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國憂民的陸遊是位文學好手,且看他的文學成就與特點

2020-12-14 浪潮文化

前言:

對於陸遊很多人知道他對於國家與民族處境的憂慮,也知道他是位文學大家。但具體到他的文學天賦、文化才能與造詣、文學上的特點等等,很多人就不是那麼了解了。文化是中華民族得以傳承歷史不被割裂的重要組成部份。民族的歷史能得以承繼到如今,更多地得益於歷史上中華民族人才輩出,在文化藝術領域前赴後繼,繼承、發揚乃至於開創文化藝術的傳承,這樣才讓民族精神、文化風貌、藝術傳統等一代又一代地承繼了下來。民族歷史的發展才能得以發展。因此,像陸遊等等這樣的文化豪傑,對民族精神的傳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麼,陸遊是怎樣的人呢?他的文學造詣有多深?文化上有何特點?又有怎樣的文學貢獻?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那一段歷史,以便淺析其中的答案吧。

南宋著名愛國文人陸遊

陸遊其人

公元1125年陸遊生于于一艘木船上,他祖籍是東京開封(即如今河南省開封市),是名門望族出身、其家族為江南有名的藏書世家。其高祖名叫陸軫,在大中祥符期間考中進士,官職最高做到了吏部郎中。他的祖父名叫陸佃,是著名文人王安石的學生,對經學研究很深,官職做到了尚書右丞。陸遊父親是陸宰,對詩文十分精通、品行上講究節操,在北宋末期科考後走進官途,擔任過京西路的轉運副使。

公元1125年十月,陸宰被命令到朝中去述職,與其夫人唐氏坐船從水路到京城,路上,在淮河船上生下了第三兒子,由此把他叫做陸遊。

陸遊生於兩宋交接期間,在偏安的南宋裡生長,此時民族矛盾嚴重、國家遭遇了不幸、而家庭漂泊流離,這些在他那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陸遊一生十分愛國,對朝廷多次進獻北伐金國的良策,且身體力行。但要麼不被採納,要麼實行到中途被廢止。對於未能北伐金國或北伐不成功,陸遊一直十分憂慮。應該說,他的一生多數時間都是在這種情懷當中度過的。因此,陸遊是位憂國憂民一生的愛國人士同時,他更是一位在文學上造詣極深的文豪級人物。那麼,他在文化上的情況怎樣呢?

陸遊一生多數時間在憂國憂民中度過

文學特點、成就及貢獻

陸遊在詩歌、詞作、散文等多方面獨具天賦,成就與貢獻很大,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幾方面的情況。

詩歌

詩歌是陸遊文化造詣中成就最大的內容,他自已說他「六十年間萬首詩」,流傳下來的詩歌多達九千三百多首。這些詩歌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一是46歲他進入蜀地以前,詩作偏向文字的形式;二是進入蜀地到他64歲罷官期間,他的詩歌創作達到成熟境界,詩風也隨之大變,從早期以「藻繪」為主演變成宏肆奔放的文風,這期間他的詩充滿戰鬥與愛國精神;三是到了晚年他回到故鄉後,在山陰這個地方創作的詩,風格趨於質樸沉實,有種清曠淡遠之田園風格,這種風格裡同時流露出人生的蒼涼之感。

①藝術風格上,他的詩歌兼備有現實主義的特點,同時具有浪漫主義風格。陸遊生性十分豪放,胸有壯志,詩歌中努力追求那種雄渾而豪健、鄙棄纖巧細弱的作品風味,因此獨具氣勢奔放而境界壯闊之詩風。

陸詩

②語言上以平易曉暢為主,在詩歌的章法上又整飭謹嚴

他並不贊成對辭藻刻意地雕琢或追求奇險,因此他的詩歌語言具有「清空一氣,明白如話」的特色。同時,他在用字句上,重視鍛鍊詞字,詩中的對偶,新奇而工整,且沒有雕章琢句之嫌。比如,他的七絕《長歌行》,其中筆力十分清壯頓挫,在結構中波瀾迭起,具有寓恢宏於雄放的氣勢,在明朗曉暢的語言與整飭的詞句當中,體現出個性風格,由此此詩後人將其推為他的壓卷巨作。

對於陸詩的地位及貢獻:南宋詩壇中,陸詩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南宋初期,國家危急,但人民士氣旺盛,詩壇體現了這一情境;但隨著南宋皇帝偏安思想的形成,文人們出現了消極的氣息,詩壇的風氣隨之趨於萎靡,其中吟風弄月的詩作日益明顯。

