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生活二三事

2020-08-29 鹿先講故事


同學的孩子今年讀高三,特意打電話問我一些陪讀的事。已經接了兩三個這樣的電話,不禁感慨又是一年陪讀季,。兒子已經上大學了,高三的陪讀生活成了我記憶裡的一部分。期間的苦辣酸甜無法言說,今日訴諸文字,與各位陪讀媽媽共勉。

高二放暑假,兒子提出來想走讀。學校是重點高中,這幾年生源爆滿,宿舍根本不夠住,十幾個學生擠在一個20多平米的宿舍,洗澡間和廁所都是公共的,條件不是很好。既然孩子提出來了,事不宜遲,我開始張羅租房的事。首先要近一點,環境好一點,最好能和班上的同學租在一起,上下學有個伴兒。想的簡單,真要滿足這些條件的房子真心難找。大熱的天,每天在學校附近轉悠,看租房信息,打電話,到處打聽。很快暑假過去了大半,眼看就要開學了,房子還沒有著落,我卻曬黑了兩個度,腿都跑細了。幾經周折,孩子同學租房子的小區還有一間,老房子,有點舊,也不大,帶兒子實地察看了一下,原來是我之前找過的一個小區,當時房東出國了,最近才回來。房子舊是舊了點,勝在離學校近,五分鐘路程。果斷籤下合同,真是「眾裡尋房千百度,驀然回首,房子卻在燈火闌珊處」。

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全職陪讀是不可能的,只能每天下班過來給孩子做個晚飯,準備宵夜,早上給他做一個營養點的早餐。白天要面對工作壓力,一下班立即坐車去租房處,抓緊時間準備晚餐,有時來不及了就到外面買,趕在下課之前送到學校去。每次去送飯,看到別的家長做出來的飯菜有葷有素,紅白相間,看著就有食慾,再看看自己的灰不溜秋,心情瞬間就垮了。知恥而後勇,回家在網上下載菜譜,經歷了兩次切手,n次燙傷手之後,做出來的飯菜總算有點樣子了,有一次送飯,一位家長還向我請教豆瓣鯽魚是怎麼做的,頓時心裡飄飄然,心裡感嘆:沒有白吃的苦啊!每天那個點坐車,司機都認識我了,上車就打招呼:「又去陪兒子啊?」我笑著答:「那是我的另一份工作,是我甜蜜的負擔。」每次送飯到學校,看到送飯大軍中還有滿頭白髮的爺爺奶奶,拎個小板凳,爬樓梯累了就歇歇再走(教室在八樓)看著他們,覺得自己這些辛苦真不算什麼。

剛開始幾天, 我還每天跑到校門口接他,一是怕不適應,二是安全考慮,老小區有一段路沒有路燈。遠遠看到兒子朝校門口走過來,同行的還有幾個同學說說笑笑,我朝前迎了一段。回家後兒子跟我說:「媽媽,你以後不用去接我了,我自己可以的。」「我不是怕你一個人嘛!」「連找個同路的同學都沒有,我還混個啥啊?」確實,兒子從小到大,人緣不是蓋的,到哪裡不說是一呼百應,起碼後面跟好幾個。看著他自信的臉龐,老母親的心稍稍放下一點。

心放下的視乎有點早了,這天上班接到兒子班主任的電話,讓我抽時間去學校一趟。心裡咯噔一下,班都沒心思上了,下午請假直接去學校。班主任是個和藹的老頭,帶著厚厚的眼鏡,活像電視劇裡面的一個角色,想不起來什麼名字(有點跑題了),當時心裡忐忑不安,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出來了。他拿出一張成績表,最新出爐的期中考試成績,班級和年級排名。說兒子這次退步厲害。我費勁地從上往下看,一直到六十名才看到我家小子的名字,全班90個學生,相當於倒數三十名。年級排名就更不用說,心裡真是涼涼啊。雖然是陽光班,但是這個成績,985,211不用想了,沒戲。老師說兒子有早戀的跡象,說了一大堆走讀生家長應該怎樣怎樣,千萬不能放鬆什麼的。我跟老師保證會好好跟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想法。儘快讓他把學習趕上去。到教室把兒子領出來,跟老師請了半天假。

