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驚豔到股價腰斬,這家LED企業靠什麼走出叢林|領軍者

2020-12-09 中國企業家雜誌

新技術的突破標誌著利亞德走出LED下遊產業的原始叢林,走向利潤更豐厚的中上遊行業。但這並非坦途,上遊競爭依然激烈,技術瓶頸待解,競爭對手更為巨大。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於靜

編輯|周春林

攝影|史小兵

利亞德一鳴驚人。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捲軸與五環驚豔全球,背後的供應商正是利亞德。

此後,新中國成立60周年、70周年慶典彩車與天安門廣場上的大型顯示屏,世博會、亞運會、APEC會議、軍運會中的光影色彩……幾乎所有的大型慶典活動背後,都有利亞德的身影。

這家2017年即被權威機構認證取得全球LED顯示屏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公司,最風光時市值衝破了400億元。

「全世界各地,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我們的產品。」利亞德集團董事長、總裁李軍說,「機場、高鐵站、商場,景觀亮化、樓群外立面照明,基本上你能看到的大半顯示屏,都是利亞德的。」這讓他覺得做實業更有滿足感。

但他也切實感覺到做實業難。2018年的那次挫折,著實讓這位掌門人意難平。僅6個月時間,公司股價從最高點的17元一路下跌到6元左右,「近於大腿斬」。他忍不住公開發文質問:市場規律何在?天理何在?他鼓勵利亞德員工增持公司股票,承擔兜底並保證只賺不賠。

隨著MicroLED技術突破,李軍終於走出兩年前股價跳水的陰影。新技術的突破標誌著利亞德走出LED下遊產業的原始叢林,走向利潤更豐厚的中上遊行業。但這並非意味著坦途,上遊競爭依然激烈,技術瓶頸待解、競爭對手更為巨大。

叢林生存,永不止息。

股價「腰斬」的教訓

2018年10月16日,在成都出差的李軍,散步回來仍覺得憋屈:產品不錯,營收不錯,現金流充裕,還有12億元淨利潤,公司股價怎麼下跌這麼快?

利亞德股價K線圖最高點定格在2018年4月,此後6個月一直「跌跌不休」。

這一年,員工持股計劃5億元,李軍個人補倉2億元。此前,李軍及妻子楊亞妮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的1億元公司股票損失達60%。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李軍對宏觀經濟走向的判斷向來樂觀,利亞德從一家小企業逐步發展為全球LED顯示屏巨頭的經歷便是最好證明。但這一次,還是有一些曾經堅信的東西逐漸被打破。

談起當時的場景,李軍至今依然感覺五味雜陳、一言難盡。

「股票一跌就要補充質押,每次在質押處站著的時候,(就覺得)那傢伙又被押過去補充資料了。」這兩年解押、質押上百次之多,他對《中國企業家》說,「你說我什麼心情?」

他不服氣。在公司以公告形式發布當年第二次「鼓勵員工增持股票倡議」,並承諾虧損由他補償後,又在手機上寫下一封「兜底聲明」發了出去。

「最絕望之時,定是反轉之日。」「用不了多少時日,怎麼跌下來,再怎麼漲回去,並漲得比原來更高!」他堅信,只要堅持科技實業為本、業績為王,紮實進取,拼搏努力,實現長期穩健高成長,創造價值,「市場一定不會把你埋沒,是金子遲早會發出爛燦的光芒」。

這次吶喊在業內的影響很大。

李軍是中關村上市協會會長,理解上市企業困境,在他發布聲明之後,還有政府官員站出來呼籲支持民企發展。

註定會在商業史留下濃重一筆的2018年,也成為利亞德轉折點。

這一年,自上市以來每年營收和利潤連續翻番的慣性被打破。利亞德有四個業務板塊,包括主營業務智能顯示,以及外延業務夜遊經濟、文旅新業態、VR體驗。外延業務很多來自政府項目,佔比高達三分之一,2018年「去槓桿」力度加大,地方政府投資收縮,直接影響到利亞德的外延收益。

