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南嶽忠烈祠 - 中國軍網_數字報

2021-01-09 中國軍網

來到衡陽,不可不一睹衡山;來到衡山,不可不拜謁南嶽忠烈祠。

這是我國大陸上大型紀念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之一!

這是我中華民族反抗日寇侵略的一座巍峨的豐碑!

身臨此境,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受到震撼,不啻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我是應邀參加湖南作家李昇平先生的作品研討會而來到衡陽的,之前只知道衡陽在抗日戰爭中曾是慘烈的戰場,不曾想,這裡還有一座如此宏偉的抗日忠烈祠。

祠址在距衡陽市南嶽鎮4公裡的香爐峰下,此處層巒疊嶂,松柏掩映,綠水環抱,得天獨厚。建築仿南京中山陵形制,規模宏大,依山就勢,前後縱深320米,左右寬70米,建築面積890平方米,佔地面積23400平方米。祠宇坐北朝南,前低後高。中軸線上依次建有牌坊、紀念塔、紀念堂、致敬碑、享堂,自下而上拾級遞進,逐步登巔。兩側綠樹夾道,如衛兵拱立,給人莊嚴肅穆崇高神聖之感。

據記載,忠烈祠的興建有著刻骨的經歷:1937年日寇在我盧溝橋發動「七七事變」,開始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在民族危亡關頭,中華兒女團結禦侮,浴血苦戰,「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然而,由於當時國弱民窮,裝備落後,土槍洋槍大刀長矛不抵飛機大炮坦克軍艦,加上兵員參差,訓練不力,戰略戰術有誤,縱然將士奮勇,卻難擋日寇鐵蹄,至1938年底,我半壁江山淪入敵手。廣州淪陷!武漢淪陷!危難之際,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在湖南衡山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會議特邀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和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參加。此時,舉國同仇,兩黨合力,攜手抗日,可堪點讚。會間一些將領提到,抗戰以來,激戰頻仍,我陣亡將士多「暴屍戰場」,不及掩埋。言者痛心,聞者斂容。議論紛紛中,蔣介石採納了眾議,決定由政府撥款外加社會贊助,由陳誠、薛嶽負責組織修建烈士公墓。由於戰事緊張,加上勘察、徵地、籌款有個過程,直到1940年9月才破土動工,1943年6月全部告竣。7月7日忠烈祠隆重舉行落成大典,主持者薛嶽宣讀祭文:「抗戰以來,各忠烈將士,即日入祠,歲時奉祠。」首批入祠的殉國將領有張自忠、郝夢齡、佟麟閣、趙登禹等38位。

忠烈祠建築壯觀,布局合理,結構恢宏。正門是高大雄偉的三孔牌坊,其青石單簷上「南嶽忠烈祠」五個金色大字耀眼醒目。從牌坊上行百步,巍然聳立著「七七紀念塔」,塔身上刻有「七七」二字,象徵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民奮起打響全民抗日第一槍。塔身碑文清晰可見,上書:「寇犯盧溝,大波軒起。捐軀衛國,忠勇將士。正氣浩然,彪炳青史。漢族復興,永湔國史」,讀來盪氣迴腸,勵志驚心。塔座中間有五顆花崗巖石雕炮彈,挺拔偉傲,直指蒼天。彈體一大四小,相擁屹立,象徵著我中華漢滿蒙回藏等各民族團結抗戰,志在必勝。再往上行便是紀念堂,建構石牆碧瓦,古樸莊嚴。堂中矗立著約6米高的漢白玉石碑,上題碑文:「我成仁將士以大無畏精神保衛國土,以最寶貴之生命換取光榮,開創亙古未有之偉績,尤為萬代所崇敬……」堂後沿山建有276級石階,分作九層,錯落有致,逐級而上,直抵致敬碑。致敬碑在左右兩排石階中間,有4條石柱託一球冠,旁置一碑,上刻「遊人到此,脫帽致敬」。觀者無不肅然。

