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伊始肺炎疫情鬧騰的人心惶惶,宅在家裡久了,決定靜下心來看看書。
今天讀到一首很田園風的詩《山居秋瞑》。
不知為何,一直以為《山居秋瞑》是陶淵明寫的,今天再讀,數次跟自己強調:作者是王維,是王維,是王維啊……希望自己不要再王冠陶戴。
王維,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字摩詰。名與字合在一起便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佛教人物:維摩詰。
維摩詰本是一位居士,後來修成正果成為菩薩。而王維自幼與佛有著不解之緣,他出生於一個虔誠的佛教家庭,精通佛學,且悟性很高。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就出自王維的《嘆白髮》。
王維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徹,甚至能與大師們論道,很有些維摩詰居士的意味。
《山居秋瞑》是王維的代表作之一: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讀來滿目清新快意:空山、新雨、晚來秋;明月、松間、清泉流;竹喧浣女、蓮動漁舟……由目入心的一副筆墨清新,格調高雅的畫卷,看著、想著都能心生青青純純的笑意。
詩由心生,王維此時的心境簡單純淨到一定高度了吧!
想想安史之亂時王維不幸被俘,在安祿山軟硬兼施下出任偽職。在那個文人氣節重於生命的年代,他該多愧疚、多消沉。
據說,王維出任偽職期間,一日好友裴迪前來探訪,告訴他安祿山在凝碧池邊大宴部下,命令梨園弟子演奏助興。而演奏者覺得自己作為宮中舊人,竟服侍逆賊,都悲傷羞愧。
王維聽後悔愧交加,百感交集,在找不到紙筆的情況下,向裴迪口佔一絕: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既記錄了凝碧池奏管弦的情景,也寄情於詩,表達了自己悲傷、無奈以及對「更朝天」的期盼。
這是為數不多標題遠遠超過正文字數的一首詩。也正是因為這首詩,在安史之亂後,朝廷處置投靠逆賊的官員,而王維得以獲免。
這首詩的名字是《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
再回頭看看《山居秋瞑》,清新中透著淡然,綠水青山、動靜已然中透著豁達。
人生要經歷多少才能練就這樣的心境?不計前塵,不念過往,唯有眼前的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竹喧浣女、蓮動漁舟……
這首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也述說著詩人恬然通透的心境,讓人羨慕,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