現實讓李軍更加清醒,不再像年初那樣盲目樂觀,也不再像股價跳水時充滿信心。

確切地說,他不得不像多數企業家一樣,從多年高速增長的預期中跳脫出來。

從行業學徒做起

李軍進入LED行業,完全是從學徒做起。

一次參加行業展會時,李軍注意到LED新技術。他參與創辦了校辦企業北京藍通公司,從代理做起,慢慢進入LED行業。

沒人了解,沒有訂單,創業初期的李軍就背著一大包設備到王府井大街掃街,一家家挨個去推銷。

1991年底,李軍從中央財經大學離職,到藍通擔任銷售副總。因為趕上全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全國火車站智能化改造,藍通的銷售額也從李軍接手時的200萬元,做到1993年的上億元。1995年8月,李軍自己創辦了利亞德。

抓住國家基礎設施改造與體育賽事蓬勃發展的機會,1998年利亞德就把市場做到全國第一。核心的優勢在於利亞德開發出了國內第一個全彩屏。那段時間,訂單之多,業務之好,出乎想像。

2001年,李軍到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展,比利時巴可公司的顯示屏畫面讓他震撼。李軍想,我是全國第一,它是全球第二,兩家合作爭取全球第一豈不很好?

次年,李軍去巴可訪問時,更堅定了這個想法。那時國內LED行業技術落後,工人們用手一根根把燈管插到基板上,而巴可已實現機器自動插件。

「五年趕不上,十年超不過,差距太大了。」2003年3月,利亞德通過全資子公司理想世紀與巴可合資,設立北京巴可利亞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李軍擔任CEO。

利亞德希望提升技術,巴可想要拿下中國市場。但問鼎世界的初心,趕不上後來發生的種種變化,李軍越發覺得自己成為對方主導下的執行者、大銷售,發展空間嚴重受限。儘管對於技術、管理、思想觀念的提升心存感激,2006年,李軍還是將股權轉讓,退出合資公司。

併購擴張遭遇衝擊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不僅成為展示國家形象的窗口,也成為LED行業乃至利亞德公司的轉折點。

為了取得更好的舞美效果,總導演張藝謀定下LED超大地面顯示屏方案。起初他們找到一家外企,但對方報價太高,進而找到利亞德,負責其中兩個畫軸顯示屏。

2007年8月拿下項目後,利亞德十幾名研發人員就在北京郊區一處農場裡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封閉研發,一點點解決了承重、同步顯示、異形顯示等問題,一亮相便驚豔全球。

奧運助推,加之準入門檻低、有利可圖和政府補貼,那段時間,一大批LED顯示企業蜂擁而上。資料顯示,2010年底,我國從事LED顯示產業的企事業單位超過2000家,而下遊應用產品生產企業近千家,行業進入規模發展階段的同時,產能過剩等問題也開始顯露。

當時參與奧運會及周邊項目的LED顯示企業有很多,比如南京洛浦、上海三思科技等,只有利亞德將這種優勢延續了下來,一騎絕塵。李軍認為,這是資金、技術、市場、團隊、風險控制等綜合因素的結果。

奢侈品牌注重細節,而對細節的展示,則需要超高水準屏幕。為尋找一塊三平米顯示屏,難倒了LV總部,卻為利亞德通往下一個首創技術打開了窗口。若想讓圖像顆粒度更細膩、飽滿,李軍想,至少要把燈珠之間的間距縮小到3毫米以下。

如果間距達到3毫米,每平方米屏幕需要10多萬個燈珠,每個燈珠2元多,僅成本就接近30萬元。世界上的LED巨頭,沒有人考慮這個方向。

李軍卻為公司拍板,一定要朝小間距方向努力。理由是:高端市場足夠大、燈珠成本一定會降下來。

「作為董事長,你的主要職責就是把握市場方向、技術路線。看準了,今後企業發展就會相對順利;走錯的話,你做得越多,就虧得越大。」李軍說,「專注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為你對行業太了解了,所以基本上對行業走向、競爭對手的方向,判斷不會出現重大差錯。」

