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2021-01-11 品詩賞詞

詩歌創作首先要注意通篇的構思,力求整體為佳構,同時還要用心鍊字造句,讓片言也成佳句,就像杜甫所言,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麼如何錘鍊佳句,從而讓全篇也因此而顯得熠熠生輝?

一首詩有一兩句驚人之句,當屬不易。比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就用一個鬧字而出彩;陸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富有理趣而聞名。七律的創作中也有很多技巧,比如修辭手法,還有對仗方式等都很有講究。

蘇軾就曾有名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其中青州指美酒,烏有是虛擬的人物,而青州六從事、烏有一先生,卻巧妙地用人名進行對仗。

其實蘇軾並非首創,早在晚唐時就有一位詩人進行了積極嘗試。下面介紹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憶昔

唐代:韋莊

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

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裡不知秋。

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

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韋莊是晚唐著名的婉約派詞人,他的詩作並沒有他的詞作流傳久遠。但這首詩卻水平高超,採用了多種修辭手段,不僅極具藝術價值,而且令人啟迪深刻。

晚唐時代,各地戰亂不止,百姓民不聊生。詩人有一次來長安應試,可是不巧當時黃巢正在攻打京城,從而讓很多地方變得一片荒蕪。詩人撫今傷昔,寫下了這首婉而多諷的七律。

詩人四處遊覽,卻發現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讓他不禁感慨不已。首聯回憶過往,「昔年曾向五陵遊,子夜歌清月滿樓。」韋莊少年時曾四處壯遊,不僅見多識廣,也創作了很多不朽作品。

「五陵」,即指都城長安。詩人回想當年曾到五陵旅遊,最難忘是那些高門貴族們詩酒風流,直到子夜時分,清月滿樓,依然享受著笙歌豔舞。

詩人由美好的往事,自然地又想到長安昔日的盛景,「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裡不知秋。」花樹前點上明亮的蠟燭,火樹銀花,一時間恍如白晝;詩人酣醉於一群佳人之中,春光絢麗,不知不覺便時間飛逝。

「長似晝」,暗指公子王孫們日夜都沉迷聲色,他們醉生夢死,哪裡還有什麼進取精神,更不會顧及還有很多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不知秋」三個字,妙語雙關,既表達時間飛逝,也委婉地傳達出那些醉酒酣夢者不知末日將臨。

頸聯又轉而抒寫公子的豪奢、佳麗的妖嬈,「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作者巧用古代的兩個著名人物進行對仗,同時也表達出當時追歡逐樂、燈紅酒綠的盛大場面,更從側面反映出大唐逐漸衰落的原因。

作者雖然巧用兩個人名,但都是虛指。雖有花月管弦、裘馬脂粉,卻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朦朧縹緲、含蓄之至,反而更讓讀者覺得很有詩趣。

作者在前六句中追憶陳跡,尾聯則抒發感慨,「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春夢無痕,惟見流水斜陽,消沉今古,令人不聲嘆息!

「俱是夢」,表達了詩人感慨繁華短暫,好像過眼雲煙,俯仰之間就消失殆盡。「水東流」,描繪出一幅殘陽慘澹、暮色蒼茫的蕭瑟景象,也象徵著晚唐時代早已日薄西山,也如碧水東去,頹勢難挽。

韋莊的這首七律水平極高,雖然通篇不提一字悲涼,但所寫事件、人物和場景都極大地反襯出晚唐社會的頹勢,令人倍感惆悵,不愧為晚唐的佳作。讀者一定會聯想到李商隱的名作《樂遊原》,其中兩句最讓人印象深刻,「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詩人覺得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以便發出深長的慨嘆。

韋莊也採用類似的以樂景寫哀愁的手法,卻又巧用對仗,還有雙關、象徵的修辭手法,多角度地闡述了自己對過往的追憶、以及對現實的無奈!

