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臺灣禁止半導體人才赴大陸工作!遭島內網友群嘲

2021-12-23 芯智訊

4月30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行政院於本月召開了工作小組會議,針對大陸對於臺灣半導體人才的網羅,準備建立有效的防止人才挖角的機制,並於近期就由臺灣勞動部門發函給各人才招聘機構,要求不得協助任何企業在臺招募人員赴大陸就業,要求招聘信息的工作地點如果涉及大陸地區,必須先行下架,違者最重可處新臺幣500萬元罰金。

另外,報導稱臺灣勞動部近期還將開會討論,擬完善相關條例及明確處罰之裁罰基準,未來如有違反相關規定者,將予以裁罰,另外如涉及「集成電路」、「半導體」或「IC」等臺灣關鍵產業者,將加重裁罰。預計5月5日將邀集人才招聘業者開會說明。

中國臺灣地區最大的招聘平臺104 Job Bank在周三的一封信中告訴客戶,「請儘快關閉您在中國大陸的職位空缺,以避免違反法律」。104 Job Bank表示,它正在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分別與客戶聯繫,以幫助他們避免違反規定。該平臺表示,截至周四晚上,中國大陸的職位空缺已經下降了一半,從3774個空缺減少到1872個。

臺灣勞動部門官員解釋稱,不論是臺灣企業、經投審會許可陸資或外資,都不可以在臺灣刊登赴大陸就業的招聘廣告,但若臺灣企業替自己在「經投審會許可之臺商大陸公司」徵才、且「有實際營業行為」者,則在例外免罰範圍。同時,人才招聘公司、獵人頭公司等就業服務機構均不得協助任何企業在臺灣招募人員赴陸就業。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地區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當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晶片製造領域,擁有極高的市場份額。

根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與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調查顯示,而2020年中國臺灣半導體產能全球市佔率為22%,其次是韓國21%,日本和中國皆為15%,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市場的市佔率則急速下降,從1990年37%滑落至目前12%。

SIA與BCG在4月初合作發布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球10nm以下的先進晶片製造技術掌握在臺灣(92%)和韓國(8%)手中。

▲ 臺灣掌握92% 的10nm以下先進晶片製造技術

另外從全球晶圓製造產能方面來看,根據IC Insights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在300mm、200mm、150mm及以下的三個晶圓尺寸類別中,產能全部居於前十的廠商只有臺灣的臺積電,同時在主流的300mm晶圓上,如果排除掉三星、美光、SK海力士、鎧俠/威騰電子等存儲廠商,僅看晶圓代工產能,臺積電和聯電則將擁有非常高的市場份額。

另外臺灣在半導體封測和半導體設計領域也很強。比如日月光在成功收購矽品之後,其已拿下全球34.7%的半導體封測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測廠商。而根據TrendForce公布了2020年全球十大IC設計廠商榜單當中,臺灣的聯發科、聯詠、瑞昱都在前十當中。

得益於臺灣地區長期以來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市場優勢,也造就了一大批半導體領域的人才。而隨著近年來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吸引了大批的臺灣半導體人才赴大陸就業。

比如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帶領中芯國際突破14nm工藝的梁孟松,現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蔣尚義,但小米高管後去年又加盟OPPO的前聯發科COO朱尚祖、去年才剛剛離開紫光的「臺灣DRAM教父」高啟全等等,這些知名的臺灣半導體人才目前都在大陸。此外還有眾多的中層及基層臺灣半導體人才也在大陸發展。可以說近年來,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確實離不開臺灣半導體人才的助力。

而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持續急速發展,以及大量資本的追捧,大陸各類的半導體項目也是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對於半導體人才的需求,而作為全球重要的半導體人才聚集地,臺灣的半導體人才自然也成為了不少大陸半導體企業爭相吸引的目標。而且相對於臺灣地區的半導體人才薪資水平來說,大陸地區開出的薪資通常要高出一半甚至是數倍。

比如,臺積電今年對於碩士畢業生的底薪也只有5.7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3萬元,這還是相比去年提升了20%的薪資。而據微博網友爆料,「現在國內模擬電路領域,碩士5年經驗就開價120萬年薪,這還不是京滬深一線城市的待遇。985名校畢業的電子工程碩士,哪怕本科不是電子領域的,剛畢業的年薪就有40萬。」顯然大陸企業開出的優厚的薪資待遇也吸引了大批臺灣半導體人才。

不過,對於臺灣當局來說,為了保持臺灣地位的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地位,其也在不斷的阻撓臺灣半導體人才赴大陸就業。今年3月,臺灣當局就曾對臺元科技園區實地清查,嚴查陸資藉由外資或臺灣公司身份在臺灣招募人才,並稱近期已移送20多家公司偵辦。

如果說臺灣當局阻止大陸廠商「挖角」是為了保護當地企業,那麼此次阻止臺灣半導體人才赴大陸工作,阻止正常的人才流動則就是在故意挑事了!

