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股價遭遇腰斬,挽回困局要靠什麼?

2020-12-22 百家號

映客於今年7月12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截至10月19日收盤,其股價較最高點的5.48元,到近期的2.4元左右,跌幅已達50%以上。今年上半年,直播行業整體表現不佳。

QuestMobile報告顯示,直播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從2017年1月的10409萬人,降至6月的9128萬人,首次出現負增長。艾瑞關於泛娛樂直播平臺發展的盤點報告也顯示,2016年至2019年,泛娛樂直播市場增長幅度開始呈現明顯下滑趨勢。

在移動網際網路滲透率見頂的今天,大部分移動應用本來就面臨著後續增長乏力的困境;直播應用想要恢復用戶增長,可謂難上加難。直播行業滲透率的歷史高點,很可能已經過去了。

映客股價持續走低僅僅是因為行業整體走衰嗎?背後還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又該如何挽回局勢?

股價走低背後的深層原因

映客股價持續走低不僅僅是直播行業整體走衰帶來的消極影響,很大一部分是其自身的原因:短視頻取代直播地位,映客入局短視頻能力不足;映客本身營收結構單一,直播佔比相當重;行業整體走衰的情況下,映客的獲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首先,短視頻取代直播地位,映客缺乏入局短視頻的能力。短視頻近兩年處於風口,直播行業卻已逐漸進入寒冬,在與短視頻的競爭中,直播戰敗下滑。根據Quest 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半年大報告》顯示,2018年6月,娛樂直播的月活規模同比漲幅僅為2.2%,而短視頻卻增長103.1%。在用戶總使用時長上,直播的同比增幅還不及短視頻的零頭。

短視頻是直播的過渡。隨著直播行業的洗牌,有才藝的主播最終都會選擇短視頻實現更大的廣告變現,而不是停留在直播這種簡單粗暴的打賞變現方式。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映客平均月活主播為92.5萬人,同比下降74.93%,大量網紅主播遷徙短視頻。留存的主播中也不乏資質平平者,依然在直播中沉浮。

2015年11月,微博領投秒拍和小咖秀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專注移動短視頻;憑藉直播崛起的陌陌7.0版新增了短視頻分享功能;2016年9月,映客短視頻功能正式上線,然而這些布局最終都沒有成功。快手、抖音憑藉產品上位,映客不比微博、陌陌,況且當前局勢走衰,直播必須轉型。

映客曾在2016年9月,正式上線了映客的「朋友圈」,隨後又做起了IN視頻,只不過都無甚起色。

其次,映客本身營收結構單一。根據映客今年8月26日公布的上市後首份財報顯示,映客的收入主要來自直播、網絡廣告及其他業務。其中,上半年直播收入為22.28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高達97.7%。

映客的直播收入佔比相當重,且高度依靠打賞,變現途徑主要是用戶在直播平臺購買虛擬物品和服務。對映客而言,付費用戶是其衣食父母。一旦付費用戶數量減少,映客的收入也將隨之驟降。招股書透露,其平均每月付費用戶數量從2016年的229萬下降到了2018年一季度的72.9萬,同比下降59.89%。

營收結構單一的映客未來的想像空間不大。

再次,獲客成本依然居高不下。直播本身是高成本獲客的產業,隨著流量的稀缺,吸引新用戶的成本增長,以及對於用戶增長的渴望,映客的獲客成本也逐漸增加。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然而映客卻沒有大樹為其導流。與映客類似的花椒直播,有著360產品體系為其導流,佔據了流量優勢。映客則只能通選宣傳造勢和購買來為產品導流。

映客曾表示,與天貓雙十一達成千萬級戰略合作,為對方提供定製化的整合內容營銷及社交營銷服務。然而,比起獲得的廣告營銷收入,映客在營銷上的投入遠超於營銷收入。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映客直播上半年研發開支8522.4萬元,同比去年增加了29.3%。在主播方面,映客今年推出了「明星主播培養計劃」及」紅人計劃」等,用於主播的費用高達13.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9億元,增長24.8%。

當前已經是直播頹勢,依然有著高成本獲客。長此以往,只會入不敷出,嚴重影響平臺運營。

映客該如何挽回局勢

前有行業整體走衰,後有短視頻虎視眈眈,加之映客本身短板突出,要想力挽狂瀾,雖然困難重重,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來,資源全面整合,進軍短視頻。主播方面,樹立創新意識,提升視頻編輯的能力,通過直播和短視頻的方式,製作高質量、原創性、專業化的內容資源。

同時,映客平臺建立與MCN機構更加密切的合作關係,為MCN帶來更多的廣告主流量,從而形成產業聯合,更有力的布局短視頻。

今年8月16日,映客自製迷你職場劇《加油,鄭小錢》正式上線,觀劇同時能與扮演者即時互動的特殊觀劇體驗,贏得了年輕人的青睞。映客「直播+IP」的創新之舉是逆轉趨勢的殺手鐧,值得深入布局。

