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差生",對待孩子的個性特點,要細心觀察,因材施教

2020-08-27 小荷陽光


其實,學生中存在差距,這不足為怪


每個學生的家庭影響周邊環境,生活條件,遺傳基因都有差異,怎麼可能要求他們整齊劃一,都是個個100分的優秀生?


所謂的&34;,要麼是成績不好,要麼是調皮搗蛋;


一般教師都對這類同學感到頭痛,有的則採取放棄不管的態度,有的則採用呵斥高壓政策;


有的雖然也進行了耐心幫助,但總覺用心良苦,收效不大,疲於應付,因而產生厭煩情緒。


家長也對此感到沉重的心理負擔。



雖然孩子的智商的確有差別,但差距並不大。


有的早熟一點,有的大器晚成,真正的低能兒,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調查,只有萬分之零點三。


作為家長和教師,應當摸清情況,區別對待,絕不能歧視他們,要尊重他們的人格


愛迪生小時候被老師認為是低能兒,考試倒數第一,8歲就被老師趕出了學校,結束了他一生的&34;。



1


-THE FIRST-


又如牛頓8歲才被送進小學,他學習非常吃力,成績很差,常常被列入劣等。


14歲就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兩年之後才又復學。幸虧兩人都有一位賢良的母親,牛頓還有一位理解他的老奶奶,使他們在精神上又獲得了極大的支持。


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好勝心。&34;這種提法本身就是對孩子積極性的打擊。孩子各有各的特點。


要細心觀察,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循循善誘,絕不要挫傷孩子的幼小心靈



2


-THE SECOND-

再舉個例子,孔澤從三年級到四年級最怕寫作文,由於作文寫不好,語文成績怎麼也上不去,老師把他看作是班上的包袱;


回到家裡父母也罵他沒出息,造成他嚴重的自卑心理。


讀五年級時,班上來了一位新班主任,她發現孔澤這孩子並不笨,對寫作文懼怕是因為沒開竅。


老師耐心地幫助他,告訴他寫作文並不難,只要平時注意多觀察、多思考、能把自己的感情如實地寫出來就行了



3


-THE THIRD -

一次,老師帶全班同學去參觀孔繁森紀念館,回來後每人寫一篇作文。


孔澤是這樣寫的:&34;



總之,孔澤的這篇作文短小精悍,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孔繁森爺爺的人格魅力和對他的深刻影響。


老師給他評了個&34;,並在全班朗讀講評。這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使他多年的自卑感一掃而空。


從而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以此為轉機,他的作文成績竟然越來越好,成為他最喜歡的一門課



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性格特點等素質。俗話說:「十個手指還不一般齊」,所以,學生個體總會有不同程度差距。


不同的學生性格上也有很大差異,比如有的學生缺乏是非觀念,分不清是與非、美與醜、善與惡的界限;


有的情感容易衝動,興奮、暴躁、激動,進攻意識較強,重「哥們義氣」,他們往往成為學校、班級的「危險分子」;


還有的學生自制力較差,意志薄弱,活潑多動,或者性格內向,缺乏與人交流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在制約學生自身的健康發展,成為問題學生的助推劑。


聽起很多教師說過,畢業後的學生往往是當時成績差的,表現不好的更有禮貌,誠心相等。


以濃濃的師愛激勵他們成長,老師的這份愛心永遠藏於他們心中,他們感謝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教育。


作為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們,對後進生多一份愛,少一份斥責,一定會取得好的收效。


我們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無私的愛心,嘔心瀝血,辛勤耕耘,不斷探索轉化後進生的科學有效方法。