對此,眾多臺灣島內網友在論壇留言批評稱,「政府帶頭低薪養慣老闆還不準人民跑,可悲」,「薪資給不起還鎖人,真是笑死」,「自己給不起怪別人高薪挖角」,「通通留在臺灣領低薪,不準跑走,笑死惹,哈哈哈哈」,「待遇好一點就不會被挖了啊,搞這有的沒的」。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icsmart01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相關焦點

  • 臺灣禁止晶片人才來大陸工作?真相是……
    4月30日,有媒體報導稱「臺灣禁止晶片人才來大陸工作」,這是實情嗎?
  • 臺灣人才湧向大陸 著名半導體企業跑了四百多人
    大陸31項惠臺措施出臺後,臺當局祭出「固盤」措施,叫嚷要把人才留在臺灣,卻被臺灣科技人才「用腳投票」狠狠打臉。臺灣《聯合報》18日報導稱,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17日表示,近一兩年臺灣半導體業被大陸「挖角」情形嚴重,臺塑集團旗下的電腦內存製造廠商南亞科已有48名高級技術人員離職,直接去大陸就業,其中又以半導體領域人才流失更為明顯,雖然這是預料中的事,「但沒有想到會跑這麼多」。而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的美光科技有限公司流失人才更多,「跑了四百多人」。
  • 禁止臺灣醫生赴大陸?臺當局心胸狹隘到極致
    臺灣「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命令禁止醫事人員離開臺灣,引發島內醫界反彈。臺當局「衛福部」次日改口修正,稱只禁止去大陸和香港澳門等「高風險地區」且只管制「一線照護人員」,但隔了一天又再度改口說:該禁令適用醫院「所有醫事人員」,期限到6月底止,若有損失將給予「補償」。
  • 誰打臺灣就是與全世界為敵?臺灣「名嘴」又爆荒誕言論,遭群嘲
    在處理兩岸關係上,臺灣民進黨、部分親綠媒體以及「謀獨」分子企圖製造分裂,支持「臺獨」。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舉動,部分資深媒體人和相關政治人物都曾在臺灣的政論節目中發表了相關看法。10月28日,臺灣「名嘴」黃創夏就兩岸局勢又爆荒誕言論。黃創夏稱,誰打臺灣就是與全世界為敵?
  • 臺灣精英紛紛西進求職 綠營憂島內人才流入大陸
    大陸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步子提速。國臺辦日前宣布,大陸將大幅放寬臺灣律師執業範圍,從現有的20項放寬至237項。這不只對已在大陸執業的臺灣律師有益,還將吸引更多臺灣律師赴大陸發展。有分析稱,未來大陸會以「超乎想像」的力度吸收臺灣人才。不過也有島內媒體擔心,人才紛紛被大陸「挖角」,臺灣未來的發展前景堪憂。
  • 大陸薪資高三倍,臺灣晶片人才大舉赴陸
    日前,路透社報導稱大陸以豐厚的薪水和福利,從臺灣挖了大批晶片人才。文中指出,工資的大幅提升,一年8次免費回家,還有一套高補貼公寓,這對一個臺灣晶片工程師來說,是一個無法拒絕的理想工作機會。數據統計,今年臺灣已有逾300名工程師奔向大陸。
  • 臺灣90後直指島內生存難 稱「來大陸工作,金不換!」
    日前,臺灣論壇裡一篇關於90後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文章直指,「高房價、低薪、沒機會已變成臺灣年輕人惹不起的馬蜂窩,越來越多人選擇到大陸來工作;在大陸工作充滿挑戰,學習機會很多,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的。」(配圖,圖文無關。
  • 臺灣「雙11」爆買大陸貨 綠營尬黑被臺網友群嘲
    臺媒稱,今年臺灣民眾利用「雙11」大量購買大陸電商的商品,以京東商城為例,11月前十天台灣買家金額較去年同比增長逾5倍,而最會買的城市前三名是新北市、臺北市和臺中市。買得最多的商品是計算機數碼和手機通訊產品。  「雙十一」讓島內網民「瘋狂」!  「雙十一」在臺灣火爆到什麼程度?
  • 中美科技戰將加速臺灣人才流向大陸!聽聽這些臺灣學者如何說
    臺灣人愛赴大陸的就業意願不改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景氣低迷拖累了就業表現,而中國大陸是全球少數在今年GDP仍可望正成長的大規模經濟體,受到外界關注,後疫情時代臺灣人赴大陸的就業意願會呈現怎樣的趨勢呢?
  • 疫情肆虐,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被島內網友視為「二等公民」?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海峽對岸的臺灣,近期由武漢臺胞包機返臺的爭議也還在持續。翻看島內網友對此事件的評論,在民進黨當局刻意「反中抗中」的政治操作下,延伸到仇恨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臺胞,社會對立、分裂愈演愈烈。