二來,業務多元化,增加營收。除了增加廣告業務營收之外,還可以建立「直播+」的新業務模式。

比如直播+電商。直播平臺其實是另一種電商平臺,阿里、京東賣商品而映客賣內容、想法、才藝。可以從生活層面入局電商領域,覆蓋吃喝玩樂等多個維度。

映客如果能夠將自身直播流量導入到電商領域,自然有可能打通新的營收途徑。

此外,降低成本,提高用戶滲透率。映客主播成本頗高,若是直接降低對主播的成本支出,勢必會影響主播留存數量。不妨培養優質主播,成為潛在新星,吸引流量反哺平臺。同時加強與傳統視頻播放平臺的合作,提高主播知名度,增強主播與粉絲的粘性和互動性,從而提高用戶滲透率。

降低冠名、邀請眾多明星等營銷投入,推廣渠道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二三線城市,擴大用戶規模。

文/首席發言者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映客直播收購積目,社交會是拯救直播行業的良藥麼?
    從長遠來看,映客和積目的這一結合,將打造一個完整的年輕用戶線上社交+娛樂的生態閉環。但在直播行業經過「洗牌」,社交領域各佔山頭及參賽者爭相湧入的情況下,作為直播第一股的映客為何要將目光轉向收購?在收購積目以後,能否在這條賽道上收穫良好的發展?為什麼要收購積目?
  • 從全球驚豔到股價腰斬,這家LED企業靠什麼走出叢林|領軍者
    股價「腰斬」的教訓2018年10月16日,在成都出差的李軍,散步回來仍覺得憋屈:產品不錯,營收不錯,現金流充裕,還有12億元淨利潤,公司股價怎麼下跌這麼快?利亞德股價K線圖最高點定格在2018年4月,此後6個月一直「跌跌不休」。
  • 月內股價腰斬、實控人被刑拘不跌反漲,金力泰董事長再發公開信撇清...
    董事長發布《公開信》要源於金力泰14日所發布的公告。  金力泰在1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3日收到大禾實業通知,金力泰實控人劉少林的家屬提供《拘留通知書》顯示,劉少林因其個人涉嫌合同詐騙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有意思的是,市場似乎並沒有受到消息的影響。
  • 5億回購到6.6億收購,映客(03700)在「煮」怎樣的基本面?
    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0%至5.48港元,但誰想,首日價便是最高價,在之後的一年中,映客股價狂瀉,最低跌至1.41港元每股,跌幅高達74.27%。面對股價的疲軟,管理層「如坐針氈」。先是在2019年3月24日宣布進行不超過1億港元的回購,當然,這並未阻止股價下跌。
  • 電臺主播玩映客 直播改變了什麼?
    其實也不盡然,小編採訪到了國內移動直播領域排名第一的映客平臺上的主播,在映客他是一個普通用戶,在生活中他卻是專業的電臺主播。直播彌補了電臺的缺憾「北京時間十點三十分,聽眾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您收聽到的是東港電臺交通生活廣播FM98.0,我是主持人承潞。」
  • 映客5.8億收購社交app積目,後者投資人回報超15倍
    作者/少年于謙今天最大的創投新聞非映客斥資8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收購社交APP積目莫屬了。但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想法是,積目是什麼?那麼,作為一款並不算過於出眾的項目,映客斥巨資收購目的何為?積目又能給這個曾經的直播巨頭帶來哪些變局?2016年成立之初就被投資機構關注要理解這些,不妨先從積目是什麼說起。而解釋積目的模式似乎不是很難,簡單來說,積目產品上的每一個模塊幾乎都能找到市面上同類產品對應。
  • 民辦幼兒園上市遇阻:紅黃藍股價腰斬 概念股市值蒸發115億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幼教類上市公司股價上演驚魂一刻,當日紅黃藍股價遭遇腰斬,其和博實樂單日市值蒸發合計約合35億元人民幣。16日,港股多家教育公司股價跌幅超10%,市值合計蒸發約64.53億元人民幣;23家A股K12教育概念股中,11隻股票價格下跌,市值合計蒸發16億元。三個市場國內相關概念股市值合計蒸發約115.53億元。
  • 奉佑生:映客上市是水到渠成 低位定價能為投資者讓利
    映客今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經扣除承銷佣金及本公司應付全球發售相關的其他估計開支,籌集資金為10.48億港元。映客今日開盤價為4.32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2%,此後,映客股價上漲到5港元以上,市值突破100億港元,漲幅超過30%。映客最終收盤股價為4.26%,漲幅為10.65%。
  • 昔日「股王」短短數月腰斬!機構扎堆推薦的股票,23隻股價腰斬,發生...
    作為昔日「股王」的吉比特表現較差,1月以來跌近28%,已經創出1年多以來的新低,最新價較去年高點慘遭腰斬。除了吉比特外,還有一批獲得機構扎堆推薦的個股砸出深坑,它們未來能否重新走強?昔日「股王」持續重挫,5個月股價腰斬吉比特堪稱網路遊戲板塊的白馬股,其遊戲《問道手遊》擁有眾多玩家,2017年股價一度超過貴州茅臺。
