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筷子用超6個月致癌 專家:沸水煮10分鐘就好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俗話說「病從口入」,每天與嘴巴接觸最頻繁的筷子會傳播疾病,早就已經被證實。最近,網絡上又出現一種筷子用太久會致癌的說法,著實讓人心裡咯噔一下。畢竟很多家庭的生活習慣,筷子往往是用壞了才換,完全沒有考慮過筷子還有「保質期」的問題。

  昨天,記者對該說法進行了一番求證,結果都被受訪專家一一否認。不過專家也表示,對筷子進行定期消毒、更換,是每個家庭都需要關注的衛生好習慣。

  粉碎>>>

  本期專家

  鄭松: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楊建鋒:杭州市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餘蔣敏:杭州市拱墅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

  流言>>>

  筷子使用超六個月致癌?

  近日,央視財經發微博稱:調查發現,普通筷子使用3-6個月時間,本身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頻率發生變深或變淺,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超期使用的筷子會滋生各種黴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疾病。嚴重發黴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可誘發肝癌。

  並且,在微博後連結的報導中還說道: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別高。因為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櫃內,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機率提高五倍以上。

  記者調查>>>

  多數家庭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換筷子

  你家的筷子多久更換一次?在使用過程中有沒有進行定期消毒?這兩天,記者在居住的小區內進行了隨機調查。

  「我知道網上那個3個月不換筷子會致癌的說法。」年輕的鄰居小謝說,他們家向來用的是木筷,以前他也不知道媽媽多久會換一次筷子,不過一般過年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會用新筷子。至於消毒,沒有嚴格的時間,偶爾會看老媽在洗碗筷的時候,把筷子也放進熱水裡泡泡。

  不過,自從在網上看到會致癌的說法後,他已經提醒過老媽,以後家裡的筷子至少半年就要更換一次,而且鄭重要求她把家裡的消毒櫃用起來,最好每兩天就給筷子消一次毒。

  同樣的,沈女士家用的也是木筷,她說曾經也買過不鏽鋼筷和仿瓷筷,但都沒有木筷用得舒服。「以前我也從沒有要給筷子消毒的概念,就是自從家裡買了消毒櫃後,才會不定期給碗筷消毒,但也做不到每天一次。」沈女士說,至於更換頻率,一般也是一年一次。

  還有年紀更大的王大爺,用了一輩子的筷子,從沒有消毒的概念。「我們每次洗好的時候把筷子放進底部有滴水孔的盒子裡,這樣讓筷子自然風乾,好像也沒有發生過筷子黴變的事情。」王大爺說,現在老兩口的身體還不是好好的。

  記者在隨訪中發現,在沒有消毒櫃以前,家庭基本上沒有給筷子消毒的概念,即使有了消毒櫃以後,也只是偶爾會使用,並且多數家庭要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更換一次筷子,能做到三個月就更換的家庭幾乎沒有。

  半數筷子標有「建議使用時間」

  昨天下午,記者分別走訪了樂購超市湖濱店和環北小商品市場,發現這兩個地方銷售的筷子種類多達三四十種,光木筷就有鐵木、檀香木,以及少見的巴西木、崖豆木等,而其他材質的筷子如仿瓷筷、合金筷、不鏽鋼筷等也不少,不過看起來傳統的木筷和竹筷還是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記者將兩個地方的筷子對比發現,超市裡在售筷子的包裝上多數有產品說明,表明筷子的材質、生產商等基本信息,且大部分還會後綴「使用說明」或「注意事項」,提醒消費者每次使用筷子後應及時晾乾,存放於乾燥處,以防黴變。

  另外,包裝上還提示筷子長時間使用後,表面和平口部分容易出現破損,破損處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建議消費者使用一段時間後要定期更換。而商家建議更換周期一般為三至六個月。

  而在小商品市場,記者看到的筷子大多是簡單地包裝,且包裝上也很少見到關於筷子的介紹,更別說有關使用的注意事項。在採訪時,記者也問了小商品市場的商家為何筷子沒有標註「使用期限」,一位店主笑著說:「筷子不都是差不多的嘛,用到時間就換,從來沒見過有這方面的規定。」

  對「致癌說」不必太恐慌

  根據微博,筷子「服役」太久之所以會致癌,是因為黴變的筷子上會滋生「黃麴黴菌」。

  對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的鄭松副主任醫師來說,黃麴黴菌是他非常熟悉的一種物質,在他的專業知識中,這是種被公認的致癌物質,且與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關係密切。

