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放牛娃的無奈之舉,成就了大明近三百年江山

2020-12-22 星君說歷史

古人選擇墓地對風水非常的重視。風水好的墓地可使子孫福澤綿長亦或可飛黃騰達。今天分享一則朱五四無奈葬雙親的民間風水故事。提起朱五四,大家也許都很陌生,但他的兒子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朱五四的兒子。

朱五四從小家貧,母親早亡,父親在地主家做長工。他靠給地主放牛勉強混個一日三餐。十三四歲的時候,父親一場暴病也撒手而去,撇下孤苦伶仃的朱五四。窮苦人家哪管什麼風水不風水,徵得地主同意,傷心欲絕的他取來母親骨殖,在父親生前窮工友們的幫助下,將父母草草葬於他日常放牛必經之路,山腳下的菜地旁。古人講究守孝三年,他一邊放牛,也好日常照應。事情到了這裡本該結束,哪料想,不滿一月此事卻再生波瀾。

一日鄰村的風水先生從山腳下路過,看了朱五四父母的墳地之後,不由得漬漬稱奇,連聲說:「好風水、好穴地啊」!他的叫好聲吸引了農田中好幾個幹活的人,眾人七嘴八舌地問他怎麼個好法?他手捻山羊鬍須一本正經地說「此穴風水極佳,後代必入朝為官,官秩最低五品知州」。眾人哈哈一笑,都指著剛好放牛路過的朱五四說「他像五品知州嗎?」風水先生見眾人不信,也不再多言,朝著朱五四深鞠一躬,飄然而去。

此事傳到了地主耳朵裡,他喊來朱五四,逼迫他遷墳改葬,他要將自己的祖墳遷葬於此。朱五四不得不同意,因為那墳地本來就是地主家的地,無奈的他只好將父母的墳地遷到山坡上。心想這樣也好,可以於父母朝夕相處,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也好去墳前絮叨絮叨。

忽一日,他正躺在父母墳前看牛吃草,地主和一幫家丁氣喘籲籲爬上來,兇神惡煞地逼朱五四繼續遷墳,揚言:「地是我的,山也是我的,方圓百裡都是我的,你若還想在我這裡混飯吃,限三日之內將你父母之墳遷得遠遠的,」說罷揚長而去。小五四欲哭無淚,敢怒而不敢言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他為什麼又逼我遷墳呢?

到了晚上,他聽和父親原來在一起做工的何叔說起,才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朱五四遷墳以後,地主將鄰村的風水先生請來,看看自己何時遷墳動土為宜,不料風水先生來後,遠遠的看到山坡上多了新墳,大驚失色,言說,「此墳後代可了不得,將貴為當朝一品」。地主一聽,這還了得,那麼好的風水,豈能便宜了朱五四那個窮鬼,急忙打發走風水先生,才又跑去逼朱五四遷墳。

對什麼當朝一品朱五四想都不敢想,眼下當務之急是怎麼安置父母靈柩才是至關重要的。可無錢無勢的一個放牛娃怎能鬥過財大氣粗的地主老爺呢?真的是沒有一點辦法。朱五四跑到父母墳前大哭了一場。最後萬般無奈,他找來何叔幫忙,將父母靈柩馱到山頂,用粗藤捆好凌空懸掛於懸崖之上,就像少數民族的懸棺一樣。誰知,一掛上去,懸崖上剛好有一橫生柏樹託住,居然穩穩噹噹,崖下雲霧繚繞,宛若仙境一般。

地主聽說朱五四已將其墳遷走,又去請風水先生。風水先生來後一看,嚇的跌跌撞撞爬上山頂,對著朱五四懸棺處頂禮膜拜。地主不明所以,追問風水先生。風水先生口中喃喃自語「龍脈、龍脈,此棺後人必是一代帝王」。地主惱羞成怒,欲將藤條砍斷,風水先生急忙攔住說:「帝王之氣,非比尋常,強行破壞會遭天遣的」。地主家的惡少爺不聽,掄刀就砍,哪知砍掉藤條後,懸棺被橫生的柏樹抱住,居然動不得分毫。