  • 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 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原標題: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何建峰/中國臺灣網 2018-06-03 21:08
  • 臺灣也要造小航母?臺媒傳出「衛疆奪島作戰」,遭島內網友痛罵
    12月11日,臺灣島內媒體傳出一旦大陸有所行動,臺海軍可能會展開「衛疆奪島作戰」,臺軍還計劃打造一艘小航母。這個消息一出,遭臺灣島內網友痛罵! 據環球網12月14日報導,臺灣島內媒體12月11日消息,臺海軍透露,未來將計劃打造具有水平甲板、被稱為「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攻擊艦。
  • 啥都禁止?臺灣網友:乾脆統一好了
    這就讓很多臺灣同學搞不懂了。於是,便有了本文開篇那個截自臺灣臉書的臺灣網友的留言,一位網友抱怨臺當局「什麼都禁止,乾脆統一好了」,另一位深表同感地說「真的是如此」。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執政能力與行事風格,臺灣網友可沒少吐槽。有批評他們不通人情世故的,比如下面兩位說的:全世界的人不都是哪裡適合自己發展就往哪裡去嗎?
  • 禁止島內教師赴陸任教後 蔡英文們又對在臺出版大陸書籍下手了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繼禁止島內教師登陸任教後,蔡英文當局本周內再出文教領域「反陸」新招,未來大陸授權臺灣出版書籍,恐都得經由臺當局「審查」才能出版。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當局文化主管部門5月4日向島內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等多個圖書公會、協會寄發公文,要求各會轉知各出版社會員,出版陸方授權書籍須依島內「大陸許可辦法」,送臺文化部門「審查」並經許可,否則不得出版,違者處行政處分。對此,島內出版界痛批簡直有如「文革」。
  • 臺灣高中生赴大陸人數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據悉,除了臺北建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外,還有不少臺灣地區高中校長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赴大陸讀書。不過這位校長還說,除了去大陸,今年請他寫推薦信的建中畢業生中,有30多人想去香港、10多人準備赴美讀書,這都比往年多。臺灣高中畢業生前往大陸、香港及美國讀大學是一個新現象。聯合新聞網報導稱,3月至4月,建中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到兩通來自「監督行政部門的機構」的電話。
  • 臺灣當局開放政策系列談(五)——大陸為臺灣高科技人才提供新天地
    最近臺灣當局以「避免臺灣高科技外流」為名,出臺了一項限制臺灣高科技人才到大陸工作的草案,該草案不僅規定島內企業僱用高科技人員要向當局主管機關申報列管,而且高科技人員到祖國大陸工作採取許可制,數量也要受到當局限制,預計有上萬名在島內研究機構和企業任職的高科技人員會被列管。臺灣高科技業者認為,這部草案是高科技的戒嚴法,是民主開倒車的行為。
  • 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可在大陸淘寶買但臺灣少了工作機會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 朱夢穎】10月15日上午,淘寶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 (如: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 仍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 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11月28日,臺灣綠媒傳出臺積電部門主管跳槽至大陸濟南的晶圓代工廠擔任要職,並聲稱「擔憂技術外流」。針對該傳言,臺積電當天回應表示:不予評論。但其同時補充稱,對於任何可能違反離職後競業禁止約定行為,經確認屬實者,將立即追究其違約責任。事實上,臺灣半導體企業員工跳槽大陸工作的例子並不罕見。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大陸企業工資待遇很高,臺積電人才流失十分正常。
  • 淘寶臺灣宣布退出,島內網友表示「井底之蛙」!
    淘寶臺灣(克雷達臺灣分公司)在昨天的聲明中指出:2019年開始在島內服務以來,受到消費者、入駐賣家及合作夥伴的支持,也持續積極努力的溝通和探索新的發展可能性,但經本公司慎重諸多評估後,考量市場環境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忍痛決議於今年12月31日23:59正式停止在臺灣的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