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選擇墓地對風水非常的重視。風水好的墓地可使子孫福澤綿長亦或可飛黃騰達。今天分享一則朱五四無奈葬雙親的民間風水故事。提起朱五四,大家也許都很陌生,但他的兒子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朱五四的兒子。
朱五四從小家貧,母親早亡,父親在地主家做長工。他靠給地主放牛勉強混個一日三餐。十三四歲的時候,父親一場暴病也撒手而去,撇下孤苦伶仃的朱五四。窮苦人家哪管什麼風水不風水,徵得地主同意,傷心欲絕的他取來母親骨殖,在父親生前窮工友們的幫助下,將父母草草葬於他日常放牛必經之路,山腳下的菜地旁。古人講究守孝三年,他一邊放牛,也好日常照應。事情到了這裡本該結束,哪料想,不滿一月此事卻再生波瀾。
一日鄰村的風水先生從山腳下路過,看了朱五四父母的墳地之後,不由得漬漬稱奇,連聲說:「好風水、好穴地啊」!他的叫好聲吸引了農田中好幾個幹活的人,眾人七嘴八舌地問他怎麼個好法?他手捻山羊鬍須一本正經地說「此穴風水極佳,後代必入朝為官,官秩最低五品知州」。眾人哈哈一笑,都指著剛好放牛路過的朱五四說「他像五品知州嗎?」風水先生見眾人不信,也不再多言,朝著朱五四深鞠一躬,飄然而去。
此事傳到了地主耳朵裡,他喊來朱五四,逼迫他遷墳改葬,他要將自己的祖墳遷葬於此。朱五四不得不同意,因為那墳地本來就是地主家的地,無奈的他只好將父母的墳地遷到山坡上。心想這樣也好,可以於父母朝夕相處,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也好去墳前絮叨絮叨。
忽一日,他正躺在父母墳前看牛吃草,地主和一幫家丁氣喘籲籲爬上來,兇神惡煞地逼朱五四繼續遷墳,揚言:「地是我的,山也是我的,方圓百裡都是我的,你若還想在我這裡混飯吃,限三日之內將你父母之墳遷得遠遠的,」說罷揚長而去。小五四欲哭無淚,敢怒而不敢言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他為什麼又逼我遷墳呢?
到了晚上,他聽和父親原來在一起做工的何叔說起,才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朱五四遷墳以後,地主將鄰村的風水先生請來,看看自己何時遷墳動土為宜,不料風水先生來後,遠遠的看到山坡上多了新墳,大驚失色,言說,「此墳後代可了不得,將貴為當朝一品」。地主一聽,這還了得,那麼好的風水,豈能便宜了朱五四那個窮鬼,急忙打發走風水先生,才又跑去逼朱五四遷墳。
對什麼當朝一品朱五四想都不敢想,眼下當務之急是怎麼安置父母靈柩才是至關重要的。可無錢無勢的一個放牛娃怎能鬥過財大氣粗的地主老爺呢?真的是沒有一點辦法。朱五四跑到父母墳前大哭了一場。最後萬般無奈,他找來何叔幫忙,將父母靈柩馱到山頂,用粗藤捆好凌空懸掛於懸崖之上,就像少數民族的懸棺一樣。誰知,一掛上去,懸崖上剛好有一橫生柏樹託住,居然穩穩噹噹,崖下雲霧繚繞,宛若仙境一般。
地主聽說朱五四已將其墳遷走,又去請風水先生。風水先生來後一看,嚇的跌跌撞撞爬上山頂,對著朱五四懸棺處頂禮膜拜。地主不明所以,追問風水先生。風水先生口中喃喃自語「龍脈、龍脈,此棺後人必是一代帝王」。地主惱羞成怒,欲將藤條砍斷,風水先生急忙攔住說:「帝王之氣,非比尋常,強行破壞會遭天遣的」。地主家的惡少爺不聽,掄刀就砍,哪知砍掉藤條後,懸棺被橫生的柏樹抱住,居然動不得分毫。
剛剛還晴空萬裡的天空,霎時陰雲密布,一聲炸雷,將地主家的惡少劈的屍骨無存。眾人包括風水先生都嚇得如鳥獸散,山梁上徒留地主如喪考妣的哀嚎聲……
朱五四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當初的無奈之舉居然陰差陽錯,成就了兒子朱元璋和大明近三百年江山。不過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卻將他父親朱五四的名諱改成了朱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