剛剛還晴空萬裡的天空,霎時陰雲密布,一聲炸雷,將地主家的惡少劈的屍骨無存。眾人包括風水先生都嚇得如鳥獸散,山梁上徒留地主如喪考妣的哀嚎聲……

朱五四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當初的無奈之舉居然陰差陽錯,成就了兒子朱元璋和大明近三百年江山。不過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卻將他父親朱五四的名諱改成了朱世珍。

相關焦點

  • 他輔佐朱元璋建立大明,是為了報答諸葛亮!
    古時常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甚至有人傳劉伯溫之所以會去輔助朱元璋,完全是因為諸葛亮。三國時期,諸葛亮輔助劉備,創立了蜀漢政權,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平民成為皇帝,離不開諸葛亮的輔佐,三國時期是諸性輔佐了劉姓,到了明朝時期劉家人為了報恩,就變成了劉去輔佐朱。所以民間一直流傳著,劉伯溫之所以幫助朱元璋開創大明,就是為了報答三國時期諸葛亮對劉備的恩情。
  • 民間故事:我爹說,那裡有亂墳,咱回家吧!大明說:瞧你那點出息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9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話不多說了,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顧大偉,家住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顧大偉的父親是一位老實巴交的農家漢。在顧大偉很小的時候,他的爺爺就得病去世了。其父親就和顧大偉的二爺學了扎紙,專給有白事人家扎紙具。
  • 大明神算—劉伯溫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朱元璋最有成就的兒子,不愛江山愛野菜,唐僧野菜餐是他「做」的
    朱元璋的兒子中誰的成就最大?要說搶班奪權,老四朱棣最狠,得到了江山做了皇帝。但要說對於後世的貢獻,最有成就的恐怕當屬朱元璋的第五子周五朱橚了。朱橚可是個不愛江山愛野菜的皇子,這在中國的古代恐怕屬頭一份了,最重要的是,他的這種愛最後有了成果。
  • 祈雨(民間故事)
    朱元璋本是一個放牛娃出身,胸中沒有多少文墨,他一聽,疑惑不解地看著群臣問:「你們說說,這八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莫不是上天的什麼旨意?」大臣們聽了,一個個大驚失色,紛紛跪倒在地上,頷首低眉,不敢作答,他們心裡想,「日、月」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個「明」字,這「日月隱耀」不就是影射大明江山前景暗淡、岌岌可危嗎?誰要是說出來,那可是殺頭的死罪!
  • 《大明風華》朱祁鈺要殺朱祁鎮,孫若微對他寒心,朱家子孫都瘋了
    《大明風華》朱祁鈺要殺朱祁鎮,孫若微對他寒心,朱家子孫都瘋了。《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這部劇是改編自《六朝紀事》講述了孫若微經歷五帝六朝的故事,她從靖難遺孤成為了皇后,最後兒子朱祁鎮登基變身太后。
  • 測字先生看後皆說大明必亡!
    講崇禎測字的故事前,不妨來看看崇禎朝的的亡國景象——大明自進入崇禎朝,北方連年大旱,赤地千裡,寸草不生,尤其陝西,民間如獄。《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 電視劇《大明風華》背後故事,這才是真正的胡善祥!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全網熱播,這裡面的女二號叫胡善祥,是我特別是喜歡的演員「小姨媽」飾演的,當然我對她最深的印象還是《愛情公寓》裡面的唐悠悠這個角色了,還有一個和孫紅雷演的電影印象也比較深刻,不過時間太久忘了電影名字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索一下,好了言歸正傳回到《大明風華》這部劇
  • 無奈之舉
    依照出讓方的意思,雖然說這一美元有點兒象徵性的意義,卻也實在是迫於無奈之舉,然而,這象徵性的一美元是無論如何都要收回的。那一年,是這個年輕的城市招商引資工作最為紅火的一年,無論是合同金額,還是實到位資金數量,均創下了歷年之最,全年新批外資項目數量達到了十一個。
  • 青春勵志故事蘇步青:從放牛娃到數學家
    中國青年網記者精心編寫並在今日的青春勵志故事主頁推出蘇步青先生從少年放牛娃成長為享譽國際的數學大師的勵志故事。可就是這位聞名中外的數學家,少年時代卻曾經只是一個在田野間玩鬧的放牛娃……
  • 開門見煤山:崇禎皇帝17年殫精竭慮,仍阻擋不住大明王朝走向衰亡
