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結構工巧,堪稱精雕細琢的精品

2020-12-22 品詩賞詞

羅隱是晚唐著名詩人,雖然才華卓越,可是他十幾次參加進士考試都是鎩羽而歸。其實羅隱的才學就連當朝宰相都很欣賞,但由於他喜歡諷刺、為人狂妄,讓孤立的自己經常被考官們反感。不過他的很多詩句都深受讀者喜愛,比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還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下面介紹羅隱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結構工巧,堪稱精雕細琢的精品。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代:羅隱

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羅隱落第後心情不好,於是就希望在遊覽山水田園時,可以排遣憂愁。詩人有一次遊覽了成都風景名勝之地錦江後,又向成都東北行至綿谷(今四川廣元縣),神思仍為勝遊的美好情景所紫繞,乃援筆吟哦,寫成此詩,寄給共遊的友人蔡氏兄弟。

首聯平平而起,「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這兩句毫不渲染,似脫口而出,卻如行雲般舒展,又似流水般暢達。「一年」與「兩度」相對,「前值」與「後值」疊出,看似不經意,實具鍛鍊功力。春秋兩季正是錦城添花的最美季節,一年之中竟能巧逢這美好時節,兩度勝遊風光佳麗的錦江,一股三生有幸、畢生難忘的欣喜之情,湧動於平實的語言之中。

頷聯描繪兩遊錦江時印象最深刻的景色,「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碧草、白雲處處可見,並非錦江特有的風物,然而入於詩人筆端,竟成千古傳誦的寫景名句。詩人將審美物象人格化,又將主客體故意錯位,物我交融,情諧意洽。

錦江兩岸春草一碧無垠,令人不勝流連,春草搖曳多姿,依依戀人,作者虛擬芳草有意,維繫得滯遊人的坐騎不讓離去。一個「礙」字,又將活潑頑皮的芳草活現出來。詩人登樓觀賞漫天雲霞,雲彩似乎善解人意,緊隨詩人的足跡,爭先恐後湧簇到所登之樓的上空,如遮如蓋,竟呈美姿,以供觀賞。

頸聯從山水含情著筆,「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詩人對錦城一帶山水戀戀不捨,山牽別恨、斷人肝腸,水含離情、繞人夢魂。這兩句化用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此聯因物見人,借山水對人尚懷離情別緒,暗暗襯託詩人對蔡氏兄弟的懷想之深。

尾聯筆路一轉,情調由勝遊的怡然,降為傷別的沉鬱,直抒對友人的懷念之情,渲染了氣氛,「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一個「試」字,頗富情態信息,耐人品味。詩人遠抵綿谷,與成都中隔綿州,山長水遠,明知不可能再見錦江美景、勝遊好友,但因懷想急切,不由得下意識地試一回首。

但回首所見,只有阻斷視線的迷茫雲煙、森森喬木而已。末句以景結情,雲煙繞樹的迷茫意象,寄寓著詩人的幽渺綿長的情思,餘韻邈邈,回味無窮。

這首詩既是記遊,又在懷友,首聯以賦體陳事,總攬錦江之遊;頷聯極寫對錦江美景的陶醉與迷戀,頸聯抒發對錦城山水的離情別緒,實紀勝遊,虛隱懷友。最後明示懷友,暗及憶遊,憶遊懷友,兩相關合。可惜羅隱,懷抱天地、情系八方,卻不斷遭到排擠,還好有此名篇遺留後世,讓讀者收穫頗豐!