  然而,鄭醫生說:「腫瘤是種非常複雜的疾病,需要在致癌物接觸、遺傳等內外因素經過十年甚至幾十年的作用後,才有可能發生癌變,光光接觸黃麴黴菌短短幾個月時間,基本不會致癌。反倒是那些經常喜歡吃醬、醃菜、醃蘿蔔等食物的更需要防癌,因為這些食物中黃麴黴菌含量比較多。」

  杭州市一醫院消化內科楊建鋒副主任醫師,也很贊同鄭醫生的說法。不過,從他的專業角度來看,短時間接觸黃麴黴菌雖然不至於致癌,但可能導致急性胃腸道疾病。所以他認為,筷子的清洗、消毒,以及定期更換十分重要。

  黃麴黴菌碰到50℃的高溫就會死亡

  「關於筷子的使用,我自己有一個習慣,就是在使用前和使用後都用開水衝一下,應該能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至少黃麴黴菌可以被殺死。」楊醫生說,大部分細菌在碰到100℃的高溫時能被殺死,而黃麴黴菌只要達到50℃就能殺死。

  兩個月前,浙江大學醫學院做過一個實驗,將一塊嫩豆腐放置在常溫環境中,半天后開始滋生細菌,一天後開始滋生黃麴黴菌。而根據我們對筷子的使用頻率,一日三餐至少用三次就要洗三次,如果每次都能用開水衝一下的話,根本就達不到黃麴黴菌滋生的時間條件。

  權威發布>>>

  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沸水裡煮10分鐘

  關於筷子使用的衛生,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們在酒店裡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他們每年都要進行數次抽檢,看這些餐具的衛生條件是否達標。而且在他們的日常管理中,對於餐具的清洗和消毒也有嚴格的標準。

  「當使用了被汙染的餐具以後,一些人會出現拉肚子等消化道症狀,甚至發生中毒等更嚴重的狀況。」拱墅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餘蔣敏說,按照規定,大酒店對筷子的處理除了要進行清洗之外,還得選擇物理消毒或化學消毒的方法進行消殺。

  其中,物理消毒就有三種方法:第一是煮沸或蒸汽消毒,要求達到100℃的高溫10分鐘以上;第二種是紅外線消毒櫃,要求120℃以上保持10分鐘以上;第三種則是專門的洗碗機,要求水溫控制在85℃,至少40秒以上的衝洗消毒。

  化學消毒的方法則是在完全浸泡在一定濃度的消毒液中五分鐘以上,浸泡後一定要再用清水衝洗乾淨,以防消毒劑在餐具中遺留。

  至於家庭中筷子的消毒,餘副所長認為,還是煮沸消毒最簡單實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水燒沸以後再煮10分鐘以上。而那些已經購置了消毒櫃或洗碗機的家庭,也可以多用用,讓這些機器發揮起應有的作用。且要用鏤空的筷子盒,並定期清洗,讓筷子自然風乾的同時,也不會因筷子盒上滋生的細菌汙染筷子。

  另外,關於筷子的「有效期」,三位專家都表示沒有嚴格的時間標準,但要根據每個家庭的使用頻率,當筷子出現毛刺、開裂或掉漆時,最好進行更換。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筷子不容易被清洗乾淨,細菌容易滋生,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威脅。(實習生 洪豔豔 記者 何麗娜)