    這時的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政治腐敗,國庫空虛,天災不斷,而各級官員仍以貪腐、搜刮為能事,農民起義的烽煙四起,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史學界普遍認為,明朝自萬曆皇帝由盛轉衰。萬曆在位近50年,有近30年萬事不理,貪酒貪色貪財貪權。而天啟皇帝在位7年,不問政事,專心做木工。使得以大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肆虐,禍及九州。
  • 觀世音菩薩故事: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六字大明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大悲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以無盡悲心憐憫眾生,故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也是一生補處法身大士,輔助阿彌陀佛專門接引專修淨土法門的人命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大劫之後,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將入涅槃,觀世音菩薩繼承其佛位,佛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經典至極
    也不要忘記點在看哦~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這句話對於熟悉歷史的朋友來說,絕對是能倒背如流了。這句話說的就是諸葛亮與劉件溫的故事。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早年間躬耕隴畝,由於諸葛亮在荊襄一帶名氣太大,時常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佳話!由此引起劉備重視,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下山!一個軍隊少不了軍師的存在。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王朝,同時也是夾在少數民族前後兩個朝代的一個鐵血王朝;前面趕跑了蒙古人,後面又被女真人打敗,不得不說大明王朝這波操作讓人費解;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九泉下得知自己的江山又被少數民族佔據,估計非得氣死。那麼大明崇禎年間,明朝真的沒救了嗎?其實那時候明朝還是有一線希望,但希望卻被崇禎皇帝生生掐滅。
  • 《大明風華》朱棣去世,于謙被提拔,又讓大明江山多活200餘年
    最近的新劇《大明風華》,大家都看了嗎?作為現在最火的熱播劇之一,大明風華的不少角色都讓人喜歡,例如城府頗深的漢王,還是廠裡廠氣的朱瞻基,都讓人印象深刻。而在劇中的朱瞻基雖然大婚,但他馬上就要和朱棣幾人一起去瓦刺打仗,而在這場戰役中朱棣也會在途中去世,朱高熾也即將繼位,雖然朱棣下線,不過一個千古名臣即將上線,那就是于謙,也是他讓大明江山多活了200多年。
  • 靈璧之戰:朱棣絕地翻盤,大明江山易主
    >」,於是歷時四年,曲折離奇的靖難之役拉開序幕。本文將通過回顧靖難之役的轉折點——靈璧之戰,來管窺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心路歷程,探究朱棣為什麼能逆勢翻盤,奪得天下。這還沒完,接著在齊眉山(安徽靈璧西南),朱棣遇到了自己的小舅子,開國名將徐達之子徐輝祖,開國名將與開國名將之間可能差距不大,但名將之子之間的差距就不好估量了,徐輝祖可不是李景隆,朱棣被徐輝祖和平安打得懷疑人生,還折了驍將李斌,這下軍心大動。久之,命帥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
  • 太白薦書丨歷史裡面有故事之「天下歸宋」
    歷史裡面有故事——從風雲北朝到大明統一太白文藝出版社周末薦書歷史系列第3期天下歸宋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 江山小夥創作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
    前段時間,小夥趙容華在江山信息網西南論壇發布了連載小說《江郎傳》,(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閱讀小說)因為這篇小說表現和記載了江山傳統的優秀文化及人文習俗
  • 個個都是奇葩君,看大明又個性、又奇葩的皇帝們
    他也有了個諢名「蛐蛐天子」六、正統/天順帝朱祁鎮童年即位,沒吃過苦,沒見識過惡,青年時期就是一叛逆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毛頭小子,御駕親徵被俘虜,土木堡之變,也讓大明由盛轉衰。十二、隆慶帝朱載垕性格謹小慎微,可能跟他父親對他嚴厲有關,在位期間大明很平順,值得一提的是「隆慶開關」,隆慶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民間私人的海外貿易獲得了合法的地位,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