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場費、新品費通通不收後,盒馬和供應商一起幹了票大的

2020-12-20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 編輯 杜博奇)

一罐300g的塑料瓶裝大米,1瓶米、2瓶水、3人食,甚至還有免淘米系列。這瓶新奇的「瓶裝米」來自盒馬自有品牌,切中了「懶人」的痛點,一上市就「賣瘋了」。

在盒馬,這樣的「網紅」還很多。

一年前,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對著一眾供應商,言辭懇切:請為盒馬量身定做一個新零售渠道。那些進場費、新品費我通通不要,把價格實實在在給我。

一年後,10月20日,盒馬全國標品採購總經理趙家鈺透露,盒馬自有品牌已積累SKU近千個,銷售佔比已經超過10%。而數據顯示,中國零售企業自有品牌滲透率不足1%。

盒馬用了四年,把自有品牌滲透率做到10%,對於整個零售業這意味著什麼?

自有品牌成了爆款

不久前,阿里巴巴投資者日,侯毅透露,盒馬鮮生在全國22個城市開出171家標準門店,同店增速達13%。其中,盒馬自有品牌在3R食品(ready to eat、ready to heat、ready to cook,即食、即熱、即加工)滲透率已達100%,蔬菜、烘焙等領域的滲透率也超過50%,在海鮮、肉食領域的滲透率也達到了40%以上。

盒馬自有品牌領先行業的高滲透率背後,離不開推行一年的「新零供關係」。

傳統零售時代,供應商苦進場費久矣,而層層疊加的費用最終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去年,盒馬以買手制聯合上遊供應商打造「新零供關係」。侯毅說,「共榮共生」。這一點,在盒馬自有品牌上體現得最為突出。

盒馬與聯合利華旗下品牌「衛寶」聯合開發的免洗洗手液,成為聯合利華銷售增長最快的單品之一。盒馬聯合上海老字號聯合開發的流心奶黃八寶飯,賣到脫銷,甚至在淘寶出現了代購。這些「網紅」單品,就都來自盒馬的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直達製造商,沒有中間環節,能讓零售企業擁有更高毛利率。自有品牌的打造,又極其考驗零售企業的商品研發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品牌運營能力。

「中國零售業不缺消費需求,不缺渠道創新,主要差距就是商品力。」侯毅說,解法在於零售製造的一體化,結成新零售共同體,共同研發,共同打造最佳供應鏈,做出好商品。

從五常大米到日日鮮系列

侯毅說,盒馬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建立了自有品牌制度,2016年1月開出的第一家盒馬門店,就有一款自有品牌產品——「盒馬五常大米」。

據招商證券研報,盒馬自有品牌包括純自有、第三方自有和聯合品牌(老字號、IP定製)三大類。主要產品分為生鮮、標品兩條線,如生鮮類的盒馬日日鮮、帝皇鮮、盒馬工坊,標品則有藍標、金標、黑標。價格上也拉開了檔次。

盒馬帝皇鮮

而在各個層級的品類不斷擴充,例如日日鮮,從最初的蔬菜,延伸至牛奶、豆漿、肉禽蛋。

區別於商超開架的標品,盒馬自有品牌在產品口感、質量、包裝上獨闢蹊徑,例如家庭裝的日日鮮豆奶,300g的瓶裝大米等,契合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

年輕人是盒馬自有品牌的擁躉。數據顯示,「95後」消費者購買盒馬自由品牌半成品菜的比例是「65後」的兩倍,近四成29歲以下的年輕用戶買走了盒馬香料。

侯毅說,經過一年探索,盒馬找到了一些辦法,解決不同城市、不同區域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以盒馬日日鮮牛奶為例,在全國供應中,盒馬遵照「本地化+最短供應鏈路」的原則,與當地乳製品龍頭合作,如江浙滬地區是安佳乳業,在廣深地區是溫氏,在成都是新希望。

都做自有品牌,盒馬有何不同?