相關焦點

  • 筷子使用超六月致癌最簡單消毒法:沸水煮10分鐘
    筷子使用超六月致癌最簡單消毒法:沸水煮10分鐘   筷子使用超六個月,易致癌?  專家稱:黃麴黴菌單一且短時間接觸不至於致癌  家用筷子最簡單實用的消毒方法是:沸水裡煮10分鐘  俗話說「病從口入」,每天與嘴巴接觸最頻繁的筷子會傳播疾病,早就已經被證實。最近,網絡上又出現一種筷子用太久會致癌的說法,著實讓人心裡咯噔一下。
  • 網傳竹筷子用久會致癌 專家:金屬筷健康風險低
    原標題:網傳竹筷子用久會致癌 專家:金屬筷健康風險低   福州超市售賣的,多為竹木筷子   竹筷子用久了會致癌?這樣一則網帖,在微博、微信中廣泛傳播,引起市民關注。昨日記者採訪專家、醫生獲悉,網帖中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
  • 舊筷子用久了會致癌?健康用筷,記住這六點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家每周都用沸水燙筷子或者會用消毒櫃給筷子消毒。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沸水燙筷子要起碼超過15分鐘才有滅菌效果。而舊筷子已經有裂痕了,消毒完後,也還是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建議:如果你家使用的是竹筷,木筷,3至6個月就要更換一次。
  • 上海消保委:木筷子易發黴 「用沸水燙筷子」不能消毒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26日訊 筷子是國人吃飯的必備餐具,但長時間使用的筷子易殘留細菌,定期給筷子消毒尤為重要,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筷子發黴與消毒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舊筷子、竹木筷更容易發黴,「用沸水燙一下筷子」的做法基本沒用,消毒時間要超過20分鐘,筷子上的菌落和黴菌才能被有效去除
  • 木質砧板發黴致癌?專家:每天用到的不光只有砧板致癌,還有它
    砧板若是用不對可是會影響全家人的健康甚至還有致癌風險尤其是每次用完,清洗不當,容易滋生細菌不說,表面還會長出黑斑和黴菌,怎麼洗也洗不乾淨,怎麼辦呢?很多人選擇用食鹽、小蘇打、白醋進行清潔,先用清水清潔一下砧板,然後把食鹽抹在砧板上,尤其是長了黴菌的地方,多擦一擦。過了五分鐘把食鹽衝掉,加入小蘇打粉和白醋,並用刷子刷洗,最後再用熱水衝一遍但是這一次將砧板清洗乾淨,用不了多久砧板還是會出現黑斑。
  • 家用筷子、案板會「致癌」,真的假的,怎麼破?
    關於「筷子、案板致癌」,我們首先要知道言論何來?這個問題主要是由於家中的筷子、案板使用時間過長產生各種黴菌,如果被黴菌感染致病,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輕者會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果時間過長可能還會滋生「黃麴黴素」,這種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毒性的10倍,而且這種物質已被世界公認是可以誘發肝癌的物質,如果一次性攝入過多還可能會威脅生命。
  • 筷子用久了真的會致癌嗎?
    1.竹、木製品半年應更換取材天然的竹木餐具無毒,深受消費者喜愛,但這樣的筷子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注意消毒,可能引發腸道疾病。竹木餐具的使用壽命是半年到一年,家用筷子最好每周消毒一次,把清洗後的筷子用開水煮30分鐘,或用微波爐消毒2—3分鐘即可。
  • 每天都要用的筷子,竟然會致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近期,市面上流傳「筷子使用不對或時間過長會致癌」的說法,這是真的嗎?有沒有科學根據呢?記者走訪街道,很多街坊們家裡都用著這些竹筷子或者木筷子,他們也都知道筷子用久了之後容易發黴,對人體造成影響。市民 王女士:「知道竹筷子和木筷子都是,比較容易沾染細菌,所以都不會用很久。」市民 黃女士:「發黴了,就不用了,吃之前用開水燙一下。」市民 陳先生:「洗潔精徹底清洗,或者定期開水煮一下,再就是定期更換。」
  • 12月吃它正當時,低脂營養高,蒸一蒸10分鐘就好,好吃停不下筷子
    12月吃它正當時,低脂營養高,蒸一蒸10分鐘就好,好吃停不下筷子。轉眼12月了,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2021年了,自打入冬以來很多人都開始各種貼膘模式,大魚大肉高熱量的食物肯定也是沒少吃了,今年春天許下的一定要瘦身成功的願望你完成了嗎?低頭看看自己的小肚子真的是太難過了。
  • 義大利麵煮多久才能熟,沸水冷水煮的時間不同
    那麼義大利麵我們平時不一定常煮,哪義大利麵煮多久才熟呢?1.沸水煮5-10分鐘一般的義大利麵都是比較容易熟地,等水煮沸後加入義大利麵,再煮個5-10分鐘就差不多熟了。具體的時間得看義大利麵的粗細和多少。如果義大利麵比較細,比較少,那麼在沸水中煮個5分鐘就可以熟了。
  • 做椒鹽玉米粒時,玉米剝下來沸水煮1分鐘,加10克澱粉炸出酥脆感
