好時不動真情。剛好相反,他用節潔深永的詩句,透露了對自然對朋友的深愛。信奉佛教的王維,對離他家不遠的朋友、家境貧寒的胡居士一直有著很深的情感,曾作有《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與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學人》,尤其是《晚冬對雪憶胡居士家》更是膾炙人口,情景雙美,委實不可多得。大雪封山的清晨起來,看到自己日漸衰老的面龐,便不由得想起貧寒難以度冬的朋友胡居士來。

雪天的清幽潔靜,與朋友的清貧高潔,自然寫來,愈加彰顯他們互相之間素樸的關懷。「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便是東漢袁安的典故,讚揚胡居士雖然貧窮,大雪天仍安處家中修練的不俗情懷。王維的生活、為人、作畫、寫詩、價值觀都深受佛教的影響,說他是詩佛亦無不可。但他的詩的確是描摹大自然的精品。

閒逸、柔情、細膩自不必說了,就像他的「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既豪壯又貼切,非對大自然有深細入微之體察,兼及細達毫芒的狀物水平之高手莫辦。像王維這樣的大詩人,當時及後世都有很高的評價。《新唐書》的作者幾乎是帶著羨慕的口吻提及王維在當時受歡迎的情形:「名盛於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

更有杜甫在《解悶》其八裡寫道:「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當然精妙且不尋常的評價來自蘇東坡:「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二十歲及進士第,正可謂青春得意,與眾多不夠聞達,且遭遇坎壈的詩人相比,他的一生算是風平浪靜。當然再風平浪靜的生活,遇到「安史之亂」這樣的家國變故,也難免被捲入其中。

他曾在安史之亂中入偽朝,唐朝光復後亦遭受一定的懲處,但很快就重新復原職並進一步高升。彼時作為宰相的弟弟王縉,在其死後不久即上王維集,讓唐代宗寫旌表性的文字,這說明王維生前有盛名,死後有榮耀,實在太過幸運。

