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自製的美版《甄嬛傳》海報
■核心提示
不久前,2012年風靡一時的清宮劇《甄嬛傳》傳來「出宮」喜訊——據悉,《甄嬛傳》製片方已經和美國一家公司展開合作,計劃將76集《甄嬛傳》剪輯成6部電視電影,在美國HBO有線電視網播出。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在廣大觀眾、網友當中激起一片歡呼:「這真真是極好的!」從關心劇中主要角色、經典臺詞的譯法,到自製美版預告片、撰寫分集劇本,網友們對美版《甄嬛傳》給予了極大的熱忱,各種「神翻譯」、「神剪輯」版本層出不窮,就連主演孫儷也在微博上表示:「本宮很是期待眾位小主腳踩花盆配英文的唇槍舌劍場面!」
網友們的擁戴源於《甄嬛傳》將「宮鬥劇」的「精髓」發揮到淋漓盡致,也源於這是第一部真正有望走出亞洲的國產劇集。曾幾何時,我國根據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曾一度熱播日韓,《還珠格格》也在亞洲諸多國家深受觀眾的追捧。目前,我國電視劇產量已達世界第一,但國產影視作品向外拓展能力仍不容樂觀。根據有關統計,韓國2011年以電視劇為主的文藝產品出口額達到7億美元,超過50%的贏利來自海外市場,而我國電視劇出口額僅為1億元人民幣左右,主要輻射範圍局限於日韓及東南亞國家,鮮有成功輸出至歐美國家並引起較大關注的先例。
據《甄嬛傳》製片人曹平表示,美版《甄嬛傳》的播出細節還在商談中。以《甄嬛傳》為代表的國產影視劇能否實現國人群情激動的期待?中國色彩濃鬱的「宮鬥戲」能否為美國民眾所接受?一切還是未知數。
用「甄嬛體」來說,本宮得了這遠赴重洋的懿旨,原本私心想著,一路上千山萬水重重關隘,叫本宮情緒如何穩定?方才聽說此事八字已得了一撇,想來若是能在美國「開枝散葉」,倒也不負恩澤……說人話:走出去,急不得。
第一關:臺詞翻譯
「賤人就是矯情」到底怎麼譯?
文藝作品翻譯,素來講究信、達、雅。《甄嬛傳》的臺詞頗有古風,各位才華橫溢的後宮佳人們隨口吟出來的就是詩,臺詞該怎麼翻譯才能讓老外體會到「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的妙處?「想必也是極好的」、「賤人就是矯情」、「賞你一丈紅」這些引發中國網友共鳴無數的「金句」,如何才能與外國觀眾共享?三宮六院那麼多「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如果都按照現代英語翻譯成「妻子」,那麼對亞洲面孔患有「臉盲症」的美國觀眾,又是否能夠記得住誰是甄嬛、誰又是華妃?
其實,無論是美劇、英劇還是中劇的翻譯,要想讓每個角色的說話方式既符合原意,又能獲得不同地區觀眾的共鳴,都絕非易事。網絡上曾經流行一個帖子叫「神一樣的字幕組」,說的就是善於將臺詞進行本土化「移植」的字幕翻譯,或搞笑傳神,或「天雷滾滾」。其中,美國推理喜劇《神探阿蒙》中有一句臺詞被翻譯成:「我從來沒有生過病,我是怎麼做到的,是不是吃了腦白金,或者黃金搭檔?」就曾將網友們雷得「外焦裡嫩」。
在娛樂精神方面,世界大同。事實上,隨著《還珠格格》等影視劇集在美國播出,早有美國人開創「惡搞」中劇的先河。在一檔脫口秀節目中,美國著名主持人柯南和好友安迪就曾應邀替《還珠格格》英文版配音,「笑果」相當勁爆。
與走輕鬆喜劇路線的《還珠格格》不同,《甄嬛傳》本身屬於正劇。有網友將劇中經典臺詞「賤人就是矯情」,譯為「Bitch is so bitch!」(婊子就是婊子!),引來不少爭議。正在澳洲雪梨大學攻讀翻譯學研究生的網友「江烈農」,曾自行翻譯了《甄嬛傳》的部分臺詞,得到網友的好評。在他看來,《甄嬛傳》最難的地方在於整體文風的把握,「如果全部譯成口語,當然省事省工,但給外國觀眾的印象就截然不同。譬如,我們看講述英國上層貴族生活的《唐頓莊園》,裡面有位伯爵遺孀,罵人從不帶髒字,盡顯諧趣、智慧。若我們做中文字幕時,給她硬安上一句不倫不類的『你們這群坑爹的蠢貨』!那這個翻譯肯定是要挨罵的。」
據導演鄭曉龍透露,美版《甄嬛傳》的翻譯重任已經交給美國專業翻譯團隊,會力求忠實於原著,並會在修辭上下功夫。他表示:「大家認同的好翻譯,也不完全是直譯原本,而是翻譯者重新遣詞造句後的藝術加工。」同時,鄭曉龍也承認:「部分臺詞確實難以翻譯,比如甄嬛對皇上說:『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一開始便都是錯的』,『那年杏花微雨』可能就不用翻譯了,後面的意思不會受到影響。」
別說《甄嬛傳》這樣的古裝劇難翻譯,現代都市題材的劇集也不輕鬆。「人品」、「給力」等流行詞彙要翻譯成英文就夠讓人搔頭的了,更不要說「我爸是李剛」等具有強烈時事背景的流行語了。2011年熱播劇《裸婚時代》中有一句經典臺詞:「男人長得帥有什麼用啊,放到銀行能當卡刷嗎?人品好又有什麼用,放到桌上能當飯吃嗎?」如果翻譯成英文,是否還能保留這種「北京貧嘴」式的喜劇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