2010年,小間距產品研發成功,利亞德發布全球第一塊間距2.5毫米LED產品,並在此後佔領室內屏幕顯示市場,拿下寶馬、奔馳等高端客戶。

「利亞德的優勢是什麼?不僅是我在技術上能夠把產品研發出來、生產出來,更重要的是把市場帶動起來,能把產品賣出去。」李軍說,這大概就是民企能夠生存能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吧。

正如李軍預期,燈珠成本不斷下降,從2元到幾分錢。自2011年量產後,利亞德拿下這一領域幾乎所有份額,小間距產品也在繼續迭代,從1.2毫米逐步縮小到0.6毫米。利亞德從此具備向全球高端LED市場鐵王座發起衝擊的實力。

在2012年利亞德的招股說明書中,人們還發現了李軍的「財技」,即利亞德是由美國阿莫瑞森公司出資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而李軍是其實際控制人。

LED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李軍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財經專業背景,利用政策遊刃有餘地爭取、騰挪、呵護資金。2010年,外資企業「超國民待遇」終結之前,利亞德幾經輾轉,把外資公司轉為內資身份。

後來收購美國平達時,為了規避併購風險,李軍專門成立一家美國公司進行收購,收購完成後註銷,並且在融資時採用了前期保外貸與後期非公開股權籌資的融資方案,不僅快速籌集資金,還節省了融資成本。

轉為內資企業,為利亞德兩年後上市鋪平道路。2012年上市之後,李軍再次發揮其資本運作能力,先後進行數十次併購。規模擴大的同時,也將公司業務從智能顯示主業,拓展到夜遊、文旅等外延板塊,並把市場從國內延伸到國外,開拓出歐洲、美國、日本等市場。

而整個行業也以利亞德上市為標誌,從多而分散、產能過剩狀態,走向兼併重組階段。利亞德則在此過程中一點點變強、變大,直至成立集團公司,脫胎換骨:

2013年收購北京互聯億達科技,觸角延伸到廣播電視領域;2015年收購勵豐文化,開闢出文旅新業態;2015年收購金立翔藝彩科技,夯實演藝服務、舞臺創意能力;2015年收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美國平達,提升室內大型顯示產品能力;2016年併購廈門合道、中天照明、藍碩科技、萬科時代、普瑞照明等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並在這一年成立利亞德集團;2017年1月,併購美國NaturalPoint公司,它擁有全球領先的光學動作捕捉技術,《阿凡達》等70%好萊塢電影,都使用了他們的技術。……

大浪淘沙,利亞德終於從LED下遊產業鏈兩千多家企業的叢林中走了出來,成長為全球巨頭。2017年3月,權威國際調查研究機構FuturesourceConsulting數據顯示,利亞德首次取得全球LED顯示屏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此後,連續四年蟬聯全球市佔率第一。

最風光時,利亞德市值衝破400億,與LED晶片巨頭三安光電不遑多讓,是資本市場追逐的為數不多的5年30倍股。

2017年,李軍在胡潤百富榜中以105億元的身家位居349位,取得近5年最靠前位次。李軍對外放言,利亞德力爭2019年市值突破1000億元。

這一系列擴張,也為2018年的那次衝擊埋下伏筆。

LED行業分為上遊晶片、中遊封裝、下遊應用與顯示三部分,利亞德處於行業下遊。此領域的特點是,技術難度相對較低,但前期資金投入巨大、利潤豐厚,多依靠政府與企業訂單。

當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外貿格局出現變化後,不可避免地,利亞德的業務受到衝擊。反映到資本市場,就是2018年那次股價「腰斬」。