全世界的零售商,自有品牌做得好的名單中,一定繞不開沃爾瑪、Costco。

沃爾瑪的自有品牌「惠宜」,涵蓋食品、快消、凍品,是貨架上與競品「雙胞胎」般的存在,包裝、規格、質量都類似,但價格要低30%。低價,靠的是向供應商摳成本,不打廣告、不請導購員。

沃爾瑪自有品牌「惠宜」

Costco自有品牌「科克蘭」1995年創立,主攻食品和保健品。據招商證券研報,科克蘭已成為全美排名第一的健康品牌。高質低價,仍是科克蘭的制勝法寶。

據年報,2018年,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自有品牌銷售佔比為16.89%,而Costco達到28.17%。

盒馬全國標品採銷總經理趙家鈺說,盒馬打造自有品牌的思路與沃爾瑪、Costco非常不同。沃爾瑪、Costco自有品牌集中於常規品類,而盒馬則注重挖掘細分品類。「我們堅持小包裝、鮮度管理、一頓一餐商品的突破,而山姆會員店、Costco是囤貨性質的。」

盒馬堅持的是「小而精」,不是「大而全」,主打的不是「低價」,而是「獨特」。

「盒馬沒有切入安全係數很高的產品來做自有品牌,而是根據門店消費者的特性,開發了一些非常有針對性、細分市場的自有品牌產品。」上海自有品牌協會主任王建軍說。

大數據是「秘密武器」

盒馬的自有品牌路線,要求它不斷挖掘乃至創造消費者的「新」需求。

比如,盒馬推出的「瓶裝大米」,一瓶米、兩瓶水、三人食,針對的就是當下時興的「懶人經濟」。盒馬曾披露,首批瓶裝鮮碾米上市3個月後,銷售月環比增長超過57%。

盒馬瓶裝「免淘米」

趙家鈺說,最初誰也沒想到要賣瓶裝大米,只是為了保證米香,將五常稻花香米的規格從常見的5公斤裝嘗試性地改為2.5公斤、1公斤裝,結果銷售數據遠比大包裝賣得好,這才有了「瓶裝大米」,甚至還開發了「免淘米」,把「懶」發揮到極致。

「瓶裝大米」確實新奇,它從無到有的過程實際上也蘊藏著盒馬打造自有品牌的秘密武器——大數據。「我們是基於用戶需求在做商品研發,而不是渠道需求。」趙家鈺說,今年開始,盒馬組建了C2M用戶研究團隊,將淘系用戶消費的大數據融進盒馬的用戶研究體系,從而是的新品研發更加精準,成功率也更高。

