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每天與嘴巴接觸最頻繁的筷子會傳播疾病,早就已經被證實。最近,網絡上又出現一種筷子用太久會致癌的說法,著實讓人心裡咯噔一下。畢竟很多家庭的生活習慣,筷子往往是用壞了才換,完全沒有考慮過筷子還有「保質期」的問題。
昨天,記者對該說法進行了一番求證,結果都被受訪專家一一否認。不過專家也表示,對筷子進行定期消毒、更換,是每個家庭都需要關注的衛生好習慣。
粉碎>>>
本期專家
鄭松: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楊建鋒:杭州市一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餘蔣敏:杭州市拱墅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
流言>>>
筷子使用超六個月致癌?
近日,央視財經發微博稱:調查發現,普通筷子使用3-6個月時間,本身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頻率發生變深或變淺,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超期使用的筷子會滋生各種黴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疾病。嚴重發黴的筷子會滋生「黃麴黴素」,可誘發肝癌。
並且,在微博後連結的報導中還說道: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別高。因為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櫃內,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機率提高五倍以上。
記者調查>>>
多數家庭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換筷子
你家的筷子多久更換一次?在使用過程中有沒有進行定期消毒?這兩天,記者在居住的小區內進行了隨機調查。
「我知道網上那個3個月不換筷子會致癌的說法。」年輕的鄰居小謝說,他們家向來用的是木筷,以前他也不知道媽媽多久會換一次筷子,不過一般過年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會用新筷子。至於消毒,沒有嚴格的時間,偶爾會看老媽在洗碗筷的時候,把筷子也放進熱水裡泡泡。
不過,自從在網上看到會致癌的說法後,他已經提醒過老媽,以後家裡的筷子至少半年就要更換一次,而且鄭重要求她把家裡的消毒櫃用起來,最好每兩天就給筷子消一次毒。
同樣的,沈女士家用的也是木筷,她說曾經也買過不鏽鋼筷和仿瓷筷,但都沒有木筷用得舒服。「以前我也從沒有要給筷子消毒的概念,就是自從家裡買了消毒櫃後,才會不定期給碗筷消毒,但也做不到每天一次。」沈女士說,至於更換頻率,一般也是一年一次。
還有年紀更大的王大爺,用了一輩子的筷子,從沒有消毒的概念。「我們每次洗好的時候把筷子放進底部有滴水孔的盒子裡,這樣讓筷子自然風乾,好像也沒有發生過筷子黴變的事情。」王大爺說,現在老兩口的身體還不是好好的。
記者在隨訪中發現,在沒有消毒櫃以前,家庭基本上沒有給筷子消毒的概念,即使有了消毒櫃以後,也只是偶爾會使用,並且多數家庭要一年或一年以上才更換一次筷子,能做到三個月就更換的家庭幾乎沒有。
半數筷子標有「建議使用時間」
昨天下午,記者分別走訪了樂購超市湖濱店和環北小商品市場,發現這兩個地方銷售的筷子種類多達三四十種,光木筷就有鐵木、檀香木,以及少見的巴西木、崖豆木等,而其他材質的筷子如仿瓷筷、合金筷、不鏽鋼筷等也不少,不過看起來傳統的木筷和竹筷還是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記者將兩個地方的筷子對比發現,超市裡在售筷子的包裝上多數有產品說明,表明筷子的材質、生產商等基本信息,且大部分還會後綴「使用說明」或「注意事項」,提醒消費者每次使用筷子後應及時晾乾,存放於乾燥處,以防黴變。
另外,包裝上還提示筷子長時間使用後,表面和平口部分容易出現破損,破損處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建議消費者使用一段時間後要定期更換。而商家建議更換周期一般為三至六個月。
而在小商品市場,記者看到的筷子大多是簡單地包裝,且包裝上也很少見到關於筷子的介紹,更別說有關使用的注意事項。在採訪時,記者也問了小商品市場的商家為何筷子沒有標註「使用期限」,一位店主笑著說:「筷子不都是差不多的嘛,用到時間就換,從來沒見過有這方面的規定。」
對「致癌說」不必太恐慌
根據微博,筷子「服役」太久之所以會致癌,是因為黴變的筷子上會滋生「黃麴黴菌」。
對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的鄭松副主任醫師來說,黃麴黴菌是他非常熟悉的一種物質,在他的專業知識中,這是種被公認的致癌物質,且與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關係密切。
然而,鄭醫生說:「腫瘤是種非常複雜的疾病,需要在致癌物接觸、遺傳等內外因素經過十年甚至幾十年的作用後,才有可能發生癌變,光光接觸黃麴黴菌短短幾個月時間,基本不會致癌。反倒是那些經常喜歡吃醬、醃菜、醃蘿蔔等食物的更需要防癌,因為這些食物中黃麴黴菌含量比較多。」
杭州市一醫院消化內科楊建鋒副主任醫師,也很贊同鄭醫生的說法。不過,從他的專業角度來看,短時間接觸黃麴黴菌雖然不至於致癌,但可能導致急性胃腸道疾病。所以他認為,筷子的清洗、消毒,以及定期更換十分重要。
黃麴黴菌碰到50℃的高溫就會死亡
「關於筷子的使用,我自己有一個習慣,就是在使用前和使用後都用開水衝一下,應該能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至少黃麴黴菌可以被殺死。」楊醫生說,大部分細菌在碰到100℃的高溫時能被殺死,而黃麴黴菌只要達到50℃就能殺死。
兩個月前,浙江大學醫學院做過一個實驗,將一塊嫩豆腐放置在常溫環境中,半天后開始滋生細菌,一天後開始滋生黃麴黴菌。而根據我們對筷子的使用頻率,一日三餐至少用三次就要洗三次,如果每次都能用開水衝一下的話,根本就達不到黃麴黴菌滋生的時間條件。
權威發布>>>
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是:沸水裡煮10分鐘
關於筷子使用的衛生,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們在酒店裡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他們每年都要進行數次抽檢,看這些餐具的衛生條件是否達標。而且在他們的日常管理中,對於餐具的清洗和消毒也有嚴格的標準。
「當使用了被汙染的餐具以後,一些人會出現拉肚子等消化道症狀,甚至發生中毒等更嚴重的狀況。」拱墅區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餘蔣敏說,按照規定,大酒店對筷子的處理除了要進行清洗之外,還得選擇物理消毒或化學消毒的方法進行消殺。
其中,物理消毒就有三種方法:第一是煮沸或蒸汽消毒,要求達到100℃的高溫10分鐘以上;第二種是紅外線消毒櫃,要求120℃以上保持10分鐘以上;第三種則是專門的洗碗機,要求水溫控制在85℃,至少40秒以上的衝洗消毒。
化學消毒的方法則是在完全浸泡在一定濃度的消毒液中五分鐘以上,浸泡後一定要再用清水衝洗乾淨,以防消毒劑在餐具中遺留。
至於家庭中筷子的消毒,餘副所長認為,還是煮沸消毒最簡單實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水燒沸以後再煮10分鐘以上。而那些已經購置了消毒櫃或洗碗機的家庭,也可以多用用,讓這些機器發揮起應有的作用。且要用鏤空的筷子盒,並定期清洗,讓筷子自然風乾的同時,也不會因筷子盒上滋生的細菌汙染筷子。
另外,關於筷子的「有效期」,三位專家都表示沒有嚴格的時間標準,但要根據每個家庭的使用頻率,當筷子出現毛刺、開裂或掉漆時,最好進行更換。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筷子不容易被清洗乾淨,細菌容易滋生,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威脅。(實習生 洪豔豔 記者 何麗娜)