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傳竹筷子用久會致癌 專家:金屬筷健康風險低
福州超市售賣的,多為竹木筷子
竹筷子用久了會致癌?這樣一則網帖,在微博、微信中廣泛傳播,引起市民關注。昨日記者採訪專家、醫生獲悉,網帖中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發黴的竹筷,會釋放出有毒物質——黃麴黴毒素,人體一旦被汙染,患肝癌機率將大增。
在市民的認知中,和金屬筷、塑料筷相比,「純天然、無添加」的原色竹筷,是最原生態、最安全健康的。但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市民沒有定期更換筷子的習慣,給健康埋下隱患。專家、醫生們認為,綜合考量,金屬筷清洗方便,不留殘渣,不會發黴,使用壽命長,反而是更健康的選擇。
超六成福州市民,選購竹筷子
中國人最喜歡用什麼材質的筷子?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竹筷的使用比例最高,為53%,木筷也達到35%,塑料筷、金屬筷則只有2%、8%。昨日,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貨架上擺放的,多為竹筷。
「選擇竹筷的顧客,超過60%。」五四北沃爾瑪一工作人員說,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但前來購買筷子的市民,極少會買金屬筷或塑料筷,買木筷的也不多,「竹筷價格相對實惠,質地也比較天然」。
正在選購筷子的張阿姨說,多年來,她一直用竹筷,「而且買的都是原色竹筷,如果塗了彩漆,會有重金屬成分,我一概不買。」她認為,原色竹筷不含任何工業添加,是最原生態的。
昨日,記者網絡搜索發現,不少新聞報導也宣稱,竹筷最有益於健康。
金屬、塑料筷會釋放「有害物質」?
記者隨機採訪發現,市民普遍認為,金屬筷、塑料筷都是工業製品,作為餐具有風險。「之前,我在朋友圈看到,顏色鮮豔的塑料是最危險的。」張阿姨說,加熱後的塑料筷,不僅易變形,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而以不鏽鋼為主要材質的金屬筷,除了安全問題,使用不便也被市民所詬病。90後的小柯稱,「用了之後才發現,金屬筷太沉,而且金屬不散熱,會燙嘴。」
「就算是食品級的不鏽鋼筷,我也不太敢買。」張阿姨認為,質量不好的金屬筷子,含有較多的微量金屬,如鋅、鎘、鉛等,對身體有害。
此外,記者注意到,超市還有一些別具風情的銀筷、陶瓷筷等,因價格偏高,購買者寥寥。
竹筷縫隙看不見,卻藏黴菌和汙垢
竹筷真的是最健康的筷子嗎?福建協和醫院副主任醫師侯博士說,福州天氣潮溼,竹筷一旦發黴,黴菌會釋放黃麴黴毒素,「它具有很強的毒性,能強烈破壞人體肝臟組織,嚴重時會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竹筷發黴後,不少市民會用開水泡煮去黴。但侯博士提醒,開水可以殺死黴菌,但無法去除毒素,「煮完後,竹筷依舊會反覆發黴」。
即便不發黴,竹筷使用、保管不當,也會導致表皮脫落,筷體開裂。將一雙使用半年的竹筷,放在500倍的特寫鏡頭下,會看到明顯的小縫隙,留有黃色殘留物和油垢。「這些不起眼的縫隙,會成為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溫床,可能導致使用者感染性腹瀉、嘔吐。」侯博士說,如果衝洗不徹底,縫隙中還會藏著微生物和清潔劑,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在生活中,竹筷、木筷還因對竹木資源的消耗,受到不少環保人士詬病。
材質好的金屬筷,健康風險最低
福州大學化學院邱教授說,竹筷使用1到3個月就必須更換,「像牙刷一樣,如果長期不換,會殘留大量細菌。」但是,記者在走訪超市時發現,竹筷包裝上基本都沒有註明「使用期限」,僅少數有「發黑髮黴及時更換」此類的「特別提醒」。
針對市民對塑料、金屬筷的「指控」,邱教授認為,這有些「杞人憂天」。「高溫不會導致塑料『有毒』,但醋酸會,比如糖醋鯉魚之類的菜餚,的確會讓塑料筷析出有害物質。」邱教授說,即便如此,這些有害物質的量也是非常少的,遠遠達不到對人體損害的量。
「金屬筷的材質有優有劣,選擇質量好的,對健康產生影響的風險是最低的。」在邱教授看來,金屬筷和塑料筷,使用壽命長,都比竹筷更安全。綜合專家、醫生的說法,在形形色色的筷子中,用金屬筷子是最好的選擇。專家、醫生建議,若一定要用竹筷,最好每周都用沸水煮一煮,然後放到乾燥通風的地方,並及時更換發黴筷子。記者 李拯/文 毛朝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