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以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保障提升工程為主抓手,加快制度構建、推進標準制訂,打造鄉廚平臺,以政府引導、機制倒逼、市場自由發展,助力農村家宴服實現業態升級和產業化發展。目前,已催生出農村家宴服務公司25家,農村家宴產業總產值達30億元。
鄉廚與鄉廚抱團,個體戶向「公司制」轉變。實施農村家宴廚師素質提升工程,構建立體式的職業化農村家宴廚師培育體系。通過創新實施「兩證一照」農村家宴廚師準入管理機制、出臺《農村家宴廚師服務操作規範》、開展「紅灰黑榜」計分評價公示等一系列「政策包」建立起「規範化門檻」,引導農村家宴廚師個體抱團發展,成立農村家宴餐飲服務管理公司,以公司化管理尋求服務質量提升,率先在消費升級變局中找到農村家宴市場的「新商機」。如金牌鄉廚姚浩鋒成立的「金勺子家宴服務公司」,籤約與管理廚師76人,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
企業與企業抱團,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依託全域布點的農村家宴中心,出臺《海寧市農村家宴中心管理辦法》,規範在農村家宴中心的食材採購管理,並將其納入對廚師的計分評價。高標準、嚴要求下的管理機制推動農村家宴服務公司抱團合作,成立規範化農村家宴食材配送平臺,通過集中採購、集約管理提升食材的供給質量、降低成本。2018年8月,以「家有喜事」為代表的6家農村家宴服務公司聯合投資2000萬元成立「海寧潮鄉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食材+配送」、「中央廚房+配送」的模式升級農村家宴服務配送鏈,近一年的年產值已達1.2億元。
平臺與平臺抱團,「老味道」向「新品牌」邁進。海寧市鄉廚協會立足於對本地「老味道」的挖掘、傳承、創新,聯合農村家宴食材配送平臺、海寧技師學院投資250萬元,設立「海寧鄉土菜研發推廣中心」,開展鄉土菜研發和中餐標準化技術研究,為破除傳統餐飲消費的地域限制,將海寧餐飲名片由區域向全國更廣範圍的推廣奠定基礎。同時,海寧市鄉廚協會與養老服務平臺合作,參與為老助餐配送餐服務體系,實施「鄉廚為老助餐公益服務」項目。該項目以「鄉廚飯店」為大本營,打造集老年人助餐服務中心、老年人健康飲食教育中心與老年人生活記憶館藏於一體的綜合性公益服務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計劃於年底前完成。
(來源: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