相關焦點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對唐代詩人王維的一句評價。 眾所周知,詩歌是通過凝練的語言來進行抒情言志的一種文學體裁,而蘇軾對王維的評價恰恰可以看出王維詩作的唯美意境。
  • 這首詩是王維的代表作,其中一句最為出名,現代人都很羨慕
    王維的詩歌很優美,清新淡遠,自然脫俗是他的風格,而且還貫穿了晚年的禪意。但很長時間,人們都很難說清楚到底好在哪裡。直到北宋時,蘇軾才將王維作品中寫意傳神、形神兼備之妙說得清楚明白: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721年中進士第,為太樂丞,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的一生篤志奉佛,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創作的詩歌題材也十分廣泛,尤其擅長山水田園之作。蘇軾在他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王維最出名的一首詩,令他17歲就一詩成名,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王維的才絕不只在文學上,狀元出身的他,精通詩、畫、書、音。讀他的詩,總有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他17歲的成名作,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就是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佛系詩人王維一生最美的十首詩,你讀過幾首?
    王維:生卒年為700?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太原祁縣,開元九年(721年)進士,做官曾做到尚書右丞,所以世稱「王右丞」。他信奉佛教,作詩常把佛教禪意融入其中,有「詩佛」之稱,更兼其擅長繪畫,被蘇軾評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來遂以之為王維的詩歌藝術特色。詩歌眾體兼長,今存詩四百多首,後人對其評價非常高。
  • 王維:母親留給他一個字,這個字概括了他的一生
    但在王維31歲的時候,妻子難產而死,孩子也未留下。他雖然一生沒有給妻子寫過一首情詩,但是卻用行動表示了他的忠貞,從始終生不娶。一個人最悲慘的境界是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王維三樣都佔了。而且他還更慘一些,中年就喪子了。
  • 他用3年才寫出這2句詩,所有人都說他愚蠢,這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在這期間,不僅誕生了「鬥酒詩百篇」的「詩仙」李白,更有「會當凌絕頂」的「詩聖」杜甫,還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佛」王維,一系列名家大師在這一時期出現,而賈島卻是他們中間最為另類的一個。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首《送無可上人》就屬於這樣的詩詞,這首詩的頸聯賈島用了三年才最終確定下來,仔細雕琢,終於成為了驚豔世人的千古名句。送無可上人圭峰霽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離寺,蛩鳴暫別親。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只是開頭五個字,常人便難以企及!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觀獵》,便是一首工於發端的五言律詩。正如詩題「觀獵」,這首詩主要描寫的就是射獵的過程和收獵回營的情景。雖然詩的內容不過是較為普通的狩獵活動,但是在王維的筆下,卻顯得激情洋溢,充滿豪情。並且全詩藝術手法高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千古名作。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王維這首詩常年收錄小學課本,但作者卻是存在爭議,認為另有其人
    王維是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了很多非常優美的山水田園詩,而且他的很多詩作,不僅收錄在了一些比較經典的詩集裡,同時也頻頻地入選課本,例如他最為經典的一首《畫》,則是時常會出現在課本裡,但是這首詩,卻是一直陷入了版權之爭,有人認為這首詩的作者是另有其人,並不是王維,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王維兩首詩總共才四十個字,卻寫出了內心完美的孤獨
    我們都喜歡讀王維的詩,因為他的詩做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面感很強,所描寫的景物非常接近現實生活。因此在小學課本裡,甚至在幼兒的蒙學讀物上,都能看到他的很多作品。又因為詩作多是五言,多是絕句,所以短小精悍,易懂易記。
  • 總被誤認為是陶淵明寫的那首田園詩,原來出自詩佛王維
    而王維自幼與佛有著不解之緣,他出生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家庭,精通佛學,且悟性很高。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就出自王維的《嘆白髮》。王維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徹,甚至能與大師們論道,很有些維摩詰居士的意味。
  • 王維在官場不順時,在鄉下散心寫的這首詩,讀完不禁動容
    王維是唐朝的一名官員,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他經常以寫詩的方式抒發他的感情,在他的官場不順時他下鄉散心寫下的《渭川田家》,深深地承載著他的感情。接下來讓我們賞析一下這首詩吧。夕陽西下,柔和的夕陽光灑向了這片村落。
  • 王維的這首詩樸實無華,卻處處透露著真情實意,動人心弦
    他有著「詩佛」之稱,也被後人推為南宗山水畫之祖。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王維仕途的順利,離不開一個人張九齡。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九齡執政的時候,他拔擢了王維為右拾遺。而在此之前,王維沒有任何政壇地位可言。
  • 王維在唐詩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詩,卻和他的禪理、佛學格格不入
    我們之前對王維的了解都是從那些經典的山水詩作開始的。「詩中有畫」是蘇軾對他唐詩最高的評價。今天的我們看來評價非常的確切。王維詩作通常只有寥寥數語,就能夠把活的山水展現在我們眼前;只有寥寥數語,卻能夠把說不盡的禪理融匯在其中,帶給我們今天獨特的感悟。
  • 王維筆下最爛的一首詩,關鍵時刻卻救了他自己一命!
    他一生寫了很多名詩,至今依然存留了400多首詩作,隨手一抓,儘是讓我們直呼「詩佛」名副其實的千古名作:少有人知的是,王維曾經寫過一首「爛詩」,這首詩沒有進入語文課本,但卻是他一生中最實用的一首詩——這首詩和曹植被逼七步所作的詩一樣,救了王維一條命。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除了以上高手外,唐代還有一位高手,堪稱寫靜專業戶,他就是王維。在《鳥鳴澗》中,他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盡了山中之靜;在《鹿柴》中,他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給我們帶來了一片幽靜的山。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王維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名叫《過香積寺》。
  • 大唐詩人王維的一生
    寫詩時,他是怒目圓睜著的,他感思著,悵望著歷史。站在長安城裡,站在角樓上,坐在客棧裡,他都是自信的。王維的精氣神凝聚著這樣劍拔弩張的狀態,他在長安遊歷著,遊歷著,便一鼓作氣拿下了開元九年的狀元。那年他年方二十。大唐是詩的天下,豎子黧夫都無詩不通,詩人的詩就是通門貼,詩能通神。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唐代詩壇的山水詩,王維若稱第二,怕是再沒人敢稱第一。這位金科狀元,在朝堂和山水間進退自如,用他那空靈之筆,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讓世人知道詩原來可以這麼美!但這樣的摩詰居士,在山水詩上也有輸的時候,他輸給的是早自己150年出生的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當年的四傑排名,不少人有異議,畢竟只活了26歲的王勃一生所作是四傑中並不多。但每當世人有異議時,王勃的鐵粉們只要拿出《滕王閣序》就足夠讓他們閉嘴了。
  • 幾首詩了解詩人王維之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在詩方面被稱作「詩佛」。也有人按中國傳統「天地人」這「三才」分別指稱「天才李白,地才杜甫,人才王維」。可見王維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公元701年,王維降生。其族 「太原王氏」為當時望族,頗有影響,頗有榮耀。 其祖父王胄,為大音樂家,又有眾多弟子。其父王處廉,曾任汾州司馬。其母為大家閨秀。可見其出生的環境還算比較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