兒子跟在我後面,頭耷拉著,出了學校,我拍拍兒子肩膀:走,陪老媽去逛超市。他一臉詫異,估計心裡在嘀咕:沒有對我吼,不是老媽的風格啊。天知道我多想揍他一頓,狠狠地罵一罵他,但是我必須要忍。我帶他到水果區,挑了幾個青桔,幾個青柿,還有青杏。回到家,我讓兒子把這些水果各挑一個吃,兒子說:這些都是沒有成熟的,怎麼吃?在我凌厲眼神下,剝了一個青桔,剛吃了一口,「呸」就吐了出來,味道怎麼樣啊?兒子說:根本就不能吃,又酸,又澀。我說:沒有成熟的果子就是這個味道,只有完全成熟的吃起來才是香甜可口的。你現在青春期,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 你現在喜歡一個女孩,你們之間的喜歡就像是這個沒有成熟的果子,看起來顏色鮮亮,吃起來卻又酸又澀。你想要吃什麼樣的果子?兒子似乎有些明白了。

我乘勝追擊:喜歡一個人,肯定將來想讓她過上好生活,可是你現在這樣,把學習耽誤了,將來考不上理想的大學,你拿什麼養自己,更別提你的那個她。人家女孩子那麼優秀,你這個成績怎麼和她並排站在一起?唯有你自己變得強大,才可能給別人幸福。你的未來你做主,應該把這份感情化作學習的動力,幾個月後用實力說話。兒子沉默了,我知道他聽進去了,心裡如釋重負。幸好之前看過專家這方面的指導,你不能跟孩子提「早戀」兩個字,「早」這個很難界定,孩子肯定會反感。要慢慢引導,誰還沒有年輕過呢?

金秋十月,學校為高三學子舉行了成人禮,邀請每一位家長都參加,還要給孩子準備禮物。我在精品店裡給孩子買了一張卡片,背面引用龍應臺老師的那段話:孩子,我們現在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求你跟別人比,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成人禮有一個環節,孩子要和家長擁抱一下,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廣播裡放著感恩父母的歌曲,現場哭成一片。看著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兒子,我也是淚溼眼眶。仿佛眼前還是姍姍學步的孩童,轉眼間就長成了大小夥子,箇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晚上回到家,兒子把他寫的成人禮宣言給我看,其中有一段:今天我和媽媽擁抱的時候,看著只及自己肩膀,頭上已經有了些許白髮的媽媽,我不禁淚流,她用瘦弱的身體為我撐起一片母愛的天空,媽媽,我要大聲說:我愛你。我會努力學習,好好報答你的養育之恩!做一個讓媽媽驕傲的兒子。

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已是大雨滂沱,欣慰有之,辛酸有之,人家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咱沒有小棉襖,可是也有一個皮夾克。

進入五月,高考氣氛已經很濃了,這段時間也不敢給孩子太大壓力,每天晚上聽到樓道裡的聲音,趕緊把門打開,就問肚子餓不餓,把做好的宵夜盛上來,洗完澡後趕緊吃一點,然後就開始做作業。孩子那些數理化作業,咱也看不懂,咱也不敢問,只是默默陪在一邊,看看書,做做家務。進入六月,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高考,送飯時碰到同學的媽媽,,問我給兒子準備戰袍沒,我一愣,就是要給孩子準備一件紅色的上衣。晚上屁顛屁顛跑到專賣店去買了兩件,親子裝。回來給兒子看,兒子一臉嫌棄:現在誰穿這麼老土的顏色?「這個是戰袍,穿上能帶來好運,必須要穿。」

六號早上,我煮了粽子,逼著兒子吃了一個,寓意「高中」,給孩子買了巧克力,讓他放鬆心情,我跟他說:放鬆心情考,就當是平時的考試,考好考壞我都等你回家。母子二人把戰袍穿上,雄赳赳氣昂昂地上了高考戰場。兩天半的時間有多煎熬,經歷過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裡面考試,家長在學校外面等著,八號上午考最後一門,很多家長手拿鮮花等在校門口。結束鈴聲一響,孩子們潮水般湧向校門口,很多孩子都和家長相擁而泣。不管怎樣,終於結束了。兒子三年的努力,自己一年的陪讀,不管結局如何,付出就不後悔。

