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合肥男人街近20年的老牌館子 一隻三黃雞撐起老合肥的味蕾記憶

2020-12-18 安徽門戶網站

食物,總是和記憶相關的。正如,蔣勳在《品味四講》中寫道:我們對食物的記憶非常奇特,你會發現一般人所講的山珍海味,未必是自己一生最重要食物的記憶。有時候你懷念的,卻是一碟小青菜。

小有天三黃雞

拐過幾條喧囂的街道,合肥男人街上有一家充滿記憶的小吃店,它的「年歲」和味道一樣久,久到足夠讓人記得它,久到讓人難以忘記那可口的滋味。

小有天,開在男人街上,到今年已經接近20個年頭。一路走來,男人街上的小吃換了一批又一批,它卻巋然不動,在此堅守著。雖然中間幾度易主,但兜兜轉轉又重新回到原來主人的手裡,將久遠的小吃味道留給合肥人。

 汪大爺和他的三黃雞

小有天:一間開了近20年的小吃店

早上8點鐘的合肥,已經逐漸醒來,男人街上的市井氣息漸濃。「奮戰」到半夜的黑皮碳烤羊腿,此刻已經安靜了下來,仍然殘留的羊肉香味,證明前一晚的「戰況激烈」;僅隔十幾米遠的川香拌麵早早開門,老闆娘正忙活著製作滷菜,為接下來的一天營業做準備。

而緊鄰川香拌麵的館子,便是合肥人吃了20年的小有天。小有天最早也就是個露天大排檔,專營小吃,在三孝口光明電影院後面的居民樓裡;後來隨著生意做大,遷到男人街買下了門面房,開始經營小吃、快餐、中餐等,近些年邊上又開了賓館。

20多年味道不變,小有天依舊主打三黃雞及各類本土小吃。三黃雞、牛肉餛飩、牛肉麵等,都是合肥人的記憶。如今,這裡還加了些鍋仔和炒菜,菜品豐富了不少,一些老合肥人隔三差五就要來這裡打打牙祭。「我吃三黃雞就是在這裡,味道鮮美,價格便宜。」合肥一位資深老饕回憶,他年輕的時候,每周都要來這裡吃上一次。

 三黃雞

年過6旬的汪大爺,是小有天的創始人之一。上世紀80、90年代,汪大爺跟著家裡人做餐飲生意,最初的地址便是在合肥男人街附近。他回憶那時的男人街只是一條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巷子,各式各樣的小吃充斥其中,家長裡短,市井氣更濃一些。

當時的合肥小吃,並沒有如今包容性強,還局限在牛肉麵、炒飯、湯包、鴨油燒餅等一些本土美食,並沒有太多「花樣」存在。

汪大爺喜歡研究美食,經常四處尋找好吃的一次跟家人去上海的經歷,讓他嘗到上海招牌美食三黃雞,也決定將這種美食帶到合肥。為了學會三黃雞烹飪秘訣,他多次前往上海拜師學藝,手藝成熟後,才帶著這隻「三黃雞」回到合肥。

 正在切雞的汪大爺

一隻三黃雞撐起老合肥的味蕾記憶

2000年前後,汪大爺的小有天落戶男人街,他說,「所有好的東西都應該被傳承,不管是文化或是美食。」基於此,一道三黃雞他一做就是近20年。

如今,年過60旬的汪大爺精神矍鑠,裡裡外外忙活不停。看他做三黃雞,手法利落,精神十足。「三黃雞與合肥市場上常見的白切雞不同,做法和選材都很講究。」他指著操作間做好的三黃雞介紹道,3、4斤的三黃雞,做出來的效果才是好的。

 剛出鍋的三黃雞

做好的三黃雞,表皮金黃油亮,整雞上來,仿佛有鼓蕩之氣,飽滿光亮,十分有型。切三黃雞時,汪大爺告訴筆者:「雞越好肫肝越小。會斬雞的,看不到骨頭,吃的時候才有。不會斬的人,一隻雞看上去都是骨頭。」

半隻雞上桌,裝了滿滿一盤。筆者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準備品嘗,汪大爺趕緊攔住,他說三黃雞蘸上秘制的醬料口感才是更好。蘸上醬料後,三黃雞微甜,頓時提升了幾個鮮美度,雞肉口感細膩,不柴,層次分明;而雞皮口感發脆,十分Q彈。

 美味三黃雞 

看著筆者半盤三黃雞下肚,汪大爺在邊上樂呵呵的笑起來,他說,看著食客吃他做的三黃雞露出滿足的表情,覺得20多年堅持做的事情值了!

