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後常見的八大排病反應,了解他們就不擔心了!

2020-12-20 掌門談養生

艾灸又稱為艾灸療法,是用艾葉製成的材料產生艾熱,刺激體表穴位,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的功效。銀針、艾灸和中藥,並列為中醫的三大法寶。

艾灸,作為一種中醫外治法,自古以來就為民間百姓所用,故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艾灸的神奇效果,經常艾灸能補充人體的陽氣,提升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不管是古人還是在現代社會,艾灸都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切實有效的養生保健方式。

不過,一開始施灸的時候,雖然在身體的陽氣得到補充,自愈能力得到修復,很多人的身體會出現調整的反應。由於每個人體質的差異,有一部分艾灸後感覺特別好,沒有任何的不舒適。而的人卻反應很大,比如:有的人艾灸後原來的病症反而加重了,有的人表現為身體發冷出汗,有的人出現白帶異常發臭,有的人會頭暈等等等等。於是有人就會很困惑,為什麼艾灸後病情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現以往沒有的症狀?是不是艾灸沒有什麼用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艾灸以後常見的排病反應,如果你在施灸後也出現了這些症狀,就不用驚慌了,因為自古以來,這些排病反應在施灸的時候都會存在。在剛開始施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些症狀少則2、3天,多則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都會慢慢消失。如果實在忍受不了,就可以暫時中斷幾天,但是千萬不要在中途放棄,否則就達不到艾灸應該有的效果。

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可能是艾灸的方式、配穴或者灸量不正確造成的,只要慢慢學習中醫知識,慢慢摸索,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灸有哪些常見的排病反應吧。

排病反應一:返病

返病的意思簡單的理解就是:老毛病又犯了。什麼意思呢?具體來說就是以前得過某一種疾病,但是慢慢的好了,甚至被掩蓋了,比如說胃部的局部炎症,本來算是平穩的,身體沒有意識到這裡還有炎症,一開始還挺舒服的,你艾灸中脘穴一段時間以後,正氣慢慢上來了,卻發現胃部突然發生疼痛了,這就叫「返病」現象,事實上這是艾灸在慢慢的調理病根。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因為不舒服放棄了,只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繼續艾灸。如果實在受不了,適當停灸一兩天就可以了。

排病反應二:病情加重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以頸椎病為例,我們一開始艾灸大椎穴調理頸椎的時候,因為之前經絡一直是堵在那裡的,你一艾灸,經絡慢慢通了,這個時候感覺會很舒適。但是艾灸幾天後,頸椎的地方反而出現又酸又痛,甚至表現出頭暈等病情加重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我們艾灸後,身體的正氣足了,開始和病邪做鬥爭,這個時候邪氣就出來了,出來時表現的方式就是病情的加重,實際上這都是正常的排名反應,只要你繼續堅持,不需要幾天這種感覺就會慢慢的消失,病情也會得到明顯的好轉。

排病反應三:灸後上火

艾灸後出現上火的現象應該說是最常見的現象了。但是並不是每個人艾灸都會上火,這個跟人本身的體質也有關係,什麼意思呢?人分9種不同的體質,這其中陰虛體質的人更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遇到上火的情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就可以了,第一種方法就是滋陰,第二種就是引火歸元。滋陰的話也簡單,日常生活中的酸奶、淡菜、蛙肉、豆漿、菠菜、青菜、黃芽菜、山藥、銀耳、菌菇類、西米、黑木耳、番茄、百合、水煮花生、中性或寒性水果、蜂王漿、南北沙參、地黃、何首烏等食物都是滋陰的良方。引火歸元的方法也有幾種:第一種就是晚上用艾草泡腳,或者艾灸時配上太溪、三陰交、湧泉等下焦穴位達到引火歸元的目的。另外,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將餘熱洩出效果也不錯。

排病反應四:艾灸後排尿增多

艾灸後排尿增多是身體毒素和寒邪從體內排出的一種重要方式。因為腎主水,主管排洩,艾灸後身體的腎陽得到培補,腎的功能得到修復,身體就會把寒溼之氣排到體外,新陳代謝也變得更快,因此就會出現排尿增多的現象,這是好事。如果是腎虛的人,在艾灸的時候加上腎俞和腎經的原穴太溪,堅持艾灸一段時間,尿頻的現象就會消失了。如果是女性的話,可以加灸關元和三陰交這樣的穴位提升元氣。

