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戲,戲裡的人物你來我往,悲喜交加;人生也如一場夢,夢中的故事遙不可及,卻又仿佛就發生在眼前。時光荏苒,歲月滄桑,無數的飲食男女,都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徘徊,更是半醉半醒,如夢似幻。
既然我們無法選擇命運,也不能回到過去,更不能預見未來,就應當努力地活在當下。很多事物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很多人走遠了,才知道後會無期。就像那隨風飄零的秋葉,令人倍感惆悵。
古人云,覺此未覺者,當下成牟尼。很多事情看似非常重要,其實捨得放下,竟然過得更加開心。下面介紹的作者是蘇軾的表兄,這首七律清幽恬靜,實乃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北齋雨後
宋代:文同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
雨後雙禽來佔竹,秋深一蝶下尋花。
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
野興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
文同是北宋著名畫家、詩人,他32歲時進士及第,曾擔任過很多地方的知州或知縣。文同與蘇軾是表兄弟,擅長詩文書畫,深為同時代的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更被表弟蘇軾敬重。
北齋是作者在府衙內讀書休憩之地,這首詩描寫雨後景色,抒發作者的閒適心情,也勾起了他對過往的美好回憶。
文同喜歡書畫,閒暇時經常細心觀察身邊的動植物,並加以描摹,然後還自題小詩。所以他的生活非常充實,心情也恬淡悠閒。
這首詩開篇就展現出環境的清幽,庭院雖然不算太大,但園圃裡卻非常安靜。詩人討厭各種繁文縟節,免去屬吏的例行參見,卻獨自逗留其中讀書作畫、思考問題,享受一種難得的獨處時光。
接下來緊承其上,並突出「雨後」的主題。深秋時節,經常細雨綿綿,有時甚至持續幾天。不僅詩人感到煩悶,就連鳥雀也不見蹤影。等到雨後初晴,陽光明媚、空氣清新,鳥雀成雙入對,發出悅耳動聽的鳴叫聲,蝴蝶也在花下翩翩起舞。
詩人鍊字精準,「雙禽、一蝶」,表現出鳥雀鳴叫的歡快悅耳,以及深秋時節花兒稀少,蝴蝶也極其罕見。而一個「佔」字,擬人化地描繪了鳥雀的活潑形態;一個「尋」字,更是體現了季節的特點。
詩人一時間忘記了那些繁雜的公務,卻沉醉於多彩多姿的大自然。頸聯從室外轉而描寫室內,詩人很久沒有如此興致高漲了,他喊來小僮清掃牆壁,然後掛上名貴的圖畫,與來訪的客人一起細細品鑑。
詩人又拿出上等的茶葉,熱情地招待客人,他們一邊品茗觀畫,一邊探討交流,心情也極其放鬆。頸聯盡顯詩人高雅的品質,更體現了詩人心情的恬淡。
這樣閒適輕鬆的生活,讓詩人樂而忘憂,更勾起了對往日山居生活的回憶。詩人遵循老子無為而治的策略,同時也提高了辦事效率,從而讓公事和訴訟不斷減少,而野興也相應地增多。
縱覽文同的這首七律,意境恬淡,文筆不凡,展現了一種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詩人在公務上刪繁就簡,減少不必要的禮節,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有時間與客人一起品茗觀畫,也可以獨自一人賞花弄草,觀察蝶舞鳥鳴,生活真是悠哉悠哉!
再細味詩人寫景抒情,鳥語蝶飛、茗香畫美,竹搖翠影、花含水珠,還有記憶中故鄉的藍天碧草的映襯、田園東溪的烘託,不僅畫面鮮活,而且表現出唐代王維詩畫結合的特點。如此柔和含蓄的優秀作品,豈能不讓人仔細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