相關焦點

  • 羅隱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結構工巧,堪稱精雕細琢的精品
    羅隱是晚唐著名詩人,雖然才華卓越,可是他十幾次參加進士考試都是鎩羽而歸。其實羅隱的才學就連當朝宰相都很欣賞,但由於他喜歡諷刺、為人狂妄,讓孤立的自己經常被考官們反感。下面介紹羅隱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結構工巧,堪稱精雕細琢的精品。綿谷回寄蔡氏昆仲唐代:羅隱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白帝唐代:杜甫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這一聯對仗工整,左右逢源,造成一種紛繁綜亂、層出不窮的藝術效果,用以表現一種驚耳駭目的場面,有急管繁弦之勢,有聲有色地傳達了雨勢的急驟,給人以目眩神搖的感受。頸聯轉而敘述雨後感受,「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戰馬不如歸耕的牧馬閒逸,戰亂使原有的千戶人家只有百家尚存。
  • 律詩對仗攻略
    例如:頸聯:賈氏對宓妃;窺對留;簾對枕;韓椽對魏王;少對才)也可以少到一聯,即頷聯不用對仗,只在頸聯用對仗。這種情況比較罕見。另有一種情況,即在首聯、頸聯都用對仗,而在頷聯不用。例如:   古人在五、七律的對仗上有許多苦心孤詣的追求,創造了難以數計的所謂佳對。在這方面,以唐的杜甫、宋的陸遊為最。   五、七律的首聯和尾聯不必對仗。
  • 這首詩被後世稱為「唐人七律第一」,不但不合格律,對仗也不工整
    唐代諸多詩選中的七律部分,《黃鶴樓》總會被作為開篇或壓卷,這首詩被後世稱為「唐人七律第一」,但是這個「七律第一」不但不合格律要求,對仗也是不甚工整的。於是就有人說了,既然「第一」尚且如此,我等又何必拘泥於形式?
  • 律詩的對仗與律詩寫作技法
    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短律;超過8句,即10句以上的,,則稱排律或長律。六句律詩,稱為短律或者小律。相對八句律詩少了第二或者第三聯。
  • 為什麼名句往往對仗,淺談近體詩的對仗
    (李商隱《淚》)前三聯對仗者,首句不入韻的,五律多於七律;首句入韻的,七律多於五律。 律詩首聯不用對仗,頷聯、頸聯、尾聯用對仗。這種形式的律詩罕見,因為一般尾聯是全詩的結束語,用散行比較容易畫龍點睛,用對仗較受束縛,故詩人不喜用尾聯對仗。杜甫詩中時有這種形式,後人模仿者較少。
  • 細說律詩的對仗
    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 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詩中,已有一些首聯對仗的例子.現在再舉兩個例子:  春夜別友人(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尊對綺筵。
  • 律詩對仗的七個知識點
    (三)首聯對仗 首聯的對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聯用了對仗,並不因此減少中兩聯的對仗。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 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
  • 學寫詩詞必備技能之「對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段話是《聲律啟蒙》中的句子,就是我們寫律詩,必須要學的技能——對仗。格律詩分絕句和律詩,絕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而律詩是有對仗要求的。律詩共八句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首聯和尾聯不需要對仗,中間的頷聯和頸聯是必須要對仗的。
  • 花間派著名詞作家代表之一韋莊,是如何走上抒情道路的?
    ——《花間集》是選錄了晚唐五代十八位詞作大家的五百首詞作品的合集。從整個《花間集》作品裡,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描寫上層階級的享樂生活和離情別愁,用語用詞上多以濃豔軟媚為主。在《花間集》裡,作為花間派的代表詞作家,溫庭筠和韋莊幾乎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 律詩對仗全攻略:20種對仗手法
    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五七言律各四聯八句,習慣上將第一聯稱首聯,第二聯稱頷聯,第三聯稱頸聯,第四聯稱尾聯或末聯。頷聯兩句和頸聯兩句要對仗.如:七律《江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 詩詞知識:律詩的對仗
    (三)首聯對仗首聯的對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聯用了對仗,並不因此減少中兩聯的對仗。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
  • 韋莊這首詩寫的是3歲女兒,句句說到心窩裡,養過孩子的都明白!
    在我們之前的很多文章中,唐詩佔到了絕大一部分的佔比,這倒不是因為小編偏愛唐詩,實在是因為其中名篇太多,而不乏有小編所鍾愛的佳作。作為一名89年的新手父親,自然會關注一些適合孩子讀的詩詞,而剛好在翻閱唐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專門為孩子寫的詩,來自於晚唐著名詩人——韋莊。提到韋莊自然都很熟悉,他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 晚唐詞人韋莊的一首詞,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
    韋莊,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宰相,與溫庭筠並稱為「溫韋」,也是「花間派」代表作家之一,韋莊留下來的優秀詞作很多,有反應戰亂中婦女之不幸的《秦婦吟》,還有詩集《浣花集》。但說起韋莊最膾炙人口的詞作,就不得不提到《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呢?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甚至有人說:「這些構成了唐朝文化的興盛和發展,說起詩詞立足於初唐,盛唐,晚唐,相信每個時期都有形形色色的詩人,不過每類詩派代表的人物卻大有不同。今天我們來說下七律詩詞的代表意義,第一次講到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的印象是杜甫,杜甫的詩代表著一種濃重的歲月感,他的七律詩是空前絕後的,讀起來慷慨,特別解心事。七律向來是唐詩長河中最有韻味的,但並不是杜甫的才算是好作品。
  • 律詩寫作第九講:律詩的對仗(上)
    前三聯對仗             首聯的對仗可用可不用。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翻開唐詩,我們不難發現: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有的。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律詩句數固定、講究平仄、押韻嚴格,要求對仗工整,起承轉合,是近體詩最成熟也最難以創作的體裁。雖說創作七言律詩,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是唐朝人才輩出,湧現了無數大詩人,創作了非常多經典的七言律詩。
  • 對仗是對字還是對詞?
    傳統對仗的單位,是字還是詞?從前人用例看,應該是字和詞都可以作為對仗的單位。具體來講有三種情況:字詞皆對。這種情況佔多數。兩個雙音節詞(也就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構成對仗,一般要求相對應的字也要對仗,而且組詞結構相同,即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
  •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課《七律•長徵》課前預習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課 《七律•長徵》課前預習他們一路上跋山涉水,衝過四道封鎖線,翻過逶迤的五嶺、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越岷山,完成了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毛澤東主席在回首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時,不禁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 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年少苦讀,卻仕途坎坷。他成家後與妻子非常恩愛,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到處奔波。一方面他感慨自己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痛惜自己無法盡一位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經常深感自責。下面介紹李商隱悼念亡妻,這首古詩描寫生動,詩人不愧為晚唐才子。悼亡妻薔薇泣幽素,翠帶花錢小。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枕是龍宮石,割得 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