陸遊愛國詩作

此時,針對這一情況,陸遊痛心疾首,為改變這一不好狀況,他極力提倡前代屈、杜、李、賈及本朝歐、蘇與南渡等愛國詩人的作風,高舉他們的旗幟,弘揚愛國主題的詩作,這對於南宋後期的詩歌具有重大積極的影響。直到宋代末期,在國破家亡時代的背景下,陸遊的愛國精神更是深入民心,其詩歌也得人民更多地吟唱。

在後世,陸詩影響同樣十分深遠。尤其清末以後,國勢傾危之時,人們通常會以陸陸詩的愛國情懷去鼓舞人民反抗外敵,形成新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陸遊中寫作山水景物與書齋生活之詩篇,描寫十分細膩生動而語言上也清新優美,因此很被明、清期間的詩人喜愛。

反映愛國情懷的陸詩

詞作

陸遊在文化內容上,精力主要用在詩歌的創作中,而對於作詞,心中是鄙視的,故而,陸遊所創作的詞作數量上不太多,流傳下來的作品有約一百四十多首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他才氣超然,且有過身歷西北前線的經歷,因而,他也創造出稼軒詞裡面並不具備的的別樣的藝術境界。

陸遊詞作裡最主要的內容仍然是描寫他的愛國情懷,同時抒發出他壯志未酬的心中悲憤情節詞作的特點主要在於他把理想深化為夢境,這樣就同現狀裡的悲涼,發出極為強烈的對比關係。比如他所作的《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一詞裡,他回想當年後,心情不免有滿腹愴然之感。陸詞中,也有一些詠物詞作與愛情詞作,比如《卜算子·詠梅》一詞裡,其上闋寫景而下闋則盟志,表現了他身處逆境卻能矢志不渝高尚情操;而在《釵頭鳳·紅酥手》中,其詞在節奏上急促,而聲情卻悽緊,前後兩次出現感嘆,令人盪氣迴腸,而悽婉動人。

陸遊的詞

應該說陸遊是集豪放與婉約在一身的,他的詞作裡並不缺少清麗纏綿而真摯動人的情節,這同宋詞裡的那種婉約派相對接近;同時他有些詞作以抒發深沉人生之感受,或者寄寓高超之襟懷,或才寓意深刻,這又與蘇軾相對接近。而其中體現陸遊身世經歷與個性特色的,最主要的是其慷慨而雄渾、蕩漾愛國激情的詞,其風格同辛棄疾又很接近。總休上看,陸遊詞因為風格具有多樣性,沒能熔煉出獨特個性,因此具有集眾家之所長的感覺。

陸遊詞作.釵頭鳳

散文

對於散文,陸遊同樣造詣頗深,吸收眾家所長,在構思上十分精巧,文筆很是精純。其中對於記銘及序跋社類的題材,或是敘述生活中的經歷,或是抒發心中的思想感情,或是論述事實敘說詩詞,這些特點是陸遊散文的中最主要的特點,也是其重要的成就。在散文中,他如同詩歌一般,經常會表達他那愛國主義情懷。他也有一部份散記體現了其他的風格,這些散文描繪鄉居中生活的狀況,格調十分淡雅雋永。

陸遊所著的《入蜀記》為我國首部長篇遊記式散文,其內容豐富多彩,其中列舉眾多史事以議論、考據詳細且辯證、並有詩文評論以及小說故事等諸多內容十分豐富,其形式靈活多變,文章長短不一、文字十分精練;其中對過三峽這部分的描寫,對自然風光及名勝古蹟和歷史人物的描繪與品評,在字裡行間中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感,而文風富有趣味。他的另一散文,即《老學庵筆記》是部隨筆式散文,筆墨裡雖然簡練但內容卻十分豐富所記錄的多數屬於軼事見聞,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屬於是南宋朝筆記中的精品同時,他還善於書寫四六文,在他的文集裡有許多四六文精品,比如《祭雷池神文》中,其語言淺切卻是氣勢雄放,這跟他的詩作風格十分接近。

陸遊散文《入蜀記》

結語

陸遊為後世人們留傳下來許多精美作品,成為人們學習的材料。他的一生創作數量極多,根據汲古閣的刻本《陸放翁全集》所記錄,有《渭南文集》共50卷(這裡包含《入蜀記》6卷及詞2卷);有《家世舊聞》計8則;有《劍南詩稿》計85卷(這裡包含古近體詩共9138首);有《南唐書》計18卷;有《放翁遺稿》讓3卷;有《老學庵筆記》計10卷;有《齋居紀事》計36則。此外還有《續筆記》計2卷、有《緒訓》計1卷、有《高宗聖政草》計1卷、有《感知錄》計1卷、有《陸氏續集驗方》計2卷、有《清尊錄》計1卷,此外還有《放翁家訓》等多部作品。