只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李軍才意識到這一點。

走出叢林之後

「這在我們的業務中還只佔很小的比例。」在北京西郊頤和園附近樹木掩映的利亞德總部,李軍向《中國企業家》介紹利亞德最先進的MicroLED時,有些克制。

李軍確實值得高興。利亞德突破了行業大難題巨量轉移技術,並實現大尺寸商用MicroLED顯示的落地。2016年開始投入研發的MicroLED,將在今年10月29日正式投產。

考慮到Mini屬於過渡期產品,利亞德直接跳過Mini進入Micro領域。晶體顆粒越小,可實現的解析度越高,圖像越清晰。Micro不僅在性能、成本方面具有優勢,還因未來能夠誕生車載顯示、可穿戴設備、AR/VR等嶄新應用領域而受到青睞。

很多企業重視後發優勢,但李軍已習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告訴《中國企業家》,「國際大型公司一定要有前沿性研究,你老跟在別人後面慢半拍的話,市場影響力、市場佔有率以及技術先進性都會受制於人,雖然省事,但損失的是交易時間。」

而引領者則會享受許多市場與品牌溢價。

利亞德公司展區的Micro展示屏中,金屬篆刻師傅手下的紋路清晰可見,層次分明,有種在電影院觀看3D電影的身臨其境感。

視覺衝擊力強,滿足用戶喜新厭舊的心態,利亞德已經拿到來自中國、沙特、俄羅斯等國的多個大型訂單。他們都是利亞德的老客戶。

在這個預示著行業發展趨勢的領域實現突破,也標誌著利亞德從下遊顯示環節向中上遊封裝與晶片領域邁進。

但利亞德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傳統優勢LED顯示領域,老夥伴比利時巴可在2019年與利亞德在國內的競爭對手洲明科技合作,持有其5%股份。新業務AR/VR板塊則有海康威視、京東方等巨頭進入在前。

即使在李軍引以為傲、率先量產的Micro板塊,利亞德也並非高枕無憂,他們不僅面臨技術革新的成本、良品率、配套設備、持續研發等問題,還要面對來自蘋果、索尼和三星等跨國巨頭的競爭。在國內,京東方與美國新創公司Rohinni合資的京東方星宇、TCL與三安光電合資的TCL華星,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研發。

競爭對手的體量越來越大。「行業做到一定規模後,有巨頭進入很正常」,當巨頭真的進來,李軍告訴《中國企業家》,「還是感覺壓力很大。」

為了應對巨頭的競爭,提升市場辨識度,李軍計劃將文旅、VR等業務分拆上市,同時也在內部組織結構、產品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研究應對之策。

