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上市,郎中下市」可見蘿蔔是好東西。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曾經這樣盛讚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飯」,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我喜歡蘿蔔!從小時候的水果到長大後的蔬菜,如何演變都跳脫不出餐桌。
小時候,放學後的我們在田野裡撒歡。蘿蔔收成的季節,它是極好的水果。每天回家的路線看似相同,其實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會在回家前去地裡拔蘿蔔吃。當然,明面上這是不可以的,母親們會斥責,因為我們把的蘿蔔不一定是自己家裡的。我們總是可以找到鮮嫩爽口的蘿蔔,在河邊洗去泥土,剝皮之後就開始吃了;有時候帶的泥不多,就直接剝皮吃了。紅皮的蘿蔔比白皮的蘿蔔甜,辣味淡。蘿蔔菜或是藏在地頭的蘿蔔地裡;或者偷偷帶回家,扔進了豬圈。這個過程,我們帶著享用美食的快樂,也揣著偷偷做壞事不被發現的小心思。大人們似乎是雷聲大,雨點小;見到我們躥進蘿蔔地,會大聲喊,「小鬼們,放學還不回家,外頭瘋煞嘎,又要做『做壞事』,叫你阿娘來揍你!」於是,我們飛快地逃走了。事實上,誰家的孩子也沒有因為拔蘿蔔挨過揍。那些嚇唬是為了讓我們早點回家吧。那個時候,仿佛沒有什麼事會讓我煩惱。
中秋、國慶節,婆家娘家都帶回來各色土特產,蘿蔔也是其中之一。新鮮的蘿蔔離開泥土之後,存放不了太長的時間,會空心。清蒸、紅燒、小炒、燉煮,還是來不及吃的,於是就做了點糖醋醃。飯店裡的糖醋蘿蔔,大多做的比較厚實,擺盤也很好看。我做的是切薄片醃製,選紅皮蘿蔔。蘿蔔洗乾淨,切薄片,能切多薄就切多薄,哈哈,我做多只能切刀2-3毫米。切好的蘿蔔放鹽醃製20分鐘左右,出水。然後陰晾30-60分鐘。
晾制後的蘿蔔再擠,出水。裝瓶,加適量冰糖、醋、醬油,我用的是李錦記或山西的陳醋和李錦記的味極鮮醬油。用筷子、調羹壓實蘿蔔。靜置2天左右,味道最佳。可常溫保存,放到冰箱裡,可以放更長的時間,保持味道的鮮甜脆爽。
全過程,器物和手都不可以沾油腥。
可以佐餐,也可以做隨手禮送人。
做吃食總是需要點時間的,這個時間會讓我只專注在食物上,寧靜、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