對於陸遊,錢鍾書的評價很是中肯,他有兩點評論:①陸遊的一生中,充滿愛國情緒,這表現於他的全部作品當中。這在他人的詩集中是找不到的。②除了陸遊所作的那幾首,愛情詩在宋代數目很少,大多表現得都很淡薄,笨拙與套板。

筆者認為,陸遊的一生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憂國憂民的狀態中度過,他懷有強烈的愛國心緒,其詩詞文章表現出的這一份情節,對當時的人們乃至於後世人們,都有很強烈的鼓舞作用。他的文學造詣很深,也是後世人們學習的榜樣。

人們立像記念陸遊

參考資料:

汲古閣刻本《陸放翁全集》

清鹹豐六年蕭山王氏養和堂刻本《於越先賢像傳贊》

陸遊《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趙翼《甌北詩話》

《宋史》

陸遊《三山杜門作歌》

陸遊《感興》

陸遊《謝張時可通判贈詩編》

段豔紅.《淺談陸遊詩歌的愛國主題》

《老學庵筆記》

《渭南文集》卷二二·《自贊》

陸遊《懷昔》

《嚴州府志》

陳衍《宋詩精華錄》

羅大經《鶴林玉露》

劉克莊《後村詩話》前集

註:本文插圖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刪!

相關焦點

  • 曹操三父子與蘇軾三父子比較,哪一個文學團隊的文學成就更高
    蘇軾和曹植,可以說是這兩個文學「三父子」中的領軍人物。他們分別是各自「三父子」團隊中文學成就最高的,同時也是標誌性的人物。他們各自的文學成就,都遠遠超過「三父子」中的其它兩個人。曹植的文學才華是突出的,謝靈運對曹植有一個評價,他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
  • 《牆上的斑點》:淺談意識流小說的特點及文學價值
    而以小說革新和意識流手法聞名的伍爾夫,在西方現代文學流派中,更是首創了意識流派。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而意識是一條不間斷流淌著的意識河流,具有不可逆性。
  • 三國曹操父子的文學成就據說高不可攀,當時有誰可與之抗衡?
    在中國文學史上,曹操父子三人的文學成就是一座豐碑,魏晉風骨的形成就在這一階段,並成為唐宋文學復古運動競相效仿的主要部分。東漢中葉,隨著宦官弄權、良臣散野,文學作品的質量和數量也出現嚴重滑坡,一些讚揚盛世的大賦開始轉向抒情小賦,文學作品凋零。
  • 宋代文學的主要成就,散文創作進入鼎盛時期
    散文是一種文學體裁,泛指抒發作者情感的文章。散文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寫作手法多種多樣。散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北宋初年,為了和駢文進行區分,把不講究押韻對偶的文章,統稱為散文。在古代,除了詩詞歌賦以外的文體,都可以稱為散文。
  • 中國文學作品,古代話本,小說成就
    大家好,我是小編許亞南,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古代話本小說成就。話本是宋元時代特別發達的一種文學作品,包括講史、說經、小說。話本本是說話人的口頭創作,經過寫定,加以刻印,就成為供人閱讀的通俗小說。和唐代傳奇相比,唐代傳奇是知識分子的文學,而宋元話本則是地地道道的市民文學。它運用的語言不再是典雅的文言而是通俗的白話,它的作者不再是舉子、進士而是說話藝人或書會先生,它的藝術特點、欣賞情趣也同文言小說很不相同。因此,魯迅把宋元話本的出現稱作「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話本小說的成就主要表現為:首先,題材範圍大大擴大了。
  • 明代雲南文學的崛起,有助於我們對雲南文學發展史及其地位的認識
    影響明代雲南文學生成的種種因素,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它自身的特點,與同時代全國文學相比,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風貌。以全國明代文學而論,小說、戲曲、詩文是三種主要的形式;從中國文學發展史看,長篇章回小說、白話短篇小說和傳奇戲曲在中晚明達於繁榮,終於與傳統詩文三足鼎立,成為學界所公認的最能代表明代文學成就的部分。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哪一個人的文學成就最高?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緻,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後回味無窮。 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讚譽。
  • 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大全 文學常識題及答案整理
    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大全 文學常識題及答案整理為了幫助大家在高考語文文學常識方面更少丟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供參考!高中語文文學常識集錦大全1、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等。
  • 傳記文學:「牽手」文學又「顧盼」歷史
