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孩子今年讀高三,特意打電話問我一些陪讀的事。已經接了兩三個這樣的電話,不禁感慨又是一年陪讀季,。兒子已經上大學了,高三的陪讀生活成了我記憶裡的一部分。期間的苦辣酸甜無法言說,今日訴諸文字,與各位陪讀媽媽共勉。
苦
高二放暑假,兒子提出來想走讀。學校是重點高中,這幾年生源爆滿,宿舍根本不夠住,十幾個學生擠在一個20多平米的宿舍,洗澡間和廁所都是公共的,條件不是很好。既然孩子提出來了,事不宜遲,我開始張羅租房的事。首先要近一點,環境好一點,最好能和班上的同學租在一起,上下學有個伴兒。想的簡單,真要滿足這些條件的房子真心難找。大熱的天,每天在學校附近轉悠,看租房信息,打電話,到處打聽。很快暑假過去了大半,眼看就要開學了,房子還沒有著落,我卻曬黑了兩個度,腿都跑細了。幾經周折,孩子同學租房子的小區還有一間,老房子,有點舊,也不大,帶兒子實地察看了一下,原來是我之前找過的一個小區,當時房東出國了,最近才回來。房子舊是舊了點,勝在離學校近,五分鐘路程。果斷籤下合同,真是「眾裡尋房千百度,驀然回首,房子卻在燈火闌珊處」。
考慮到自己的實際情況,全職陪讀是不可能的,只能每天下班過來給孩子做個晚飯,準備宵夜,早上給他做一個營養點的早餐。白天要面對工作壓力,一下班立即坐車去租房處,抓緊時間準備晚餐,有時來不及了就到外面買,趕在下課之前送到學校去。每次去送飯,看到別的家長做出來的飯菜有葷有素,紅白相間,看著就有食慾,再看看自己的灰不溜秋,心情瞬間就垮了。知恥而後勇,回家在網上下載菜譜,經歷了兩次切手,n次燙傷手之後,做出來的飯菜總算有點樣子了,有一次送飯,一位家長還向我請教豆瓣鯽魚是怎麼做的,頓時心裡飄飄然,心裡感嘆:沒有白吃的苦啊!每天那個點坐車,司機都認識我了,上車就打招呼:「又去陪兒子啊?」我笑著答:「那是我的另一份工作,是我甜蜜的負擔。」每次送飯到學校,看到送飯大軍中還有滿頭白髮的爺爺奶奶,拎個小板凳,爬樓梯累了就歇歇再走(教室在八樓)看著他們,覺得自己這些辛苦真不算什麼。
辣
剛開始幾天, 我還每天跑到校門口接他,一是怕不適應,二是安全考慮,老小區有一段路沒有路燈。遠遠看到兒子朝校門口走過來,同行的還有幾個同學說說笑笑,我朝前迎了一段。回家後兒子跟我說:「媽媽,你以後不用去接我了,我自己可以的。」「我不是怕你一個人嘛!」「連找個同路的同學都沒有,我還混個啥啊?」確實,兒子從小到大,人緣不是蓋的,到哪裡不說是一呼百應,起碼後面跟好幾個。看著他自信的臉龐,老母親的心稍稍放下一點。
心放下的視乎有點早了,這天上班接到兒子班主任的電話,讓我抽時間去學校一趟。心裡咯噔一下,班都沒心思上了,下午請假直接去學校。班主任是個和藹的老頭,帶著厚厚的眼鏡,活像電視劇裡面的一個角色,想不起來什麼名字(有點跑題了),當時心裡忐忑不安,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出來了。他拿出一張成績表,最新出爐的期中考試成績,班級和年級排名。說兒子這次退步厲害。我費勁地從上往下看,一直到六十名才看到我家小子的名字,全班90個學生,相當於倒數三十名。年級排名就更不用說,心裡真是涼涼啊。雖然是陽光班,但是這個成績,985,211不用想了,沒戲。老師說兒子有早戀的跡象,說了一大堆走讀生家長應該怎樣怎樣,千萬不能放鬆什麼的。我跟老師保證會好好跟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想法。儘快讓他把學習趕上去。到教室把兒子領出來,跟老師請了半天假。
兒子跟在我後面,頭耷拉著,出了學校,我拍拍兒子肩膀:走,陪老媽去逛超市。他一臉詫異,估計心裡在嘀咕:沒有對我吼,不是老媽的風格啊。天知道我多想揍他一頓,狠狠地罵一罵他,但是我必須要忍。我帶他到水果區,挑了幾個青桔,幾個青柿,還有青杏。回到家,我讓兒子把這些水果各挑一個吃,兒子說:這些都是沒有成熟的,怎麼吃?在我凌厲眼神下,剝了一個青桔,剛吃了一口,「呸」就吐了出來,味道怎麼樣啊?兒子說:根本就不能吃,又酸,又澀。我說:沒有成熟的果子就是這個味道,只有完全成熟的吃起來才是香甜可口的。你現在青春期,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 你現在喜歡一個女孩,你們之間的喜歡就像是這個沒有成熟的果子,看起來顏色鮮亮,吃起來卻又酸又澀。你想要吃什麼樣的果子?兒子似乎有些明白了。
