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與臺灣的歷史恩怨
開放陸資這事得從2009年說起,當年6月臺灣在第三次「陳江會」關於「陸資赴臺投資共識」的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與配套措施,正式開啟兩岸雙向直接投資的制度化歷程。至此,大陸資本被允許赴臺,首批開放192個項目。
2010年,內地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高達590億美元,投資目的地涉及129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10年底,國內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2588億美元。
2011年1月、3月,配合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穫計劃上路,第三波又開放了43項,累計開放247個項目。
據大陸相關方面統計,截至2012年8月底,大陸企業赴臺投資項目129個,金額3.24億美元。截至2012年底,陸資事業僱用臺灣員工人數達6771人。如果按每戶3口人計算,能夠惠及2萬人生活。
2013年11月14日,臺「經濟部」發布「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修正案。背後其實就是對外資、陸資來臺投資都加強管理,實質是針對陸資。
根據臺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2月,陸商赴臺直接投資僅54件,約合8.7億美元,在陸商對外投資中的佔比微乎其微。2014年陸資入臺投資情況,共核准項目136個,比2013年減少1.45%;投(增)資金額3.3億美元,不但比2013年減少4.25%,甚至低於2012年,顯示陸資入臺腳步放緩。在2014年發生的反服貿事件更是讓陸資舉步維艱。
2015年阿里巴巴被臺灣下達「逐客令」,稱其隱瞞陸資身份。2015年12月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立法院」通過決議,臺灣現階段不得向陸資開放IC設計。
一方面希望實力雄厚的陸資可給島內經濟注入活水,但另一方面又出於地方保護主義,對陸資設限,臺方緊盯陸資,卻對外資另眼相看。臺灣對外資開放的航空、貨運承攬等,卻禁止陸資涉足;臺灣允許外資擁有港埠設施控股權,但陸資持股卻有49.9%的限制。這6年來入島陸資只有11.8億美元,與臺資投資大陸上千億美元相比,可謂天淵之別。
一方面希望雄厚的陸資給臺灣注入資金,一方面又是地方保護主義,臺灣對外資開放的航空、貨運承攬等,卻禁止陸資涉足;臺灣允許外資擁有港埠設施控股權,但陸資持股卻有49.9%的限制。2009到2015年,入島陸資只有11.8億美元,與臺資投資大陸上千億美元相比,可謂天淵之別。
今年5月20日臺灣獨立志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59歲)就任總統。從採取兩岸和解路線的國民黨馬英九前政權手中,時隔8年奪回政權,這對於陷入困境的臺灣經濟來說究竟是吉是兇?
臺灣半導體態度——巨頭們動作頻頻
昨天(9月8日),蔡英文接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董監事及國內外半導體企業高層,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臺積電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卻雙雙缺席。外界本是伸著脖子準備聽蔡英文對於開放陸資一事會有什麼見解,但會議中卻隻字未提。
臺灣半導體巨頭們是否也會跟蔡英文一樣,對陸資的事總是掩蓋逃避,還是態度積極?下面就日月光、臺積電、聯發科、聯電最近幾年的動作來看看具體態度如何。
日月光
之前日月光與矽品收購案震驚了業內,這是一樁臺灣第一封測廠對第二封測廠的收購。在此之前紫光本要雄心壯志收購矽品,卻被日月光搶了去。但是對於開放陸資這件事,日月光則表示積極的態度。
2002年起日月光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投資設廠,其後陸續在上海張江及江蘇崑山建廠,累計投資達70億美元。其實半導體封測業大者恆大趨勢確立,國內更是傾官方之力扶植,江蘇長電合併新加坡星科金朋、南方富士通想併購全球封測二哥美商艾克爾之後,更具實力角逐全球產業龍頭。由此看來,陸資的引進對日月光勢在必行。
臺積電
臺積電不僅是臺灣IC之光,也是全球晶圓代工界的老大。從臺積電的實力來看,並不稀罕大陸的資金。不過從國內發展動向來看,國內正挾著高通、三星等外國兵團,大舉壓境臺灣。IC設計產業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12寸廠已宣布在重慶落腳,預計2017年啟動。業內學者警告:隨著美、韓等全球IC巨頭到國內投資布局,國內打造的本土IC產業鏈,不再局限紅色,而是結合美、韓技術、大陸市場變身而成的彩色供應鏈,臺積電的競爭優勢將急速流失。
臺積電不可能不清楚全球局勢,張忠謀一面說著「大陸必須來投資,但不準當董事。」也一面積極投資30億在南京建12英寸晶圓廠。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預計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產。如今臺積電也一心想開放陸資,在接下來與蔡英文的交流中會以怎樣的姿態收尾?
