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又稱為艾灸療法,是用艾葉製成的材料產生艾熱,刺激體表穴位,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的功效。銀針、艾灸和中藥,並列為中醫的三大法寶。
艾灸,作為一種中醫外治法,自古以來就為民間百姓所用,故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艾灸的神奇效果,經常艾灸能補充人體的陽氣,提升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不管是古人還是在現代社會,艾灸都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切實有效的養生保健方式。
不過,一開始施灸的時候,雖然在身體的陽氣得到補充,自愈能力得到修復,很多人的身體會出現調整的反應。由於每個人體質的差異,有一部分艾灸後感覺特別好,沒有任何的不舒適。而的人卻反應很大,比如:有的人艾灸後原來的病症反而加重了,有的人表現為身體發冷出汗,有的人出現白帶異常發臭,有的人會頭暈等等等等。於是有人就會很困惑,為什麼艾灸後病情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現以往沒有的症狀?是不是艾灸沒有什麼用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艾灸以後常見的排病反應,如果你在施灸後也出現了這些症狀,就不用驚慌了,因為自古以來,這些排病反應在施灸的時候都會存在。在剛開始施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些症狀少則2、3天,多則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都會慢慢消失。如果實在忍受不了,就可以暫時中斷幾天,但是千萬不要在中途放棄,否則就達不到艾灸應該有的效果。
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可能是艾灸的方式、配穴或者灸量不正確造成的,只要慢慢學習中醫知識,慢慢摸索,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有哪些常見的排病反應吧。
排病反應一:返病
返病的意思簡單的理解就是:老毛病又犯了。什麼意思呢?具體來說就是以前得過某一種疾病,但是慢慢的好了,甚至被掩蓋了,比如說胃部的局部炎症,本來算是平穩的,身體沒有意識到這裡還有炎症,一開始還挺舒服的,你艾灸中脘穴一段時間以後,正氣慢慢上來了,卻發現胃部突然發生疼痛了,這就叫「返病」現象,事實上這是艾灸在慢慢的調理病根。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因為不舒服放棄了,只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繼續艾灸。如果實在受不了,適當停灸一兩天就可以了。
排病反應二:病情加重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以頸椎病為例,我們一開始艾灸大椎穴調理頸椎的時候,因為之前經絡一直是堵在那裡的,你一艾灸,經絡慢慢通了,這個時候感覺會很舒適。但是艾灸幾天後,頸椎的地方反而出現又酸又痛,甚至表現出頭暈等病情加重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我們艾灸後,身體的正氣足了,開始和病邪做鬥爭,這個時候邪氣就出來了,出來時表現的方式就是病情的加重,實際上這都是正常的排名反應,只要你繼續堅持,不需要幾天這種感覺就會慢慢的消失,病情也會得到明顯的好轉。
排病反應三:灸後上火
艾灸後出現上火的現象應該說是最常見的現象了。但是並不是每個人艾灸都會上火,這個跟人本身的體質也有關係,什麼意思呢?人分9種不同的體質,這其中陰虛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遇到上火的情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就可以了,第一種方法就是滋陰,第二種就是引火歸元。滋陰的話也簡單,日常生活中的酸奶、淡菜、蛙肉、豆漿、菠菜、青菜、黃芽菜、山藥、銀耳、菌菇類、西米、黑木耳、番茄、百合、水煮花生、中性或寒性水果、蜂王漿、南北沙參、地黃、何首烏等食物都是滋陰的良方。引火歸元的方法也有幾種:第一種就是晚上用艾草泡腳,或者艾灸時配上太溪、三陰交、湧泉等下焦穴位達到引火歸元的目的。另外,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將餘熱洩出效果也不錯。
排病反應四:艾灸後排尿增多
艾灸後排尿增多是身體毒素和寒邪從體內排出的一種重要方式。因為腎主水,主管排洩,艾灸後身體的腎陽得到培補,腎的功能得到修復,身體就會把寒溼之氣排到體外,新陳代謝也變得更快,因此就會出現排尿增多的現象,這是好事。如果是腎虛的人,在艾灸的時候加上腎俞和腎經的原穴太溪,堅持艾灸一段時間,尿頻的現象就會消失了。如果是女性的話,可以加灸關元和三陰交這樣的穴位提升元氣。
排病反應五:艾灸後出汗
很多人在艾灸後會大量的流汗,大冬天也是這樣,出汗是人體最好的排毒,因此是現代人比較好的一種養生方式。現在的人在空調環境的時間比較多,平時流汗也比較少,寒氣長期都堵塞在身體裡,陽氣受到損失,疾病就會找上門了。艾灸後出汗,如果感覺很舒服,那就繼續,因為出汗的好處很多。不過如果灸後出汗過多,有虛弱的表現,就要控制艾灸的時間和灸量了。陽虛重的人,開始艾灸時出汗會很少,隨著陽氣不斷提升,排汗才會逐漸正常。如果身體感覺到虛弱的話,可以配合太溪、足三裡等下焦、滋陰的穴位一起來艾灸。
排病反應六:出現頭暈症狀
有的人在剛開始艾灸的時候,會出現頭暈耳鳴、眩暈,實際上這是好事,因為說明你的經絡開始痛了,大腦供血流血更快了,但是如果吃不消的話,可以採用灸三天停一天的方式。如果這種反應遲遲不過,可以在大椎點刺放點血或刮痧,這種反應會慢慢消失,有的人會重複這種反應2-3次後,慢慢適應。
排病反應七:灸後白帶異常有臭味
艾火在調理人體的過程中,也會消耗一部分人體津液,而如果人體吸收功能比較弱或者補充的水液不足,人體此時氣血就會相對偏弱,出現假象。
這個時候,有些女性則會出現陰道炎、尿道炎或者出現陰部發癢、發紅的症狀,甚至下身有發臭的情況。這是因為寒邪循經而走,經脈繞於陰器。陽氣增強之後,陰邪被驅逐,正邪相爭的過程中,細菌會暫時滋生,所以就會出現炎症。應對方案:保持外陰乾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繼續艾灸。
排病反應八:灸後出現紅點發癢的現象
艾灸可以培補人體陽氣,人體的正氣慢慢足了以後,在氣機的推動下,體內的寒溼外邪被化開,而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因此身體的一些垃圾和毒素就會從皮膚中散發出來,其表現方式就是起紅點、紅疹,發癢,實際上這都是排寒、溼風等邪氣的重要表現。
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感覺不癢的話,只要堅持艾灸,過一段時間,這些紅點就會沒有了。如果是實在癢的受不了,一個方法就是繼續艾灸,把已經返到體表的寒氣、溼氣、風氣儘快排乾淨,也可以用一些藥膏臨時塗一塗。但是最好不要停灸,否則會使病邪再一次入裡,甚至會侵蝕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