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謀劃氣象事業 高質量護航自貿港建設

2020-12-11 中國氣象局

  「多年來,海南省氣象部門在防禦重大氣象災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2020年初,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批示肯定。海南省氣象局堅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發展理念,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緊緊圍繞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制定下發貫徹落實實施方案、未來三年重點工作、學習與培訓計劃和宣講方案,明確各階段奮鬥目標,竭力建成適應海南自由貿易港要求的氣象現代化體系,提升氣象服務海南「三區一中心」建設的服務能力,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高水平氣象保障。

  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 築牢「第一道防線」

  堅持趨利避害,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立氣象災害風險防範標準、重點防禦單位隱患排查和更新備案制度,健全以颱風、暴雨預警信號為先導的重大災害性天氣停工停課停業制度,完善精準到人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升級推進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多部門共享共用,開展重點城市暴雨內澇風險預警、城市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城市規劃和大型工程建設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提供重大災害保險氣象服務。建立完善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機制,持續推進海南氣象科普教育體系建設(1520工程),加強基層氣象災害預警服務能力建設。

  緊盯監測精密,完善綜合氣象觀測體系。建設南沙、西沙、三亞國家氣候觀象臺,建成綜合氣象觀測研究型業務體系。構建滿足「智慧氣象」要求的省-市縣觀測業務體系,形成省局雲支撐、市縣端應用的「雲+端」氣象業務。依據「P-D-C-A」理念,持續推進全省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緊盯預報精準,發展智能氣象預報業務體系。加強不同尺度數值模式釋用、訂正融合預報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研發,強化災害性天氣智能識別、精準精細預報預警,提升智能網格預報準確率;加強氣候多模式產品的本地化應用,推進智能網格預測業務建設;發展延伸期(11-30天)氣象要素和重要天氣過程網格預報業務;形成南海區域高時空解析度智能網格氣象預報業務體系。

  緊盯服務精細,構建新型智慧氣象服務體系。加強基於智能網格預報的多災種識別預警預報系統、智能決策服務系統建設,優化運行「海南颱風災害影響評估三維模擬系統」,開發多語種氣象預報預警產品,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過程、全鏈條氣象服務供給體系。加強氣象服務質量全鏈路監控,初步建成用戶需求充分掌握、產品快速智能製作、服務持續改進的智慧氣象服務體系。

  促進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全面提高服務保障能力

  面向「一帶一路」倡議和海洋強國戰略,打造一流海洋氣象保障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南海氣象預警中心建設,建設安全高效、覆蓋全網的南海海洋氣象通信網絡體系。優化岸基氣象觀測站網,深化衛星天基觀測海洋數據使用,整合海洋氣象預報業務體系,建立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加快解決關鍵核心科技難題,推動形成海洋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服務體系。增強三沙海洋氣象預警短波電臺、「南海天氣」中英文氣象服務網、北鬥衛星海南漁船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多語種服務能力和可視化能力建設。

  面向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健全完善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研發為海南「五基地一區」等重點農業區提供氣象服務產品;加強農業病蟲害防控、農業保險天氣指數氣象服務;建立「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景」氣象服務標準規範,完善省市縣一體化農業氣象業務服務系統和CIMISS-智慧農業氣象大資料庫,加強熱帶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技術研發,完善更新農業氣象服務指標體系,建立氣候資源量化評價技術體系。

  面向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氣象保障能力。強化生態氣象監測評估能力建設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氣象保障示範建設,建立氣候承載力模擬模型,構建適合海南熱帶降水雲系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系統,建立一流全域旅遊氣象服務體系。加強與醫療衛生、科研機構合作,探索健康氣象預警技術。

  加快科技創新 推動海南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推進業務技術體制重點改革,打造研究型業務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構建支撐海南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氣象業務技術體制,重點推進研究型業務。建立全面支撐「雲+端」氣象業務的省級氣象大數據平臺,建設全數據鏈條的監控體系。優化整合實現各類業務系統和數據應用的雲平臺融入,打造觀測數據分析、預報預測、氣象服務各功能互通互動的研究型氣象業務體系和研究型業務工作站。