排病反應五:艾灸後出汗

很多人在艾灸後會大量的流汗,大冬天也是這樣,出汗是人體最好的排毒,因此是現代人比較好的一種養生方式。現在的人在空調環境的時間比較多,平時流汗也比較少,寒氣長期都堵塞在身體裡,陽氣受到損失,疾病就會找上門了。艾灸後出汗,如果感覺很舒服,那就繼續,因為出汗的好處很多。不過如果灸後出汗過多,有虛弱的表現,就要控制艾灸的時間和灸量了。陽虛重的人,開始艾灸時出汗會很少,隨著陽氣不斷提升,排汗才會逐漸正常。如果身體感覺到虛弱的話,可以配合太溪、足三裡等下焦、滋陰的穴位一起來艾灸。

排病反應六:出現頭暈症狀

有的人在剛開始艾灸的時候,會出現頭暈耳鳴、眩暈,實際上這是好事,因為說明你的經絡開始痛了,大腦供血流血更快了,但是如果吃不消的話,可以採用灸三天停一天的方式。如果這種反應遲遲不過,可以在大椎點刺放點血或刮痧,這種反應會慢慢消失,有的人會重複這種反應2-3次後,慢慢適應。

排病反應七:灸後白帶異常有臭味

艾火在調理人體的過程中,也會消耗一部分人體津液,而如果人體吸收功能比較弱或者補充的水液不足,人體此時氣血就會相對偏弱,出現假象。

這個時候,有些女性則會出現陰道炎、尿道炎或者出現陰部發癢、發紅的症狀,甚至下身有發臭的情況。這是因為寒邪循經而走,經脈繞於陰器。陽氣增強之後,陰邪被驅逐,正邪相爭的過程中,細菌會暫時滋生,所以就會出現炎症。應對方案:保持外陰乾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繼續艾灸。

排病反應八:灸後出現紅點發癢的現象

艾灸可以培補人體陽氣,人體的正氣慢慢足了以後,在氣機的推動下,體內的寒溼外邪被化開,而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因此身體的一些垃圾和毒素就會從皮膚中散發出來,其表現方式就是起紅點、紅疹,發癢,實際上這都是排寒、溼風等邪氣的重要表現。

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感覺不癢的話,只要堅持艾灸,過一段時間,這些紅點就會沒有了。如果是實在癢的受不了,一個方法就是繼續艾灸,把已經返到體表的寒氣、溼氣、風氣儘快排乾淨,也可以用一些藥膏臨時塗一塗。但是最好不要停灸,否則會使病邪再一次入裡,甚至會侵蝕臟腑。