    做椒鹽玉米粒時,玉米剝下來沸水煮1分鐘,加10克澱粉炸出酥脆感年輕人都喜歡吃松仁玉米這道菜,甜甜糯糯,尤其是適合小孩子吃,但對於老年人來說,身體條件就不太允許吃過甜的食物。準備食材:玉米1根、玉米澱粉10g、雞蛋1個、香蔥適量、椒鹽適量、食用鹽少量、食用油適量。步驟一、水煮玉米將玉米皮剝開,用手將玉米粒從玉米棒上摘下來(可以用勺子刮下來),放入已經煮沸的水中,煮1分鐘左右待其煮熟後撈出瀝水。
  • 上海市消保委測試發現:木筷子更容易發黴 用沸水燙並不能消毒
    二是考慮到普通家庭的可操作性,分別採用五種消毒方式(高壓鍋、沸水、微波爐、臭氧消毒櫃、75%酒精),對清洗和未清洗的5種材質的筷子進行消毒,觀察消毒前後筷子上菌落總數和黴菌數量的變化,比較不同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  測試結果顯示,溼度對黴菌生長的影響較大。溼筷子的黴菌比幹筷子多25%以上。
  • 「健康」用筷子也要講衛生 正確清洗筷子的方法,請看這裡!
    宣武醫院 閆麗平中國人的餐桌離不開筷子。俗話說病從口入,在大家對食材精挑細選的時候,有注意過同樣要頻繁與口腔接觸的筷子嗎?要保證飲食衛生,筷子的使用必須得講衛生:一是要定期更換,二是要正確清潔。① 如果筷子上出現非木頭本色的斑點,表示筷子已發黴變質;② 出現彎曲、變形,表示已受潮或擱置時間太長;③ 顏色發生變化,表示材質本身性質發生了變化;④ 聞起來有明顯酸味,則是受汙染的信號。以上情況一旦出現,就不可繼續使用。我們建議,家庭中使用的筷子3個月到6個月更換一次為宜。
  • 雞蛋茶是下鍋煮,還是用沸水衝?很多人都弄錯,結果茶變成了湯!
    雞蛋茶是下鍋煮,還是用沸水衝?很多人都弄錯,結果茶變成了湯!不知道雞蛋茶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其實還有一種叫法叫雞蛋花,相信農村的朋友都吃過。小時候生病、咳嗽的時候,奶奶就會給我做雞蛋茶喝,可以用來消痰祛火。
  • 網傳「6號」塑料杯有毒 熱飲快餐超過70度慎用
    熱飲快餐超70℃慎用「6號」本報訊(記者張曉明 文/圖)入冬以來,熱飲受到消費者的熱捧。但近日網傳一些連鎖快餐店和咖啡店提供的杯蓋被發現使用了6號聚苯乙烯(PS),「它們遇熱有毒」的消息讓不少喜愛熱飲的人產生不安。泉州市場熱飲包裝上所使用的是什麼杯蓋?它們遇熱後又有什麼變化?近日,記者進行了實驗。
  • 天冷這素菜要多吃,軟糯Q彈,蒸一蒸10分鐘上桌,好吃停不下筷子
    天冷,這素菜要多吃,不放肉也很香,蒸一蒸就好,好吃停不下筷子,大人孩子都愛吃。蘿蔔和土豆洗乾淨切絲,放入沸水中焯水一下撈起瀝乾水,焯水一下這樣蘿蔔絲變軟更容易成型,蒸的時候也更容易熟透,蘿蔔土豆絲裡加入配料拌勻入味,再加入適量的澱粉一起混合,然後拌勻揉成一個個小丸子的形狀,表面再裹上少許的澱粉,上鍋蒸10分鐘即可,搭配上自己喜歡的蘸料一起吃,一個個晶瑩剔透、Q彈軟糯特別好吃,大人孩子都喜歡。蘿蔔丸子新吃法,軟糯Q彈,蒸一蒸就好,比油炸健康,營養又好吃。
  • 網傳「喝牛奶可致癌」等說法 專家回應四大疑問
    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外有關部門和專家。  疑問一:牛奶中的IGF—1是致癌因子嗎?  【回應】 牛奶中含量遠少於人體自身產生的量,沒有權威論證認為其致癌  網文稱,「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細胞活躍生長與繁殖,導致前列腺癌、乳腺癌」。  IGF—1是什麼物質?
  • 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用筷子的講究
    久而久之,筷子之名便流傳開來。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天方地圓。上方,便於持執,下圓,利於使用。中國人永遠稱筷子為「一雙」,而不是「兩根」,這其中實則蘊含著陰陽五行的哲學思想與儒家倫理道德觀念。
  • 貝果是一種特殊的麵包,在烘烤之前要用沸水煮一下的麵包
    貝果與其他麵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烘烤之前先用沸水將成形的麵團略煮過,經過這道步驟之後,貝果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韌性和風味。準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黃油5g、乾酵母2.5g、白砂糖8g、鹽5g、水140ml、白砂糖(煮生坯用)適量、水(煮生坯用)適量製作時間:20分鐘烘烤溫度:200℃製作方法1.將麵團材料中除黃油和鹽之外的其他材料混合,揉至擴展階段。加入軟化的黃油和鹽,繼續揉至完全階段。2.麵團稱重後,均分成5個小麵團。
  • 這些菜正當季,多吃會致癌?聽聽福建專家怎麼說
    但朋友圈熱傳《多種野菜致癌,記得勸家人少碰》,引起不少人的恐慌。  福建多位專家說,春季是野菜中毒的高發季,野菜美味,但營養價值不一定高,自己採摘,還有不少風險,最好到超市或菜市場選購新鮮野菜,重在嘗鮮,不要貪多。  香椿好吃,但會致癌?  清明前後,香椿大量上市,芽嫩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