  擴大氣象科研交流合作,增強科技創新驅動能力。加大與東南亞國家氣象科技交流,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泛珠三角區域氣象合作。推動中國氣象局在海南建設國家級海洋氣象業務團隊研究基地,加強與水文、航空、生態環境等部門及高校院所合作;探索聯合企業建立產學研示範基地,深入開展熱帶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關鍵技術研究。制定完善科技管理「放管服」配套落實措施,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多措並舉加快人才發展,強化人才支撐保障活力。制定《全省氣象人才發展規劃(2020-2024年)》。做好海南省「515」人才工程、高層次人才認定等推薦與評選,開展「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督導評估,加大局校合作交流,加強人才管理監督及人才考核評價。

  推進專業氣象服務改革,提升專業氣象服務供給能力。建立與企業間的技術合作,構建適應持續發展環境。建設1-2個專業氣象服務高層次團隊,深度挖掘海南氣象服務市場,開發濱海旅遊等專項氣象服務產品,開展海洋資源勘探等專項氣象服務,推動大型集團專業氣象服務項目落地。建立合作激勵機制,統籌推進實現集約發展,推進江東新區、三亞崖州灣科技新城等新設園區的政府購買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袁迎蕾 符曉虹  責任編輯:蘇傑西)

相關焦點

  • 搶抓自貿港建設新機遇 謀求東方高質量發展
    為貫徹落實省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搶抓自貿港建設新機遇,6月14日至16日,市委書記田麗霞率東方招商團赴京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謀求東方高質量發展。田麗霞一行先後到金港賽車場、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詳細了解項目及企業發展情況,並就務實加強旅遊文化、港口建設和臨港產業園發展等方面合作進行座談交流,有效推動項目儘快落地,實現地方與企業共贏發展。
  • 多張清單出臺在即 海南自貿港建設全面推進
    時至年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再添火力。日前,75個重大項目批量籤約,這也是今年以來在海南集中落地的第五批重大項目。同時,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制度安排加快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繼原輔料「零關稅」商品清單出臺後,企業自用生產設備、營運用交通工具以及島內居民消費品「零關稅」三張清單也出臺在即。
  • 自貿港,我來了|「高科技」助力,為「健康海南」的建設保駕護航
    為「健康海南」的建設出謀劃策今天,《自貿港,我來了》攝製組找到了其中的一位這款「網際網路+」智慧社會急救應急智能站配備AED自動除顫儀設備和智能眼鏡計劃在海南人流密集的地方投放為健康海南保駕護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相關政策紅利吸引了
  • 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下簡稱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統謀劃「十四五」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氣象力量。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出席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上,這些詞高頻出現
    ◆2020年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於11月24日至26日在京召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謀劃推動「十四五」氣象事業發展和氣象現代化建設,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氣象力量。
  • 第八次全國氣象預報工作會議召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下簡稱「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精神,總結「十三五」期間發展成就,系統謀劃「十四五」時期預報業務發展,堅持改革創新提升精準預報能力,積極構建氣象預報新業態,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出席會議並講話,副局長宇如聰作工作報告。
  • 海南陵水:奮進自貿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各個重點項目建設工地爭分奪秒奮力施工,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管理局辦公室內,工作人員緊鑼密鼓籌劃項目落地。與建設工地的熱火朝天不同,陵水黎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卻比過去「冷清」了不少,這得益於「不見面審批」和辦事流程的精簡。這些,是陵水按照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生動縮影。
  • 優質人才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更多高端人才、國際人才湧入海南優質人才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啟動,讓我最終決定選擇海南大學,與這片開放熱土結緣。」
  • 構建新型事業結構 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二是細化國家氣象事業和地方氣象事業的職責,並根據職責、任務量組建獨立法人的事業單位;三是根據市場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和當前實際,集約化、專業化、實體化地發展氣象社會化服務。  推動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工作,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堅持「國家氣象事業國家辦、地方氣象事業地方辦」的原則,建立健全三個雙重體制(雙重領導管理體制、雙重計劃財務體制、雙重機構編制體制),推動和落實基層綜改。