戰袍的作用也好,粽子的威力也好,兒子高考分數632,考上了他理想的大學,總算沒有辜負他的努力和老母親的辛苦。

回想這一年的陪讀生活,有溫情,有感動,也有激烈的爭吵。兒子有他的辛苦,我也有我的遺憾。這一年是和兒子關係最親密的一年,孩子漸漸長大,陪伴他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上了大學,能陪他的時間更少,這段時光會成為記憶裡不可磨滅的溫暖。


相關焦點

  • 我的高三陪讀生活(總結篇)
    一切塵埃落定,這麼多年的陪讀生活也圓滿地畫上句號,回首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做一下總結。我家孩子從幼兒園開始上的一直都是公立學校。每天早上去中午回,下午去晚上回,我一直邊打零工邊照顧著他的一日三餐。上了高中後,高一高二在住校,高三後我又選擇了陪讀,這一年的陪讀代價比較大,因為學校離家遠,只能選擇在學校附近租房,一年單單房租就要一萬多; 這一年的收穫也很大,孩子從高一剛進校時的500多名,到高三的下學期進入了全校前50,三次模擬均在20名之內。這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但也與父母的引導分不開。照顧著他的生活,排解著他的壓力,讓他輕鬆的去應對挑戰和壓力。
  • 生活散記|我的外孫女小西德國成長二三事
    小西成長二三事▓ 孫筱萍小西小西是我的外孫女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隨爸爸媽媽在德國生活,成為小德國人。我無法近距離地接觸她,只能從她媽媽包括微信在內的隻言片語中尋找蛛絲馬跡來作些關注,亦可稱為捕風捉影。聽小西的媽媽說,小西近來有些出格之舉。舉動之一,她在學校打了老師,被罰抄紅卡。這在德國是一種什麼樣的懲戒,不得而知。引發這一行為是因為一次課堂作業。
  • 陪讀傷身,不陪讀傷神!糾結要不要陪讀的家長看過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家長,為了讓孩子在生活上得到更全面的照顧,甚至辭掉工作陪孩子讀書!一到開學,學校周圍的「陪讀房」都會一漲再漲,「陪讀」儼然成為了當今中國教育的一種普遍現象。生活陪讀很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全力以赴於學習和應試,日常事務難以自理。長期眾星拱月的地位,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吃現成、喝現成、穿現成、用現成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家長就會擔憂:「孩子照顧不好自己怎麼辦?」這就是典型的生活陪讀了!
  • 孕事二三事
    孕事吐槽二三,見笑了。圖片來源網絡
  • 高考倒計時:毛坦廠中學開學,「陪讀家長」比高三辛苦的陪讀生活
    4月5日,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高三學生陸續返校,從4月1日至7日,每天安排兩千名學生返校,然而陪讀的家長只允許一人進入,7天內預計將有1.7萬學生和家長湧入毛坦廠鎮。這樣的生活還要持續92但是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堅守著因為時間緊迫,吃飯的時間只有十分鐘,為了節約時間,臨近放學時,每個陪讀媽媽
  • 陪讀陪讀,最後連命都賠了
    父母陪讀又賠錢,最後還賠了命哎,這種事情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作為一名高中主科老師兼班主任,我是真的非常不建議家長們辭去自己的工作,來陪孩子讀書。沒有必要!!高中生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青少年了,陪讀除了能帶給孩子壓力還能帶來什麼?
  • 學生練筆|老王二三事
    王老師的二三事初一九班 高伯遠「嘿嘿嘿嘿~」當王老師的無法效仿的笑聲再次響起時,親切感也再次湧上心頭。第一次見到王老師的時候,是在8月16日晚上。習字二三事初一九班孟璟琰書法這門藝術,是我在三年級時上學校的軟筆課才接觸到的。剛開始寫,只是跟著感覺走,寫的結構相差不多而已。但當老師表揚我的字寫得不錯時,我就已經和它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 陪讀or住校
    但在剛開學一個月的時候,就有2/3的家長選擇了到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孩子的一個同學的媽媽跟我說,學校附近的村子,基本上都被這些陪讀的家庭給租下了。晚上出門散步時,走幾步就會遇到一個熟人。因為這些陪讀大軍的加入,學校旁邊村子的房租水漲船高。一個90的房子,一年的租金在3萬,加上水電氣暖的費用,基本上,一年的花費在4萬左右。
  • 李詩雅二三事
    李詩雅二三事七(3)班  李昕璇       同學李詩雅是我的一個「微笑神器」,臉上總掛著純樸的微笑