現在小有天的規模越來越大,家人也都跟著打理。汪大爺說,想趁著體力還好再做幾年,等真的做不動了,把手藝傳給家人,好味道應該被傳承。

相關焦點

  • 2015年元旦小長假 合肥老報館娛樂攻略
    不知不覺,已到了2014年的最後幾天,在這段時間裡,元旦節怎麼過?想必成了很多上班族在糾結的問題。而合肥的老報館,作為年輕人夜場生活的歡樂地之一,各種精美的裝飾已經讓那兒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氣氛,不少酒吧和餐廳已經開始籌備元旦節好玩的活動。
  • 央視曝光超市偷梁換柱 合肥超市沒有三黃雞冒充柴雞
    日前,央視揭露了鄭州一家大型超市欺瞞顧客,將三黃雞冒充柴雞銷售,而其價格卻相差一倍之多。昨天,記者走訪了合肥幾家超市和菜市場,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本地沒有發現類似的「偷梁換柱」情況產生,而一些市民在超市買家禽類食物時變得更加細心。
  • 安利合成革紮根合肥引領行業
    2013年09月10日 09:30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合肥日報報導,「力爭成為全球最優秀的合成革企業」,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利股份」)豎在廠區的標語,鏗鏘有力,讓人為之一振
  • 合肥男人街這家不用菜單的牛雜館 任性了二十多年!
    它是合肥最為神秘的牛雜店!從市府廣場開始三次搬遷,96年至今,經營了23年,從最初沒有門頭的小攤子到如今名氣滿滿的上下兩層門店。沒有菜單,從來都是看菜點;菜經典牛雜鍋,吃過的人都會念想。但是關於店主「老費」,吃貨江湖上一直頗多傳聞。
  • 【尋味廬陽】合肥人的美食根據地老報館 時尚餐飲品牌入駐成新亮點
    提及老報館,總能勾起的是一代合肥人的記憶。青灰色的外牆,醒目的「老報館1952」字樣,佇立在車來車往的鬧市裡,老報館獨具魅力的文化氛圍和別樣的靜謐,吸引著路過的人群,這裡已是合肥晚間熱門的人氣點,只需一眼,便無法忘卻。時過境遷,當初的地標建築如今已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美食集聚地,在這裡,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 盤點這輩子必吃的合肥20家餐廳
    豪華外觀呈半球狀與周圍格格不入  盤點合肥這輩子必吃的20家餐廳,每一家都讓你不枉此生!   作為合肥老牌的美食店,又開在人流量大的市中心,人氣依舊超火爆,這排隊的功力也可見一斑。除此之外,赤豆糊、蟹黃湯包、蘿蔔絲餅都是必點,吃的不是味道,更多的是一種美食情懷和記憶。
  • 20年老麵包房是老合肥愛的味道
    #合肥探店打卡#基本上能開老麵包店的都是最早的國營麵包房出來的人或者最早有身邊家人朋友是老國營單位不然那時候會做麵包也是稀罕的手藝不是什麼人都能會做麵包和蛋糕在幾十年前是富裕的象徵只有經濟條件好的才能吃的到
  • 合肥野生動物園,藏著你多少幀的記憶
    2020年3月9日,合肥運行了近20多年的801路公交車(起點合肥火車站,終點野生動物園)正式更名為85路隨後合肥野生動物園又傳出搬遷消息一個屬於許多人青春的記憶,難說再見!在那裡,合肥野生動物園2000多隻動物,佛系的生活著。1995年建園,25年,風吹綠的是同一個大蜀山西南麓,人們接踵而至,各生各的歡喜。
  • 省屬老牌一本安徽理工大學不敵原二本合肥學院?
    據悉,安徽理工大學是安徽省第一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安徽省第一所理工類的大學,2003年,學校即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綜合實力位居安徽省高校前列。相比之下,合肥學院就顯得有些相形見絀!合肥學院校徽合肥學院源自創建於1980年的合肥聯合大學,2000年,合併組建並且升格為現在的合肥學院,2011年,學校獲批成為國家特需項目碩士研究生試點培養單位,現在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合肥地鐵1號線沿線美食大曝光 乘著地鐵吃遍大合肥
    11月28日,軌道交通1號線首列車運抵合肥濱湖車輛段後,引起了市民的持續關注。12月2日,工作人員開始對首列車進行「開箱檢查」。目前,距離合肥1號線運營看看也就只剩下1年的時間,以後就可以邊坐地鐵邊吃遍大合肥的美食了。先從距離最近的合肥1號線開始,2016年10月試運行,2016年12月全線運營。