相關焦點

  • 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一首詩有一兩句驚人之句,當屬不易。比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就用一個鬧字而出彩;陸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富有理趣而聞名。七律的創作中也有很多技巧,比如修辭手法,還有對仗方式等都很有講究。蘇軾就曾有名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其中青州指美酒,烏有是虛擬的人物,而青州六從事、烏有一先生,卻巧妙地用人名進行對仗。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
    下面就分享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意境大開大闔,震驚了整個郊野。白帝唐代:杜甫白帝城中雲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這一聯對仗工整,左右逢源,造成一種紛繁綜亂、層出不窮的藝術效果,用以表現一種驚耳駭目的場面,有急管繁弦之勢,有聲有色地傳達了雨勢的急驟,給人以目眩神搖的感受。頸聯轉而敘述雨後感受,「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戰馬不如歸耕的牧馬閒逸,戰亂使原有的千戶人家只有百家尚存。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
  •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賞讀
    【原文】綿谷回寄蔡氏昆仲[1] 唐 羅隱一年兩度錦城遊[2],前值東風后值秋[3]。【作者簡介】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末五代時期的一位道家學者。【簡要注釋】[1]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羅隱遊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
  • 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
    不過王昌齡的詩歌作品也是題材豐富,除了絕句還有律詩,雖然不如七絕那樣影響深遠,但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下面介紹王昌齡很罕見的一首七律,語言淺顯,卻寓意深遠。萬歲樓唐代:王昌齡江上巍巍萬歲樓,不知經歷幾千秋。
  • 劉禹錫的一首七律,脫口而出,白居易也驚呼神妙
    一首好詩,總能讓人回味無窮。也正因為其水平高超,才會顯得洛陽紙貴、經久不衰。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詩歌,才算優秀作品?首先必須情感真摯,沒有誰會喜歡無病呻吟的作品,讀者更願意看見抒情言志的詩歌。其次要含蓄、經得起咀嚼。
  • 愛上博物館①—巨野國寶之精雕細琢玉劍飾
    愛上博物館①—巨野國寶之精雕細琢玉劍飾 2020-05-29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羅隱比較冷門的一首詩,短短28字,美得猶如畫……
    這首詩是羅隱眾多作品中,比較冷門的一首,但不失為一首難得佳作,整首詩也是如詩如畫,短短的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詩歌的大意是:春風輕輕吹來暖暖的空氣,帶來了新的春天。寒冬臘月時盛開的梅花此時雖已凋謝,但杏花卻一朵朵的鮮活盛開。
  • 七律一首:春夏秋冬的感悟
    筆者小詩一首《春夏秋冬的感悟》與君共鳴,歡迎參與討論!七律《春夏秋冬的感悟》春光嫵媚夏荷香柳綠婆娑秀髮揚白雪醒冬妝玉器金秋擎地漫糧倉陰晴四季天宮作苦樂三生自我嘗
  • 李白爭強好勝寫了一首七律,也沒能蓋過這「唐人七律第一」的唐詩
    當年李白登上黃鶴樓,正要詩興大發,卻不料看到崔顥的一首《黃鶴樓》,其中更有「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名句,頓時沒有了寫詩的底氣,直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而後的李白還是不服氣,畢竟這是性格使然。他極富才華且又極度自信,如何能輕易認輸?
  • 陳達:精雕細琢 鑄就精品
    精雕細琢 鑄就精品——記邯寶煉鋼廠生產技術室技術員陳達11月27日,邯寶煉鋼廠生產技術室技術員陳達格外忙碌,他一邊認真準備培訓材料,一邊忙自己所負責技術攻關工作的總結和下一步改進措施的制定。將工作全部完成時,已是凌晨時分。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今天我們來說下七律詩詞的代表意義,第一次講到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的印象是杜甫,杜甫的詩代表著一種濃重的歲月感,他的七律詩是空前絕後的,讀起來慷慨,特別解心事。七律向來是唐詩長河中最有韻味的,但並不是杜甫的才算是好作品。其實七律之前也有個非常著名的,他幾乎是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的。
  • 大唐著名槓精羅隱,下大雪也要寫詩懟人,二十個字就讓人無言以對
    但是,因為羅隱喜歡「懟天懟地對空氣」,所以「十上不第」。可是他仍然改不了「槓精」的毛病,無論寫什麼題材也要「槓」一下。比如他寫了一首叫《雪》的五絕,你以為他要寫景,其實他是在罵人。羅隱偏愛以雪為主題創作詩歌,曾經為雪創作過七絕、七律,而且還有一篇《後雪賦》,對雪中的景、物、人以及飄雪的動作都刻畫細微,非常傳神。但他最為人稱道的,卻是像這首《雪》一樣的辛辣諷刺、用語淺俗的作品。短短二十個字,就打中了長安貴族與富戶的「七寸」。頭兩句話嘲笑他們不懂農事,後兩句又指責他們不懂什麼叫同情。
  • 清代詩人的一首七律,融貫古今,偉人也愛不釋手,還親自手書詩文
    下面介紹清代詩人的一首七律,融貫古今,偉人也愛不釋手,還親自手書詩文。三垂岡清代:嚴遂成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嚴遂成工於詠物,為浙西六家之一。三垂岡是一次著名的戰役發生地,當時後唐的李存瑁曾在此設伏兵,攻破後梁夾寨,解了潞州之圍。這首七律吟詠李克用和李存瑁父子的事跡,表達詩人的敬佩和讚美之情。首聯就直抒胸臆,詩人讚美李克用為英雄豪傑,他是唐西突厥沙陀族人,別號鴉兒,又因一目失明,綽號獨眼龍。
  • 羅隱很失意的一首詩,春天悠閒地遊覽曲江,最後14字令人心酸
    晚唐詩人羅隱就是「十上不第」,仕途非常坎坷悲涼,今天分享一首他的一首《曲江春感》,春日遊覽曲江的景色,有感而發寫一詩。江頭日暖花又開,江東行客心悠哉。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聖代也知無棄物,侯門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歸去來。
  • 蘇軾的一首七律,境界優美,句句工整,倒過來念更有深意
    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境界優美,句句工整,倒過來念更有深意。題金山寺宋代: 蘇軾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 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詩,被評為「七律鼻祖」,短短4句恢宏而悲壯
    文/顧無【引觴漫談】最近特別喜歡杜甫的詩,買回來中華書局的《李太白全集》幾乎沒怎麼看,全在鑽研唐詩三百首中的杜詩,還有他特別著名的幾首七律組詩,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這些詩篇後續都會出賞析與大家一起分享
  • 一首不合規則的七律,竟然好到詩仙李白不敢題詩
    傳說他因為看到一首當時無名詩人的詩寫的太好而放棄題詩,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有什麼好呢?中國唐朝開元年間的一天,矗立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上,大詩人李白憑欄遠眺,只見江水濤天,李白頓時覺得心胸開闊詩興大發,他高興的撲紙磨墨準備提筆寫詩,突然他發現牆上有幾行不起眼的小字,是一個叫崔顥的人寫的一首詩,李白看了又看逐字推敲著。過了一會兒李白搖搖頭,他覺得這首詩寫的太好了。
  • 10首七律唐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
    在唐代,七律佳作頻出。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七律詩起源於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今天,隱娘總結10首唐代經典的七律詩,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你最喜歡哪一首呢?《黃鶴樓》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順慶:巧手匠心出精品 精雕細琢築大城
    近三年來,順慶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產城一體、文城一體、景城一體,牢固樹立作品、精品、藝術品意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了一大批城建項目,舊城換新顏,新城展新姿,一座宜居宜業的大城正悄然崛起。8月20日,《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臺就以《南充順慶:巧手匠心出精品 精雕細琢築大城》為題,報導了順慶城市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