忠烈祠最高處是享堂,即禮堂,門首橫匾上大書「忠烈祠」三字。這是祠內最大建築物,花崗巖石牆,漢白玉石門,可容500人同時瞻仰。大廳正面為祭臺,上刻「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兩側矗立37位抗日烈士靈位,其中年齡最長的李家鈺中將剛過50歲,其餘均在50歲以下,最年輕的方叔洪中將犧牲時年僅27歲,血氣方剛,雄姿英發。此正是「時窮節乃現,危難出英雄」,國難之日,他們拋妻別子,為國盡忠;抗敵之時,他們捨生取義,獻身成仁,確乎「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其愛國情操,報國氣節,令人感佩敬仰!忠烈祠四周山頭上有13座烈士陵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埋葬著國民革命軍第37師2728具抗日烈士遺骸,另有74軍、60師、140師等集體公墓3座,140師參加了晉南、魯南及長沙三次戰役,戰歿烈士5156人。墓依祠建,祠由墓顯。青山忠骨,碧血丹心。萬千抗日英烈浴血糜骨,赴湯蹈火,「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這裡無涉黨派主義,不拘天南海北,同仇敵愾,戮力同心。感念及此,我想,我們應當有個十分明確的全民族共識:但凡抗日英烈,都是中華民族的精英,都是中華民族頂天立地的英雄!正是烈士們的精忠大義、為國捐軀,正是烈士們的舍己忘我、流血犧牲,鑄就了中華民族的鋼鐵脊梁,使我泱泱中華昂首屹立於二戰戰場,揚眉吐氣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烈士們和全國人民的苦戰奮鬥,粉碎了日寇亡我中華的痴心妄想,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我們應當永遠感謝他們,永遠紀念他們!永遠繼承和發揚抗日英烈激昂慷慨以身殉國的偉大民族精神!

參瞻享堂時,我曾感嘆忠烈祠歷經戰亂尚能保存完好,不意身邊一位老人從旁插話說:「也有不如意處。」經了解得知,忠烈祠建成後先後遭到三次破壞:第一次是建成次年,衡陽失守,殘暴的日寇對抗日英靈視若洪水,極力破壞,只是此時日軍黃泉路近,力不從心,未及毀絕即敗逃投降;第二次是1953年,衡山當地政府視讚頌國民黨軍隊的烈士碑刻為「反動遺蹟」,將其一一鑿平;第三次是紅衛兵的破壞更加不堪,竟將烈士公墓悉數挖掘!

聽著老人介紹,聞者不勝唏噓,我更百思不解:那些年,那些人,何以會做出如此使親痛仇快的事?!傻子也能明白,那是中華民族的仇敵才會幹的呀,我們怎能如此對待民族忠魂?!想來想去,一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令我茅塞頓開。是的,是思想的境界,是看問題的高度,是胸襟和氣度,或者說是人的歷史的、政治的、階級的、文化的,以至這樣那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們的眼光,使他們看不到問題的本質,分不清事情的好壞,以至是非顛倒,良莠不辨。人們說愚昧和偏見都很害人,愚昧讓人是非不分,偏見讓人以非為是,都會誤人害事。實際上,這種局限性和認識上的偏頗,在忠烈祠籌建者那裡也有表現。在宣稱「抗戰以來,各忠烈將士」均可進入的忠烈祠內,居然找不到在抗日前線壯烈犧牲的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等人的靈位;石碑上刻有三大戰區國民黨軍隊參加的全部22次大戰役的烈士神位,卻看不到與平型關大戰、百團大戰等有關的任何字樣。同是保家衛國,同是英勇獻身,豈可厚此薄彼!好在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歷史和事實終歸會教育人的。何況,人的認識會隨時代前進,會隨閱歷的豐富而提高。

198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來南嶽瞻仰忠烈祠,當即指出:抗日烈士「為國家、為民族生存而犧牲了,應該重視,應該紀念」。事實說明,共產黨人有更寬廣的胸懷,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旋即開始對忠烈祠的修復工作,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南嶽忠烈祠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又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喬石、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先後來此瞻仰。現在,兩岸關係進一步好轉,歷史恩怨日趨淡泯,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握手言歡。「渡盡劫波兄弟在」,血濃於水一家親。新的時代,新的情勢,新的挑戰,新的機遇,給我們帶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兩岸攜手,振興中華的新的希冀,南嶽忠烈祠成了聯繫海峽兩岸的又一堅實紐帶。

參謁忠烈祠回來的路上,同行的朋友還在熱議。河南作家孫振軍發表高見說,忠烈祠能夠有力增進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能夠強化民族記憶和民族歷史形象,應把它與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列並重。浙江作家桑士達認為,忠烈祠既弘揚了民族武德,也張揚了民族道統,應把它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作家安立志從日本作為侵略加害國卻不惜財力物力人力,將海外發現的36萬具鬼子遺骨全部運回,葬於千鳥淵公墓的事實中大發感慨,表示回去後要廣而告之,讓更多同胞來忠烈祠瞻仰,以銘記歷史,溫故知新,強我民心,壯我中華。

抗日烈士們英靈不死,雄魂永在,丹心昭日月,忠義耀乾坤!