  • 忙得像狗,累得像牛,福州陪讀一族的連軸轉生活
    說起陪讀,有的人認為那是有錢有閒人家的專屬,因為要有足夠的錢和時間才能做得到;也有人認為,那是一些家長自己無能,又想讓孩子替自己去出人頭地,如《長江7號》裡的主角。那麼,真實的陪讀群體又是什麼樣的人呢?他們又是怎麼樣工作和生活呢?
  • 感動的最終回,いときち「我家浴缸的二三事」正式完結
    感動的最終回,いときち「我家浴缸的二三事」正式完結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陽臺二三事丨20年權威研究發現:為你解鎖陽臺曬太陽的20+方式
    這裡有陽臺裝修、陽臺布置、陽臺美學、陽臺美圖、陽臺故事......陽臺二三事,為了給你最好的陽臺生活而存在~ ]瑞典卡羅林斯卡大學一項針對3萬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常曬太陽的比躲著太陽的人,患上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的風險要低。「不曬太陽」已經成為繼吸菸、肥胖和不運動後,人類第四種典型的健康惡習。
  • 高中生家長陪讀,方式很重要
    即家長主要從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給予孩子全方位的零距離的無微不至的關懷。那麼家長就應該在陪讀這件事上揚長避短,具體可以有以下幾點建議:變「生活陪讀」為「學習陪讀」家長不能一味地遷就自己的孩子,而應讓孩子明白:我來陪讀並不是怕你吃苦,不能自立,而是為你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便你更好地學習。
  • 手工皂二三事
    手工皂二三事 2013-10-10 14:34 作者:萬卉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17期
  • 在月子中心裡的二三事
    今天,桂林好孕月子中心和你一起,感受月子中心裡的二三事。
  • 農村的高三家長進城陪讀,除了做好飯菜,還有更重要的事做
    ,是確有需要還是隨大流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升學壓力的增加,陪讀的家長越來越多,有些家長從初中就開始陪讀,為了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真是拼了。家長陪讀,是因為學生不適應學校的飯菜,或者在學校裡休息不好,所以家長才買房或者租房陪讀。隨著陪讀的家長越來越多,有些家長或者學生產生攀比心理,總覺得同學的父母前來陪讀,如果自己的父母不來陪讀,顯得沒有面子。或者有些家長看到別的同事朋友都在孩子上高中陪讀,如果自己不陪讀,好像對不起孩子,沒有為孩子盡到力,所以就隨大流也來陪讀,做到心理上平衡。
  • 「上班族二三事」百家號教育領域排行-哪個領域更適合新手作者?
    「上班族二三事」百家號教育領域排行-哪個領域更適合新手作者? 上班族二三事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上班族二三事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9%為優質文章,18%為中等文章,73%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不要做陪讀父母
    在很多家庭,有一種生活正在快速傳播,這種生活叫「陪讀」。家長每天除了上班,還要陪孩子寫作業,檢查作業並籤字,給孩子聽寫生字,陪著預習課文;周末帶孩子上輔導班,家長要「候」上大半天;還有的家長甚至不惜放棄工作,專職陪讀;有的甚至舉家搬遷,另謀生計,只為孩子求學……這樣的「家長陪讀潮」範圍也越來越廣,不僅小學生讀書要陪,初中生要陪,就連高中、大學階段的陪讀現象也已不是個案。
  • 陪讀媽媽,你的陪讀姿勢正確嗎?
    是什麼事,讓她抑鬱了。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孩子的學習問題。覺得學校進度快,班上好多孩子表現很好,自己兒子有點跟不上,而自己每天輔導作業與孩子溝通間摩擦不斷。不知如何與孩子正確相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怎麼給孩子輔導,一系列問題讓她產生了無助感!焦慮的媽媽,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
  • 高中要陪讀嗎?一所重點高中陪讀家庭實錄給我們的啟示!
    而父親因為工作單位離陪讀房比較遠,所以平時都不會去陪讀房,只有周末時去陪讀房陪孩子。而這個時候,女主人要趁著丈夫來陪孩子,她騰出時間去看望一下住在另一個地方的母親。母親年紀大了,一個人生活(丈夫已去世),做為獨生女的陪讀媽媽需要去幫助母親處理一些生活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