相關焦點

  • 艾灸後,有哪些「排病」表現?許多人可能不了解,不用太擔心
    艾灸是現在比較時髦的一種養生方式,艾灸可以排出體內的溼寒之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身體的某些疼痛,部分人喜歡艾灸肚臍,但是艾灸後會出現一些排病反應,許多人可能不了解,下面就跟大家具體講述一下艾灸後的一些排病反應以及艾灸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人們能夠了解一下。
  • 艾灸肚子後的排病反應 艾灸後表現有哪些
    艾灸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治病的方式,對於不同的人群來說,艾灸的好處以及注意事項也是有所不同的。艾灸肚子的話,會有什麼樣的排病反應呢?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肚子後的排病反應是什麼、艾灸的常用穴位有哪些以及哪些人不適合艾灸。
  • 艾灸肚臍後的排病反應有哪些 艾灸注意這些
    艾灸是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用的一種中醫的治療方法,有許多人都做過艾灸,艾灸可以治療許多疾病,那麼請問艾灸肚臍後的排病反應有哪些?艾灸注意事項是什麼?艾灸後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艾灸肚臍後的排病反應有哪些1、艾灸後會出現上火的情況,這種情況的主要表現速度口乾舌燥、牙齦紅腫、頭暈等,秋冬季艾灸容易上火。艾灸所擅長的是扶陽,灸後體內陰陽暫時被打破,陽氣上延,即表現為上火的症狀,一般為正常現象。2、灸時出水汽是因為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後不知不覺起的。
  • 艾灸後的排病反應是什麼 艾灸這些事宜要知道
    艾灸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艾灸不僅有助於保健,對於治病也是非常有好處的。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後的排病反應是什麼、艾灸注意事項有哪些以及艾灸有什麼好處。一起了解一下吧。艾灸後的排病反應是什麼1.發熱反應發燒反應屬於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多在自身康復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後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
  • 艾灸羶中排病反應有哪些
    艾灸是我們一種傳承的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很多人在進行了艾灸之後,身體往往會發生疾病,這種現象人們稱之為艾灸後的排病反應,會使身體內的隱藏疾病儘早的體現出來,以便人們進行治療,但是人們往往分不清什麼是排病反應,那麼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艾灸檀中排病反應有哪些? 1、癢:艾灸可以培補人體陽氣。
  • 艾灸後的14種不同反應代表不同疾病
    艾灸是中醫裡的一種特色療法,很多重視保健養生的朋友,都會在家裡自行施灸。但很多初入門的朋友往往對艾灸後不同的反應手足無措,下面是常見的灸後反應供各位親們可以參考對照! 二、 出紅疹:當有的人出汗一個階段後,會開始出紅疹、硬疙瘩,這也是排毒的一種表現;一般繼續艾灸,紅疹會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邊艾灸邊按摩,也會慢慢消失,這也是屬於皮膚排毒的一種現象。
  • 艾灸後為什麼起水泡?繼續灸還是放棄?
    而艾草的藥性是陽性的,有生發的特點,會在經絡裡巡行,一旦發現哪裡潛伏者病邪,他們就起到衛士的作用,把沉澱潛伏的病邪攪動起來,順著經絡到達腑臟,排出來。當你長期艾灸,陽氣變得充足,這個時候,體內正邪開始交戰,因此不同的人灸會出現不同反應,有的人開始長痘痘,有人皮膚發癢,也有的人灸後會出現水泡等反應。
  • 艾灸之後全身發冷,是不是不適合艾灸
    大家好,關於艾灸之後的表現,有的人艾灸之後發現的他的湧泉穴足底有冒涼氣的情況,並且感覺全身都發冷。但是體溫是正常的,就覺得說是不是不適合艾灸的,其實不是的。這種反應的屬於是排風寒的一種反應,屬於是艾灸之中排病反應的一種。是比較常見的。
  • 艾灸後出現這些反應,可能說明灸出效果了,千萬別停灸
    艾灸現在已經成為了許多人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通過艾灸,去緩解身體的一些不適的感覺,讓身體變得暖暖的,從而去保護身體的健康。但是在艾灸之後,很多人會發現身體有一些反應,這些反應往往會讓人不知所措,有的人甚至會擔心艾灸之後身體會不會變得更差。那麼艾灸究竟有什麼用呢?
  • 25種艾灸反應和應對方案大全,艾灸必備的專業知識