  • 合肥西湖藍寶停業裝修 老牌餐飲「四下突圍」謀轉型
    原標題:高端餐飲業「四下突圍」,定位大眾消費接地氣安徽省餐飲協會:老餐飲要向新餐飲轉變,找準定位求發展日前,合肥首家營業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型社會餐飲酒店西湖藍寶酒店,於日前貼出通告,稱因裝修將停業超過3個月,未來將一改此前宴會廳不接散客的模式,進一步向大眾餐飲「突圍」。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合肥老牌中高端餐飲企業紛紛轉型,結合自身特色和大環境影響,「放下架子」迎合消費者。
  • 合肥飛來了一隻「孔雀」 一不小心驚豔了時光
    栩栩如生的孔雀去年合肥飛來了一隻「孔雀」,紅頂餐飲旗下小資品牌孔雀餐廳正式亮相。專注於修築真正的美味,在味道的一端,創造了驚喜,孔雀的驚亮了食慾,觸感到了美味,讓味蕾盛開了一片草原。令人驚豔的餐廳環境紅頂孔雀餐廳的到來,註定為合肥的小資餐廳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孔雀的藍、碧波的綠,讓整間餐廳處處予人驚喜。初見紅頂孔雀餐廳,入眼的藍色,頗有些煙波浩渺的感覺。
  • 合晚Radio:廬州下午茶|合肥人冬天都吃什麼?這幾種美食!好吃又暖胃...
    這一期精靈要給大家推薦一下,合肥人冬日裡最愛吃的美食!真的好吃又暖胃 ~牛肉麵合肥人是絕對離不開牛肉麵的。雖然,這面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在寒風凜冽的冬日,用一碗牛肉麵開啟一天,簡直不要太爽!合肥大街小巷的牛肉麵館不計其數:有的是開始十幾二十年的老麵館,很多人從小吃到大;有的則是人氣爆棚的新館子,也俘虜了一大波食客的味蕾。濃香的麵湯、手工製作的勁道的麵條、滷味醇香的牛肉,這才組成一碗合格的牛肉麵。吃麵的館子裡全是吸溜吃麵的聲音,喝光麵湯的那一刻,感覺人生都圓滿了!
  • 煙火氣十足,這些隱藏在上海弄堂裡的小館子,藏著俘獲人心的好味道
    很難想像,南京西路商圈裡,居然還藏著如此一家小館子!藏在茂名北路的小弄堂裡,只有10㎡左右,要不是外面的燈牌,誰能想到這裡有家店?!老闆一人carry整個廚房,老闆娘負責招呼客人,兩個人便撐起了一家店。
  • 央視揭超市將三黃雞冒充柴雞銷售 合肥真土雞現在難買到
    日前,央視揭露了鄭州一家大型超市欺瞞顧客,將三黃雞冒充柴雞銷售,而其價格卻相差一倍之多。昨天,記者走訪了合肥幾家超市和菜市場,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本地沒有發現類似的「偷梁換柱」情況產生,而一些市民在超市買家禽類食物時變得更加細心。
  • 文化休閒中的合肥記憶:看皮影戲、走馬燈、電影、話劇、報紙……
    十字街、江淮大戲院、合肥劇場,這些曾經的地標性建築,承載著無數合肥人的文化記憶,每每回想,心懷溫暖。光與影 篇原始的光影享受宿州路20號地處合肥鬧市區,一頭是中科大附一院,曾經的安徽省立醫院;一頭是步行街,為購物娛樂之所。
  • 合肥老地名 串成百家姓
    在合肥,有很多帶姓氏的地名,如丁家巷、李府巷、大魏村、王廟、吳李村、羅家埠、劉老圩、張老圩、唐五房圩……這些獨特的百家姓地名不僅記載了源遠流長的人物與家族史,也講述了千百年來豐富多彩的廬州故事。合肥歷史上留下來的古老地名,既記錄了這座城市厚重的歷史,也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 老合肥人的記憶——小廟雷麻店的逢集
    每逢單日,周邊十裡八鄉的人們都起早來雷麻店趕集,集市上熱鬧的場景,至今銘刻在我的記憶深處…… 趕集的人群中,有許多人都有喝早茶吃早點的習慣,雷麻飯店的早茶場面熱鬧非凡。店小二迎送客人都是大聲吆喝著:「上茶吆!點心來吆!」
  • 合肥值得我們排隊等待的美食店盤點!
    合肥美食街有很多,值得我們排隊等待的美食卻不多!每年都會有新鮮的小吃出現,但這樣也不能改變這些老店在我們心裡的地位!川瑞肥腸館川瑞肥腸館的門頭很普通,可就是這麼名不見經傳的館子居然在這裡開了19年!要不怎麼說「小隱於野,大隱於市」。
  • 在合肥都走過這條美食之路
    紅星路,早在土著的記憶裡生根,談起這裡他們能和你聊滿三頓飯。以為改造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再走一遍,才發現紅星路的變化令人欣喜。漫步紅星路新陳交迭,恍若隔世 西起金寨路,東至省委大院,一條不長不短的單行道。有人笑稱紅星路就像人生,一旦駛入就不能回頭。由西向東,並不曲折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