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相關焦點

  • 老師:請善待那些「差生」
    於是,我盤點職業的堅持與操守,細數流年裡成敗與得失,梳理教育教學的頓悟與感受,我深切的感觸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既然選擇了教育職業,就應該灑向校園都是愛,就應該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要善待那些「差生」。
  • 如何教育初中差生?以情動人、寬容大度、因材施教三招就夠了
    所謂的差生,就是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對於這類學生,很多老師感到頭痛,有的學校甚至放棄了,把他們推出校門,讓他們自生自滅。把這些學生推向社會無異於「放虎歸山」,成為社會安全的隱患,處理不好,後患無窮。其實,不管多差的學生,都不是天生的,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摸清他們的特點,是可以教育的。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四原則之因材施教原則,強調孩子個性發展
    我國現代家庭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主體性原則、嚴慈相濟原則、榜樣示範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原則是指家庭教育要針對教育對象的職業、個性特點等具體因素,採取和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促進子女的個性發展。
  • 要讓「差生」逆轉,家長和老師們需要做到這幾點
    有的家長對自家的孩子也是完全喪失了信心,覺得他們不是學習的料,因而聽之任之。教育,從小的方面來說是要讓學生有一個好的未來,大的方面則是可以為祖國甚至全人類培養有用之才,至少避免讓那少部分差生步入犯罪道路。對於所謂的差生,我認為家長和老師們應該要因材施教,要寬忍。
  • 少兒書法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
  • 尊重個性 因材施教
    多元化評價尊重了學生之間不同的能力水平及智力結構,不僅能更好地發揮評價的教育、改進、激勵功能,更是落實因材施教的有力保障。  一、因材施教背景下施行多元化評價的方式  (一)優化課堂評價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等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從不同維度觀察學生,及時進行多樣化的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得到賞識和激勵,建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 老師為什麼喜歡善待那些好學生,差生他們真的討厭嗎?
    我上學的時候有這麼一種感覺,老師會很善待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同樣的錯誤,差生犯了錯誤和優等生犯了錯誤得到的結果是絕對不一樣的。舉個最為簡單的例子,初中的時候,我們班級的差生遲到了,老師是各種貶低和辱罵,優等生緊接著進來了,老師和顏悅色問一句,是不是學習太累了。
  • 因材施教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
    我們設想一下,隨意分班,不考慮學生的基礎差異,是否就真的體現了教育公平?如果一群基礎很好的學生和一群基礎很差的學生集中到一個班,我覺得對基礎好的學生不公平,對基礎差的學生更不公平,不承認差距,不因材施教,所謂的公平,不過是一種虛偽的公平罷了。什麼是教育公平?
  • 認識孩子,因材施教,系列二
    如何觀察孩子的「天生氣質」?孩子的四種天生氣質各自的特點、優點和缺點!孩子的天生氣質在越小的時候,家長越容易觀察和判斷。特別是在0~ 3歲這個階段,因為孩子長大後,反而因為開始模仿父母或喜歡的人,使得性格的表現有了更多後天的成分,所以孩子月齡越小,父母多加留意生活中的細節,判斷她的天性,慢慢培養。
  • 也談「因材施教」與「分層教學」
    因為兩個學生的秉性不一樣,如《先進篇》中:冉有謙讓,所以讓他去做,要激勵他;而子路好勇的,因此就要「退之」,以中和他的暴性。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就是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針對學生的秉性的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深入細緻的教育,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每個孩子的成長。
  • 《地球上的星星》: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父母要學會因材施教
    現實生活中,我們沒法期待每個孩子都能遇到這樣的老師。值得慶幸的是,在孩子的成長發展道路上,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所以父母要學會了解孩子的天性差異,根據孩子不同的興趣愛好,區別對待,讓孩子發揮優勢,長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根據孩子獨特個性和氣質因材施教:活動量大的孩子怎麼樣教育
    因材施教:好動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其實都知道正確的教育方式,可很多時候同樣的教育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的效果是千差萬別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從而導致了教育結果的不同。因材施教是每個家長需要根據自己孩子自身的個性和氣質發展出一套獨屬於他們的教育方式。
  • 品讀論語 —— 看孔子如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礎——備學生 以上可知,孔子近乎完美地實行「因材施教」,其基礎就是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他認識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視「知」學生,認真分析學生個性,甚至只用一字即可準確概括,足見其備學生之細緻認真。
  • 面對不同學習類型的孩子,父母要因材施教,才能教出一個優秀孩子
    比方說,相對於用眼睛閱讀,聽覺學習型孩子更喜歡聽故事或講故事,如果孩子正在學習古詩詞,除了讓孩子閱讀古詩詞之外,還要充分發揮孩子聽覺學習型這一特點,多讓孩子聽一聽名家大師的古詩詞朗誦、名家大師的古詩詞解讀鑑賞等,讓孩子的耳朵儘可能地被名家大師專業到位的聲音所「滋養」,這樣要比單純讓孩子看書有更理想的學習效果。
  •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因材施教,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學習更加快樂。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方法,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卻不是那麼多,針對孩子的發育,習慣,志趣,能力等現狀而制定的一些針對性的正向教育方案,我理解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並不常見,學校的教育更多的是照顧全面,而極少部分會針對少數乃至個別孩子單獨教育,這種教育有些情況下叫補課,有些情況下叫家教。
  • 女人變心,隱藏不住的3個特點,男人要細心觀察!
    女人變心,隱藏不住的3個特點,男人要細心觀察!1、不再有和你交談的欲望當一個女人愛你的時候,她會第一個想到你,當她感到孤獨的時候。她想問你在做什麼,想對你說「我想你」。她希望你能陪她一起娛樂,讓她不再那麼孤單和無聊。她會經常和你聊天,和你玩遊戲,總是有認識你的欲望。
  • 因材施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家長要避開育兒誤區
    而現在有些父母對因材施教缺少理解,一味地想讓孩子出人頭地,強迫孩子學這學那,結果卻事與願違。其中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注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沒有對孩子進行因材施教。認識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現在,很多父母已經懂得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許多父母省吃儉用,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條件。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鋼琴、舞蹈、書法...
  • 霍思燕和應採兒相反的育兒方式,孩子卻同樣優秀,因材施教很重要
    2、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從孩子自身的特點出發,對其因材施教,能夠更好的讓他們的具體來說,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會產生兩個方面的成長好處。因材施教的好處1、更適合孩子的個性特徵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夠對孩子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 家長應該端正教育指導思想,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個性和特點
    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外,黃宗林總要給孩子增加好些作業。一次,孩子做錯了一道數學題,黃宗林就把孩子的書本撕得粉碎,脫光孩子的衣服進行毒打。黃宗林信奉&34;的錯誤教子方法。寒假中的一天,黃宗林要外出辦事,吩咐孩子好好在家裡學習,孩子實在想出去玩玩,他等父親走後不久,也跟著出門了。
  • 何謂因材施教?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存在,算是違背「因材施教」的原則嗎?
    其實重點班的教學資源還是很好的,首先光老師配置都比普通班要好上不少,學習氛圍也要更加的優秀,優秀的學生有負責任,教學水平高的老師來教,而普通班則是有一些比較佛系的,思想上比較差的老師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