李軍希望利亞德能夠成長為像三星一樣的巨頭。雖然前路漫長,他明白,任何一家偉大的企業,沒有不經歷跌宕起伏的。

他們已經爬過2018年的艱難之坡。這也是成為「巨頭」的必由之路:走出叢林之後,前面依舊是叢林。

相關焦點

  • 實控人被刑事拘留、股價腰斬著急了?這家公司發布董事長致股東公開信
    多個事件反映在股價上,則是金力泰近1個月的股價腰斬。  從今年11月24日創出每股24.98元的歷史高點之後,金力泰股價便進入下行通道,截至12月18日收盤,金力泰股價為每股12.4元。  對於股價,金力泰不可謂不重視。自今年二季度開始,金力泰便接連在互動平臺上「爆猛料」,從晶片、軍工、疫苗到特斯拉,其多次回復投資者問詢都牽扯到了當時的市場熱點,隨後引發公司股價異動。
  • 「易到門」冰山一角:從「生態化反」到股價腰斬 什麼導致了樂視...
    這一次貸款委託方出來說話,講述14億的真相……」4月18日晚間,樂視易到互懟的第二天,樂視的公關和員工在朋友圈刷起了屏。易到創始人周航的一份「樂視挪用易到13億資金」聲明,將樂視再次推上風口浪尖,這家打著夢想牌的網際網路公司,資金鍊危機再次被聚焦,幸好上市公司樂視網(300104)停牌,否則,一個跌停板恐怕不可避免。
  • 股價腰斬、公司破產,全球郵輪業進入...
    3月5日當天,至尊公主號的母公司嘉年華集團股價重挫14%至27.87美元,較1月中旬幾乎腰斬。另兩家國際郵輪公司皇家加勒比和諾唯真也分別下跌16%和13%。在此之前,受多個郵輪出現新冠病毒病例,郵輪股已經大幅下挫。
  • 月內股價腰斬、實控人被刑拘不跌反漲,金力泰董事長再發公開信撇清...
    這家公司的實控人被刑拘,股價沒有暴跌,反而大漲了。  12月21日,金力泰(300225.SZ)的董事長景總法以公告形式發布了一封《董事長致金力泰股東的公開信》(下稱《公開信》)。
  • 國內led封裝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led封裝企業排名
    打開APP 國內led封裝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led封裝企業排名 發表於 2018-03-15 09:36:28 ,Ltd.)於1983年創立於臺灣臺北,在全球LED產業中具有關鍵性地位。追求卓越品質,我們致力於認證、研發、製造、質量管理、營銷及全球顧客服務。今日,億光電子已成為LED產業的領導廠商及一家擁有超過6,400位員工的全球化公司。為求服務全球客戶,億光在全世界設立據點,包括:大陸、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德國、瑞典、美國及加拿大,期能提供實時服務並快速供貨給顧客。
  • 股價腰斬、董事長被下毒 這家上市公司2020渡劫
    (原標題:借款19.01億元、 股價攔腰下跌、董事長被下毒……這家上市公司2020渡劫)
  • 股價接近腰斬,上市剛滿一年的獵聘怎麼了?
    來源:財華網有才天下獵聘(06100-HK)(簡稱,獵聘),這家公司估計不用多介紹大家都知道是幹嘛的,是國內一家人力資源公司,業務重點集中於中高端人才市場。近幾年隨著國內中高端人才的持續增加,企業對這塊的需求也保持「旺盛」,獵聘的業務在近幾年持續擴張,2018年公司則成功在港交所IPO,但是,在上市之後,獵聘的股價卻是持續下挫,市值從最高點到現在已經接近腰斬,這是什麼原因呢?公司經營不善?
  • 盤點2017年十大熊股:十幾個跌停,股價慘遭腰斬
    ​​ 2017年A股走出了一波慢牛行情,但個股命運迥異:大牛股暴漲12倍,而熊股則十幾個跌停跌股價慘遭腰斬,這些跌幅較深的股票包括*ST中安、上海亞虹、開爾新材(300234,股吧)、*ST昌魚和*ST上普等,其中*ST中安跌71%最悲催。(數據來源Wind,統計時間截止2017年12月18日收盤)。
  • 騰訊單季營收破千億、波音股價腰斬、巴菲特已居家辦公……|...
    從公司整體到騰訊雲的業績表現,也彰顯騰訊的產業網際網路戰略開始顯現成效,並成為引領騰訊持續成長的新動力。評論:@一杯涼白開6:應用業務上來了@胖紙手不巧:一季度更猛【波音3月股價腰斬,呼籲美國政府向航空製造業提供600億美元援助】3月18日,據媒體報導,波音公司周二呼籲美國政府向陷入困境的美國航空航天製造業提供600億美元援助,該行業正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面臨巨額損失。
  • 昔日「股王」短短數月腰斬!機構扎堆推薦的股票,23隻股價腰斬,發生...