    1.灸後病重解釋: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時間或者灸量不夠,或者身體太過虛弱所致。4.艾灸上火 解釋:客觀地說,艾灸上火是一種普遍現象,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火,因為上火屬於艾灸的一種瞑眩反應,即好轉反應,也被稱為排病反應,而艾灸後瞑眩反應有很多,比如說腹瀉、症狀加重等。 艾灸上火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
  • 溫灸後,出現這些排病反應,千萬要沉住氣!
    莫驚慌,這其實都是身體的排病反應排病反應指:溫灸讓人體的正氣激發了,但經絡還未疏通,正邪相爭加劇,反而,會出現疾病症狀加重或其他各種反應,這都是排病反應。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就如同我們每個個體體質不盡相同一樣,溫灸後的排病反應也不一樣。排病反應簡單說來就是:正邪二氣身體內交戰所導致的。
  • 反覆復發的蕁麻疹用艾灸治好了!太不可思議了!艾灸治療蕁麻疹!
    最開始我吃的是中藥調理,但是中藥見效比較慢而且容易反覆,後來就去看西醫,知道有一次我的蕁麻疹再次發作之後又去看醫生,醫生給我開了一些治療蕁麻疹的藥物,吃了三四十天的藥,剛開始吃一周左右症狀基本上就好了,然後去醫院醫生說要吃三個月還要按照療程吃才可以,因為知道吃這種藥物副作用也比較大,所以我自己網上就研究了各種方法,無意中看到了有些人用艾灸治好蕁麻疹的案例,因為不懂艾灸也不了解所以花了幾天的時間研究艾灸以及怎麼艾灸
  • 冬季艾灸,出現這些跡象:看似加重,卻是病情好轉!
    排病反應是我們在艾灸調理中大都會遇到的問題!這是我們的身體在修復過程中的正常調整,大家不必過分擔心。 大量的艾灸臨床實踐來看,灸療對慢性病的確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起效,在理療的整個過程中至少會出現4-5次大的反覆,就是常說的「排病反應」。
  • 艾灸後起水泡不一定是燙傷!有大作用
    剛接觸艾灸的朋友可能還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東西,甚至很可能將它的出現誤認為是操作不當引起的燙傷,於是就不敢再灸了。 但其實,灸花和燙傷是兩回事!灸花是灸法術語,也叫「灸瘡」,通常表現為局部起水泡,水泡裡或有少量膿液。
  • 艾灸之後的幾種排病反應以及對應的措施
    大家都知道,艾灸之後人體常常有排病的反應,比如說在熱,燙,局部皮膚發涼等等,如果你遇到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呢,今天咱們來詳細說一說。艾灸後這反映該怎麼辦,首先,咱們先說一下常見的幾種,有說艾灸之後感覺到這個地方不熱,這什麼意思,代表體內寒氣,其中體內的寒氣與艾灸的熱量相互抵消,所以感覺不到熱。當然也有可能是你最近太疲勞,氣血虛弱導致的, 這個也很簡單,你直接加大艾灸的時間和用量即可,第二的話就是感覺到燙,這種情況一般是說明你的經絡有淤堵的現象。
  •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 常見方法有哪些
    艾灸肚臍眼的常見三大方法1、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釐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 艾灸適合天天做嗎?90%的人不知道!
    許多朋友剛接觸艾灸的時候,對艾灸知識了解得比較少,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疑問,比如做艾灸的頻率是多少?天天做艾灸對身體是否有損傷? 艾灸的時候心態要放好一些,畢竟艾灸是一個慢性調理過程。 這裡要特別提出來的是,越是重病,排病反應會越強烈。特別是癌症的排病反應,早期和中期的癌症是可以用艾灸調理的,但是到了晚期,一般是不建議使用艾灸了。 2、其次,如果某種疾病困擾我們很多年了。
  • 艾灸後身體出現疼痛、緊繃、累、無力等反應時怎麼辦?
    來自如意灸群裡的小夥伴反饋說,剛開始艾灸的一段時間,身體會變得輕鬆、舒服、自在,而下一段時間,身體就變得無力、累、甚至很多地方感覺到疼痛、脹痛、緊繃或麻的感覺。為什麼出現這些反應?艾灸一段時間後反而感覺怕冷,我們的身體到底儲存了多少寒?」這篇文章中也有闡述過。
  • 艾灸養身的大功效 艾灸這樣做,肩頸一通,全身輕鬆!
    當時了解了艾灸的危害後,心裡很慌也很難受。第一時間就去當地醫院檢查確診為神經根型頸椎病,醫院開了一些藥,吃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並沒什麼用。後面接觸到了艾灸,當時是因為聽了一個朋友的念叨,一直在我面前說艾灸有多好多好的,便在她的煽動下買了三盒的艾條回來試了試。
  • 艾灸,讓孩子不做抗生素的「受害者
    在中國,沒有輸過液,沒吃過抗生素的童年都是不完整的童年。 3、小孩子最小几歲可以艾灸? 《萬病回春》就記載「剪臍落地,猶恐臍竅不閉有傷嬰兒之真氣,隨用艾火燻蒸,外固臍蒂之堅牢,內保真氣而不漏……壯固根蒂,燻蒸本原,卻除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