相關焦點

  • 解密盒馬自有品牌策略
    盒馬自有品牌邏輯可能就如盒馬所說,自己是在用快時尚思維做生鮮。來自盒馬方面的數據,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了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而且,從小龍蝦月餅到草莓牛奶,很多都是社交媒體上叫的上名的網紅商品。
  • 盒馬成了快時尚公司?
    在盒馬鮮生的貨架上,最不缺的就是「網紅」——和喜茶聯名的青團、草莓牛奶、腦洞大開的大閘蟹月餅,還有瓶裝大米……這些新品一經推出,立即賣爆。網紅爆款們往往不走尋常路,比如瓶裝大米,一改過去動輒5公斤的包裝,「縮水」到300g,售價7.8元。在趙家鈺看來,爆款背後看似偶然,實為必然:「盒馬像做牛奶一樣做大米。」
  • 盒馬一年推出20000款新品 生鮮快時尚來了
    搞新零售的盒馬開闢了一條新路:將快時尚的模式應用到了其產品研發上,以一年推出20000款新品的戰績,成功完成了模式跨界。生鮮快時尚來了總是在「搞事情」的盒馬,不僅折騰業態,也折騰產品。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新品迭代速度比行業快3到4倍。
  • 一年20000個新品,盒馬的「快時尚」生意
    盒馬樂於稱自己是一家「快時尚」公司,「快」在新品開發速度是傳統行業的3-4倍,「時尚」則體現在盒馬過去不斷創造出引領業內模仿的爆款產品。在趙家鈺看來,盒馬的「秘密」是「向商品要流量,向供應鏈要效率」。為什麼中國零售商們很難做大自己的品牌,盒馬「快時尚」生意或許能回答這些問題。
  • 從賣海鮮到賣時尚,盒馬在「不務正業」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對那種永遠記不清水米比例的手殘星人而言,簡直就是福音。「大米只是其中一個單品,盒馬正在用快時尚的思維打造商品,既要快速迭代,又要不斷創新、引領潮流。」盒馬商品採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表示。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新品開發周期在6個月左右,迭代速度比行業快3~4倍。
  • 一年推20000個新品 盒馬用快時尚思維做生鮮
    「大米只是其中一個單品,盒馬正在用快時尚的思維打造商品,既要快速迭代又要不斷創新、引領潮流。」 盒馬全國標品採銷總經理趙家鈺表示。今年以來,盒馬已經推出超過20000款新品,其中6000多款為盒馬自有品牌商品,新品迭代速度比行業快3到4倍。
  • 盒馬鮮生推出買手制,新零售催生零售供應鏈革命
    8月9日,盒馬宣布與全國500家農產品基地、品牌供應商一起圍繞買手制打造「新零供」關係,這給新零售供應鏈模式的改變帶來了新的思考。盒馬CEO侯毅稱,買手制「新零供」關係能讓零售回歸服務消費者的本質。再從超級物種、銀泰等新零售業態的實踐來看,零售供應鏈革命背後是主導者的轉變和數位化的改造,這使得整個供應鏈環節越發透明,從而提高了效率。
  • 盒馬邁入自有品牌建設下半場
    在《舌尖2》播出後,張爺爺空心掛麵開始出圈,同時也使得空心掛麵這一品類走紅。但由於張爺爺空心掛麵缺乏零售端渠道以及傳統手工生產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且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盒馬便在定牌開發中找到了注重產品打磨的陝西眉縣老秦人空心掛麵廠,打造屬於盒馬自有的空心掛麵。
  • 超市收進場費是否合法?涉嫌商業賄賂?
    超市利用優勢地位收取進場費,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對零供市場的發展和消費者有何影響?  收進場費是被扭曲的市場行為?  劉一信:據我所知,一些大的賣場都是這麼做的,特別是國外一些大的零售業巨頭,在中國採取的基本上都是這種通過向供貨商收取進場費、佔壓貨款的方式,賺取利潤,實現低成本的快速擴張。
  • 社區團購的滿屏0.01元,與盒馬今冬拓延的0.01米
    6天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管和反不正當競爭局也做出回應,「將密切跟蹤研究社區團購價格行為的影響,分析論證行為是否存在不正當因素」。  就連供應商也紛紛反水,「叫板」社區團購。  與社區團購只在二三線城市攻城略地不同,盒馬能同時跑通上線市場和下沉市場,就在於其模式因地制宜的靈活性,帶來了處處開花的普適性。  12月,盒馬在全國13座城市開店21家,僅這一個動作,全國就累計新增600萬人喜提盒區房,除了北上廣外,其觸角還深入了西安、長沙、貴陽等二三線城市,為適配不同市場、不同場景,盒馬開發了盒馬鮮生、x會員店、盒馬mini、盒小馬等多元業態。