    作為昔日「股王」的吉比特表現較差,1月以來跌近28%,已經創出1年多以來的新低,最新價較去年高點慘遭腰斬。除了吉比特外,還有一批獲得機構扎堆推薦的個股砸出深坑,它們未來能否重新走強?昔日「股王」持續重挫,5個月股價腰斬吉比特堪稱網路遊戲板塊的白馬股,其遊戲《問道手遊》擁有眾多玩家,2017年股價一度超過貴州茅臺。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Guess股價腰斬,將關閉全球100家分店
    近期的股價對比年初,更是直接腰斬,因此品牌決議在未來的一年半內將關閉100家位於全球各地的分店,佔整個營業網點的近9%,讓市場譁然。Guess在最新的財務報告中顯示,第一季的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約50%,完全是受到了新冠肺炎期間,多地的門市都必須暫時關閉防疫影響。
  • 國城礦業股價暴跌盈利腰斬 剛借債就豪買實控人資產
    此外,上市公司近兩年來淨利潤連續下降,今年前三季度盈利甚至腰斬,在這種形勢下以現金方式收購實控人資產的必要性存疑。高價收購為控股股東「解憂」?預案顯示,國城實業目前在產礦山為內蒙古卓資縣大蘇計鉬礦,鉬原礦石經過破碎、研磨及浮選後產出鉬精礦,鉬精礦為標的公司主要產品。
  • 股價腰斬後再遭重擊!手機份額僅有華為的三分之一,雷軍再食言
    一年前的7月份,小米上市了,這個曾經揚言絕不上市的企業也食言了。照樣將自己送上了IPO的道路上,但是上市近一年小米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市之初小米的發行價定為了17港元,在此之後股價一度衝上了22港元。到了6月4號,小米的股價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如今的股價只有9.02港元了,比之之前的發行價足足減少了一半,接近股價腰斬。
  • SDC股價腰斬 齒科正畸創新面臨挑戰
    SmileDirectClub(下稱「SDC」)是一家新型牙齒正畸公司,提供隱形牙齒正畸產品和服務,和傳統牙齒正畸模式不同,這家公司採用的是牙齒正畸產品+遠程醫療模式,用戶通過線上訂購牙齒矯正器,並在整個矯牙過程中,不需要傳統模式中的線下牙醫就診,而是通過線上遠程端牙醫和整形醫生的就診來完成整個牙齒正畸
  • 誰有過股價腰斬的經歷,我被折磨的痛不欲生。
    咱們股民太難了 2020-12-15 16:25:20 | 作者:給股看相 經歷過熊市的都知道,腰斬不算什麼事
  • 2020傑出商界領軍者獎項頒發,雷軍獲年度傑出商界領軍者殊榮
    2020年即將過去,面對突發的全球疫情、變幻莫測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中國企業家更需具備對科學創新的信仰、對未知未來的信心以及以信取人、長遠發展的誠信原則。心有信,事盡成。本年度評選的主題詞為領導力·信,旨在表彰身處變局之下,展現出穩健自信的擔當、從容求進的信念、掌控全局的核心領導力,並帶領企業突出重圍的傑出商界領軍者。
  • 佳貝艾特羊奶粉再獲殊榮,全球羊奶領軍者實至名歸
    日前,全球羊奶領軍者佳貝艾特羊奶粉再獲殊榮,榮獲2020年度嬰童產業力量最高榮譽、嬰童產業原點獎——年度最佳標杆企業獎。作為羊奶粉行業的領先品牌佳貝艾特用一己之力,帶動行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見證品牌的實力所在。
  • 8個跌停股價腰斬:曾一年漲3倍的朗博科技怎麼了
    8個跌停股價腰斬,曾一年漲3倍的朗博科技怎麼了記者 張妍頔12月10日,此前被曝出有莊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仁東控股已經連續12個交易日跌停,接連被釘在跌停板上的股票尤其被投資者關注,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跌停的朗博科技也引起了市場的擔憂。有投資者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這突如其來的連續跌停,散戶幹不出來。」
  • 10倍超級大牛股出大事:蔚來汽車突遭「做空」 股價要腰斬?
    10倍超級大牛股出大事:蔚來汽車突遭「做空」,股價要腰斬?   最近,國內新能源車三大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在美股大出風頭,甚至蓋過了特斯拉。
  • 茶山這家文創企業靠的是什麼……
    茶山這家文創企業靠的是什麼…… 2020-11-2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