  • 互動+社交雙引擎發力,映客營收逆勢大增48%
    映客的業績為何能夠在上半年有如此出色的表現? 映客抓住了行業機會,在社交領域,針對不同用戶需求,推出新產品覆蓋各類人群。從結果上看,映客多款社交產品在所屬細分領域取得突破,成為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收入增長外,映客通過新的社交產品,一方面拓展更多用戶流量,另一方面提高用戶黏性,公司得以完善商業生態閉環,實現良性可持續增長。
  • 股價腰斬後再遭重擊!手機份額僅有華為的三分之一,雷軍再食言
    照樣將自己送上了IPO的道路上,但是上市近一年小米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市之初小米的發行價定為了17港元,在此之後股價一度衝上了22港元。到了6月4號,小米的股價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如今的股價只有9.02港元了,比之之前的發行價足足減少了一半,接近股價腰斬。還記得當初剛剛上市的時候,雷軍信誓旦旦的承諾會讓購買小米的股民賺一倍。如今,雷軍打臉了。
  • 映客CEO奉佑生回應質疑
    來源|全天候科技作者|馬程 編輯|葉麗麗7 月 12 日上午,直播平臺映客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港股娛樂直播第一股。發行價 3.85 港元,開盤價 4.32 港元,較發行價上漲 12%。上市當天,映客的股價漲幅一度超過 40%,目前市值已突破 100 億港元。
  • 「小映幫我」:映客全程直播 公益捐助看得到
    於是,孫陽出現在映客直播「小映幫我」的畫面裡,分享他的故事,傾訴他的困難。 因為醫院環境特殊,這場直播是孫陽在一輛車內錄製的。據映客工作人員透露,孫陽的直播過程中有將近11萬人觀看,共募集到1026447張映票。 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人與人之間似乎也表現得越發冷漠,而映客卻利用網絡,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拉近人心的距離。
  • 國城礦業股價暴跌盈利腰斬 剛借債就豪買實控人資產
    但上市公司帳面上的資金還不足以支付14.5億元的對價,且未來還有數億元的其他收購款項要支付,這無疑會增加上市公司負擔。此外,上市公司近兩年來淨利潤連續下降,今年前三季度盈利甚至腰斬,在這種形勢下以現金方式收購實控人資產的必要性存疑。高價收購為控股股東「解憂」?
  • 映客要在中東打響全球化第一槍:短視頻又是大剋星?
    映客似乎也看到了海外市場的潛力,遂劍指中東市場,看準了中東的經濟結構跟中國相似,並且人口基數不小,有望促成下一場直播流量用戶大爆發。但海外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映客要站穩腳跟並非易事。海外市場不好啃,映客要瞻前顧後可是,海外市場真的那麼好啃嗎?
  • 映客打造「誰是新人王」:you can you up
    齊魯晚報11月22日訊:最新數據顯示,映客註冊用戶已突破1.3億。超1.3億用戶,而熱門位置有限,映客主播尤其是新主播想上熱門,難度可想而知!日前,映客推出了「誰是新人王」活動,營造公平直播生態,讓每一位新主播都有上熱門的機會。
  • 全民娛樂直播:映客、花椒直播競品分析
    各大直播平臺不僅要在這遍紅海領域搶奪即將殆盡的人口紅利,還得考慮如何突圍戰場,尋找中長尾領域,切入用戶的利基市場。關於TalkingData《2016移動視頻直播應用》報告指出,目前國內的娛樂直播平臺以真人秀場應用為例,2016年5月,YY的用戶覆蓋率排在首位,其次是映客和花椒直播。
  • 誰有過股價腰斬的經歷,我被折磨的痛不欲生。
    咱們股民太難了 2020-12-15 16:25:20 | 作者:給股看相 經歷過熊市的都知道,腰斬不算什麼事
  • 映客低調上市兩家公司共用一個鑼:網際網路網絡聲量分析
    圖源網絡上市前夕,映客CEO奉佑生發布內部信。他表示,映客三年前起步,如今擁有2億的註冊用戶。2017年,每月超過250萬人在映客發起直播。映客上市,有人看到了他的輝煌,也有人看到他的困境。全天候科技上發布的文章《「折價」上市背後,映客的野心與困境》提到,從創建到IPO,在沒有BAT站隊的背景下,映客僅花費了3年的時間。然而市場環境正在降溫,映客的發展也出現了瓶頸,用戶數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18年第一季度月活躍用戶與16年二季度相比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在後退。
  • 映客不止直播!旗下積目、對緣表現亮眼,社交故事正在展開……
    8月26日,映客互娛發布最新的2020年上半年財報報告——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映客整體營收22億元,其中直播業務營收達到了21.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映客APP收入佔比達63%,其他創新性產品收入佔比達到了37%。這些產品中,兩款「互動社交」產品:對緣、積目表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