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山一帶的人最信風水,村裡人都認為活著要住一個好陽宅,死後要葬一個好陰宅。這樣才能讓後代興盛,不然就要衰敗貧困。
所以修造房屋和墳地的人,都要請個風水先生來探查一番,找個好風水絕佳之處,以期求日後榮華富貴,子孫興隆。
這年,當地的兩個大戶羅家和財主張家,因家中長輩都上了年紀,於是都請來風水先生勘察墓地。更巧的是,這兩家的風水先生看中了同一塊墓地——村外西北方向的鳳凰坡。
羅家的風水先生告訴羅縣令說: 「這是一塊飛鳳含書的地形,若是在這裡修建墓地,人葬進去,後代可以封侯爺。」
張家的風水先生告訴張財主說: 「這是一塊鳳凰騰飛的地形,要是在這裡修建墓地,人葬進去,後代就要當宰相。」羅家和張家都是當地有錢有勢的人,而且又沾親帶故,都想佔這塊風水寶地。
羅懷德這人好讓不爭,性格開朗,主動到龍門場去見張守義,商量墓地的事。張守義這人心胸狹窄,財大氣粗,平時很敬重羅懷德,唯獨墓地的事,堅持不讓。
他見羅懷德登門造訪,假意滿面帶笑,引進客廳侍茶,說道:「光臨寒舍,蓬蓽生輝,來此有何貴幹?」
羅懷德說道: 「為人處世, 以和為貴。我請人先選定墓地,您後請人也選定那塊墓地,事有先後,請讓給我,免傷和氣。」
張守義說道: 「買房買田,以契為據,既然縣令先已選定,不知何時所買?」
羅懷德說道: 「此地雖已選定,尚未買妥,地主已知此事,何必相爭! 」
張守義說道: 「您買得我也買得,您出一千,我出一萬,看誰先買成。」
二人相爭,不歡而散。羅、張兩家的親朋好友知道這事,都上門相幫。羅家的親朋說:「趕快把這塊地買定,不要讓張家鑽空子。」張家的親朋說: 「快拿錢去打通關節,先告訴官,用重金買好這塊地,獨佔墓羅懷德義讓墓地地。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周圍幾十裡的人都在議論紛紛。告老還鄉的黃子元御史聽到這事,便從走馬鄉來到羅懷德家勸說道: 「表兄呀,讓人是福,千萬別打官司。俗話說宰相回家拜縣令,退一步海闊天空啊!」
羅懷德說道: 「我也是這樣想,張守義卻不依從。不行就讓他吧!」
黃子元說道: 「張家和我沾親,我去說服他 。」黃子元第二天來到張守義家,喝茶細談。
黃子元說道: 「表侄呀,聽說你在和羅家爭買墓地,冤家宜解不宜結。照理,羅家選定這塊地,你就不該和他爭。但是羅懷德說為了不傷和氣,這風水寶地就讓與你了,但是我覺得,還是你兩家各買一半,修造墓地,要發大家發。」張守義一聽,挺羞愧的,於是也滿口答應一家一半的分配,一場風波,悄然平息。
後來,羅懷德和張守義死了,都葬在鳳凰山中。羅懷德的兒子羅玉當了監察御史;張守義的兒子張鑑當了山東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