  • 「大龍蝦」之後,「平價有機菜」能成為盒馬的新標籤麼?
    一位北方的有機菜供應商說,以他們的經驗,這個價位很難想像。「盒馬這麼狠,憑什麼?」過去幾年,盒馬把「大海鮮」這種高端食材平民化,這次,盯上「有機菜」,對盒馬意味著什麼?又或對國內的有機農業帶來什麼影響?破局有機菜的「貴族化「?
  • 超市收廠家進場費該不該?怎麼收?收多少?
    針對暴利進場費的問題,富宇表示:商超與供應商一直以來是合作夥伴的關係,雙方應堅持平等、公開的交易原則,遵循國家各職能部門規範的收費標準。物美連續3年從未發生一起因收費或亂扣費用引起的供應商投訴或法律訴訟。不僅如此,物美還曾率先取消促銷員費用等多項收費。
  • 沃爾瑪被指效仿家樂福盤剝供應商 進場費翻數倍
    沃爾瑪為何提高進場費  李先生從事食品供應行業多年,對各大賣場都十分熟悉,以往最令他「咬牙切齒」的當屬家樂福,因為家樂福最具有特色的盈利模式即為各類收費。而以沃爾瑪為代表的一些零售商則是以低進價、低銷售價來賺錢,屬於較為正常的商業模式,也被大多數供應商所稱道。  「但最近就連沃爾瑪也開始變臉了。
  • 零供雙贏取決於零售商的姿態、模式和數位化能力
    (盒馬創始人侯毅)3年前盒馬第一次供應商大會上,侯毅宣布盒馬不收供應商進場費等各種「苛捐雜稅」、不拖欠貨款、供應商政策穩定不變的「三不」政策,引來供應商的一片歡呼和歡迎。據第三方市場調查,這5年裡盒馬始終堅持了「三不」政策,在不收進場費和不拖欠貨款這兩個供應商最為關注的核心指標上,盒馬成為行業中的第一。盒馬副總裁、採銷中心總經理趙家鈺在會上也宣布2021年盒馬不但會繼續執行「三不」政策,並將對政策進行優化,比如,更多的大數據共享、付款周期的優化、融資功能的開放等。
  • 地攤貨進超市身價倍增 高額進場費消費者買單
    不同品類的商品,交的進場費也不一樣。如百貨類,進A類店的進場費為八九千,進B類店的進場費為五六千,進C類店的進場費為3000元。條碼費100—200元。」這位供應商稱,因為費用太高,自己不得不撤出這家大型超市。
  • 「自帶」婚慶公司酒店收「進場費」
    摘要:消協認為,商家的這種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而且還涉嫌重複收費,這項收費壓根不合理。「如果新人選擇外面的婚慶公司,那就要交一筆進場費,而這筆費用是沒有發票的,不會和婚宴開在一起。 消協:「捆綁銷售」侵犯消費者選擇權,還涉嫌重複收費現代快報網電(記者 朱蓓 項鳳華 實習生 徐萌)5月,又到了結婚旺季。
  • 盒馬成網紅豆製品爆款新品試驗場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潘敬文) 過去受限於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口味差異、保質期短而導致運輸半徑受限等原因,傳統豆製品行業在產品創新和品牌豐富度上都存在缺口。而現在上述問題正被盒馬打破。
  • 湖北雅斯超市「進場費」案引發各方關注
    「針對這種情況,工商、物價等部門特地制訂了關於零售商、供應商合作的格式合同,雙方籤訂的協議,應當以此為依據,在此範圍外的收費,應屬於清理範圍。」物價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雅斯超市這起案件反映的情況來看,部分超市仍存在不規範收費行為,在「進場費」上也有多項涉嫌違規收費內容,主管部門將加大整頓力度。
  • 盒馬鮮生聯手OceanGala首次發布定製款MSC認證野生捕撈魚類新品...
    盒馬曜一城店總經理吳伯朝、廣州盒馬鮮生生鮮採購總監佘鹹平、MSC海洋管理委員會商務經理李洋洋生、OceanGala總經理葉紅等人出席了此次新品發布儀式。現場新品美食海鮮品鑑環節還特邀到了來自德國的大廚Maik,現場烹飪產品,吸引了不少盒馬的超級粉絲以及美食愛好者們前來大快朵頤。
  • 後疫情期,盒馬如何做半成品菜生意?
    很多消費者知道盒馬銷售半成品菜、熟食、中式糕點,但對於推出這些菜品的品牌「盒馬工坊」可能是相對陌生的。在搶購盒馬半成品菜、3月份大賣的盒馬工坊x喜茶聯名青團時,可能還有消費者才開始注意到產品包裝盒上印著「盒馬工坊」四個字。這可能是盒馬工工坊的品牌露出不夠明顯。自3月份起,盒馬工坊開始升級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