    僅就現當代文學的視野加以考察,部分有代表性作家的傳記也達數十部甚至近百部。然而,現實閱讀中常常遇到的「傳」和具體言說時的「傳記」「傳記文學」,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語義模糊甚或概念混淆的問題。  「傳」是中國傳記文學的起始稱謂,較早出現同時又取得突出成就、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當屬漢代司馬遷的《史記》。
  • 現代文學社團總結
    楊晦、陳煒謨、陳翔鶴、馮至這四位文學青年有感於德國戲劇家霍普特曼的童話劇《沉鍾》的啟示——藝術的成功在于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北京出版發行了《沉鍾》周刊,沉鍾社即因此而形成。沉鍾社諸作家的質樸而悲涼的文學創作和對外國文學的廣泛譯介顯示了自己的實績和特色。在創作上,對精神壓迫反抗和對細膩樸實風格的追求,是沉鍾社作家藝術創作的顯著特徵,其中《沉鍾》雜誌及《沉鍾叢書》集中體現了他們的成就。
  • 「文學與人」第九屆華語原創文學大賽頒獎典禮 暨2017上海大學生華語原創文學大賽頒獎典禮 、「文學中的城與人」主題論壇順利舉行
    >遊錦壽先生,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揚先生。文學是人寫的,文學也是寫人的,文學又是寫給人看的,因此,研究文學必須首先學做人,做一個文品高尚、人品磊落的人,這是人的立身之本。」,藉以發揚錢先生文品通人品、立文先立人的學術思想。
  • 詩酒趁年華|走進宋朝文學,領略詞句之美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以其代表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為例。
  • 人民日報:一個人的文學世象
    如果沒有南丁,會有文學豫軍嗎?閱讀《南丁與文學豫軍》時,心中一直存有疑問。不過讀完之後,答案卻很清晰:沒有南丁,一樣會有文學豫軍,但文學豫軍的影響和成就可能與今天不大相同。這一樣和不一樣之間的差異,就是南丁的意義。   南丁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是一定歷史時期河南乃至中國文學史的珍貴縮影。
  • 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大串燒,專治各種記不住
    《基督山伯爵》騎著一匹「大仲馬」,帶著《三個火槍手》(《三劍客》),去看兒子小仲馬的《茶花女》。9. 福樓拜一看到《包法利夫人》,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情感世界》。雜文十六,《熱風》與《墳》,《華蓋》二集,《而已》《三閒》,再多《二心》,《南腔北調》,《偽自由書》,《準風月談》,三《且》二《集》,文學花邊。
  • 羅宗強:在古代文學研究領域有大成就的,一定是能坐冷板凳的人
    從自己閱讀時的真實感受出發,著重於看其藝術上的成就,分析其藝術特點,從這個角度感受文學觀念變化的是是非非。我更喜歡真實表現人性的優點和弱點、真實表現個人情懷的作品,所以我對白居易新樂府評價不高,對唐代古文運動評價也不高,而特別喜歡王維、李白、李賀、李商隱,喜歡他們作品的強烈的藝術個性,所以對這些人評價就比較高。
  • 五大特點,三大問題,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現狀探析
    中國網絡文學已經發展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網絡文學的發展成就、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前景,有必要進行正確估價,以推動其健康發展,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 得一字而盡見風流——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徵與特點的比較
    老實說,我弄不清楚「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徵」與「文學語言的特點」有什麼差別,因為弄不清楚,就想得多一些,這一想,竟想出些眉目來,我以為。是故冒著怡笑方家的危險,要在這裡做些比較了。且先不管它,我們再來看看「文學語言的特點」。「文學語言的特點」是在文學作品的形式要素中提出來的概念,包含「形象生動」、「準確貼切」、「富有情感」、「含蓄蘊藉」、「音樂性強」等內容。
  • 從晉江文學現象到文學的晉江現象
    李偉才(晉江市文聯主席):晉江是一塊文學的熱土,古代和近代俊才輩出,湧現了1853位進士,科甲之盛冠於八閩,其中有文科狀元8位,武科狀元3位,文科榜眼13位,探花3位。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的有南宋作「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詩人林外,明代參與文學復古運動的王慎中,清末狀元吳魯等等。
  • 語文老師熬夜整理的初中語文文學常識大串燒
    雜文十六,《熱風》與《墳》,《華蓋》二集,《而已》《三閒》,再多《二心》,《南腔北調》,《偽自由書》,《準風月談》,三《且》二《集》,文學花邊。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樂府雙璧」人稱讚,建安文學推「三曹」;田園鼻祖是陶潛,「採菊」遺風見節操。
  • 古代歷史上最豪放詞人,他看淡功名利祿,終成文學大家
    宋代風流人物首數蘇東坡,在他的各個領域裡都是最高成就者,據說唯獨弈棋一般,至今名氣最大的還是文赤壁,也叫東坡赤壁,他吃過的東坡肉,東坡餅,遊過的承天寺,遺愛湖,定慧院,真正的古蹟,走一處就讓一處窮荒之地千古留名只有他了,放現在豈止一個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