聯發科
聯發科的態度非常明確,主張允許陸資申請來臺投資。2015年聯發科接連收購曜鵬、常憶、奕力及立錡等。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大陸IC 設計業者從2010年的全球市佔率5%,2015年已達10%的倍數成長,相對臺灣這五年由全球市佔17%成長到18%,僅成長1%。禁止投資臺灣合作的這五年,大陸IC設計業照樣成長翻倍。五年前海思、展訊在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之外,營收分別成長4.4倍、5.3倍,去年更已經進入第6名、第10名。另一方面聯發科感受到了國內晶片業瘋狂的興起,比如紫光收購展訊和銳迪科。但從各方報導中可以看出,聯發科的立場其實是順著政府唱「開放陸資」的戲,從開始的苦口婆心打擦邊球,到後來嚷著要開放陸資。
手機晶片之戰如果真沒了大陸這塊市場,聯發科真的欲哭無淚。從6月份蔡明介講話中:「聯發科未來5年將砸至少2千億元投資七大領域,包括物聯網、5G、AR/VR、工業4.0、車聯網、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軟體雲端網路服務等先進技術研發。」就比如5G市場,大陸是擁有制定5G規模能力的大國,臺廠如果不能加入、融入,與大陸的業者彼此合作甚至互相參股,臺廠遲早會被大陸市場排擠出去。
聯電
作為臺灣晶圓代工的第二條腿,聯電與國內合作的動作也是頻頻,雖然比臺積電這條大腿細很多。從收購和艦開始,聯電就有意開始搶食內地市場。到之後參股廈門聯芯,並建設12英寸晶圓廠,這項投資總金額預計達62億美元,目前進展順利,計劃將於2016年年底投產。不僅如此,聯電為了擴大內存市場,也開始規劃在泉州興建12英寸晶圓廠。
由此看來,聯電為了自己腿不要細的太過分,陸資肯定是很好的助長劑。對於開放陸資態度與上面幾位一致。
蔡英文作為上任不久的總統,對於開放陸資這四個字,恐怕早就在半導體巨頭那聽出老繭了。內地企業靠併購國際大廠,已經走上了發展的高速路。這對臺灣半導體來說日子並不好過。蔡英文之後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會擬訂政策積極為開放陸資這事出力,臺灣半導體的巨頭們估計做夢都在開會吧。
高端人脈微信群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目前已經聚集130多位行業高端管理人員。其成員主要來自如下公司:
華虹宏力、無錫海力士(高管) 、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高管)、臺積電(高管)、武漢新芯、新加坡UMC、Intel大連、應用材料(高管)、蘇州和艦(高管)、無錫華晶、西安三星 ···
加群連結: 半導體頂級人脈圈 行業高端微信群
中國半導體論壇行業微信群免費啦(近萬人在群),還有紅包~!
現開放所有微信群一周時間免費加入,目前我們微信群組已有近萬人在群,包括行業技術專家,資深管理人員、投資人員、工程師、還有幾乎業內所有大型企業的HR人員(中芯、臺積電、三星、新芯)。
即日起一周之內免費進群~ ,群內不定期發送紅包 。
加群步驟:
第一步: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半導體論壇微信公眾號。
第二步:在公眾號裡面回復「加群」,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1.晶片出售,聯繫手機(微信):15921500487
2.高價回收:廢藍膜、廢晶圓、廢晶片、廢導電銀膠管瓶、廢Led燈珠、廢Led支架、廢集成電路基板、廢鍍金銀電子料等含金銀鈀鉑錫銅等貴金屬電子廢料!聯繫人:鑫貴金銀提煉公司 曹先生13026666148(微信同號)中介重酬,歡迎垂詢!
3.收購以下品牌晶片:主板類:intel,顯卡類:NVIDIA,AMD,顯存:SAMSUNG,東芝,現代,軍工類:XILINX,TI,ATMEL,ST,AD,飛思卡爾等系列IC,聯繫電話:13808839546(微信號)
文章推薦、商務合作:微信號 ic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