  • 全國氣象局長會上,這些「高頻詞」引發熱議!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在會上作題為《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 加快推進氣象強國建設》的工作報告。與會代表表示,該報告站位高、立意新、謀劃遠,體現了政治站位、戰略思維、國際視野、大局意識、專業精神,提振士氣、催人奮進。
  • 建設海南自貿港,最強力量在這裡!
    博鰲鎮黨委委員鍾澤璐說,為了一改沙美村黨支部過去的軟弱渙散,瓊海市委組織部緊抓沙美村黨支部建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通過加大投入,加強引導,宣傳教育,推進沙美內海全面退塘還田還林還溼,恢復了原先生態和景觀功能。事業興衰,關鍵在黨;管黨治黨,重在基層。沙美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正是「十三五」以來,海南基層黨建工作的縮影。
  • ...會議第二次理事會議及境外商會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工作交流會舉行
    為盤點境外中資企業商(協)會(以下簡稱境外商會)聯席會議2020年工作成果、討論2021年工作計劃,同時落實聯席會議與海南省國際經濟發展局戰略合作協議,對雙方進一步加強互利合作、提升合作水平進行深入探討,我局作為境外商會聯席會議辦公室,面對疫情導致人員流動不暢問題,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於12月7日-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境外商會聯席會議第二次理事會議及境外商會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工作交流會等活動
  • 海口市: 讓黨旗在自貿港建設一線高高飄揚
    重點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民生事項逐件落實、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市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在高質量高標準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過程中,海口市以城市基層黨建為引領,讓黨旗在自貿港建設一線高高飄揚。
  • 自貿港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制定加速
    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計劃提出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期貨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等。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在給予海南的大量優惠政策中,其中一個便是「立足自由貿易港建設實際制定法規」。
  • 顧清揚:「成功和卓越,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唯一選項」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顧清揚:「成功和卓越,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唯一選項」■ 海南日報記者 梁振君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 今日高新區述評:加快重大項目投資 支撐自貿港建設(中英雙語)
    馮飛要求,在研究謀劃自貿港投資新政工作時,要注重投資的結構和質量,提升投資增速,擴大有效投資。要優化產業投資結構,圍繞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擴大投資規模,形成重點領域;要著力補齊交通等「五網」基礎設施投資短板;要加大醫院、學校和其他公共設施等民生領域投資;要吸引社會投資,確定增長目標,優化結構性指標。要強化紅線意識,嚴守生態環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資源利用上線等紅線。
  • 「科技日報」海南:建設自貿港 高新技術產業將做足文章
    「十四五」開新局「『十四五』時期,是海南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五年。」12月8日,《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正式對外公布並提出,「十四五」時期緊緊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 劉賜貴:把園區打造成為推動自貿港建設的樣板區和試驗區
    原題:劉賜貴主持召開省委深改委會議要求加強改革系統集成 把園區打造成為推動自貿港建設的樣板區和試驗區會議指出,習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進一步推進四中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實指明了努力方向,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全省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結合四中全會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結合建設自貿港的時代使命,加快改革創新,形成制度安排,破解發展難題,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蹄疾步穩
    海口哈羅國際學校迎來首批學生;三亞崖州灣科教城正式招生;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今年6月1日以來,海南教育發展好消息不斷。而今,海南省把握海南自貿港建設重大機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開放,高標準推進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教育系統已累計籤約各類教育合作項目91個,開工建設教育項目412個,總投資近200億元。
  • 劉蔚:同心協力,共同推動白沙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聽取全縣教育工作情況匯報及教師代表對白沙教育事業發展的短板和不足所提出的改進建議後,劉蔚指出,優先發展教育既是黨和國家作出的戰略安排,又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增強白沙發展人才支撐的重要意義,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必須始終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