我乘勝追擊:喜歡一個人,肯定將來想讓她過上好生活,可是你現在這樣,把學習耽誤了,將來考不上理想的大學,你拿什麼養自己,更別提你的那個她。人家女孩子那麼優秀,你這個成績怎麼和她並排站在一起?唯有你自己變得強大,才可能給別人幸福。你的未來你做主,應該把這份感情化作學習的動力,幾個月後用實力說話。兒子沉默了,我知道他聽進去了,心裡如釋重負。幸好之前看過專家這方面的指導,你不能跟孩子提「早戀」兩個字,「早」這個很難界定,孩子肯定會反感。要慢慢引導,誰還沒有年輕過呢?
酸
金秋十月,學校為高三學子舉行了成人禮,邀請每一位家長都參加,還要給孩子準備禮物。我在精品店裡給孩子買了一張卡片,背面引用龍應臺老師的那段話:孩子,我們現在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求你跟別人比,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成人禮有一個環節,孩子要和家長擁抱一下,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廣播裡放著感恩父母的歌曲,現場哭成一片。看著比自己高一個頭的兒子,我也是淚溼眼眶。仿佛眼前還是姍姍學步的孩童,轉眼間就長成了大小夥子,箇中辛酸不足為外人道。晚上回到家,兒子把他寫的成人禮宣言給我看,其中有一段:今天我和媽媽擁抱的時候,看著只及自己肩膀,頭上已經有了些許白髮的媽媽,我不禁淚流,她用瘦弱的身體為我撐起一片母愛的天空,媽媽,我要大聲說:我愛你。我會努力學習,好好報答你的養育之恩!做一個讓媽媽驕傲的兒子。
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已是大雨滂沱,欣慰有之,辛酸有之,人家都說女兒是小棉襖,咱沒有小棉襖,可是也有一個皮夾克。
甜
進入五月,高考氣氛已經很濃了,這段時間也不敢給孩子太大壓力,每天晚上聽到樓道裡的聲音,趕緊把門打開,就問肚子餓不餓,把做好的宵夜盛上來,洗完澡後趕緊吃一點,然後就開始做作業。孩子那些數理化作業,咱也看不懂,咱也不敢問,只是默默陪在一邊,看看書,做做家務。進入六月,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高考,送飯時碰到同學的媽媽,,問我給兒子準備戰袍沒,我一愣,就是要給孩子準備一件紅色的上衣。晚上屁顛屁顛跑到專賣店去買了兩件,親子裝。回來給兒子看,兒子一臉嫌棄:現在誰穿這麼老土的顏色?「這個是戰袍,穿上能帶來好運,必須要穿。」
六號早上,我煮了粽子,逼著兒子吃了一個,寓意「高中」,給孩子買了巧克力,讓他放鬆心情,我跟他說:放鬆心情考,就當是平時的考試,考好考壞我都等你回家。母子二人把戰袍穿上,雄赳赳氣昂昂地上了高考戰場。兩天半的時間有多煎熬,經歷過的家長都知道,孩子在裡面考試,家長在學校外面等著,八號上午考最後一門,很多家長手拿鮮花等在校門口。結束鈴聲一響,孩子們潮水般湧向校門口,很多孩子都和家長相擁而泣。不管怎樣,終於結束了。兒子三年的努力,自己一年的陪讀,不管結局如何,付出就不後悔。
戰袍的作用也好,粽子的威力也好,兒子高考分數632,考上了他理想的大學,總算沒有辜負他的努力和老母親的辛苦。
回想這一年的陪讀生活,有溫情,有感動,也有激烈的爭吵。兒子有他的辛苦,我也有我的遺憾。這一年是和兒子關係最親密的一年,孩子漸漸長大,陪伴他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上了大學,能陪他的時間更少,這段時光會成為記憶裡不可磨滅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