相關焦點

  • 南嶽忠烈祠:巍峨衡嶽銘忠烈 將軍英氣炳日月
    通訊員 攝 【基地概況】南嶽忠烈祠坐落在南嶽衡山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內,於1939年籌建,1940年動工,1943年落成,佔地面積230餘畝,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因仿南京中山陵修建,故有「小中山陵」之稱。
  • 湖南南嶽忠烈祠的烈字為何少寫一點 蔣先生是筆誤還是另有玄機?
    在湖南衡陽南嶽衡山的青山綠嶺中,隱藏著這樣一個令人起敬的地方:這裡是140萬抗日將士的長眠之地,設有「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包括7座集體墓葬和12座個人墓葬。這裡就是南嶽忠烈祠,國內規模最大的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建成至今已整整75年。
  • 湖南:南嶽忠烈祠最大集體公墓建成 安葬2128名抗日陣亡將士
    師在湘北抗戰中2128名陣亡將士的集體公墓已經在南嶽忠烈祠建成,這也是南嶽忠烈祠已知埋葬抗日陣亡將士最多的1座集體公墓。據南嶽區文物管理局副局長劉向陽介紹,37軍60師公墓修復工作於2012年6月開始,由湖南省民政廳撥款220萬元進行全面修復。根據當時墓地上殘留的構件和對附近村莊老人們的走訪,基本還原公墓原貌。「集體公墓做成三級平臺樣式,墓地外除了重新為董煜師長的墓志銘豎碑,還有中英文對照簡介。原先從忠烈祠到公墓的路荊棘叢生,目前已經修建200多米的遊步道。」
  • 衡陽不曾忘記丨南嶽忠烈祠:青山有幸埋忠骨
    南嶽衡山風景秀美,以「壽嶽」之名而成為海內外華人祈福的首選之地。在衡山香爐峰下,有一座國家級抗戰烈士紀念陵園,葬有大型烈士陵墓,設立有中華民族陣亡將士的總神位,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就是南嶽忠烈祠。南嶽忠烈祠。
  • 湖南南嶽忠烈祠「雲祭祀」緬懷先烈
    華聲在線4月2日訊 今年清明,南嶽忠烈祠積極部署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開展「獻禮·英雄的南嶽」線上祭掃活動,倡導遊客及市民以「雲祭祀」「雲獻花」等方式緬懷先烈。據介紹,南嶽忠烈祠座落於風景秀麗的南嶽衡山香爐峰下,1938年籌建,1940年動工,1943年落成。忠烈祠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30畝,整個建築依山傍勢,仿南京中山陵建造,祠內花崗巖石板大道將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安亭戰役紀念亭、享堂自下而上連成一體,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
  • 我們的節日·清明 南嶽:忠烈祠景區開展「獻禮·英雄的南嶽」祭祀...
    詳細內容 又是一年清明節,今天,南嶽忠烈祠景區開展「獻禮·英雄的南嶽」祭祀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 在忠烈祠享堂前,由抗戰先烈羅啟疆將軍的孫子羅旭宣讀《祭文》,向先烈表達崇高的敬意。
  • 南嶽忠烈祠被命名為民革黨員教育基地
    湖南日報9月17日訊 16日,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衡陽市南嶽忠烈祠舉行。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省委會主委、副省長何報翔出席。南嶽忠烈祠坐落於南嶽衡山,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紀念地,首批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革省委會曾在南嶽忠烈祠舉辦了「中華兒女公祭抗戰民族忠烈大典」等大型紀念活動。湖南民革連續多年組織民革黨員,在清明節赴南嶽忠烈祠祭掃抗戰英烈,省外民革組織也曾多批次專程赴南嶽忠烈祠參觀學習。
  • 社會各界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抗戰英烈
    4月4日上午,社會各界人士共1000餘人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抗戰英烈。衡陽市部分中小學生祭奠民族抗戰英烈。4月4日上午,來自長沙、湘潭、株洲、衡陽、嶽陽、永州等六地的民革黨員、衡陽市各民主黨派成員、衡陽市部分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共1000餘人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抗戰英烈。春雨綿綿,南嶽衡山香爐峰下的忠烈祠松柏掩映,鮮花簇擁。大家手持黃菊花列隊拾級而上,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齊聚忠烈祠享堂。伴隨著高昂的旋律,社會各界人士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民革中央決定命名衡陽南嶽忠烈祠為民革黨員教育基地
    民革中央決定命名衡陽南嶽忠烈祠為民革黨員教育基地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8-24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 250餘名大學生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忠烈
    3月31日上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組織各界人士,在衡陽市南嶽區南嶽忠烈祠舉行「春祭2019 請抗戰忠魂檢閱青春」大型祭拜活,。來自南華大學、衡陽師範學院青鳥志願者協會、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共250餘名大學生參加了此次祭掃活動。 上午10時,南嶽衡山忠烈祠墓顯得格外肅穆,省政協原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原主委劉曉致辭。
  • 深圳民革寶安總支參觀南嶽忠烈祠、陸家新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12月22日至23日在民革深圳總支副主委、寶安區人大副主任毛伍元的帶領下,民革寶安總支一行40餘人到湖南衡陽參觀南嶽忠烈祠和陸家新屋
  • 抗戰勝利前後忠烈祠的建立
    1936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又制定《歷次陣亡殘廢受傷革命軍人特別優恤辦法全案》,在所附的《各縣設立忠烈祠辦法》中正式使用「忠烈祠」一詞。此「辦法」的第四條規定,「凡抵禦外侮、北伐、剿赤各戰役死亡官兵之原籍屬於某縣者,即於某縣忠烈祠專祀之」。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中國廣大官兵與民眾在抗敵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1938年11月24日蔣介石在南嶽召開軍事會議。
  • 臺灣迎回遠徵軍緬甸陣亡將士英靈 入祀「忠烈祠」
    據中新網8月28日援引臺灣《聯合報》報導,對日抗戰期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協助英軍作戰,經歷近三年苦戰,付出10萬官兵喪身異域的代價。臺當局防務部門日前派員到緬北招魂,將英靈牌位請回臺灣,27日下午專車直送「圓山忠烈祠」,完成入祀。
  • 湖南南嶽衡山旅行,推薦四個必去的景點
    紅色旅行採風路線:忠烈祠—磨鏡臺—祝融峰—十裡茶鄉忠烈祠青山有幸埋忠骨,黃土無情化國殤。以南嶽衡山的青山綠嶺來緬懷紀念千千萬萬為中華解放而獻出生命的忠烈們再合適不過。南嶽忠烈祠,是我國現在規模最大的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整個忠烈祠仿南京中山陵修建,風格古典莊重,依山而建,逐層向上,氣勢恢宏,端莊雄偉,令人肅然起敬。庭院內四處是高大挺拔的松柏,在陽光的照射下,仍如軍人一般站得規規矩矩。這其中七七紀念塔的紀念塔修得最有意思:由五顆炮彈組成,4個小的圍繞著1個大的,佇立在此,象徵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堅決抗戰。
  • 湖南衡陽南嶽衡山旅遊景區導遊詞
    眼前的這座三拱單簷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門,由花崗巖石砌成的,為一列拱門三孔,琉璃蓋頂,花崗巖方整石牆體,中拱上方,嵌漢白玉豎額。忠烈祠正門上方的漢白玉石匾上,鑲嵌著原國民政府湖南省主席兼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題寫的「南嶽忠烈祠」五個鎦金大字。牌坊以內,廣場開闊,綠草翠柏,互為對稱。
  • 來一次南嶽衡山的靜心之旅
    湖南自古人傑地靈,體驗了小城古鎮的柔情和森林湖泊的幽靜,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位屬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感受雄偉山川的豪邁壯觀。衡山,位於湖南省的中部偏東南,除了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濃厚的人文氣息外,還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與道教之聚集地,整座衡山有各種古廟和道觀多達200多處。
  • 南嶽總結大會,蔣介石展示的軍事謀略,是否有點事後諸葛亮?
    南嶽會議閉幕之時,蔣介做了最後的總結,他首先問出一句話:這次長沙會戰失利,你們知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嗎?隨後就進行了總結:戰區對主力部隊使用不當,是最重要的一點,到了最後根本就沒有決戰的主力軍,尤其是李玉堂的第10軍,推進的太靠前了,直接導致後方兵力空虛,才讓日軍順林進入長沙。這一點和上高會戰完全相反,上高會戰我們贏了,是因為對敵74軍使用得當。
  • 南嶽大廟今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大波美景不可錯過
    南嶽大廟 南嶽大廟,為我國五嶽神廟之一,位於南嶽古鎮。唐初名司天霍王廟,唐開元年間,司馬承禎建南嶽真君祠。南嶽大廟位於南嶽鎮北街,是我國五嶽廟中規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
  • 南嶽衡山旅遊吃住玩樂大廟燒香規矩乘車購票最全攻略
    五、登山環保車上下山路線西線上山:遊客服務中心——華嚴湖——忠烈祠——穿巖詩林——半山亭——麻姑仙境——磨鏡臺——福嚴寺——西嶺——民俗文化城——南天門。九、南嶽衡山旅遊方案和經典線路推薦南嶽衡山「一日遊」線路:南嶽大廟財神廟進香→忠烈祠→玄都觀→竹林道院→獅子巖→上封寺→會仙橋→南天門→步行至祝融峰→返程。上下山最好是坐登山車。
  • 南嶽天下秀,到此人增壽
    南嶽天下秀,到此人增壽 文/圖 雨雲 中國有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我們途經湖南,到的第一站就是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